一种平顶绿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3385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顶绿园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领域,特别涉及平顶绿园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环境恶化日益严重,尤其像现在的雾霾天气,特别严重,而房屋土地占用率越来越高,绿化带和田地逐渐缩小,如何在有限的地域增加绿化和田地是现在的房屋建筑的主流。

现有技术中,也有将平顶房屋的屋顶进行有效利用,将平顶屋顶改造成种植绿园,由此可以对屋顶进行绿化。

现有的平顶屋顶在通过防水结构设计之后,可以在上面进行种植,但是由于场地受限,有些适合需要给植物进行遮阴或浇水十分不便,因此需要对目前的平顶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便于遮阴洒水的平顶绿园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平顶绿园结构,包括防漏水的平顶,平顶的上设置由防漏水围墙构成的种植坛,所述种植坛的两侧设置有滑轨,所述种植坛的上方支撑有遮挡篷,所述遮挡篷的“U”形架通过滑轮在滑轨上移动,所述“U”形架上设置有洒水喷头,“U”形架上搭设固定有遮挡布,洒水喷头通过皮管连接自来水。

通过上述设置,为了能够让种植坛上的植物更好的生长,需要进行遮挡阳光或是时常的浇水,利用遮挡篷结构可以对外部的猛烈阳光进行遮挡,对于浇水,则是利用洒水喷头进行喷洒,由于洒水喷头安装在可以进行滑动的支架上,皮管具有足够的长度余量,支架在前后移动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洒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滑轨的横截面为“山”字形,且滑轮的中间具有与所述滑轨配合的环槽。

通过上述设置,此结构可以使得滑轮被稳定的限位住,防止滑轮从滑轨中脱离,从而在支架移动过程中运动路线保持直线,不会发生偏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平顶上还设置有排水口。

通过上述设置,如果平顶上具有积水,则可以利用此排水口进行排出,不会造成积水过多的现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遮挡篷包括多个“U”形架、连接相邻的“U”形架之间的铰接杆,铰接杆相互交叉并且一个端部滑移设置在“U”形架上。

通过上述设置,铰接杆相互交叉,从而使得多个“U”形架之间连接更加牢固,并且不影响“U”形架之间的滑移运动,可以通过手动控制“U”形架在滑轨上进行滑移,此时遮挡篷可以适当的调节种植坛需要采光的面积或是需要遮光的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平顶还具有楼梯口,所述种植坛正对楼梯口,且“U”形架的横梁上固定有绳索,所述绳索的另一端设置在楼梯口处。

通过上述设置,从楼梯口出来的时候,可以直接通过绳索进行控制“U”形架的移动,此情况一般是适用在下雨天的时候,由于遮挡篷处于闭合状态,所述人可以站在楼梯口的屋檐下,拉动绳子,可以直接拉动“U”形架,使得遮挡篷处于张开状态,使用者就不用在雨下进行拉动“U”形架,此结构给使用者提供了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平顶上固定有供绳索穿过的第一定滑轮,所述楼梯口设置有第二定滑轮,绳索首尾相连套在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上且“U”形架固定在绳索上。

通过上述设置,采用此简单的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和绳索结构,可以有效在一端位置上不用移动,即可控制“U”形架的前后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洒水喷头固定在所述横梁上。

通过上述设置,洒水喷头固定在横梁上结构简单,洒水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遮挡篷结构可以对外部的猛烈阳光进行遮挡,对于浇水,则是利用洒水喷头进行喷洒,并且采用了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和绳索结构,可以有效在一端位置上不用移动,即可控制“U”形架的前后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中1、平顶;2、种植坛;3、滑轨;4、遮挡篷;41、“U”形架;411、滑槽;42、铰接杆;421、滚轮;43、遮挡布;44、滑轮;441、环槽;45、横梁;5、洒水喷头;6、皮管;7、排水口;8、楼梯口;91、绳索;92、第一定滑轮;93、第二定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平顶绿园结构,包括防漏水的平顶1,平顶1上设置了防水涂层,所以具有防水效果,此结构已较为公知,在此不再赘述防水涂层。本实施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结构。

平顶1的上设置由防漏水围墙构成的种植坛2,防水围墙为矩形结构。平顶1上还设置有排水口7。如果平顶1上具有积水,则可以利用此排水口7进行排出,不会造成积水过多的现象。种植坛2的两侧设置有滑轨3,滑轨3为的横截面为“山”字形,滑轨3采用不锈钢材料,具有防水耐腐蚀的特点。

种植坛2的上方支撑有遮挡篷4,遮挡篷4的结构包括“U”形架41、滑轮44、遮挡布43。“U”形架41的底端连接着滑轮44,其通过滑轮44在滑轨3上移动。“U”形架41上设置有洒水喷头5,可以结合图1或图3,洒水喷头5为现有的喷头,可以从市场上选购,洒水喷头5可以固定在“U”形架41的两侧,朝种植坛2方向喷水。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U”形架41上连接起横梁45,如图1所示,洒水喷头5可以固定在横梁45上,由上之下对种植坛2进行洒水。洒水喷头5通过皮管6连接自来水。皮管6是较为常见的连接管,平顶1上设置水龙头,将皮管6连接到水龙头上,皮管6具有一定的长度,此长度足够洒水喷头5前后移动所需。

“U”形架41上搭设固定有遮挡布43,遮挡布43是布匹材料,具有较好的折叠性能,且优选为雨伞布料。

如图1,滑轮44的中间具有与滑轨3配合的环槽441,环槽441卡在“山”字形滑轨3的中间。此结构可以使得滑轮44被稳定的限位住,防止滑轮44从滑轨3中脱离,从而在支架移动过程中运动路线保持直线,不会发生偏离。

遮挡篷4包括连接相邻的“U”形架41之间的铰接杆42,铰接杆42相互交叉并且一个端部滑移设置在“U”形架41上。铰接杆42的端部设置了滚轮421,“U”形架41的侧壁上设置有供滚轮421滑动的滑槽411。此结构从图2中明显可知。

再结合图1和图3所示,铰接杆42上端固定,下端可以滑动,并且两个铰接杆42交错的中间也是通过铆钉铰接的。由此可以知道,此结构类似一个剪刀的设计结构,使得“U”形架41之间可以稳定的移动和支撑。

铰接杆42相互交叉,从而使得多个“U”形架41之间连接更加牢固,并且不影响“U”形架41之间的滑移运动,可以通过手动控制“U”形架41在滑轨3上进行滑移,此时遮挡篷4可以适当的调节种植坛2需要采光的面积或是需要遮光的面积。

另外,结合图3所示,平顶1还具有楼梯口8,种植坛2正对楼梯口8,且“U”形架41的横梁45上固定有绳索91,绳索91的另一端设置在楼梯口8处。平顶1上固定有供绳索91穿过的第一定滑轮92,楼梯口8设置有第二定滑轮93,绳索91首尾相连套在第一定滑轮92和第二定滑轮93上且“U”形架41固定在绳索91上。

采用此简单的第一定滑轮92和第二定滑轮93和绳索91结构,可以有效在一端位置上不用移动,即可控制“U”形架41的前后移动。

综上,其具体的工作过程:人们从楼梯口8出来的时候,可以直接通过绳索91进行控制“U”形架41的移动,此情况一般是适用在下雨天的时候,由于遮挡篷4处于闭合状态,人可以站在楼梯口8的屋檐下,拉动绳子,可以直接拉动“U”形架41,使得遮挡篷4处于张开状态,使用者就不用在雨下进行拉动“U”形架41,此结构给使用者提供了方便。为了能够让种植坛2上的植物更好的生长,需要进行遮挡阳光或是时常的浇水,利用遮挡篷4结构可以对外部的猛烈阳光进行遮挡,对于浇水,则是利用洒水喷头5进行喷洒,由于洒水喷头5安装在可以进行滑动的支架上,皮管6具有足够的长度余量,支架在前后移动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洒水。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