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装配式可循环使用移动钢结构房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8837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产业化装配式可循环使用移动钢结构房屋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活动房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产业化装配式可循环使用移动钢结构房屋。



背景技术:

活动房屋是一种以轻钢为骨架,以夹芯板为围护材料,以标准模数系列进行空间组合,构件采用螺栓连接,全新概念的环保经济型活动房屋。可方便快捷地进行组装和拆卸,实现了临时建筑的通用标准化,树立了环保节能、快捷高效的建筑理念,使临时房屋进入了一个系列化开发、集成化生产、配套化供应、可库存和可多次周转使用的定型产品领域。

但现有的活动房屋在实际使用中实际存在以下弊端:1、房屋与地基之间的连接结构复杂,导致安装与拆卸工作费时费力;2、房屋因结构不稳定,导致整体性差,更致命的是,搬移过程中整个易发生变形;3、施工时易受场地限制;4、保温性差;5、隔音性能差;6、使用寿命短;7、外观效果差;8、防火性能差;9、抗震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产业化装配式可循环使用移动钢结构房屋,其安装简便、结构坚固、重量轻,易于整体移动,且防风、保温、隔音效果俱佳。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产业化装配式可循环使用移动钢结构房屋,包括:

基座,其为由第一钢制型材拼接而成的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一钢制型材的下表面均匀排布有多个尖头向下的锥形倒刺,所述锥形倒刺长为5-10cm,所述第一钢制型材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凹槽,以及开口向下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位于距所述第一钢制型材顶端10-15cm处,且所述凹槽的宽度为15-30cm;所述第一钢制型材在面向基座中心的一侧设置有向外凸出的撑板;所述第一钢制型材的上表面外侧设置有凸出于所述第一钢制型材上表面的第一凸边;所述第一钢制型材上贯穿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

顶架,其由第二钢制型材拼接而成,所述顶架的大小与所述基座对应;所述第二钢制型材上均匀分布有多根支架,且多根所述支架分别向所述顶架的中心偏上的位置延伸,并在所述位置搭接,以使所述顶架的中心高于所述第二钢制型材;所述第二钢制型材间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钢制型材的上表面外侧设置有凸出于所述第二钢制型材上表面的第二凸边;

外墙,其由多块板材拼接而成,所述板材由内至外依次由石膏板、定向刨花板、玻璃棉、定向刨花板、保温棉、防水石膏板以及薄钢板粘贴而成,所述板材的侧边上设置有弹性包边,且所述包边带有粘性;所述外墙设置于所述基座之上,所述顶架之下;所述板材通过直角连接件与所述基座和顶架分别连接;

屋顶,其设置于所述顶架之上,并与所述顶架通过螺栓旋接;所述屋顶由内至外依次由石膏板、定向刨花板、玻璃棉、定向刨花板、保温棉、防水石膏板、薄钢板以及防水卷材粘贴而成;

支撑柱,其设置为4根,所述支撑柱的顶端活动连接于所述顶架的四角,所述支撑柱的底端活动连接于所述基座的四角;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旋紧装置,以使所述支撑柱间的板材间连接紧密;

“x”固定架,其设置于所述外墙的外侧,所述“x”固定架的四角分别连接于所述2根相邻支撑柱的两端。

优选的是,所述的产业化装配式可循环使用移动钢结构房屋中,所述第一钢制型材为长2-3m,宽15-25cm,高20-30cm的钢制型材。

优选的是,所述的产业化装配式可循环使用移动钢结构房屋中,所述第二钢制型材为长2-3m,宽15-25cm,高10-15cm的钢制型材。

优选的是,所述的产业化装配式可循环使用移动钢结构房屋中,所述板材的长度设置为所述第一钢制型材的长度的0.5倍,所述板材的宽度与所述第一钢制型材相同,所述板材的高度与所述支撑柱的高度一致。

优选的是,所述的产业化装配式可循环使用移动钢结构房屋中,所述第一钢制型材的两侧面上还设置有尖头方向向外的锥形刺,所述锥形刺的长度为10-15cm。

优选的是,所述的产业化装配式可循环使用移动钢结构房屋中,所述板材的内部中心位置还设置有一贯穿所述板材上下的pvc穿线管。

优选的是,所述的产业化装配式可循环使用移动钢结构房屋中,所述板材和屋顶的各材料间通过发泡胶粘贴。

优选的是,所述的产业化装配式可循环使用移动钢结构房屋中,所述屋顶上装有太阳能电池片。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第一钢制型材的两端设置第一凹槽,使得基座的组成简便易操作,且在基座底部设置了尖头向下的锥形倒刺,使得基座在地面上的连接更加稳固,通过设置第一凹槽的宽度为15-30cm,使基座的大小可以进行微调,以使所述基座和墙面以及顶架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利于提高所述房屋的结构的稳固性。

通过设置顶架的结构为中心高于第二钢制型材,使得所述房屋在搭建成后,屋顶为中心高,四周低的坡面,利于屋顶对风的导向作用,进而提高了房屋的防风性能,同时倾斜的屋顶也使得雨雪不易在屋顶上挤压,即利于导流,减轻了雨雪挤压对屋顶造成的压力,即提高了所述房屋的使用寿命。

通过设置由石膏板、定向刨花板、玻璃棉、定向刨花板、保温棉、防水石膏板以及薄钢板组成的特有结构的板材,使得板材因定向刨花板的作用,坚固耐用,因放水石膏板的作用,有很好的放水效果,因薄钢板的作用增加的外墙的坚固性和防破坏性,因玻璃棉的作用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因保温棉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且采用上述材料制成的板材重量相对较轻,因而减轻了整个房屋的重量,且所述房屋的外墙是通过板材间连接形成,因而更加便于所述房屋的整体搬移或者分解搬移。

通过设置屋顶的结构较外墙的结构多一层防水卷材,一方面增强了屋顶的防水性能,另一方面减轻了雨水打击屋顶的声音对屋内人员造成的干扰。

通过在板材四周设置弹性包边,且包边带有粘性,使得板材与板材间的连接紧密,提高了房屋的密封性,同时通过配合支撑柱的旋紧装置,使得板材间的连接更加密封,从而提高了整个房屋的结构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产业化装配式可循环使用移动钢结构房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产业化装配式可循环使用移动钢结构房屋的第一钢制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产业化装配式可循环使用移动钢结构房屋,包括:基座1,其为由第一钢制型材2拼接而成的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一钢制型材2的下表面均匀排布有多个尖头向下的锥形倒刺3,所述锥形倒刺3长为5-10cm,所述第一钢制型材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凹槽4,以及开口向下的第二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位于距所述第一钢制型材2顶端10-15cm处,且所述凹槽的宽度为15-30cm;所述第一钢制型材2在面向基座1中心的一侧设置有向外凸出的撑板6;所述第一钢制型材2的上表面外侧设置有凸出于所述第一钢制型材2上表面的第一凸边7;所述第一钢制型材2上贯穿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8;顶架,其由第二钢制型材9拼接而成,所述顶架的大小与所述基座1对应;所述第二钢制型材9上均匀分布有多根支架10,且多根所述支架10分别向所述顶架的中心偏上的位置延伸,并在所述位置搭接,以使所述顶架的中心高于所述第二钢制型材9;所述第二钢制型材9间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钢制型材9的上表面外侧设置有凸出于所述第二钢制型材9上表面的第二凸边11;外墙,其由多块板材12拼接而成,所述板材12由内至外依次由石膏板、定向刨花板、玻璃棉、定向刨花板、保温棉、防水石膏板以及薄钢板粘贴而成,所述板材12的侧边上设置有弹性包边13,且所述包边13带有粘性;所述外墙设置于所述基座1之上,所述顶架之下;所述板材12通过直角连接件14与所述基座1和顶架分别连接;屋顶15,其设置于所述顶架之上,并与所述顶架通过螺栓旋接;所述屋顶15由内至外依次由石膏板、定向刨花板、玻璃棉、定向刨花板、保温棉、防水石膏板、薄钢板以及防水卷材粘贴而成;支撑柱16,其设置为4根,所述支撑柱16的顶端活动连接于所述顶架的四角,所述支撑柱16的底端活动连接于所述基座1的四角;所述支撑柱16上设置有旋紧装置,以使所述支撑柱16间的板材12间连接紧密;“x”固定架17,其设置于所述外墙的外侧,所述“x”固定架17的四角分别连接于所述2根相邻支撑柱16的两端。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产业化装配式可循环使用移动钢结构房屋的装配流程具体为:在所需建房的地面上根据基座的大小挖槽,将基座置于所述槽内,并砸实,还可以根据地理环境需要,由通孔内楔入用于固定的锚杆,以利用锚杆的的作用对基座进行进一步的加固,然后在基座上沿第一凸边放置板材,并保持板材间粘性的包边相接触,然后加装支撑柱,通过旋紧装置将板材间调整的接触紧密,将顶架置于所述支撑柱和板材组成的墙体上方,安装屋顶,并将屋顶与顶架间旋紧,最后在墙体四周加装“x”固定架,并用若干直角连接件对房体进行连接加固,即完成了所述产业化装配式可循环使用移动钢结构房屋的装配,进而可在屋内地面上利用撑板搭接各种板材的地面,且墙体内表面为石膏板材质,可在其上进行任意的装饰,当然,还需在房屋所需位置开设开口加装房门和窗户。本发明所述的钢结构房屋整体框架采用钢制型材,保证了结构的坚固不易损坏,采用轻质的材料制成屋顶和墙面,既保证了房屋整体的坚固耐久性,还保证了房屋的隔温隔音和防潮性能,并从整体结构上减轻了房屋的重量,保证了房屋移动的便利性。通过在第一钢制型材两端分别设置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的凹槽,使得第一钢制型材间通过相互搭接组成基座,而更因凹槽间的朝向相反,使得第一钢制型材间相互扣接锁紧,达到了未使用螺栓等紧固件就保证了所述基座的紧固性的目的,同时,通过设置一定宽度的凹槽,可以使基座的大小进行微调,以更利于所述基座与墙体和顶架的配合。通过设置第一凸边和第二凸边,便于墙体板材的安装和屋顶板材的安装和位置固定。通过设置最后用直角连接件对房屋进行连接紧固,保证了整体房屋的墙体的垂直性,以进一步提高了房屋的稳固性。通过加装“x”固定架,保证了墙体的稳定性,即使得整个房屋的稳固性进一步的增强。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钢制型材2为长2-3m,宽15-25cm,高20-30cm的钢制型材。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第一钢制型材设置为上述尺寸,保证了整个活动房屋的大小适宜当做活动房屋进行居住,同时保证了基座的稳固性。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钢制型材9为长2-3m,宽15-25cm,高10-15cm的钢制型材。

在上述方案中,设置第二钢制型材为上述尺寸,保证顶架与基座的大小相对应,同时将第二钢制型材的高度设置的小于第一钢制型材,因顶架较基座的承重力相对较小,因而设置较小的第二钢制型材既减少了材料的使用,节省了成本,又减轻了房屋的质量,便于所述房屋的移动。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板材12的长度设置为所述第一钢制型材2的长度的0.5倍,所述板材12的宽度与所述第一钢制型材2相同,所述板材12的高度与所述支撑柱16的高度一致。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板材的具体大小,保证了板材在基座和顶架间的安装紧密且牢固。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钢制型材2的两侧面上还设置有尖头方向向外的锥形刺,所述锥形刺的长度为10-15cm。

在上述方案中,基座需要预埋一部分在地面内,通过设置尖头方向向外的锥形刺,能与设置于底面的锥形倒刺相配合,进一步提高了基座在地面上的牢固性,以提高了房屋整体的牢固性。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板材12的内部中心位置还设置有一贯穿所述板材上下的pvc穿线管。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板材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贯穿所述板材上下的pvc穿线管,利于在房屋内进行电路和水路的铺设,避免了明线电路或者水路造成的安全隐患,且影响房屋内的美观性。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板材12和屋顶15的各材料间通过发泡胶粘贴。

在上述方案中,采用发泡胶对板材和屋顶的各材料间进行粘贴,是因为固化后的发泡胶泡沫具有填缝、粘结、密封、隔热、吸音、防水等多种效果,且环保、使用方便。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屋顶15上装有太阳能电池片。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屋顶上加装太阳能电池片,可以利用太阳能电池片产生的电能对屋内的用电设施进行供电,既节能环保,还节约了用电成本。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