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减震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8886阅读:10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减震阻尼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减震阻尼器,属于建筑减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二十世纪,特别是近二、三十年人们对建筑物的抗振动的能力的提高已经做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人们跳出了传统增强梁、柱、墙提高抗振动的能力的观念,结合结构的动力性能,巧妙的避免或减少了地震,风力的破坏。基础隔震,各种利用阻尼器吸能,耗能系统,高层建筑屋顶上的质量共振阻尼系统和主动控制减震体系都是已经走向了工程实际。有的已经成为减少振动不可少的保护措施。特别是对于难于预料的地震,破坏机理还不十分清楚的多维振动,这些结构的保护系统就显得更加重要。

目前,为了因应高空强风及台风吹拂造成的摇晃,高层建筑一般需要设计使用减震阻尼器,以便增加大楼的弹性来避免强震所带来的破坏,并对地震能进行吸能缓冲,提高建筑的安全级别。但是,目前的建筑阻尼器一般比较简单,仅仅依靠吸能弹性钢或者吸能悬球进行减震吸能,适用地震级别较低、建筑层较低的场合,因此,为了提高建筑的减震级别,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有必要对建筑减震阻尼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建筑减震阻尼器,目的是提高建筑物的减震吸能效果,提高阻尼特性,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减震阻尼器,其包括横向连接阻尼组件、纵向连接阻尼组件、支撑定位自调组件和吸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连接阻尼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建筑的混凝土主柱和楼板上,所述混凝土主柱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定位自调组件,且所述支撑定位自调组件与楼板之间连接有纵向连接阻尼组件,所述的楼板与支撑定位自调组件之间还设置有吸能组件。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横向连接阻尼组件包括连接钢板一、连接钢板二、连接钢块、s型钢板一、s型钢板二、内嵌入弹性钢网和弹性筋板,其中,所述的连接钢板一连接固定设置在楼板侧,所述的连接钢板二连接固定设置在混凝土主柱上,所述s型钢板一的一端以及s型钢板二的一端均铰接设置在所述的连接钢板一上,所述的s型钢板一的另一端以及s型钢板二的另一端均铰接设置在所述的连接钢板二上,且所述的s型钢板一、s型钢板二之间构成“8”字型结构,所述的s型钢板一、s型钢板二之间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内嵌入弹性钢网,所述的连接钢板一、连接钢板二之间还设置有弹性筋板,两组“8”字型结构的s型钢板一、s型钢板二相对于所述的弹性筋板上下对称设置,弹性筋板上设置有竖直的连接钢块,连接钢块的两端分别焊接设置在上部的s型钢板二和下部的s型钢板一上。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内嵌入弹性钢网为网孔为菱形结构的弹性伸缩结构,所述的弹性筋板为高弹性可弯曲的钢板结构。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纵向连接阻尼组件包括上嵌入支柱、上阻尼筒、下阻尼筒、下支柱、下法兰、上法兰、上弹性钢片和下弹性钢片,其中,所述的上嵌入支柱的上端嵌入固定设置在楼板下部内,所述的上阻尼筒与下阻尼筒之间采用上法兰以及下法兰固定连接设置,所述的上嵌入支柱的下端伸入所述上阻尼筒内,所述的下支柱的下端支撑固定设置在支撑定位自调组件的支撑钢板上,所述的下支柱的上端伸入所述下阻尼筒内,所述的上嵌入支柱伸入上阻尼筒的一端上以及下支柱伸入下阻尼筒的一端均设置有弹性限位肩,所述的限位肩与上阻尼筒的上内表面之间设置有上弹性钢片,所述的限位肩与上阻尼筒的上法兰之间设置有下弹性钢片。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定位自调组件包括支撑钢板和水平调节阻尼组件,其中,所述支撑钢板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的支撑钢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柱上,且位于所述楼板的下方,所述的支撑钢板与所述的混凝土主柱之间设置所述的水平调节组件,所述的支撑钢板与所述的楼板之间设置有所述纵向连接阻尼组件。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吸能组件相对于所述的混凝土主柱对称设置。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吸能组件包括下铰接杆、吸能圆柱、油缸和上铰接柱,其中,所述的下铰接杆的下端铰接设置在所述支撑钢板的外侧,所述的下铰接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吸能圆柱,所述的吸能圆柱还连接设置所述油缸,所述油缸与所述上铰接柱连接,所述上铰接柱铰接设置在所述楼板的下表面。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水平调节组件为高强度弹簧结构。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吸能圆柱为混凝土柱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横向连接阻尼组件可以很好的将楼板减震缓冲的连接设置在混凝土主柱上,“8”字型结构的钢板以及部的内嵌入弹性钢网,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弹性,起到缓冲作用,还能够保证楼板的支撑性能,而在楼板下设置支撑定位自调组件,并通过纵向连接阻尼组件和水平调节阻尼组件实现对楼板的自动定心设置,提高楼板的建造效率与吸能效果,而对称设置的吸能组件,可以很好的对建筑物受力摆动的力进行吸能缓冲,减少建筑物的受力振动,提高建筑物的减震阻尼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建筑减震阻尼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建筑减震阻尼器的横向连接阻尼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建筑减震阻尼器的纵向连接阻尼组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1、混凝土主柱,2、楼板,3、连接钢板一,4、横向连接阻尼组件,5、连接钢板二,6、支撑钢板,7、水平调节阻尼组件,8、纵向连接阻尼组件,9、上嵌入支柱,10、水平调节柱,11、下铰接杆,12、吸能圆柱,13、油缸,14、上铰接柱,15、连接钢块,16、s型钢板一,17、s型钢板二,18、内嵌入弹性钢网,19、弹性筋板,20、上阻尼筒,21、下阻尼筒,22、下支柱,23、下法兰,24、上法兰,25、上弹性钢片,26、下弹性钢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减震阻尼器,其包括横向连接阻尼组件4、纵向连接阻尼组件9、支撑定位自调组件和吸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连接阻尼组件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建筑的混凝土主柱1和楼板2上,所述混凝土主柱1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定位自调组件,且所述支撑定位自调组件与楼板之间连接有纵向连接阻尼组件,所述的楼板与支撑定位自调组件之间还设置有吸能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的横向连接阻尼组件包括连接钢板一4、连接钢板二5、连接钢块15、s型钢板一16、s型钢板二17、内嵌入弹性钢网18和弹性筋板19,其中,所述的连接钢板一16连接固定设置在楼板2侧,所述的连接钢板二5连接固定设置在混凝土主柱1上,所述s型钢板一16的一端以及s型钢板二17的一端均铰接设置在所述的连接钢板一4上,所述的s型钢板一16的另一端以及s型钢板二17的另一端均铰接设置在所述的连接钢板二上,且所述的s型钢板一、s型钢板二之间构成“8”字型结构,所述的s型钢板一、s型钢板二之间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内嵌入弹性钢网18,所述的连接钢板一、连接钢板二之间还设置有弹性筋板19,两组“8”字型结构的s型钢板一、s型钢板二相对于所述的弹性筋板上下对称设置,弹性筋板19上设置有竖直的连接钢块15,连接钢块15的两端分别焊接设置在上部的s型钢板二和下部的s型钢板一上。

其中,为了提高内嵌入弹性钢网的吸能缓冲减震作用,所述的内嵌入弹性钢网为网孔为菱形结构的弹性伸缩结构,所述的弹性筋板为高弹性可弯曲的钢板结构。

如图3所示,所述纵向连接阻尼组件包括上嵌入支柱9、上阻尼筒20、下阻尼筒21、下支柱22、下法兰23、上法兰24、上弹性钢片25和下弹性钢片26,其中,所述的上嵌入支柱9的上端嵌入固定设置在楼板2下部内,所述的上阻尼筒20与下阻尼筒21之间采用上法兰24以及下法兰23固定连接设置,所述的上嵌入支柱9的下端伸入所述上阻尼筒20内,所述的下支柱22的下端支撑固定设置在支撑定位自调组件的支撑钢板6上,所述的下支柱22的上端伸入所述下阻尼筒21内,所述的上嵌入支柱伸入上阻尼筒的一端上以及下支柱伸入下阻尼筒的一端均设置有弹性限位肩,所述的限位肩与上阻尼筒的上内表面之间设置有上弹性钢片25,所述的限位肩与上阻尼筒的上法兰之间设置有下弹性钢片26。

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定位自调组件包括支撑钢板6和水平调节阻尼组件7,其中,所述支撑钢板6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的支撑钢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柱1上,且位于所述楼板2的下方,所述的支撑钢板与所述的混凝土主柱之间设置所述的水平调节组件7,所述的支撑钢板与所述的楼板之间设置有所述纵向连接阻尼组件8。所述的吸能组件相对于所述的混凝土主柱对称设置。

其中,所述吸能组件包括下铰接杆11、吸能圆柱12、油缸13和上铰接柱14,其中,所述的下铰接杆11的下端铰接设置在所述支撑钢板6的外侧,所述的下铰接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吸能圆柱12,所述的吸能圆柱12还连接设置所述油缸,所述油缸13与所述上铰接柱连接,所述上铰接柱14铰接设置在所述楼板的下表面。所述的水平调节组件为高强度弹簧结构。所述吸能圆柱为混凝土柱子。

本发明的横向连接阻尼组件可以很好的将楼板减震缓冲的连接设置在混凝土主柱上,“8”字型结构的钢板以及部的内嵌入弹性钢网,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弹性,起到缓冲作用,还能够保证楼板的支撑性能,而在楼板下设置支撑定位自调组件,并通过纵向连接阻尼组件和水平调节阻尼组件实现对楼板的自动定心设置,提高楼板的建造效率与吸能效果,而对称设置的吸能组件,可以很好的对建筑物受力摆动的力进行吸能缓冲,减少建筑物的受力振动,提高建筑物的减震阻尼性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