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自行车用智能立体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9718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共享自行车用智能立体停车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属于立体停车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共享自行车用智能立体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共享经济的出现,共享自行车服务火爆起来,虽然解决了城市人们“最后一公里”问题,但在一些城市的地铁站、公交站、公共场所等区域出现了共享自行车随意摆放,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停车、取车困难,扰乱正常交通秩序,因此共享自行车的停车难问题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国内外已研制出多种类型的智能立体自行车库,包括日本的自行车圆柱垂直车库,国内的环形自行车库等,现有技术的自行车库自行车都是呈圆形辐射状分布,占地面积大。

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人们可以就近随意存取自行车的停车装置,该装置取共享自行车快捷方便,具有占地面积小的优点,同时解决了地铁站、公交站、公共场所的共享自行车停放问题,对解决共享自行车停车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人们可以就近随意存取自行车,具有取共享自行车快捷方便,具有占地面积小的优点,同时解决了地铁站、公交站、公共场所的共享自行车停放问题的共享自行车用智能立体停车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共享自行车用智能立体停车装置,所述共享自行车用智能立体停车装置包括车库主框架、循环传动系统和具有自行车夹紧机构的载车机构,所述循环传动系统包括:长节距链轮、带附件的长节距链条、循环传动框架机构和电机传动系统,所述电机传动系统通过长节距链轮带动所述长节距链条转动,所述载车机构通过所述附件固定在所述长节距链条上。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在上述的共享自行车用智能立体停车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车库主框架被安装在地下,所述循环传动系统垂直设置,使所述自行车可以360度旋转,所述长节距链条到达最顶端时,所述附件呈水平状态。

在上述的共享自行车用智能立体停车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循环传动系统还包括导轨,所述载车机构底部安装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组合轴承轮。

在上述的共享自行车用智能立体停车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共享自行车用智能立体停车装置还包括推拉机构,所述推拉机构的中轴线与所述载车机构的中轴线相互平行,所述载车机构包括车轮导槽和前轮支架机构。

在上述的共享自行车用智能立体停车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推拉机构包括移动导槽、前轮固定装置、后轮固定装置、电磁推拉机构、地下固定导槽和自行车框架夹紧装置,所述地下固定导槽与所述载车机构对齐,使所述电磁推拉机构可带动所述移动导槽在所述地下固定导槽与所述载车机构之间移动。

在上述的共享自行车用智能立体停车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电磁推拉机构包括电磁铁,所述电磁铁通电后可吸住所述移动导槽上的感应铁块,所述电磁推拉机构通过连接板被安装在链条上,电机通过齿轮带动所述链条运动。

在上述的共享自行车用智能立体停车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电磁推拉机构和移动导槽上分别安装有相互配合安装的推杆和锁扣推杆,所述推杆和锁扣推杆的中心线共线,当所述电磁推拉机构处于通电状态时,所述推杆处于伸长状态,并推动所述锁扣推杆向内运动,所述锁扣推杆与锁扣相连,当所述锁扣推杆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锁扣处于凸起状态。

在上述的共享自行车用智能立体停车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地下固定导槽呈凹槽状,所述移动导槽可被容纳其中,所述电磁推拉机构两侧安装有两个组合轴承轮,所述两个组合轴承轮可沿所述地下固定导槽的中轴线移动。

在上述的共享自行车用智能立体停车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自行车框架夹紧装置包括夹紧电机、夹紧装置和夹紧支撑柱,所述夹紧支撑柱底部固定在移动导槽上,所述夹紧电机被安装在夹紧支撑柱上端,所述夹紧电机与夹紧装置相连并通过所述夹紧电机的转动控制所述夹紧装置的松紧状态,所述夹紧装置为钳状。

在上述的共享自行车用智能立体停车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共享自行车用智能立体停车装置具有自行车库系统,所述自行车库系统包括按键、位置传感器、云端收费系统、主控制器、单车存取驱动系统和驱动电机,所述按键和位置传感器与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所述云端收费系统和单车存取驱动系统与主控制器相互连接;

所述位置传感器被安装在载车机构及推拉机构上,所述按键被安装在地面上,

所述按键将输入指令传输给主控制器,所述位置传感器检测自行车辆和移动导槽是否到达指定位置且确定锁扣是否将移动导槽锁紧,并将信息传输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确认安全后给驱动电机输出指令,驱动电机驱动车库开始运转;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按键输入的是存车还是取车命令来控制车库的正反转,存车时顺时针旋转,取车时逆时针旋转,车库左侧空车位大于右侧空车位;

所述云端收费系统包括相互通讯连接的立体车库app、二维码、立体车库后台和立体车库扫描系统,

用户取车时:用户使用立体车库app扫描所在立体车库提供的二维码,立体车库app将用户扫描信息传递给立体车库后台,所述立体车库后台发送指令给立体车库为用户提供车辆,立体车库扫描系统扫描共享单车车身上的id号后,立体车库将该车提供给用户,所述立体车库扫描系统再发送该车的id号给立体车库后台,所述立体车库后台根据用户id和单车id为用户骑行进行时间记录;

用户存车时:用户将共享单车存入立体车库后,所述立体车库扫描系统首先扫描该车的id编号提供给所述立体车库后台,所述立体车库后台查询骑行时间给用户app提供收费费用,用户完成本次骑行,如果用户未将共享单车放入立体车库内,所述立体车库后台将连续计费,并定时提醒用户。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人们可以就近随意存取自行车,共享自行车的存取快捷方便,具有占地面积小的优点,同时解决了地铁站、公交站、公共场所的共享自行车停放问题。

2、本发明共享自行车车库充分运用三维立体空间,载车机构前后交错放置,占地面积小,节约成本,更适合用于地铁、小区等人流量大,公共土地稀缺的场所。

3、本发明通过设有导轨,保证设备长距离运转时的稳定性,有效防止其前后左右摆动,提高设备运转安全性。

4、本发明具有自行车框架夹紧装置,该装置可保证自行车翻转时的稳定性。

5、本发明车库是全自动智能型车库,可实现无人值守,车库容车量大,存取速度快,操作简单方便,用户无需多余的学习成本,只需将自行车推入装置中,其余由设备自动完成,操作迅速,不易形成用户排队等待的情况,有利于共享单车在上班、下班高峰期人们的存取车需求。

6、本发明在车库结构中加入共享单车结算系统,系统设定规定范围内的共享单车必须存放于指定停车库中才能完成结算,若附近没有可用停车库,可根据个人意愿寻找停放位置并进行结算,该种结算系统有效规范了停车秩序。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发明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

图1是共享自行车车库的结构图;

图2是循环传动系统的结构图;

图3是载车机构的第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载车机构的第二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推拉机构的结构图;

图6是推拉机构的第一个局部放大图;

图7是推拉机构的第二个局部放大图;

图8是车架固定锁扣的第一个状态图;

图9是车架固定锁扣的第二个状态图。

图10是自行车框架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控制系统框图。

图中:

1-车库主框架;2-循环传动系统;3-载车机构;

21-长节距链轮;22-长节距链条;23-循环传动框架机构;24-导轨;25-电机传动系统;

31-车轮导槽a;32-前轮支架机构a;

41-车轮导槽b;42-前轮支架机构b;

51-移动导槽;52-前轮固定装置;53-后轮固定装置;54-电磁推拉机构;55-地下固定导槽;56-自行车框架夹紧装置;

61-推杆;62-感应铁块;63-锁扣推杆;64-电机组件;

65-链条;66-连接板;67-轴承轮;68-第一组合轴承轮;69-第二组合轴承轮;

71-锁扣;

81-夹紧电机机构;82-夹紧装置;83-自行车梁;84-夹紧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共享自行车用智能立体停车装置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发明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

将理解,当据称将部件“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可以存在中间部件。相反,当据称将部件“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时,则表示不存在中间部件。

图1给出了共享自行车车库的结构图,并且通过图2示出了循环传动系统的结构图,并且通过图3示出了载车机构的第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并且通过图4示出了载车机构的第二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并且通过图5示出了推拉机构的结构图,并且通过图6示出了推拉机构的第一个局部放大图,并且通过图7示出了推拉机构的第二个局部放大图,并且通过图8示出了车架固定锁扣的第一个状态图,并且通过图9示出了车架固定锁扣的第二个状态图,并且通过图10示出了自行车框架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并且通过图11示出了控制系统框图,下面就结合图1至图11来具体说明本发明。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一种共享自行车用智能立体停车装置,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2,所述共享自行车用智能立体停车装置包括车库主框架1、循环传动系统2和具有自行车夹紧机构的载车机构3,所述循环传动系统2包括:长节距链轮21、带附件的长节距链条22、循环传动框架机构23和电机传动系统25,所述电机传动系统25通过长节距链轮21带动所述长节距链条22转动,所述载车机构3通过所述附件固定在所述长节距链条22上。

本发明人们可以就近随意存取自行车,共享自行车的存取快捷方便,具有占地面积小的优点,同时解决了地铁站、公交站、公共场所的共享自行车停放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车库主框架1被安装在地下,所述循环传动系统2垂直设置,使所述自行车可以360度旋转,所述长节距链条22到达最顶端时,所述附件呈水平状态。

本发明共享自行车车库充分运用三维立体空间,载车机构3前后交错放置,占地面积小,节约成本,更适合用于地铁、小区等人流量大,公共土地稀缺的场所。

更进一步来讲,请参阅说明书附图2,还可以在本发明中考虑,所述循环传动系统2还包括导轨24,所述载车机构3底部安装有与所述导轨24相配合的组合轴承轮。

本发明通过设有导轨24,保证设备长距离运转时的稳定性,有效防止其前后左右摆动,提高设备运转安全性。

更进一步来讲,请参阅说明书附图3-4,还可以在本发明中考虑,所述共享自行车用智能立体停车装置还包括推拉机构,所述推拉机构的中轴线与所述载车机构3的中轴线相互平行,所述载车机构3包括车轮导槽和前轮支架机构。

作为举例,在本实施例中,载车机构3可以为两种结构形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3,所述载车机构3包括车轮导槽a31和前轮支架机构a32,第一种结构呈直角梯形焊接在车轮导槽a31中,结构中间留有自行车车胎存放空间,整体形状呈现上窄下宽,稳定性好,结构高度大于车轮半径,保证自行车倒立时支架失去作用效果,避免车轮脱离前轮支架机构a32。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4,所述载车机构3包括车轮导槽b41和前轮支架机构b42,第二种结构由高强度圆管折弯焊接而成,前轮支架机构b42呈两侧对称,且上下各有一个横向连接管,达到了两处限位作用,使车轮固定效果更稳定可靠,该结构高度大于自行车轮半径。

需要指出的是,请参阅说明书附图5,所述推拉机构包括移动导槽51、前轮固定装置52、后轮固定装置53、电磁推拉机构54、地下固定导槽55和自行车框架夹紧装置56,所述地下固定导槽55与所述载车机构3对齐,使所述电磁推拉机构54可带动所述移动导槽51在所述地下固定导槽55与所述载车机构3之间移动。

作为举例,在实施例中,停车设备运行时移动导槽51固定在载车机构3上,当需要取车时电磁推拉机构54动作,将移动导槽51拉出,即脱离车轮导槽b41,拉到室外后人员将车取走。

需要指出的是,请参阅说明书附图6-7,所述电磁推拉机构54包括电磁铁,所述电磁铁通电后可吸住所述移动导槽51上的感应铁块62,所述电磁推拉机构54通过连接板66被安装在链条65上,电机通过齿轮带动所述链条65运动。

需要指出的是,请参阅说明书附图8-9,所述电磁推拉机构54和移动导槽51上分别安装有相互配合安装的推杆61和锁扣推杆63,所述推杆61和锁扣推杆63的中心线共线,当所述电磁推拉机构54处于通电状态时,所述推杆61处于伸长状态,并推动所述锁扣推杆63向内运动,所述锁扣推杆63与锁扣71相连,当所述锁扣推杆63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锁扣71处于凸起状态。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8,车架固定锁扣71安装在感应铁块62的后方,当锁扣推杆63伸出时锁扣71能卡在车轮导槽中,当需要自行车车库时,推杆61将锁扣推杆63推回,状态如说明书附图9所示,锁扣71限位功能不作用。

作为举例,在实施例中,当电磁推拉机构54通电时,推杆61伸出,恰好将锁扣推杆63推进去,此时电磁推拉机构54上的磁铁吸住感应铁块62,当电机组件64中的电机旋转时,与电机轴连接的齿轮及传动链条65一起动作,链条65上焊接一个连接板66,链条65前进或后退时连接也同步动作。电磁推拉机构54通电,锁扣71打开,磁铁将感应铁块62吸住,电机顺时针旋转时,链条65带着感应铁块62和移动导槽51向右运动,于是移动导槽51被拖着移动到地下固定导槽55中。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地下固定导槽55呈凹槽状,所述移动导槽51可被容纳其中,所述电磁推拉机构54两侧安装有两个组合轴承轮67,记为第一组合轴承轮68和第二组合轴承轮69,所述两个组合轴承轮67可沿所述地下固定导槽55的中轴线移动。

作为举例,在实施例中,地下固定导槽55呈凹槽状,组合轴承轮67与地下固定导槽55配合限位,既要保证沿轨道方向行驶又要保证移动导槽51限定在地下固定导槽55中,避免发生脱轨及侧翻现象,推拉机构共用组合轴承轮67两个,分别通过法兰焊接在电磁推拉机构54两侧。车轮导槽通过组合轴承轮67配合,能够实现自行车在车轮导槽内前后移动,车轮导槽凹槽式结构能防止脱轨及侧翻。

更进一步来讲,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0,还可以在本发明中考虑,所述自行车框架夹紧装置56包括夹紧电机、夹紧装置82和夹紧支撑柱84,所述夹紧支撑柱84底部固定在移动导槽51上,所述夹紧电机被安装在夹紧支撑柱84上端,所述夹紧电机与夹紧装置82相连并通过所述夹紧电机的转动控制所述夹紧装置82的松紧状态,所述夹紧装置82为钳状。

自行车翻转时为了保证稳定性设计自行车框架夹紧装置56,当自行车推入移动导槽51并使前轮夹紧后,夹紧电机得电动作,失电状态下夹紧装置82呈钳状张开式,夹紧电机旋转轴与夹紧装置82同轴,当电机旋转时夹紧装置82张开角度变小,慢慢将自行车梁83夹住,夹紧装置82张开角度不能继续减小时电机停止旋转,此时自行车被牢牢固定在移动导槽51上,可以推进立体车库中。

本发明具有自行车框架夹紧装置56,该装置可保证自行车翻转时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来讲,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1,还可以在本发明中考虑,所述共享自行车用智能立体停车装置具有自行车库系统,所述自行车库系统包括按键、位置传感器、云端收费系统、主控制器、单车存取驱动系统和驱动电机,所述按键和位置传感器与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所述云端收费系统和单车存取驱动系统与主控制器相互连接;所述主控制器具有指示输出模块;

所述位置传感器被安装在载车机构3及推拉机构上,所述按键被安装在地面上,

所述按键将输入指令传输给主控制器,所述位置传感器检测自行车辆和移动导槽51是否到达指定位置且确定锁扣71是否将移动导槽51锁紧,并将信息传输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确认安全后给驱动电机输出指令,驱动电机驱动车库开始运转;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按键输入的是存车还是取车命令来控制车库的正反转,存车时顺时针旋转,取车时逆时针旋转,车库左侧空车位大于右侧空车位;

所述云端收费系统包括相互通讯连接的立体车库app、二维码、立体车库后台和立体车库扫描系统,

用户取车时:用户使用立体车库app扫描所在立体车库提供的二维码,立体车库app将用户扫描信息传递给立体车库后台,所述立体车库后台发送指令给立体车库为用户提供车辆,立体车库扫描系统扫描共享单车车身上的id号后,立体车库将该车提供给用户,所述立体车库扫描系统再发送该车的id号给立体车库后台,所述立体车库后台根据用户id和单车id为用户骑行进行时间记录;

用户存车时:用户将共享单车存入立体车库后,所述立体车库扫描系统首先扫描该车的id编号提供给所述立体车库后台,所述立体车库后台查询骑行时间给用户app提供收费费用,用户完成本次骑行,如果用户未将共享单车放入立体车库内,所述立体车库后台将连续计费,并定时提醒用户。

作为举例,在本实施例中,车库有自动电子门,当存/取车按钮按下后系统接收到指令,立体停车设备循环动作结束后电子门自动打开,存取车结束后电子门关闭,立体停车设备才开始循环运行,有效避免人员误入设备运行可能造成的危险。

本发明车库是全自动智能型车库,可实现无人值守,车库容车量大,存取速度快,操作简单方便,用户无需多余的学习成本,只需将自行车推入装置中,其余由设备自动完成,操作迅速,不易形成用户排队等待的情况,有利于共享单车在上班、下班高峰期人们的存取车需求。本发明在车库结构中加入共享单车结算系统,系统设定规定范围内的共享单车必须存放于指定停车库中才能完成结算,若附近没有可用停车库,可根据个人意愿寻找停放位置并进行结算,该种结算系统有效规范了停车秩序。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提供一种人们可以就近随意存取自行车,共享自行车的存取快捷方便,具有占地面积小的优点,同时解决了地铁站、公交站、公共场所的共享自行车停放问题的共享自行车用智能立体停车装置。

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