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模清理系统及其清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72747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盖模清理系统及其清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预应力管桩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盖模清理系统及其清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预应力管桩生产工艺中,盖模都是并排摆放在盖模架上,由人工清理,人工喷涂脱模剂。在清理的过程中,人员在盖模架下方仰着头举着手工作,工作条件很差,并且清理下来的垃圾、喷涂脱模剂时滴落的油污等,很容易弄脏工作人员的衣服,弄伤工作人员的眼睛。

为了能够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管桩生产用钢模清理系统[申请号:201520473139.8],包括钢模支撑机构、清理机构及驱动机构;所述钢模支撑机构包括用于支撑下模用的下模支撑机构及用于支撑上模用的上模支撑机构,所述清理机构位于上模与下模之间,并可由驱动机构a驱动沿着上下模的长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该方案的优点在于: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该清理系统,可自动对山下钢模进行清理,无需人工清理,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上述的方案虽然具有以上诸多的优点,但是,上述的方案其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该方案其适用范围小,即,通用性差,因为该方案的清理机构其无法进行进行各种不同直径的模具。

2、该方案其清理后清理物沿着模具长度方向散落,无形中增加了作业环境的清理劳动强度,清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通用性能且能够提高清理效率的盖模清理系统。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方法简单且能提高清理效率的盖模清理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盖模清理系统包括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架上设有与底架活动连接的平移架且平移架与平移驱动机构连接,在平移架内设有沿着平移架长度方向设置的盖模吊具且盖模吊具能够将盖模取得和释放,在底架上还设有两个位于盖模吊具下方且能分别与盖模的两个下表面一一接触的钢丝刷且所述的钢丝刷与旋转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的底架和钢丝刷之间设有能够迫使所述的钢丝刷具有向上运动趋势的弹性驱动机构。

在上述的盖模清理系统中,所述的弹性驱动机构包括倾斜向下设置的倾斜驱动板,钢丝刷连接在倾斜驱动板的上端,倾斜驱动板的下端通过铰接结构连接有固定在底架上的安装支撑架,在底架和倾斜驱动板之间设有弹簧。

在上述的盖模清理系统中,所述的弹簧竖直设置,弹簧的上端作用在倾斜驱动板的下表面中部,弹簧的下端作用在底架上表面。

在上述的盖模清理系统中,所述的弹簧上端连接有连接座且所述的连接座上设有倾斜方向与所述的倾斜驱动板倾斜方向一致的配合倾斜面。

在上述的盖模清理系统中,所述的底架上还设有位于钢丝刷后方的脱模剂喷射机构,所述的脱模剂喷射机构向上喷射脱模剂。

在上述的盖模清理系统中,所述的平移架横向截面呈倒置的u形结构,在平移架的内两个拐角处设有加强结构。

在上述的盖模清理系统中,所述的盖模吊具包括夹持机构,在平移架上设有与所述的夹持机构连接的升降驱动机构。

在上述的盖模清理系统中,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升降梁和抓钩,上述升降梁呈长板状且其位于平移架与底架之间,上述抓钩连在升降梁下部处。

在上述的盖模清理系统中,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过渡轮和拉绳,上述电机固连在平移架上部,上述过渡轮包括固连在平移架上的轮体一和固连在升降梁上的轮体二,上述拉绳与电机相联且拉绳绕在轮体一和轮体二上;所述轮体一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轮体二的数量为一个,拉绳绕在轮体一和轮体二上形成一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的数量为至少为两个,且具有至少一个升降单元与电机相联。

在上述的盖模清理系统中,所述电机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电机分别固连在平移架的两端处,在两个电机之间具有若干升降单元且处于最外侧升降单元中的拉绳与对应的电机相联。

由于升降单元的数量为多个且通过两个平移驱动机构拉紧或者放松升降单元中的拉绳,因此,整个升降梁能稳定的上下平移,提高了升降梁上下移动稳定性。

在上述的盖模清理系统中,所述的抓钩包括气缸、呈弧形条状的本体一和本体二,上述本体一和本体二的内端铰接在升降梁上,本体一和本体二中部铰接,上述气缸的缸体铰接在升降梁上,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在本体一外端,所述本体一和本体二外端伸出升降梁下部。

气缸动作后本体一和本体二的外端能收拢或者打开,从而能将盖模稳定的夹持。

在上述的盖模清理系统中,所述的倾斜驱动板上端设有定位缺口,所述的钢丝刷位于定位缺口中且与倾斜驱动板转动连接。

在上述的盖模清理系统中,所述的平移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架上的导轨,所述导轨的数量为两条且对称的设置在底架上部,上述平移架的两侧具有向下凸出的导向沿且导向沿与上述的导轨一一对应连接。

这样的结构能提高平移架的移动稳定性。

在上述的盖模清理系统中,所述导向沿上连接有滚轮且滚轮抵靠在上述的导轨上。

滚动摩擦能有效降低摩擦力,使平移架稳定平移。

在上述的盖模清理系统中,所述滚轮通过传动带与平移驱动电机连接。

通过升降驱动机构带动夹持机构上下移动,能使夹持机构将位于底架上的盖模稳定夹持。同时,在平移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能带动夹持有盖模的夹持机构平移,从而将盖模顺畅的移动。在底架上具有清洗件,当盖模移动至清洗件处时通过清洗件能对盖模进行稳定清洗。

在上述的盖模清理系统中,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穿设在钢丝刷轴向中心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两端穿设在倾斜驱动板上端且在第一转轴的两端套设有与倾斜驱动板固定连接的第一铰座;在倾斜驱动板的下端连接通过两个第二铰座连接有与所述的第一转轴平行的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通过第一带传动结构连接,所述的第二转轴与旋转驱动电机连接。

在上述的盖模清理系统中,安装支撑架为u形支撑架,安装支撑架通过第三转轴与倾斜驱动板的下端铰接连接。

在上述的盖模清理系统中,脱模剂喷射机构包括脱模剂导管,脱模剂导管竖直设置,在脱模剂导管的上端连接有水平管且水平管的两端封闭,在水平管上连接有若干竖直设置且间隔均匀的喷嘴。

本盖模清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夹持,通过升降驱动机构迫使连接在平移架内的升降梁下降至设定的位置,此时的抓钩将张开并闭合从而使抓钩与盖模上的连接件连接;

b、调试,升降驱动机构迫使盖模升降至设定的高度位置,然后调节钢丝刷的高度,迫使钢丝刷与盖模的两个下表面一一接触且钢丝刷的两端分别延长至下表面的两侧外;

c、清理,在平移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迫使平移架向前移动,此时的钢丝刷同步转动从而将盖模的两个下表面上的残留物清理。

d、喷涂,清理完毕之后通过脱模剂喷射机构对盖模内表面和清理后盖模的两个下表面进行喷涂脱模剂。

e、废料收集,通过刮板机将堆积在钢丝刷下方的废料收集。

作为另外一种方案,在上述的预制桩的盖模吊具中,所述底架上固连有一支撑架,上述平移驱动机构固连在支撑架上。

在上述的预制桩的盖模吊具中,所述平移架上固连有齿条,上述平移驱动机构上固连有齿轮且齿轮与上述齿条相啮合。

平移驱动机构为电机,平移驱动机构带动齿轮转动时,在齿轮与齿条的作用下能使平移架平移。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盖模清理系统的优点在于:

1、设计更合理,设置的间距调节机构,其可以适用于各个规格的盖模,进一步提高了通用性能。

2、设置的摆动臂,其可以适用于各个规格的盖模的清理,同时,还可以确保在清理过程中的钢丝刷压紧,进一步提高了清理质量和清理的稳定性,避免了清理过程中的跳动而导致清理不到位或不彻底。

3、方法简单且大幅提高了清理效率。.

4、盖模吊具由于通过多个升降单元对其提升,因此,提高了整个吊具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盖模吊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盖模吊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盖模吊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架1、平移架2、平移驱动电机21、传动带22、滚轮23、盖模吊具3、夹持机构31、电机3a、轮体一3b、轮体二3c、过渡轮和拉绳3d、升降驱动机构32、钢丝刷4、导轨4a、弹性驱动机构5、倾斜驱动板51、定位缺口511、第一转轴51a、第二转轴51b、安装支撑架52、弹簧53、连接座54、配合倾斜面541、脱模剂喷射机构6、脱模剂导管61、水平管62、喷嘴63、升降梁7、、抓钩8、气缸8a、本体一8b、本体二8c、盖模a。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盖模清理系统包括底架1,为了防止粉尘的飞扬,底架1设置在封闭罩内。

如图1-5所示,在底架1上设有与底架1活动连接的平移架2且平移架2与平移驱动机构9连接,具体地,平移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上述底架1上的导轨4a,上述平移架2位于导轨4a上,优化方案,本实施例的导轨的数量为两条且对称的设置在底架上部,上述平移架的两侧具有向下凸出的导向沿且导向沿与上述的导轨一一对应连接。

这样的结构能提高平移架的移动稳定性。

其次,所述导向沿上连接有滚轮23且滚轮抵靠在上述的导轨上。

滚动摩擦能有效降低摩擦力,使平移架稳定平移。

所述滚轮23通过传动带22与平移驱动电机21连接。

上述平移驱动机构与平移架2相联且平移驱动机构能带动平移架2沿导轨4a平移。

本实施例中,平移驱动机构通过传动带与滚轮相联。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案,即:所述底架1上固连有一支撑架,上述平移驱动机构固连在支撑架上。所述平移架2上固连有齿条,上述平移驱动机构上固连有齿轮且齿轮与上述齿条相啮合。

在平移架2内设有沿着平移架2长度方向设置的盖模吊具3且盖模吊具3能够将盖模a取得和释放,具体地,该盖模吊具3包括夹持机构31,在平移架2上设有与所述的夹持机构31连接的升降驱动机构32,上述的升降驱动机构32连接在平移架2上且夹持机构与升降驱动机构32相联,上述夹持机构能将位于底架1上的盖模夹持。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升降梁7和抓钩8,上述升降梁7呈长板状且其位于平移架2与底架1之间,上述抓钩8连在升降梁7下部处。

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电机3a、过渡轮和拉绳3d,上述电机3a固连在平移架2上部,上述过渡轮包括固连在平移架2上的轮体一3b和固连在升降梁7上的轮体二3c,上述拉绳3d与电机3a相联且拉绳3d绕在轮体一3b和轮体二3c上。

所述轮体一3b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轮体二3c的数量为一个,拉绳绕在轮体一3b和轮体二3c上形成一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的数量为至少为两个,且具有至少一个升降单元与电机3a相联。

所述电机3a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电机3a分别固连在平移架2的两端处,在两个电机3a之间具有若干升降单元且处于最外侧升降单元中的拉绳3d与对应的电机3a相联。

所述的抓钩8包括气缸8a、呈弧形条状的本体一8b和本体二8c,上述本体一8b和本体二8c的内端铰接在升降梁7上,本体一8b和本体二8c中部铰接,上述气缸8a的缸体铰接在升降梁7上,气缸8a的活塞杆铰接在本体一8b外端,所述本体一8b和本体二8c外端伸出升降梁7下部。

在底架1上还设有两个位于盖模吊具3下方且能分别与盖模的两个下表面一一接触的钢丝刷4且所述的钢丝刷4与旋转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的底架1和钢丝刷4之间设有能够迫使所述的钢丝刷4具有向上运动趋势的弹性驱动机构5。

具体地,上述的弹性驱动机构5包括倾斜向下设置的倾斜驱动板51,钢丝刷4连接在倾斜驱动板51的上端,进一步地,在倾斜驱动板51上端设有定位缺口511,所述的钢丝刷4位于定位缺口511中且与倾斜驱动板51转动连接。倾斜驱动板51的下端通过铰接结构连接有固定在底架1上的安装支撑架52,在底架1和倾斜驱动板51之间设有弹簧53。

铰接结构包括连接在安装支撑架和倾斜驱动板下端之间的第三转轴。

其次,弹簧53竖直设置,弹簧53的上端作用在倾斜驱动板51的下表面中部,弹簧53的下端作用在底架1上表面。

另外,在弹簧53上端连接有连接座54且所述的连接座54上设有倾斜方向与所述的倾斜驱动板51倾斜方向一致的配合倾斜面541。

该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穿设在钢丝刷轴向中心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两端穿设在倾斜驱动板上端且在第一转轴51a的两端套设有与倾斜驱动板固定连接的第一铰座;在倾斜驱动板的下端连接通过两个第二铰座连接有与所述的第一转轴平行的第二转轴51b,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通过第一带传动结构连接,所述的第二转轴与旋转驱动电机连接。

在底架1上还设有位于钢丝刷4后方的脱模剂喷射机构6,所述的脱模剂喷射机构6向上喷射脱模剂。进一步地,该脱模剂喷射机构包括脱模剂导管61,脱模剂导管竖直设置,在脱模剂导管的上端连接有水平管62且水平管的两端封闭,在水平管上连接有若干竖直设置且间隔均匀的喷嘴63。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平移架和盖模吊具带动盖模的移动,然后再结合钢丝刷的结构,在清理的过程中,钢丝刷可以根据磨损情况进行实时的位置高度调节,其次,在清理的过程中,钢丝刷由于受到一个向上的推力(由弹簧提供),其可以实现弹性减震和进一步提高清理效率。

其次,本实施例的废料其始终从一个位置掉落,无形中降低了清理的难度和清理的劳动强度,设计更加人性化。

本盖模清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夹持,通过升降驱动机构32迫使连接在平移架2内的升降梁311下降至设定的位置,此时的抓钩312将张开并闭合从而使抓钩312与盖模a上的连接件连接;

b、调试,升降驱动机构32迫使盖模a升降至设定的高度位置,然后调节钢丝刷4的高度,迫使钢丝刷4与盖模的两个下表面一一接触且钢丝刷4的两端分别延长至下表面的两侧外;

c、清理,在平移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迫使平移架2向前移动,此时的钢丝刷4同步转动从而将盖模的两个下表面上的残留物清理;

d、喷涂,清理完毕之后通过脱模剂喷射机构6对盖模内表面和清理后盖模的两个下表面进行喷涂脱模剂。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