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脚手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脚手架扣件。
背景技术:
脚手架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建筑界的通用术语,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干活或外围安全网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说白了就是搭架子,脚手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有些工程也用脚手架当模板使用,此外在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部门也广泛被使用。
脚手架扣件一般指连接两个构件的中间连接零件,在建筑工程中多用于对外径为φ48mm的钢管脚手的固定。目前市面上的脚手架扣件通常采用螺栓进行固定,螺栓的特点是加工简单、搭设灵活,并且具有较强的紧固抗滑能力,但是,螺栓在安装和拆除的过程中,需要将每个螺栓拧下,才能够将钢管固定或者拆下,导致在安装和拆除的过程中消耗过多的时间和人力,进而使脚手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脚手架扣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安装和拆除脚手架的脚手架扣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脚手架扣件,包括:
基座,基座包括放置区域、连接端和固定端,连接端和固定端设置在放置区域的两侧,放置区域用于放置钢管;
扣板,扣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端,另一端朝向固定端延伸,用于固定钢管;
固定部,固定部包括固定轴、转动件、固定件和锁扣件,固定端具有通孔,固定轴穿过通孔,并且滑动连接于基座,固定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动件,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件,锁扣件固定连接于固定轴,锁扣件具有第一侧面,第一侧面朝向固定端,第一侧面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二端设置在第一端和第三端之间,其中,第二端朝向固定端的方向延伸,固定端具有固定侧面,第一侧面与固定侧面之间形成固定区域,扣板的另一端能够卡入固定区域。
优选地,扣板包括转动部、扣压部和卡接部,转动部设置在扣板的一端,扣压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转动部和卡接部,卡接部具有两个突出部,两个突出部之间具有空隙,固定轴和锁扣件能够穿过空隙。
优选地,销轴,销轴设置在连接端,连接端具有凸起,凸起上设置第一连接孔,转动部上设置第二连接孔,销轴分别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
优选地,放置区域具有凹面,用于放置钢管,通孔朝向凹面的方向延伸,并穿过凹面。
优选地,固定件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用于固定固定轴。
优选地,凹面具有凹槽,固定件设置在凹槽内。
优选地,基座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第一基座的凹面与第二基座的凹面相互背离设置。
优选地,第一侧面的截面的形状为v字形、梯形或者圆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脚手架扣件,基座包括放置区域、连接端和固定端,连接端和固定端设置在放置区域的两侧,放置区域用于放置钢管;扣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端,另一端朝向固定端延伸,用于固定钢管;固定部包括固定轴、转动件、固定件和锁扣件,固定端具有通孔,固定轴穿过通孔,并且滑动连接于基座,固定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动件,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件,锁扣件固定连接于固定轴,锁扣件具有第一侧面,第一侧面朝向固定端,第一侧面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二端设置在第一端和第三端之间,其中,第二端朝向固定端的方向延伸,固定端具有固定侧面,第一侧面与固定侧面之间形成固定区域,扣板的另一端能够卡入固定区域,需要固定钢管时,将转动扣板,钢管放置在放置区域,扣板的另一端朝向固定端移动,将钢管扣在扣板和放置区域之间,使扣板的另一端卡入固定区域内,转动转动件和固定轴,固定轴带动锁扣件进行转动,通过锁扣件转动90度,使扣板的另一端与第一侧面相互接触,由于第二端的高度高于第一端和第三端,也就是说,第一侧面的两端比第一侧面的中间薄,第一侧面的两端至第一侧面的中间为逐渐增厚的,通过转动锁扣件,可以逐渐缩小放置区域内空间,使扣板与钢管之间锁紧,并将扣板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区域内,从而将钢管固定在扣板和基座之间,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螺栓进行固定,螺栓在安装和拆除的过程中,需要将每个螺栓拧下,才能够将钢管固定或者拆下,导致在安装和拆除的过程中消耗过多的时间和人力,进而使脚手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发明中,通过转动转动件带动固定轴和锁扣件进行转动,第一侧面的两端至第一侧面的中间为逐渐增厚的,通过转动锁扣件,将锁扣件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90度,可以逐渐缩小放置区域内空间,使扣板与钢管之间锁紧,进而达到快速将钢管锁紧在扣板和基座之间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脚手架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脚手架扣件,包括:基座1,基座1包括放置区域11、连接端12和固定端13,连接端12和固定端13设置在放置区域11的两侧,放置区域11用于放置钢管;扣板2,扣板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端12,另一端朝向固定端13延伸,用于固定钢管;固定部3,固定部3包括固定轴31、转动件32、固定件33和锁扣件34,固定端13具有通孔14,固定轴31穿过通孔14,并且滑动连接于基座1,固定轴3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动件32,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件33,锁扣件34固定连接于固定轴31,锁扣件34具有第一侧面35,第一侧面35朝向固定端13,第一侧面35包括第一端36、第二端38和第三端37,第二端38设置在第一端36和第三端37之间,其中,第二端38朝向固定端13的方向延伸,固定端13具有固定侧面35,第一侧面35与固定侧面35之间形成固定区域,扣板2的另一端能够卡入固定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脚手架扣件,基座1包括放置区域11、连接端12和固定端13,连接端12和固定端13设置在放置区域11的两侧,放置区域11用于放置钢管;扣板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端12,另一端朝向固定端13延伸,用于固定钢管;固定部3包括固定轴31、转动件32、固定件33和锁扣件34,固定端13具有通孔14,固定轴31穿过通孔14,并且滑动连接于基座1,固定轴3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动件32,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件33,锁扣件34固定连接于固定轴31,锁扣件34具有第一侧面35,第一侧面35朝向固定端13,第一侧面35包括第一端36、第二端38和第三端37,第二端38设置在第一端36和第三端37之间,其中,第二端38朝向固定端13的方向延伸,固定端13具有固定侧面35,第一侧面35与固定侧面35之间形成固定区域,扣板2的另一端能够卡入固定区域,需要固定钢管时,将转动扣板2,钢管放置在放置区域11,扣板2的另一端朝向固定端13移动,将钢管扣在扣板2和放置区域11之间,使扣板2的另一端卡入固定区域内,转动转动件32和固定轴31,固定轴31带动锁扣件34进行转动,通过锁扣件34转动90度,使扣板2的另一端与第一侧面35相互接触,由于第二端38的高度高于第一端36和第三端37,也就是说,第一侧面35的两端比第一侧面35的中间薄,第一侧面35的两端至第一侧面35的中间为逐渐增厚的,通过转动锁扣件34,可以逐渐缩小放置区域11内空间,使扣板2与钢管之间锁紧,并将扣板2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区域内,从而将钢管固定在扣板2和基座1之间,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螺栓进行固定,螺栓在安装和拆除的过程中,需要将每个螺栓拧下,才能够将钢管固定或者拆下,导致在安装和拆除的过程中消耗过多的时间和人力,进而使脚手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发明中,通过转动转动件32带动固定轴31和锁扣件34进行转动,第一侧面35的两端至第一侧面35的中间为逐渐增厚的,通过转动锁扣件34,将锁扣件34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90度,可以逐渐缩小放置区域11内空间,使扣板2与钢管之间锁紧,进而达到快速将钢管锁紧在扣板2和基座1之间的技术效果。
上述基座1的材料通常采用不锈钢材料,基座1的作用是支撑和连接整个脚手架扣件的各个部件,基座1包括放置区域11、连接端12和固定端13,连接端12和固定端13设置在放置区域11的两侧,连接端12的作用是连接扣板2,固定端13的作用是固定扣板2,放置区域11用于放置钢管;扣板2通常也采用不锈钢材料,扣板2的作用是将钢管固定在放置区域11内,并且限制钢管的移动,扣板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端12,另一端朝向固定端13延伸,也就是说,扣板2的另一端可以与固定端13相互接触,当钢管放置在放置区域11内时,扣板2将钢管固定,扣板2的另一端朝向固定端13移动和延伸;固定部3的作用固定扣板2,由于扣板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端12,另一端朝向固定端13的方向延伸,扣板2的另一端需要通过固定部3将扣板2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端13,从而达到固定钢管的作用,固定部3包括固定轴31、转动件32、固定件33和锁扣件34,固定端13具有通孔14,固定轴31穿过通孔14,并且滑动连接于基座1,固定轴3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动件32,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件33,锁扣件34固定连接于固定轴31,锁扣件34具有第一侧面35,第一侧面35朝向固定端13,第一侧面35包括第一端36、第二端38和第三端37,第二端38设置在第一端36和第三端37之间,其中,第二端38朝向固定端13的方向延伸,固定端13具有固定侧面35,第一侧面35与固定侧面35之间形成固定区域,扣板2的另一端能够卡入固定区域,通过转动转动件32带动固定轴31和锁扣件34进行转动,第一侧面35的两端至第一侧面35的中间为逐渐增厚的,通过转动锁扣件34,可以逐渐缩小放置区域11内空间,使扣板2与钢管之间锁紧,进而达到快速将钢管锁紧在扣板2和基座1之间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扣板2包括转动部21、扣压部22和卡接部23,转动部21设置在扣板2的一端,扣压部2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转动部21和卡接部23,卡接部23具有两个突出部,两个突出部之间具有空隙,固定轴31和锁扣件34能够穿过空隙。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扣板2,扣板2包括转动部21、扣压部22和卡接部23,转动部21设置在扣板2的一端,扣压部2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转动部21和卡接部23,卡接部23具有两个突出部,两个突出部之间具有空隙,通常情况下,两个突起部之间的间距略大于锁扣件34的宽度,而且小于锁扣件34的长度,将钢管放置在放置区域11后,将锁扣件34穿过空隙,再转动锁扣件34,使锁扣件34的第一端36和第三端37分别向相邻的突起部运动,并且逐渐缩小放置区域11内空间,使扣板2与钢管之间锁紧,进而达到快速将钢管锁紧在扣板2和基座1之间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增加了销轴4,销轴4设置在连接端12,连接端12具有凸起,凸起上设置第一连接孔,转动部21上设置第二连接孔,销轴4分别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本实施例中,增加了销轴4,销轴4的作用是连接扣板2和基座1,在连接端12具有凸起,凸起上设置第一连接孔,转动部21上设置第二连接孔,销轴4分别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通过销轴4将扣板2和基座1进行连接,能够使扣板2绕销轴4的轴线进行转动,从而达到方便打开和闭合扣板2的技术效果,当然,也可以采用螺栓连接或者销钉连接,只要能够使扣板2的转动部21绕凸起转动即可。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放置区域11具有凹面17,用于放置钢管,通孔14朝向凹面17的方向延伸,并穿过凹面17。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基座1,在基座1的放置区域11上设置凹面17,钢管通常为圆柱形,为了使放置区域11和钢管之间能够更好的贴合,在放置区域11上设置凹面17,凹面17的弧度能够和钢管的弧度相互贴合,从而达到增加钢管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通孔14的作用是安装固定部3,固定部3的固定轴31穿过通孔14,设置在固定轴31的另一端的固定件33将固定轴31固定在通孔14内,通常情况下,固定件33的直径需要大于通孔14的直径,当然,也可以在固定件33和凹面17之间设置垫片,进而达到提高固定轴31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固定件33的直径大于通孔14的直径,用于固定固定轴31。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固定件33,固定件33的直径大于通孔14的直径,可以将固定轴31固定在通孔14内,提高固定轴31的稳定性,固定件33和固定轴31之间可以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固定件33可以是螺帽,也可以是其他的固定件33,只要能够将固定轴31进行固定即可。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凹面17具有凹槽18,固定件33设置在凹槽18内。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凹面17,在凹面17上设置凹槽18,凹槽18的作用是放置固定件33,由于通孔14穿过凹面17,也就是说,固定件33会影响钢管与凹面17的贴合度,在凹面17上设置凹槽18,将固定件33设置在凹槽18内,可以使固定件33不会影响钢管的与凹面17的贴合度,进而达到了提高钢管与凹面17的贴合度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基座1包括第一基座111和第二基座112,第一基座111的凹面17与第二基座112的凹面17相互背离设置。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基座1,基座1包括第一基座111和第二基座112,第一基座111的凹面17与第二基座112的凹面17相互背离设置,通常情况下,脚手架扣件需要将两个钢管或者多个钢管进行连接,也就是说,脚手架扣件需要多个基座1、扣板2和固定件33,每一个基座1对应一个扣板2和固定件33,将第一基座111的凹面17与第二基座112的凹面17相互背离设置,也就是说,第一基座111和第二基座112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是平行的,也可以是垂直的,还可以具有一定的角度,目的是方便钢管的安装,通过将第一基座111的凹面17与第二基座112的凹面17相互背离设置,进而达到方便钢管的安装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侧面35的截面的形状为v字形、梯形或者圆弧形。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第一侧面35,将第一侧面35的截面的形状为v字形、梯形或者圆弧形,当第一侧面35的截面的形状为v字形,v字形的第一侧面35的两端为第一端36和第三端37,v字形的第一侧面35的中间为第二端38,第二端38朝向固定端13的方向延伸,通过转动锁扣件34,可以逐渐缩小放置区域11内空间,使扣板2与钢管之间锁紧,进而达到快速将钢管锁紧在扣板2和基座1之间的技术效果;当第一侧面35的截面的形状为梯形,梯形的第一侧面35的两端为第一端36和第三端37,梯形的第一侧面35的中间为第二端38,第二端38为梯形的平面,并且第二端38朝向固定端13的方向延伸,通过转动锁扣件34,可以逐渐缩小放置区域11内空间,使扣板2与钢管之间锁紧,进而达到快速将钢管锁紧在扣板2和基座1之间的技术效果;当第一侧面35的截面的形状为圆弧形,圆弧形的第一侧面35的两端为第一端36和第三端37,圆弧形的第一侧面35的中间为第二端38,第二端38为圆弧形的顶端,并且第二端38朝向固定端13的方向延伸,通过转动锁扣件34,可以逐渐缩小放置区域11内空间,使扣板2与钢管之间锁紧,进而达到快速将钢管锁紧在扣板2和基座1之间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