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早期的装配式建筑外形比较呆板,千篇一律。后来人们在设计上做了改进,增加了灵活性和多样性,使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成批建造,而且样式丰富。但是现有的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混凝土构件中,尤其是预制板之间的连接基本采用对接或粘结,相邻的预制板受力条件差,整体性差,容易导致局部失稳,所以现在的装配式结构难以采用墙板承重的建筑体系。这样就像需要增设结构柱来承重,由于现有的结构柱或结构梁需要具备良好的连接性能,故基本采用型钢材料,这样的结构柱或结构梁制作和安装都比较复杂,使用寿命短,容易被腐蚀,使用中难以更换,以致于装配式结构往往会使施工和维护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建造复杂的技术问题,具有施工建造简便快捷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地基基础处理;b、在地基基础上进行第一层墙体体系安装:在地基基础上将墙板及墙板辅助连接构件按次序安装并连接紧密形成第一层墙体体系;c、在第一层墙体体系上进行第一层连梁体系安装:在第一层墙体体系将品字形截面的连梁构件按次序拼接并连接紧密,形成第一层连梁体系;d、在第一层连梁体系上进行第一层楼板体系安装:在第一层连梁体系的连梁构件的台肩面上搭设楼板并连接紧密,形成第一层楼板体系。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中,还包括以下步骤,e、在第n层连梁体系上进行第n+1层墙体体系安装:在第n层连梁体系上将墙板及墙板辅助连接构件按次序安装并连接紧密形成第n+1层墙体体系;f、在第n+1层墙体体系上进行第n+1层连梁体系安装:在第n+1层墙体体系将连梁构件按次序拼接并连接紧密,形成第n+1层连梁体系;g、在第n+1层连梁体系上进行第n+1层楼板体系安装:在第n+1层连梁体系的连梁构件的台肩面上搭设楼板并连接紧密,形成第n+1层楼板体系;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中,还包括以下步骤:h、在最顶层的楼板上安装楼顶结构。
进一步地,前述的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中,还包括以下步骤:i、外墙缝隙饰面处理;j、水电管线设备安装;k、内墙保温层饰面层安装;l、其它装饰装修。
进一步地,前述的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中,所述墙体体系、连梁体系及楼板均采用模数化设计及施工。
进一步地,前述的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中,相邻的墙板之间、相邻的楼板之间、墙板体系与连梁体系之间以及楼板与连梁体系之间均采用挤压对拉型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前述的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中,所述墙板、所述墙板辅助连接构件、连梁构件以及楼板均为混凝土构件。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整个施工过程均采用为机械连接结构连接的干式作业,全程没有湿法施工,施工作业面整洁干净,所有材料定制加工,无浪费,不产生建筑垃圾,绿色环保,大大减少了房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垃圾排放;而且大大提高了房屋的装配率,整个房屋的施工过程全程没有湿法施工,无需等待混凝土等材料的成型和成熟,每一层的安装都是即安即可受力,安装完成就可以进行上一层的施工,施工简单快捷,速度快,整个施工周期基本上仅为普通混凝土建筑施工周期的20%左右。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建造复杂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的立式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楼板;20-墙板;30-墙板辅助连接构件;40-连梁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现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进行说明。所述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地基基础处理。地基处理和普通房屋体系基本相同,但是基础圈梁需根据墙板20的安装孔洞位置预留相应的螺栓,以满足后期墙板20安装。
b、在地基基础上进行第一层墙体体系安装:在地基基础上将墙板20及墙板辅助连接构件30按次序安装并连接紧密形成第一层墙体体系。墙体体系安装在圈梁之上,墙板20预留孔洞穿过圈梁的预留螺栓并采用螺母挤紧固定。墙体体系拐角交接部位为了满足墙体的连贯性,加设墙板辅助连接构件30进一步固定,墙板辅助连接构件30优选构造连接柱。墙板20与墙板20直接连接也是采用机械连接的方式挤压混凝土构件形成整体墙面,该机械连接方式优选对穿螺栓连接。在墙体安装时,带有门窗框系统预制混凝土墙板20构件也一次穿插进行安装固定,通过螺栓直接连接在受力墙板20上。
c、在第一层墙体体系上进行第一层连梁体系安装:在第一层墙体体系将品字形截面的连梁构件40按次序拼接并连接紧密,形成第一层连梁体系。连梁构件40构成的连梁体系安装在墙体安装之后,通过连梁将整面墙的几块墙板20压紧并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上下受力均衡的墙体体系,墙体体系为连梁体系提供支撑力。连梁与墙板20的连接方式基本与基础和墙板20的连接方式相同,在连梁上部和底部预留螺纹套筒,螺栓直接与套筒相连并穿过墙板20的预留孔通过螺母固定挤紧连接。连梁与连梁的连接采用钢板连接转换的形式。连梁上部预留的螺纹套筒,可以用于第二层墙板20体系的安装或女儿墙的安装。
d、在第一层连梁体系上进行第一层楼板体系安装:在第一层连梁体系的连梁构件40的台肩面上搭设楼板10并连接紧密,形成第一层楼板体系。楼板10安装在品字形截面的连梁构件40的两侧,混凝土楼板10直接搭在连梁品字形两侧的台肩面上,并通过对拉螺栓穿透楼板10端部肋板和梁挤紧固定连接。楼板10与楼板10之间的连接同样采用通过对拉螺栓穿过两块楼板10端部肋板预留孔洞的方式挤紧固定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整个施工过程均采用为机械连接结构连接的干式作业,全程没有湿法施工,施工作业面整洁干净,所有材料定制加工,无浪费,不产生建筑垃圾,绿色环保,大大减少了房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垃圾排放;而且大大提高了房屋的装配率,整个房屋的施工过程全程没有湿法施工,无需等待混凝土等材料的成型和成熟,每一层的安装都是即安即可受力,安装完成就可以进行上一层的施工,施工简单快捷,速度快,整个施工周期基本上仅为普通混凝土建筑施工周期的20%左右。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建造复杂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以下步骤:
e、在第n层连梁体系上进行第n+1层墙体体系安装:在第n层连梁体系上将墙板20及墙板辅助连接构件30按次序安装并连接紧密形成第n+1层墙体体系;
f、在第n+1层墙体体系上进行第n+1层连梁体系安装:在第n+1层墙体体系将连梁构件40按次序拼接并连接紧密,形成第n+1层连梁体系;
g、在第n+1层连梁体系上进行第n+1层楼板体系安装:在第n+1层连梁体系的连梁构件40的台肩面上搭设楼板10并连接紧密,形成第n+1层楼板体系;
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步骤e至步骤g实际上是重复步骤b至步骤d的过程,用以建造房屋的第二层、第三层至第n层。故其步骤细节可以参考第一层的建造过程。
本发明提供的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在多层房屋的建造施工中,施工建造简便快捷的优势更为明显,每一层的建造都在下面一层的基础上以相同的构件排布形式和机械连接方式进行,操作步骤简单单一,工人能够迅速熟练整个操作,且工人之间的配合能够很快变得默契,施工速度大大提升,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建造过程中的错误率,避免返工,提高施工效率。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以下步骤:h、在最顶层的楼板10上安装楼顶结构。由于楼顶的建造已经处于主体结构安装的最后阶段,安装楼顶结构既可以是预制的楼顶结构,也可以是现浇的楼顶结构。而且整个房屋的结构系统构件安装完毕以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内外装饰处理,后期的装修装饰过程与楼顶结构的安装几乎互无影响,安装楼顶结构的工期安排可以与装修装饰过程重叠。在此期间,楼顶结构只需做好防水保温等工作,以弥补楼板体系在功能上的不足即可。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以下步骤:
i、外墙缝隙饰面处理;j、水电管线设备安装;k、内墙保温层饰面层安装;l、其它装饰装修。
外墙一般先进型混凝土构件之间的缝隙处理,一般采用专用密封胶勾缝处理,以保证外围护结构不漏水渗水。外墙体饰面一般采用涂料、瓷砖、外挂幕墙等方式处理,也可在工厂制作预制构件时直接形成装饰花纹。密封胶勾缝一般裸露作为装饰线,不做其他处理。
外墙处理完毕即可进行内部装修工序,首先在房屋内部墙体表面根据需求进行主次龙骨固定,一般采用木龙骨或钢龙骨,龙骨布置完成后进行水电管线及设备安装排布。水电管线设备的安装需考虑墙体保温层的厚度和装饰面层的具体位置。水电管线安装完毕后即可进行保温层的安装排布,根据图纸要求选用相应的保温材料并按图施工。
管线及保温层施工完毕之后,即可进行楼板10吊顶施工及墙体内饰板的安装。
内外墙体及楼板10吊顶完毕之后,可进行其它装饰装修的活动及细部处理。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墙体体系、连梁体系及楼板10均采用模数化设计及施工。模数化即标准化的一种形式,以通用性为目的。英语module(模数)一词源出拉丁语modulus,原意是小尺度。模数作为统一构件尺度的最小基本单位。本发明所采取的模数化设计及施工是为了方便设计和施工而采取的成整数倍增大设计规划的方法。即墙板20、楼板10以及连梁构件40均设有最小尺寸,而实际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所采用墙板20、楼板10以及连梁构件40均按最小尺寸的整数倍设计,这样就能进一步在建造施工时避免施工误差造成停工修整或房屋的质量问题。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为满足施工工艺要求,户型设计参考模数化因素,优选单个房屋尺寸为900mm的倍数。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相邻的墙板20之间、相邻的楼板10之间、墙板20体系与连梁体系之间以及楼板10与连梁体系之间均采用挤压对拉型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墙板20、所述墙板辅助连接构件30、连梁构件40以及楼板10均为混凝土构件。即整个房屋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拼接而成,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一般采用机械连接方式。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施工顺序为:地基基础、墙体安装、连梁安装、楼板10安装、外墙缝隙饰面处理、水电管线设备安装、内墙保温层饰面层安装、其它装饰装修。
请参阅图1,现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装配式房屋体系进行说明。所述全装配式房屋体系,包括用于支承上层结构的承重墙体系、用于形成圈梁结构的连梁体系和用于形成楼板10结构的楼板体系,所述承重墙体系包括墙板20和墙板辅助连接构件30,所述连梁体系包括连梁构件40,所述楼板体系包括楼板10;相邻的墙板20之间、相邻的楼板10之间、承重墙体系与连梁体系之间以及楼板10与连梁体系之间均采用挤压对拉型连接结构连接;所述挤压对拉型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将相邻的墙板20、相邻的楼板10、承重墙体系与连梁体系或楼板10与连梁体系对拉连接的对拉件。
本发明提供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用能够支承上层结构承重墙体系、连梁体系和楼板体系并结合挤压对拉型连接结构的连接方式,能够保证房屋建筑的完全装配,装配率达到100%,能够极大节约成本、缩短工期。整个施工过程均采用为机械连接结构连接的干式作业,全程没有湿法施工,施工作业面整洁干净,所有材料定制加工,无浪费,不产生建筑垃圾,绿色环保,大大减少了房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垃圾排放;而且大大提高了房屋的装配率,整个房屋的施工过程全程没有湿法施工,无需等待混凝土等材料的成型和成熟,每一层的安装都是即安即可受力,安装完成就可以进行上一层的施工,施工简单快捷,速度快,整个施工周期基本上仅为普通混凝土建筑施工周期的20%左右。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建造复杂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对拉件为对拉杆件,所述墙板20、所述连梁构件40和所述楼板10上均设有用于穿过所述对拉杆件的连接通孔。
具体地,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挤压对拉型连接结构,包括分别设在相邻的两个预制混凝土构件上的第一预制槽和第二预制槽、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以及用于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对拉件;所述第一通孔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预制槽的侧壁,另一端位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侧边;所述第二通孔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预制槽的侧壁,另一端位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侧边;所述对拉件包括拉杆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拉杆两端的第一锚固端和第二锚固端;所述第一锚固端与所述第一通孔的端部抵接,所述第二锚固端与所述第二通孔的端部抵接;所述第一锚固端和/或所述第二锚固端与所述拉杆可拆卸连接。第一预制槽和第二预制槽优选方槽或梯台形槽,其位置优选位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一个侧边上。
使用时,将对拉件的拉杆穿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后将两个相邻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对正,并使拉杆两端均处于第一预制槽和第二预制槽内,将第一锚固端和第二锚固端固定在拉杆上并慢慢上紧,使两个相邻的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互相挤压压紧。这种挤压对拉型连接结构,通过设置预制槽将通孔和对拉件置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中央面位置(即距预制混凝土构件两侧面距离相同的平面),通过对拉件对拉后能够有效避免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失稳,增强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整体性;通过采用预制槽、通孔和对拉件相配合的对拉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连接性能差、整体性差的技术问题,使相邻的预制混凝土构件连接得更为牢靠,其整体性得到大大增强,同时安装及其方便。
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为混凝土孔。由于通过设置预制槽将通孔和对拉件置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中央面位置,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几乎部受力,而对拉件的作用力是作用在预制槽的侧壁上的压力,对混凝土结构来说,仅受压的状态是最佳的受力状态,故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为混凝土孔即可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完整性,避免了埋设预埋件带来的复杂的施工工艺和高成本。
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预制槽侧壁的一端设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预制槽侧壁的一端设有第二垫片。设置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用以分担作用力,以避免混凝土结构受到局部应力的破坏,从而导致整体结构的损坏。
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为锥形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预制槽侧壁的一端的孔径小于位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侧边的孔径;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预制槽侧壁的一端的孔径小于位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侧边的孔径。锥形孔即便于浇筑时脱模,又便于防止通孔侧壁与对拉件直接接触,避免当地震等情况发生时对拉件局部接触通孔侧壁导致混凝土开裂或崩坏。另外,锥形孔还便于安装时对拉件的拉杆穿入。
所述拉杆包括两端设有螺纹的丝杆,所述第一锚固端和所述第二锚固端均为螺母,以便于提高连接灵活度,便于安装拆卸,降低成本。
所述拉杆包括至少一端设有卡接滑道的直杆,所述第一锚固端包括与所述卡接滑道相配合的卡接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直杆套接,所述卡接件上对应所述卡接滑道的位置设有卡舌。这种卡接结构类似于滑道腰带或线缆捆扎带的卡接结构。这种结构能便于整个对拉结构的上紧,使用方便。
所述拉杆中部设有膨胀材料层。当整个结构安装好以后,膨胀材料层中的膨胀材料膨胀,填充通孔与拉杆之间的空间,防止拉杆被腐蚀,同时也能保证拉杆与通孔侧壁受力均匀。
所述第一预制槽和所述第二预制槽开设在所述预制混凝土板的板面上,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主轴线方向与所述预制混凝土板的板面方向平行。
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包括相邻的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和位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板之间的预制混凝土梁,所述预制混凝土梁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对拉件的第三通孔。这样的结构相当于连接了三个预制混凝土构件,在装配式建筑的过梁连接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使整个装配式建筑全部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构件的挤压对拉型连接结构进行连接,进一步方便了建筑的设计和施工。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墙板20为立式板,所述墙板20的一侧板面上设有预制槽,所述墙板20上还设有平直的第一连接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通孔的一端位于所述预制槽的侧壁,另一端位于所述墙板20的侧边。
具体地,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该墙板20为截面为矩形形状的立式板,所述墙板20为混凝土预制墙板20,所述墙板20的一侧面留有预制槽,所述预制槽的内侧壁上留有第一连接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通孔连通本墙板20与左右侧相邻墙板20的接触面一或本墙板20与上下侧横梁接触面二。所述预制槽包括侧槽和中间槽,所述侧槽位于侧面的上部和下部,所述中间槽位于侧面的中部,所述侧槽的槽体截面为正方形,所述中间槽的槽体截面为长方形,所述中间槽槽体截面的较长边水平布置。所述侧槽为四个,所述四个侧槽中两个位于侧面的上部,两个位于侧面的下部,所述的四个侧槽成两排两列形式布置,所述中间槽为两个且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中间槽和侧槽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对正。每个中间槽带有一个第一连接通孔且连通所述接触面一,每个侧槽带有两个第一连接通孔且分别连通接触面一和接触面二。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内穿有双头螺栓。所述墙板20内布设有钢筋,所述钢筋包括边框筋和面板筋,所述边框筋围绕所述墙板20的边缘布设,所述面板筋成纵横交叉形式布置。
墙板20为立式结构,多个墙板20并排设置可以组成整个一面墙体,而墙板20与墙板20之间是通过双头螺栓连接在一起的,墙板20与上下梁之间也是通过双头螺栓连接在一起的,具体的做法为,墙板20与相邻墙板20之间的连接依靠横向布置的第一连接通孔,此第一连接通孔分别设置在中间槽和侧槽内,双头螺栓同时穿过相邻墙板20上的横向设置的第一连接通孔,实现连接,与上下梁之间的连接是通过竖向设置的第一连接通孔连接的,同样依靠双头螺栓穿过此第一连接通孔然后和上下梁上的孔连接在一起,预制槽留有一定的空间,便于操作和双头螺栓的固定。
这样的墙板20可以拼接组成整个墙体,为混凝土预制墙板20,具有较高的强度,并且墙板20与墙板20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形式,通过双头螺栓连接,可以自由的组装和拆卸,墙板20本身为混凝土结构,强度也高,同时具备了现浇混凝土和装配式板房两者的优点。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墙板辅助连接构件30包括连接柱体,所述连接柱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墙板20的边缘侧面贴合的连接侧面,所述连接侧面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墙板20的连接件,所述连接柱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第一企口凸起和第一企口凹槽,所述连梁构件40对应所述连接柱体的位置分别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企口凸起配合使用的第二企口凹槽和用于与所述第一企口凹槽配合使用的第二企口凸起。
具体地,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墙板辅助连接构件30为预制墙板20连接柱,用于连接墙板20,包括连接柱体,所述连接柱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墙板20的边缘侧面贴合的连接侧面,所述连接侧面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墙板20的连接件,所述连接柱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企口凸起和/或企口凹槽。连接柱体优选混凝土材料。墙板20的边缘侧面是指墙板20立放时的侧边。
使用时,连接柱体侧边连接墙板20,两端可以与梁抵接,墙板20上需要设有与连接件配合使用的连接结构,位于连接柱体两端的梁上需要设有与企口凸起或企口凹槽相配合的凹槽或凸起。整个连接柱体主要起到连接墙板20的作用,可以不起承重的作用。预制墙板20连接柱通过不与建筑整体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的连接柱体替代现有的结构柱,有利于采用价格低廉、结构稳定的混凝土材料制作,能够降低生产、安装以及维护过程的成本;连接柱体通过设置带有连接件的连接侧面与墙板20连接,结构简单,连接牢靠,有利于通过合理设置连接侧面的数量和角度,对具有不同转角要求的墙板20进行连接,能够广泛适用于墙板20的一字、l型、丁字形连接等连接形式;另外设置企口凸起和/或企口凹槽能够增加水的渗透路径,起到防水的作用,同时便于连接柱体本身位置的对准,便于安装和连接柱体的初步固定。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墙板20之间连接必须依靠结构柱的问题,连接结构简单,生产、安装以及维护过程简单,能够方便墙板20连接,便于采用墙板20承重的建筑体系的应用。
所述连接件预埋在所述连接柱体内,以便于保护连接件,防止腐蚀,同时精简连接柱体的外形尺寸,使连接侧面与墙板20贴合的更加紧密。所述连接件包括螺纹套筒结构,以便于墙边采用螺栓连接,方便制作和安装拆卸。所述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柱体上部、中部和下部,以使整个连接结构受力均匀,更加稳定,同时防止单个连接件失效造成结构损坏。
所述连接柱体上设有企口凸起,所述企口凸起包括位于连接柱体端面上的第一台阶面和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面上的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突出于所述连接柱体的端面,所述第二台阶面突出于第一台阶面。这样的企口凸起能便于连接柱体与梁对准,方便安装,同时便于注胶填缝,防止渗水。所述连接柱体上设有企口凹槽,所述企口凹槽包括位于连接柱体端面上的第三台阶面和位于所述第三台阶面上的第四台阶面,所述第三台阶面突出于所述连接柱体的端面和第三台阶面。这样的企口凹槽能便于连接柱体与梁对准,方便安装,同时便于注胶填缝,防止渗水。所述连接柱体的连接侧面设有企口沟槽和/或企口凸条,以便于连接柱体与墙板20连接,便于注胶填缝,防止渗水。
所述连接柱体为方柱,所述连接柱体横截面的边长等于所述墙板20的厚度,以使整个建筑结构方正规整,便于后期装饰层的安装。所述连接柱体的横截面为直角扇形,所述连接侧面为所述连接柱体侧平面,以便于l型转角结构更加节省材料,外观更加美观,同时能防止安装完成后使用时的磕碰。所述连接柱体内部还设有骨架结构,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骨架结构上,以增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模块化预制墙板20连接柱,包括连接柱体,所述连接柱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墙板20的边缘侧面贴合的连接侧面,所述连接侧面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墙板20的连接件,所述连接柱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企口凸起和/或企口凹槽。所述连接柱体为方柱,所述连接柱体横截面的边长等于所述墙板20的厚度。连接柱体为混凝土材料。所述连接柱体两端均不设有用于与圈梁固定连接的机械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楼板10包括面板、沿所述面板的边缘设置的围板和贯穿所述围板的第二连接通孔;第二连接通孔的一端朝向所述围板外侧,另一端朝向所述围板内侧。
具体地,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楼板10包括面板、沿所述面板的边缘设置的围板和贯穿所述围板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呈锥形且大端朝向所述围板外侧。具体的,面板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可以为长条的矩形平板。围板呈长条形,沿面板的边缘设置,其也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围板设置在面板的上面或下面,围板可以与面板为一体结构,通过一次浇筑成型。连接孔为由内到外贯穿围板的通孔,其呈锥形且小端朝向围板的内侧大端朝向围板的外侧。楼板10通过将连接孔设置成锥形,且连接孔的大端朝向所述围板外侧,使得两块楼板10对接时,两连接孔的大端更容易对准,便于楼板10的连接。保证了组装过程中楼板10的位置准确,降低了楼板10加工过程中对连接孔位置精度的要求。
所述面板的板面呈矩形,所述围板连接成矩形框架且连接于所述面板的下侧。具体的,面板为板面呈矩形的平板,四个围板连接成矩形框架设置于面板的下侧并沿面板的边缘设置。面板和围板通过模具一次浇筑成型。
所述面板的板面呈矩形,所述连接孔关于所述面板板面的对称轴呈轴对称。所述面板的板面可以为长方形或正方形。连接孔的位置关于面板板面的对称轴呈对称布置,使得楼板10的方向更灵活,任意两个楼板10之间均可连接。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面板的板面呈长方形,四个围板连接成矩形框架并沿面板的边缘设置;两个较短围板中间位置各设置一个连接孔,两个较长的围板沿各自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四个连接孔。
所述围板的上侧面与所述面板连接,所述围板的外侧面与所述面板的板面垂直并与所述面板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围板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且所述围板横截面的长底边位于所述围板的上侧面,所述围板横截面的直角腰位于所述围板的外侧面。围板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保证围板的强度和与面板连接的连接强度。围板的外侧面与所述面板的侧面平行保证相邻楼板10对接时,相邻两楼板10的围板和面板分别贴合,使相邻楼板10对接更稳固。
楼板10还包括两端连接于所述围板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连接于所述面板的下侧。设置加强板可以增加面板的强度,增加围板与面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加强板也对面板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具体的,所述加强板成长条形,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强板位于面板的下方并与面板相连,并且加强板的两端连接于相对的两个围板之间。加强板可以与面板和围板一起通过模具一次浇筑成型。例如面板的板面呈长方形,四个围板连接成矩形框架并沿面板的边缘设置;面板的下侧设置有三个加强板,三个加强板平行于较短的两个围板设置,每个加强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较长的围板。
所述加强板的上侧面与所述面板连接,所述加强板的横截面呈梯形,且所述加强板横截面的长底边位于所述加强板的上侧面。提高加强板自身的强度和加强板对面板的支撑能力。更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
所述面板、所述围板和所述加强板为一体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使楼板10的整体性更好,强度更高。楼板10通过将连接孔设置成锥形,且连接孔的大端朝向所述围板外侧,使得两块楼板10对接时,两连接孔的大端更容易对准,便于楼板10的连接。保证了组装过程中楼板10的位置准确,降低了楼板10加工过程中对连接孔位置精度的要求。
本发发明提供的房屋体系还包括屋顶结构,屋顶结构包括两块以上的上述楼板10、连接相邻所述楼板10的连接件以及环绕所述楼板10的外框;所述外框设有卡置所述楼板10的卡槽。连接件可以采用单头螺栓、双头螺栓或者其他形式的利用通孔连接的结构。外框可以为由四根预制的混凝土梁连接成的矩形框架。建造时,先将组装房屋的其他部位组装好,然后在组装房屋的承重结构上搭建外框,然后将楼板10卡置在外框内,使相邻楼板10的连接孔对准,然后利用双头螺栓穿过相邻楼板10的连接孔,通过螺母拧紧固定。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双头螺栓。所述卡槽沿所述外框的内周设置,所述卡槽的内侧和上侧开放,所述卡槽的外侧和下侧为限位面。具体的,外框为由四根预制的混凝土梁连接成的长方形框架。卡槽设置在外框的内侧,卡槽沿外框的内周设置,整体呈长方形的环状。环形的卡槽内侧和上侧为开放,外侧和下侧形成卡置楼板10面板和围板的限位面。屋顶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楼板10,使得楼板10之间的位置精度较高,利用外框将多个楼板10整体框住形成一个整体,使屋顶结构的稳定性更好。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连梁构件40包括一字型节点梁、t字型节点梁和l字型节点梁,相邻的所述一字型节点梁、所述t字型节点梁和所述l字型节点梁之间均通过可拆卸的固定连接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字型节点梁为品字梁,所述一字型节点梁的两侧面设有用于搭接所述楼板10的台肩面,所述一字型节点梁上设有竖向的第三连接通孔和横向的第四连接通孔,所述第三连接通孔和所述第四连接通孔均位于垂直于所述一字型节点梁主轴线的横截面上。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固定连接结构包括预埋在所述连梁构件40端部的螺栓板。
具体地,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连梁体系包括多个一字型节点梁、多个t字型节点梁和多个l字型节点梁。相邻的两个所述一字型节点梁之间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t字型节点梁之间固定连接,相邻的所述t字型节点梁和所述一字型节点梁之间固定连接。各个所述l字型节点梁位于拐角处,相邻的所述l字型节点梁和所述一字型节点梁之间固定连接,相邻的所述l字型节点梁和所述t字型节点梁之间固定连接。各个所述一字型节点梁、各个所述t字型节点梁和各个所述l字型节点梁均适于与墙板20固定连接,各个所述一字型节点梁、各个所述t字型节点梁和各个所述l字型节点梁均适于与楼板10固定连接。
各个一字型节点梁、各个t字型节点梁和各个l字型节点梁拼装起来形成圈梁,其水平投影与房屋的布局一致,形成房屋的架构。墙板20位于房屋四周,垂直设置,各个一字型节点梁、各个t字型节点梁和各个l字型节点梁均与墙板20固定连接,将房屋外墙的墙板20连成一个整体,形成受力墙系统。楼板10位于房屋内部,水平设置,各个一字型节点梁、各个t字型节点梁和各个l字型节点梁均与楼板10固定连接,因此各个节点粱支撑起各块楼板10,将楼板10连成整体结构,形成受力板系统。
在实际应用中,一字型节点梁、t字型节点梁以及l字型节点梁能够自由组合,拼装成不同的架构。使用时,根据房间的大小和形状,采用不同的节点粱的组合方式,如相邻的两块一字型节点梁之间固定连接,相邻的一字型节点梁与t字型节点梁之间固定连接,相邻的一字型节点梁与l字型节点梁之间固定连接,相邻的两块t字型节点梁之间固定连接,相邻的t字型节点梁与l字型节点梁之间固定连接,相邻的两块l字型节点梁之间固定连接。各个节点粱的使用数量和拼装方式能够自由组合,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作为一种实施例,各个所述一字型节点梁包括第一梁体和两个第一螺栓板。第一梁体的水平投影为一字形。所述第一梁体的两端分别与各个所述第一螺栓板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一字型节点梁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螺栓板固定连接,各个所述第一梁体适于与墙板20固定连接,各个所述第一梁体适于与楼板10固定连接。
第一梁体的水平投影为一字形,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螺栓板。当相邻的两块一字型节点梁连接时,将相邻的两块第一螺栓板固定起来即可,可以采用焊接、铆接或者螺栓连接,在施工中,多采用将两块相邻的第一螺栓板叠加后使用螺栓固定连接的方式。
具体的,所述第一梁体上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梁体与墙板20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具体的,所述第一梁体的侧面设有第一凸台,所述楼板10搭接在所述第一凸台上。所述第一梁体沿水平方向设有多个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楼板10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螺栓孔。
通过竖直设置的螺栓将第一梁体与墙板20连接起来,形成房屋的外墙结构。第一梁体上的第一凸台对楼板10起到支撑作用,再通过水平设置的螺栓将第一梁体与楼板10连接起来,形成房屋的受力板结构。各个第一梁体、各个墙板2040以及各个楼板10组装起来,形成整体结构。
作为一种实施例,各个所述t字型节点梁包括第二梁体和三个第二螺栓板。第二梁体水平投影为t字形。所述第二梁体的三个端部分别与各个所述第二螺栓板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t字型节点梁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螺栓板固定连接,相邻的所述t字型节点梁和所述一字型节点梁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螺栓板固定连接,各个所述第二梁体适于与墙板20固定连接,各个所述第二梁体适于与楼板10固定连接。
第二梁体的水平投影为t字形,三个端部分别连接第二螺栓板。当相邻的两块t字型节点梁连接时,将相邻的两块第二螺栓板固定起来即可,可以采用焊接、铆接或者螺栓连接,在施工中,多采用将两块相邻的第二螺栓板叠加后使用螺栓固定连接的方式。当相邻的一字型节点梁与t字型节点梁之间连接时,优选的,将相邻的一字型节点梁上的第一螺栓板与t字型节点梁上的第二螺栓板叠加起来,再使用螺栓连接,更加方便、快捷。
具体的,所述第二梁体上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第三螺栓孔,所述第二梁体与所述墙板20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三螺栓孔。具体的,所述第二梁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凸台,所述楼板10搭接在所述第二凸台上。所述第二梁体沿水平方向设有多个第四螺栓孔,所述第二梁体与所述楼板10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四螺栓孔。
通过竖直设置的螺栓将第二梁体与墙板20连接起来,形成房屋的外墙结构。第二梁体上的第二凸台对楼板10起到支撑作用,再通过水平设置的螺栓将第二梁体与楼板10连接起来,形成房屋的受力板结构。各个第二梁体、各个墙板20以及各个楼板10组装起来,形成整体结构。
各个所述l字型节点梁包括第三梁体和两个第三螺栓板。第三梁体水平投影为l字形。所述第三梁体的两个端部分别与各个所述第三螺栓板固定连接。相邻的所述l字型节点梁和所述一字型节点梁之间、相邻的所述l字型节点梁和所述t字型节点梁之间均通过所述第三螺栓板固定连接,各个所述第三梁体适于与墙板20固定连接,各个所述第三梁体适于与楼板10固定连接。
第三梁体的水平投影为l字形,两个端部分别连接第三螺栓板。当相邻的两块l字型节点梁连接时,将相邻的两块第三螺栓板固定起来即可,可以采用焊接、铆接或者螺栓连接,在施工中,多采用将两块相邻的第三螺栓板叠加后使用螺栓固定连接的方式。当相邻的一字型节点梁与l字型节点梁之间连接时,优选的,将相邻的一字型节点梁上的第一螺栓板与l字型节点梁上的第三螺栓板叠加起来,再使用螺栓连接,更加方便、快捷。当相邻的t字型节点梁与l字型节点梁之间连接时,优选的,将相邻的t字型节点梁上的第二螺栓板与l字型节点梁上的第三螺栓板叠加起来,再使用螺栓连接,更加方便、快捷。
具体的,所述第三梁体上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第五螺栓孔,所述第三梁体与所述墙板20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五螺栓孔。具体的,所述第三梁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三凸台,所述楼板10搭接在所述第三凸台上。所述第三梁体沿水平方向设有多个第六螺栓孔,所述第三梁体与所述楼板10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六螺栓孔。
通过竖直设置的螺栓将第三梁体与墙板20连接起来,形成房屋的外墙结构。第三梁体上的第三凸台对楼板10起到支撑作用,再通过水平设置的螺栓将第三梁体与楼板10连接起来,形成房屋的受力板结构。各个第三梁体、各个墙板20以及各个楼板10组装起来,形成整体结构。
采用该方案的预制梁体系能够快速、稳固的搭建起房屋的架构,并且梁与梁之间、梁与与墙板20以及梁与楼板10之间的连接精确、稳定、牢靠。一字型节点梁、t字型节点梁、l字型节点梁、墙板20及楼板10均能够在工厂批量化、模块化预制,现场的施工内容全部是搭建和组装工作,缩短了施工周期,而且作业环境整洁无灰尘,所有材料定制加工无浪费,绿色环保无建筑垃圾,减少环境污染。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墙板20上部设有第一企口凸条,下部设有第一企口沟槽;所述连梁构件40上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企口沟槽配合使用的第二企口凸条,下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企口凸条配合使用的第二企口沟槽。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墙板20和所述楼板10的尺寸均为900mm的整数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