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2167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活日常用品,具体涉及一种帐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户外活动逐渐得到大家的喜爱,特别是野外露营等,而这类活动都会使用到如帐篷一类的物品,目前市面上帐篷的样式很多,最常见的帐篷主体由2条弹性支撑杆交叉穿过缝合在帐篷表面上的套管所形成,弹性支撑杆两端分别卡位于缝合在帐篷四个角上的半开口套筒内,弹性支撑杆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沿套筒路径弯曲形成弓状,从而支撑整个帐篷主体,但这类帐篷除了提供睡觉休息之用外,别无其他用途,且睡觉时还需在帐篷内增添垫被等额外用品,使用和携带都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帐篷。技术方案是:一种帐篷,由支撑骨架和面料组成,帐篷四周面料为透气尼龙或者透气棉布,帐篷一面面料上开设出入口,其特征在于,帐篷底面面料为夹层,夹层内设置充气橡皮袋,充气橡皮袋边缘设置充气件,帐篷底面面料相应位置设有开口,充气件从开口处穿出,帐篷底面面料为pe涂层底料或牛津面料。

帐篷使用时,从充气件口往充气橡皮袋内充气,充气橡皮袋膨胀带动帐篷底面面料夹层膨胀形成舒适睡垫,从而减少物件携带、安装的麻烦。帐篷底面面料夹层膨胀后的高度在20-50mm,底面长比宽比例为3:2。

优选的,帐篷底面面料夹层与帐篷四周面料可拆卸连接,帐篷底面面料夹层拆卸下来并充气膨胀后可做户外坐垫使用。

为增加水上游玩用途,帐篷四面中下部位置的面料上设置为夹层,夹层内设置充气橡皮筒,充气橡皮筒边缘设置充气件,帐篷面料上的相应位置设有开口,充气件从开口处穿出。

水上使用时,从充气件口分别往充气橡皮筒和充气橡皮袋内充气,充气橡皮筒和充气橡皮袋膨胀后可使帐篷在水面上漂浮,在帐篷四面开设窗口,便于空气对流以及用于划桨空间使用。

为增加户外更衣或垂钓用途,帐篷还包括了由支撑杆和遮阳帘组成的遮阳支撑部,所述遮阳帘与帐篷主体面料缝合连接并设置在出入口上方,通常情况,帐篷呈横卧状态,遮阳支撑部可起遮阳挡雨作用,当帐篷竖立时,遮阳支撑部接触地面,可起支撑帐篷稳定的作用,同时,将帐篷底面面料夹层内充气橡皮袋的气体排出,并从底部往上拆卸后进行收卷,形成帐篷竖立时的出入口,收卷高度可根据需要调节。

优选的,帐篷横卧状态下,遮阳支撑部为2条水平支撑杆和遮阳帘组成,水平支撑杆依次穿过帐篷侧面中部的套管和遮阳帘边缘的套管,并卡位在两端半开口套筒内,2条水平支撑杆在遮阳帘端的端点与对应的帐篷底角点之间所形成的平面垂直于地面。

为进一步加强帐篷竖立时的稳定性,在所述遮阳帘端点与对应的帐篷底角点之间设置辅助支杆和辅助遮阳帘,所述辅助支杆穿过辅助遮阳帘上的套管,以支撑辅助遮阳帘,辅助遮阳帘缝合在帐篷主体面料上。

优选的,帐篷横卧状态下,遮阳支撑部为1条弯曲成弓形的弹性支撑杆和遮阳帘组成,所述弹性支撑杆两端分别从帐篷侧面底端中部出发,呈一定水平夹角方向沿侧面缝合的套管向帐篷出入口上方延伸,形成半月状遮阳面,半月状遮阳面内设置有遮阳帘,所述遮阳帘与帐篷主体面料缝合连接,所述遮阳帘外延边上设置套管供弹性支撑杆穿过,半月状遮阳面与地面的水平夹角为40-50度角。

优选的,可在帐篷相对侧面上开设纱窗,便于空气对流,帐篷竖立状态时,还能增加观察视角。

本发明所提供的帐篷不仅可做夜晚休息使用,帐篷底面面料夹层拆卸下来并充气膨胀后可做户外坐垫使用,同时往充气橡皮筒和充气橡皮袋内充气,可使帐篷在水面上使用,另外,将帐篷置于竖立状态,可作为野外更衣和垂钓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可拆卸户外坐垫示意图

图2为在水面漂浮状态下的帐篷示意图

图3为发明遮阳支持部实施例1的帐篷横卧状态示意图

图4为发明遮阳支持部实施例1的帐篷竖立状态示意图

图5为发明遮阳支持部实施例2的帐篷横卧状态示意图

图6为发明遮阳支持部实施例2的帐篷竖立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图2所示,一种帐篷,由支撑骨架1和面料组成,帐篷四周面料为透气尼龙或者透气棉布,帐篷四周面料上开设窗口2,帐篷四面中下部位置的面料上设置为夹层,夹层内设置充气橡皮筒3,充气橡皮筒3边缘设置充气件,帐篷面料上的相应位置设有开口,充气件从开口处穿出。帐篷底面面料5为夹层,帐篷底面面料5夹层与帐篷四周面料采用拉链连接,夹层内设置充气橡皮袋,充气橡皮袋边缘设置充气件4,帐篷底面面料5相应位置设有开口,充气件4从开口处穿出,帐篷底面面料5为pe涂层底料或牛津面料。帐篷底面面料5夹层膨胀后的高度在20mm,底面长比宽比例为3:2。

帐篷在陆地上使用时,从充气件4口往充气橡皮袋内充气,充气橡皮袋膨胀带动帐篷底面面料5夹层膨胀形成舒适睡垫,从而减少物件携带的麻烦。帐篷水上使用时,从充气件4口分别往充气橡皮筒3和充气橡皮袋内充气,充气橡皮筒3和充气橡皮袋膨胀后可使帐篷在水面上漂浮。另外,帐篷收纳后,底面面料夹层拆卸下来可做户外坐垫使用。

参阅图3、图4所示,为本发明一种遮阳支持部实施例示意图,一种帐篷,由支撑骨架1和面料组成,帐篷四周面料为透气尼龙或者透气棉布,帐篷一面面料上开设出入口6,在帐篷相对侧面上开设纱窗7,帐篷底面面料5为夹层,帐篷底面面料5夹层与帐篷四周面料采用拉链连接,夹层内设置充气橡皮袋,充气橡皮袋边缘设置充气件4,帐篷底面面料5相应位置设有开口,充气件从开口处穿出,帐篷底面面料5为pe涂层底料或牛津面料。帐篷底面面料5夹层膨胀后的高度在30mm,底面长比宽比例为3:2。帐篷横卧状态下,帐篷还包括由支撑杆和遮阳帘9组成的遮阳支撑部,遮阳支撑部为2条水平支撑杆8和遮阳帘9组成,水平支撑杆8依次穿过帐篷侧面中部的套管和遮阳帘9边缘的套管,并卡位在两端半开口套筒内,2条水平支撑杆8在遮阳帘9端的端点10与对应的帐篷底角点11之间所形成的平面垂直于地面。所述遮阳帘9与帐篷主体面料缝合连接并设置在出入口6上方。

通常情况,帐篷呈横卧状态,遮阳支撑部可起遮阳挡雨作用,当帐篷竖立时,遮阳支撑部接触地面,可起支撑帐篷稳定的作用,同时,将帐篷底面面料5夹层内充气橡皮袋的气体排出,并从底部往上拆卸后进行收卷,形成帐篷竖立时的出入口12,收卷位置可根据需要调节,具体为通过粘贴在帐篷底面面料5夹层表面上的魔术贴进行位置固定(魔术贴未示出)。

为进一步加强帐篷竖立时的稳定性,在所述遮阳帘9端点10与对应的帐篷底角点11之间设置辅助支杆13和辅助遮阳帘14,所述辅助支杆13穿过辅助遮阳帘14上的套管,以支撑辅助遮阳帘14,辅助遮阳帘14缝合在帐篷主体面料上。

参阅图5、图6所示,为本发明另一种遮阳支持部实施例示意图,一种帐篷,由支撑骨架1和面料组成,帐篷四周面料为透气尼龙或者透气棉布,帐篷一面面料上开设出入口6,在帐篷相对侧面上开设纱窗7,帐篷底面面料5为夹层,帐篷底面面料5夹层与帐篷四周面料采用拉链连接,夹层内设置充气橡皮袋,充气橡皮袋边缘设置充气件4,帐篷底面面料5相应位置设有开口,充气件4从开口处穿出,帐篷底面面料5为pe涂层底料或牛津面料。帐篷底面面料5夹层膨胀后的高度在50mm,底面长比宽比例为3:2。帐篷还包括遮阳支撑部,遮阳支撑部为1条弯曲成弓形的弹性支撑杆15和遮阳帘9组成,所述弹性支撑杆15两端分别从帐篷侧面底端中部出发,呈一定水平夹角方向沿侧面缝合的套管向帐篷入口上方延伸,形成半月状遮阳面,半月状遮阳面内设置有遮阳帘9,所述遮阳帘9与帐篷主体面料缝合连接,所述遮阳帘9外延边上设置套管供弹性支撑15杆穿过,半月状遮阳面与地面的水平夹角为40-50度角。

通常情况,帐篷呈横卧状态,遮阳支撑部可起遮阳挡雨作用,当帐篷竖立时,遮阳支撑部接触地面,可起支撑帐篷稳定的作用,同时,将帐篷底面面料5夹层内充气橡皮袋的气体排出,并从底部往上拆卸后进行收卷,形成帐篷竖立时的出入口12,收卷高度可根据需要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