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全包围可充电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6371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新型全包围可充电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机械化停车场领域,尤其是一种箱式侧位升降横移类多层停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以及车辆数量的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的异军突起,城市交通停车难的问题已经是城市市政建设及老区改造中非常突出的矛盾,由于停车位的严重不足尤其是国内市场上新能源汽车充电车位少之又少,导致大中城市的停车费用激增,这就迫使我们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创造停车空间,推进停车业向机械化、立体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目前市场上研发出来的几款同类机械停车库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这方面的发展,但仍存在无法为新能源汽车服务、安全隐患大、运营成本高、提升重量小、稳定性差的缺点,满足市场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另外,目前市场上的立体车库多为框架结构,整体外部没有挡板,里面车辆一览无余,缺少对隐私的保护,而且不是十分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全包围可充电立体车库,能够为新能源汽车服务、结构简单、运行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空间利用合理、车辆存取方便、外观时尚,便于组合集成化程度高等优点。

基于此目的,经过反复的设计与研究,我们开发出新型全包围可充电立体车库,它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密封框架体结构,主要由框架体、单元车位、横移及提升机构、随车式充电机构组成。框架体包括立柱,前横梁,后横梁,防坠 梁组成数个单元车位,按列与行排列构成网格状,其可作为单元车位的承载体。单元车位为矩形立体框架,其两侧上下安装有伸缩臂,伸缩臂由大小不等的C型槽,矩形管,槽钢焊接成外套筒,中套筒,内套筒,并且依次套装而成,每侧上下装大小各一根,上下内套筒与前、后横梁连接,在前横梁上安装防护门一面,伸缩壁、载车板、防护门构成形状类似于箱式状车位,有效保护隐私,并将整个车库形成一个封闭整体,能够有效提高车库整体外表面利用率。横移及提升机构,单元车位两侧上的伸缩臂与前、后移动横梁连接,在后移动横梁上装有带齿轮的横移电机、横移齿轮轴,在框架的防坠梁上装有齿条形成带齿防坠梁,横移齿轮轴与带齿防坠梁齿条啮合构成横移机构;提升电机,链条、带链轮的提升卷筒及2个导向滑轮安装在后移动横梁上,前移动横梁装有2个定滑轮,提升轴卷筒绕有钢丝绳,构成提升机构。随车式充电机构,是由充电桩、充电枪、电缆、集电器和电缆卷筒组成,电缆卷筒与带链轮的提升卷筒相连接,集电器安装在后移动横梁上且套入电缆卷筒内其旋转中心与电缆卷筒旋转中心重合,充电桩安装在地面上。

新型全包围可充电立体车库的基本结构由立柱(1)、前横梁(2)、后横梁(3)、结构横梁(4)、带齿防坠梁(5)、伸缩臂(6)、带齿轮的横移电机(7)、横移齿轮轴(8)、前移动横梁(9)、后移动横梁(10)、轴承座(11)、连接板(12)、固定座(13)、滑轮座(14)、提升电机(15)、链条(16)、带链轮的提升卷筒(17)、电缆卷筒(18)、导向滑轮(19)、定滑轮(20)、连接轴(21)、钢丝绳(22)、连接法兰(23)、连接座(24)、充电桩(25)、电缆(26)、充电枪(27)、集电器(28)、托车平台(29)、横移限位装置(30)、提升限位装置(31)、后移限位装置(32)、前门护板(33)组成,其中由四根立柱(1)和两根前横梁(2)和两根后横梁(3)及四根结构横梁(4)组成数个单元车位,按 列与行排列构成网格状,其可作为单元车位的承载体,带齿防坠梁(5)焊接在前横梁(2)与后横梁(3)之间,形成行走轨道,伸缩臂(6)由外套筒,中套筒,内套筒依次套装而成,外套筒起连接作用,中套筒,内套筒可以向前伸出,四根伸缩臂(6)分别通过外套筒架焊在四根立柱(1)上,前移动横梁(9)横跨焊接在伸缩臂(6)内套筒前端,后移动横梁(10)横跨焊接在伸缩臂(6)中套筒后端,形成一个整体,伸缩臂(6)可随前移动横梁(9)和后移动横梁(10)移动并能起到支撑作用,横移齿轮轴(8)通过轴承座(11)安装在后移动横梁(10)顶端,并且保证横移齿轮轴(8)的自身齿轮与带齿防坠梁(5)上的齿轮咬合成为一体,带齿轮的横移电机(7)安装在后移动横梁(10)一端,并使得其自身齿轮与横移齿轮轴(8)咬合,从而保证在带齿轮的横移电机(7)的带动下,通过齿轮的互相咬合,完成前移动横梁(9)和后移动横梁(10)伸出和回缩,导向滑轮(19)通过滑轮座(14)安装在后移动横梁(10)一侧,连接轴(21)通过连接板(12)和固定座(13)安装在后移动横梁(10)底部,带链轮的提升卷筒(17)固定在连接轴(21)两端,电缆卷筒(18)通过连接法兰(23)与带链轮的提升卷筒(17)连接在一起,集电器(28)安装在后移动横梁(10)上且套入电缆卷筒(18)内其旋转中心与电缆卷筒(18)旋转中心重合,提升电机(15)安装在固定座(13)上,提升电机(15)通过链条(16)与带链轮的提升卷筒(17)连接成为一体,在提升电机(15)的作用下可带动带链轮的提升卷筒(17)转动,定滑轮(20)通过连接座(24)安装在前移动横梁(9)一侧,两根钢丝绳(22)缠绕在带链轮的提升卷筒(17)上,一端与托车平台(29)相连接,另外一端通过导向滑轮(19)和定滑轮(20)与托车平台(29)另一侧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横移限位装置(30)安装在后移动横梁(10)上,对横移进行限位,提升限位装置(31)安装在前移动横梁(9)与 定滑轮(20)交接处,对提升和下降进行限位,后移限位装置(32)安装在后横梁(3)上,对后移动横梁(10)回位进行限位,充电桩(25)安装在地面,电缆(26)盘绕在电缆卷筒(18)上,一端与充电枪(27)相连接,另外一端通过集电器(28)与充电桩(25)相连接,可实现对停驶的车辆进行充电的作用,前门护板(33)焊接在四根伸缩臂(6)顶端,可以保证其成为一个密封的整体。

本实用新型可为新能源汽车服务,其有结构简单、运行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空间利用合理、车辆存取方便、外观时尚,便于组合集成化程度高等优点,因其整体为密封结构,外表面还可作为广告平台进行使用,可提高整体美观及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由立柱(1)、后横梁(3)、带齿防坠梁(5)、伸缩臂(6)、带齿轮的横移电机(7)、横移齿轮轴(8)、后移动横梁(10)、轴承座(11)、连接板(12)、固定座(13)、滑轮座(14)、提升电机(15)、链条(16)、带链轮的提升卷筒(17)、电缆卷筒(18)、导向滑轮(19)、连接轴(21)、钢丝绳(22)、连接法兰(23)、充电桩(25)、电缆(26)、充电枪(27)、集电器(28)、托车平台(29)组成。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图,由立柱(1)、结构横梁(4)、伸缩臂(6)、钢丝绳(22)托车平台(29)、前门护板(33)组成。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由前横梁(2)、后横梁(3)、结构横梁(4)、带齿防坠梁(5)、伸缩臂(6)、前移动横梁(9)、后移动横梁(10)、导向滑轮(19)、定滑轮(20)、钢丝绳(22)、连接座(24)、托车平台(29)、前门护板(33)组成。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右断面图,由立柱(1)、后横梁(3)、结构横梁(4)、伸缩臂(6)、钢丝绳(22)、托车平台(29)、横移限位装置(30)、提升限位装置(31)、后移限位装置(32)、前门护板(33)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选中欲停放车辆所在的单元车位,将车辆行驶至欲停放车位所在列的侧边。在车库操作盒感应区内刷卡,带齿轮的横移电机(7)开始工作,在带齿轮的横移电机(7)的带动下,通过齿轮的互相咬合,完成前移动横梁(9)和后移动横梁(10)向前伸出,从而带动伸缩臂(6)探出,当后移动横梁(10)运动到即将探出前横梁(2)位置时,触动横移限位装置(30)开关,带齿轮的横移电机(7)停止工作,2秒后提升电机(15)开始工作,提升电机(15)通过链条(16)与带链轮的提升卷筒(17)连接成为一体,在提升电机(15)的作用下带动带链轮的提升卷筒(17)转动,钢丝绳(22)缠绕在带链轮的提升卷筒(17)上,一端与托车平台(29)相连接,另外一端通过导向滑轮(19)和定滑轮(20)与托车平台(29)另一侧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在提升电机(15)的作用下放下托车平台(29),托车平台(29)下降地面后,触动提升限位装置(31)开关,提升电机(15)停止工作,然后将车开到托车平台(29)上,拉好手刹,若是新能源汽车需要充电,可先将充电枪(27)接入汽车内,然后在充电桩(25)刷卡进行充电操作,然后再在车库操作盒感应区内刷卡,提升电机(15)开始工作,带动带链轮的提升卷筒(17)转动,在钢丝绳(22)作用下将托车平台(29)拉起,托车平台(29)恢复到原始位置时,触动提升限位装置(31)开关,提升电机(15)停止工作,2秒后带齿轮的横移电机(7)开始工作,在带齿轮的横移电机(7)的带动下,通过齿轮的互相咬合,完成前移动横梁(9)和后移动横梁(10)向内回收,从而带动伸缩臂 (6)回收,运动到原位后触动后移限位装置(32)开关,带齿轮的横移电机(7)停止工作,完成车辆的停放作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