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含钢板的预制叠合剪力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4270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内含钢板的预制叠合剪力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叠合剪力墙和钢板剪力墙,通过工厂制作带钢板的混凝土预制板提高现场施工的效率,属于土木工程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德国叠合板式剪力墙在欧洲等发达工业国家广泛使用,已有学者研究表明,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与全现浇剪力墙结构变形近似,其拼缝能够有效地传递地震作用力,并保持结构空间的整体性能。采用这样的预制加现浇的施工方法,可以节约大量模板,提高生产效率,并保证结构物的质量。然而,它保留着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的缺点,即在较大的循环荷载下受拉区张拉裂缝会不断发展,而受压区混凝土局部受压破坏。

组合钢板混凝土剪力墙是一种在现浇混凝土剪力墙中加入钢板、型钢、钢桁架或其他钢构件的一种剪力墙。组合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具有用钢量小,承载力大,位移性能与稳定性好,对结构抗火性能和耐久性能要求较低等特点,国内外的试验结果和数值分析表明,将钢板与混凝土结合起来协同工作,形成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抗侧力构件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然而,其作为现浇构件,不可避免大量的支模版,施工的精度和效率比较低。

上述的两种剪力墙都各有优缺点,因此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预制叠合钢板剪力墙结合上述剪力墙的优点,改进它们的缺点,意在生产实际中能够高效地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传统剪力墙在抗震性能和施工速度的矛盾,同时解决钢板和混凝土的结合以及保护钢板不受腐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内含钢板的预制叠合剪力墙。该装置在发挥叠合板式剪力墙和组合钢板剪力墙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即把两者结合,使预制的钢板混凝土板能够和现浇混凝土协同工作,保证其强度的同时增加施工的速度,减少模板使用量,达到高质、快速、环保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内含钢板的预制叠合剪力墙,由混凝土预制板1、钢板2、栓钉3和现浇混凝土4组成,混凝土预制板1为厚度为30mm-50mm的混凝土板,其上均匀分布有圆孔,钢板2由Q235钢材制成,厚度为4mm-10mm,其上设有与混凝土预制板1相对应的圆孔;栓钉3采用高强度的钢材,数量与预制板件上的圆孔数量一致。现浇混凝土4采用商品混凝土,两块钢板2的一面分别粘贴混凝土预制板1两块钢板2之间设置现浇混凝土4,两块混凝土预制板1、两块钢板2和现浇混凝土4通过栓钉3紧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两块混凝土预制板1上的圆孔、两块钢板2上的圆孔和栓钉3的数量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栓钉3穿过两块混凝土预制板1上的圆孔、两块钢板2上的圆孔和现浇混凝土4。

本实用新型中,混凝土预制板1和钢板2由工厂预制生产,两者贴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中,在现浇过程中,应注意与相邻构件同时浇筑,以保证结构良好的整体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在预制叠合剪力墙的基础上,加入了钢板,可以大大提高剪力墙的抗震性能。

(2)在预制板、钢板和现浇混凝土之间设立栓钉,可以更好地保证三者的结合。

(3)把钢板设置在混凝土的内侧,可在利用其优势的同时保护其不受腐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含钢板的预制叠合剪力墙立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含钢板的预制叠合剪力墙剖面图;

图中标号:1为混凝土预制板,2为钢板,3为栓钉,4为现浇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含钢板的预制叠合剪力墙的实施例,其主要包括混凝土预制板1、钢板2、栓钉3和现浇混凝土4。

混凝土预制板1为厚度为30mm-50mm的混凝土板,其上隔一定距离设有圆孔。钢板2由Q235钢材制成,厚度为4mm-10mm,其上设有与混凝土板相对应的圆孔。混凝土预制板1和钢板2由工厂预制生产,两者贴合在一起。栓钉3采用高强度的钢材,数量与预制板件上的圆孔数量一致。现浇混凝土4采用商品混凝土,在现场施工时,在两块预制板件之间浇筑混凝土4,并通过预留孔插入栓钉3,待混凝土硬结后紧固栓钉3。在现浇过程中,应注意与相邻构件同时浇筑,以保证结构良好的整体性。

把内含钢板的预制叠合剪力墙设置在需要抗侧力构件的地方,在侧向力的作用下,由于钢板和混凝土的共同作用,该剪力墙会有更高的强度、更好的变形能力,并且在地震作用下可以消耗更多能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