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状混凝土外加剂添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0161阅读:6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状混凝土外加剂添加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拌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粉状混凝土外加剂添加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外加剂在我国各类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外加剂的添加对改善混凝土性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节省水泥和能源,改善工艺和劳动条件,提高施工速度和工程质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常用粉状混凝土外加剂主要分为:泵送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等,掺量为每方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的0.6%~1.5%。添加方法分为湿掺和干掺两种。

湿掺方法:将粉状外加剂与水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通过搅拌机自动计量加入搅拌机。

干掺方法:根据每盘拌制胶凝材料的质量计算出外加剂掺量,装入固定容器内,由人工添加到混凝土拌和站提升料斗内。

如东山供水工程施工二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C25W6泵送混凝土,每方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为327Kg,使用混凝土外加剂为高效减水剂,添加方法为干掺,掺量0.6%,即每方混凝土掺1.96Kg高效减水剂。采用现有的人工添加法有如下缺点:

缺点1:在每盘混凝土搅拌时,由人工将粉状外加剂从每袋中装入固定容器在加入混凝土拌和站提升料斗中,整个过程需要通过两次操作才能完成,费时费力。且容易产生人为计量超标(我国现行规范规定混凝土外加剂称量允许偏差为±1%),影响混凝土拌和物性能,严重时将导致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缺点2:混凝土拌和站一般设置在空旷的室外或野外,人工将固定容器中的外加剂加入混凝土拌和站提升料斗过程中极易受人为因素及天气影响,造成外加剂流失,污染周围环境的问题。例如:操作人员每次从固定容器往提升料斗内添加外加剂时高低距离由人为操作,随意性较大,遇到刮风天气时,风力会吹走部分外加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成本低、效率高、计量准确、易于操作、实用性强、安全环保的粉状混凝土外加剂添加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粉状混凝土外加剂添加装置,包括基座、集料斗和可调式出料器;基座后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到空压机的气缸,前端边沿铰接有U型下料槽,U型下料槽底部设有使其随气缸推送杆的进退而升降的U型下料槽推杆;可调式出料器包括外套筒和紧密套装于其内部的内套筒,外套筒前端对应U型下料槽固定于基座上,其顶部设有固定连接到集料斗下口的外套筒接料口;内套筒前端封闭,后端连接到气缸的推送杆,中部设有后挡料板,内套筒位于后挡料板前侧的顶部设有内套筒接料口,底部对应处设有内套筒放料口,使内套筒在原位时,内套筒接料口与外套筒接料口对齐接料,被推出时,堵上外套筒接料口,通过内套筒放料口向U型下料槽放料。

进一步的,所述内套筒的前端设有可调式前挡料板,可调式前挡料板外侧设有用于调节其位置的手柄轮。

更进一步的,所述气缸与空压机间还设有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伸缩推动气压式送料器能够将集料斗1中的外加剂顺利送入混凝土拌和站提升料斗内,快捷有效;采用U型下料槽,由于其两边向外扩15°的设计,从而保证了下料过程中外加剂不受风力等天气因素影响,造成流失,污染周围环境;通过可调式前挡料板确保了每盘混凝土拌和使用高效减水剂质量的既定要求,并满足规范规定的混凝土外加剂称量允许偏差要求;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粉状混凝土外加剂添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粉状混凝土外加剂添加装置接料状态时可调式储料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粉状混凝土外加剂添加装置放料状态时可调式储料器的示意图。

图中:1-集料斗;2-支撑杆;3-气缸;4-电磁阀;5-U型下料槽推杆;6-U型下料槽;7-手柄轮;8-可调式储料器;81-外套筒;82-内套筒;83-可调式前挡料板;84-外套筒接料口;85-内套筒接料口;86-内套筒放料口;87-后挡料板;9-V型角度控制杆;10-空压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粉状混凝土外加剂添加装置,包括基座11、集料斗1和可调式出料器8;基座11后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到空压机10的气缸3,前端边沿铰接有U型下料槽6,U型下料槽6底部设有使其随气缸3推送杆的进退而升降的U型下料槽推杆5;可调式出料器8包括外套筒81和紧密套装于其内部的内套筒82,外套筒81前端对应U型下料槽6固定于基座11上,其顶部设有固定连接到集料斗1下口的外套筒接料口84;内套筒82前端封闭,后端连接到气缸3的推送杆,中部设有后挡料板87,内套筒82位于后挡料板87前侧的顶部设有内套筒接料口85,底部对应处设有内套筒放料口86,使内套筒82在原位时,内套筒接料口85与外套筒接料口84对齐接料,被推出时,堵上外套筒接料口84,通过内套筒放料口86向U型下料槽6放料。

其中,基座1采用100mm槽钢焊接成长840mm×宽510mm的长方体,支撑腿采用4根Ф50高350mm的镀锌钢管焊接在槽钢长方体内侧四角部位,支撑腿中间部位四周采用Ф20的圆钢加固,形成基座1。

U型下料槽采用厚2mm长度300mm的铁板制作,底圆弧直径200mm,两边高50mm将后端40mm切割,成型后将两边向外扩15°,切割处焊接Ф8mm长180mm的通心圆管,形成最终U型下料槽。在基座前端中心点左右两侧100mm处各焊接1个Ф8mm长30mm的圆管,使用Ф7mm长270mm的圆钢插入连接后该部分形成可上下自由活动的状态;采用Ф12mm圆钢加工成V型角度控制杆,焊接在基座前方槽钢内侧中心处。两边向外扩15°的设计保证了下料过程中外加剂不受风力等天气因素影响造成流失,污染周围环境。

基座1后方设置气缸固定板,尺寸为厚15mm长145mm宽145mm的钢板,在气缸固定板前端焊接两块厚10mm长30mm宽15mm钢板,外间距33mm匹配气缸3后固定钢扣,中心处开Ф10mm的圆孔,后端均匀焊接两个边长为85m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形成斜撑。气缸固定板通过高强度螺栓与气缸连接紧密,保证了气缸伸缩时固定板无位移,无变形。

外套筒采用Ф200mm长160mm厚5mm的高密度钢管上部用车床开口长(130mm×宽50mm)。内套筒采用Ф190mm长350mm厚4mm的高密度钢管上部用车床开口长(130mm×宽50mm),在下部开口(长150mm×宽105mm)形成贯穿口。在内套筒150mm处采用Ф182mm厚5mm的钢板密封焊接形成后挡料板。内套筒后端圆心处焊接钢扣,钢扣中心部位开Ф8mm圆孔。将内套筒套入外套筒,内套筒外壁与外套筒内壁紧贴。

可调式储料器在接料状态下,内套筒与外套筒的接料口完全重合。在放料状态下,内套筒内储料通过放开口完全流入U型下料槽中;外套筒上开口被内套筒外壁封闭时,停止下料。气缸推送完成,可调式储料器达到放料状态,U型下料槽上升接料;气缸回收完成,可调式储料器达到接料状态,U型下料槽下降放料。

本实施例的内套筒82的前端还设有可调式前挡料板83,可调式前挡料板83外侧设有用于调节其位置的手柄轮7。在外径182mm厚5mm长15mm的钢环内焊接Ф172mm厚5mm钢板,将Ф6mm长50mm螺杆一端焊接在钢板中心;另取一块直径Ф182mm厚5mm的钢板,在中心处开孔焊接Ф6mm螺帽,将螺杆穿入,在螺杆端部焊接一个手柄轮,最后将钢板焊接在内套筒前端。当可调式前挡料板顶端与内套筒上开口对齐时,可调式挡料板向前有3mm调节范围,向后有15mm调节范围。通过手柄轮转动带动可调式前挡料板完成前后移动调节内套筒储料量,经过计算调节范围在2.04kg与1.76kg,完全满足每盘混凝土拌和使用高效减水剂1.96kg的要求。

气缸最大行程150mm、保证耐压力1.5MPa、工作温度-20℃~80℃、使用速度范围30~800mm/s,满足可调式储料器要求。U型下料槽推杆焊接在气缸推送杆上与水平方向成45°。气缸推送杆顶端为连接环,环内间距22mm,与内部套筒后钢扣用Ф10mm高强度螺栓连接。连接环后为间距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连接环与气缸间距,可调节范围为24mm。气缸后部为内间距34mm的连接环,与基座设置的气缸固定板用Ф10高强度螺栓连接。

本实施例气缸3与空压机10间还设有电磁阀4。电磁阀4采用电磁阀4,设置在基座正面右侧。二位五通电磁阀上部左右两通气口分别与气缸左右两通气口用气动软管连接,二位五通电磁阀下部通气口用气动软管与空压机气孔连接。电磁阀与启闭开关连接:二位五通电磁阀右侧线盒与220V线路连接至拌合站工作室,线路上接控制开关

集料斗1容积按每次装入2袋高效减水剂设计,高效减水剂每袋重量为25kg;采用5mm厚的钢板焊接成上口长570mm×宽385mm,下口长130mm×宽50mm,整体高750mm的台体集料斗1;集料斗1上部设有密封盖,采用5mm后铁皮制成,设置有两个提手,内侧四周粘连塑料橡胶。集料斗1下开口与外套筒接料口四周密封焊接,集料斗1顶部四角通过支撑杆分别与基座垂直焊接。

工作时,将粉状混凝土外加剂添加装置放至混凝土拌和站提升料斗侧面,使U型下料槽在放料状态伸入提升料斗20cm,不影响料斗上升。在储料斗内装入两袋高效减水剂,按动控制开关绿色按钮,二位五通电磁阀向气缸右侧通气口送气,气缸推送杆向前推动可调式储料器内部套筒至放料状态,同时U型下料槽推杆推动U型下料槽上升接料;待可调式储料器下料完成后按动控制开关红色按钮,气缸回收,带动可调式储料器回到接料状态,同时U型下料槽推杆向后回收,U型下料槽下降将高效减水剂放入拌和站提升料斗中。整个作业过程中粉状混凝土外加剂添加装置运行情况良好,能够保证顺利将外加剂高效减水剂放入拌和站提升料斗内,整个过程用时仅6秒。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