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悬挑钢平台上料通道。
背景技术:
在主体施工中,针对每一层楼面的钢管、模板及木方,运输都是通过打堆至卸料悬挑钢平台然后运用塔吊进行垂直运输到工作面层。但是悬挑钢平台需要穿过外架,必然会在外加外立面与主体结构之间存在一块需要做平面防护的空间,常规做法即是用废旧模板做底部封闭,然后两侧用钢管做临边防护,这样做缺点就是浪费材料及安装不方便浪费人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挑钢平台上料通道,该悬挑钢平台上料通道安装拆卸简便、安全可靠、工艺简单,并且可以重复利用,经济合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挑钢平台上料通道,包括由方钢制成的矩形龙骨,所述矩形龙骨的中空部设置钢笆;所述矩形龙骨的两侧分别设置两个用以与卸料平台卡接的卡钩,且所述卡钩设于所述矩形龙骨的底面;所述矩形龙骨的两侧还各设置一个呈倒U形的栏杆。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挑钢平台上料通道,设置具有中空部的矩形龙骨,且矩形龙骨由方钢制成,其中空部设置钢笆;在矩形龙骨的两侧还分别具有两个卡钩,用以与卸料平台卡接;通过卡钩与悬挑钢平台的卡接即可实现矩形龙骨稳定固定在悬挑钢平台之上,并且将所需运输的物料至于钢笆之上,即可完成上料操作;与此同时,两个呈倒U形的栏杆分别设于矩形龙骨的两侧,确保悬挑钢平台上料通道的密闭性和安全性。如此设置的悬挑钢平台上料通道,安装拆卸简便、安全可靠、工艺简单,并且可以重复利用,经济合理。
优选地,所述卡钩包括相互焊接的镀锌折弯钢板和卡钩本体;所述卡钩本体包括水平端和竖直端,所述镀锌折弯钢板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端的下表面与所述水平部的上表面固连;所述竖直部与所述竖直端之间形成用以卡接所述卸料平台的卡槽;且所述水平端的下表面、所述镀锌折弯钢板与斜板形成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卡钩的厚度为所述镀锌折弯钢板的厚度的3~6倍。
优选地,所述栏杆设置具有网眼的踢脚板。
优选地,所述栏杆与所述矩形龙骨通过连接板相连,且所述栏杆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栏杆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矩形龙骨边缘位置。
优选地,所述卡钩的外边缘位于所述矩形龙骨之外。
优选地,至少三块所述矩形龙骨并排设于所述卸料平台,且任意相邻的两块所述矩形龙骨通过设于所述矩形龙骨两侧的钢销固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悬挑钢平台上料通道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卡钩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矩形龙骨与卡钩连接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栏杆的示意图。
其中:
1-矩形龙骨、2-钢笆、3-卡钩、31-镀锌折弯钢板、32-卡钩本体、33-斜板、4-连接板、5-栏杆、51-踢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悬挑钢平台上料通道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卡钩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矩形龙骨与卡钩连接的示意图;图5为图2中栏杆的示意图。
本文中,两侧是指:以说明书附图1为例矩形龙骨1的左右两侧,两端是指:以说明书附图1为例矩形龙骨1的上下两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挑钢平台上料通道,主要包括矩形龙骨1、钢笆2、卡钩3和栏杆5,如说明书附图1~附图2所示。
矩形龙骨1位于卸料平台两支腿之间,可以用10cm×10cm的方钢制作宽度为50cm、长度为200cm的矩形龙骨。矩形龙骨1可以设置矩形中空部,钢笆2的尺寸与矩形中空部相匹配,钢笆2可以焊接于矩形中空部的边缘。钢笆2的全部网眼尺寸一致。
矩形龙骨1的两侧分别设置两个卡钩3,即矩形龙骨1的两侧共设置四个卡钩3;分别位于矩形龙骨1两侧的两个卡钩3对称设置,四个卡钩3均设于矩形龙骨1的底面,且四个卡钩3能够卡接于卸料平台,确保矩形龙骨1乃至悬挑钢平台上料通道相对于卸料平台的相对位置稳固。当然,卡钩3的具体形状构造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与卸料平台卡接的部件。
矩形龙骨1的两侧还各设置一个呈倒U形的栏杆5。即,栏杆5的两端分别设于矩形龙骨1的上表面,且栏杆5的两端上部通过连接梁连接,形成类似于门行的结构;如此设置,能够确保悬挑钢平台上料通道的密闭性和安全性。
针对上述卡钩3的具体形状构造,如说明书附图2至附图4所示,其包括镀锌折弯钢板31和卡钩本体32;
镀锌折弯钢板31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卡钩本体32包括水平端和竖直端;水平端的下表面与水平部的上表面可以焊接固定,竖直部与竖直端之间形成用以卡接卸料平台的龙骨的卡槽;即悬挑钢平台上料通道通过四个卡槽与卡接卸料平台的龙骨卡接,进而确保位置稳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优选在水平端的下表面设置斜板33,斜板33的上端与水平端的下表面固定,斜板33的下端与竖直部的底端固定;即水平端的下表面、镀锌折弯钢板31与斜板33形成三角形;优选镀锌折弯钢板31的折弯角为直角,即水平端的下表面、镀锌折弯钢板31与斜板33所形成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如此设置,能够确保悬挑钢平台上料通道稳固地卡接于卸料平台的龙骨,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所形成的结构稳固,使得卡钩3的结构可靠,提高悬挑钢平台上料通道与卸料平台卡接的可靠性,使用安全性能得到有效提升。
本实用新型中,卡钩3的厚度为镀锌折弯钢板31的厚度的3~6倍。镀锌折弯钢板31的厚度优选设置在4mm~6mm之间,卡钩3的厚度最好设置为18mm~22mm,且斜板33的表面设有防锈层;如此设置,进一步提升卡钩3的结构可靠性。
栏杆5设置具有网眼的踢脚板51,如说明书附图5所示。针对钢制的栏杆5,其高度为1.3m~1.7m之间,栏杆5所采用的方钢,其截面为4.1mm×4.1mm,恰好套在矩形龙骨设置的连接板4上,栏杆5的底部30cm处设置踢脚板51,防止材料从两侧滚落。即栏杆5的高度在18cm~32cm之间。踢脚板51可以设置网眼,如钢笆2的网眼。
连接板4固连于矩形龙骨1,且栏杆5与连接板4可以采用螺栓等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说明书附图1中,矩形龙骨1的四个角上焊接四个4cm×4cm、高度10cm的钢制方筒,该钢制方筒即为连接板4。栏杆5可以套设于连接板4的中空槽内。
栏杆5两端分别位于矩形龙骨1边缘位置,即,栏杆5的保护范围延伸至矩形龙骨1边缘,提高了保护面积,进而确保使用安全。
卡钩3的外边缘位于矩形龙骨1之外;由于矩形龙骨1位于卸料平台的两支腿之间,而卡钩3的卡槽以及卡钩本体32的竖直端位于矩形龙骨1之外,可以确保矩形龙骨1相对于卸料平台的卡接,实现卡接到位。
为了提高悬挑钢平台上料通道的工作面积,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至少三块矩形龙骨1,将至少三块矩形龙骨1并排设于卸料平台,且任意相邻的两块矩形龙骨1通过设于矩形龙骨1两侧的钢销固连。
说明书附图4中,连接板4的过孔是为了当栏杆5套设后,穿过销钉或螺栓等部件用以固定;说明书附图2中,连接板4过孔下方且位于矩形龙骨1的孔即为用以供钢销固连的插销孔;将至少三块矩形龙骨1并排挂到卸料平台的两支腿上,接着在矩形龙骨1的两端分别开一个直径20mm的插销孔;当矩形龙骨1铺好后,利用钢销将全部矩形龙骨1连接,形成工作面积更大的悬挑钢平台上料通道。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悬挑钢平台上料通道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