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配化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快速安装的预制楼梯。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是将楼梯段在加工厂或施工现场进行预制成型,然后将预制楼梯段运至现场进行安装的一种建筑结构施工方法。目前,装配式建筑中使用的预制楼梯在安装时,需要在现场吊装就位后进行灌浆或二次浇筑混凝土,灌浆或二次浇筑时需要安装支撑系统,完工后根据气温养护7天以上才能拆除支撑系统。这样的安装方式,操作不便、所需时间长,且容易影响现场施工并且有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需灌浆和浇注、能够实现快速安装的预制楼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能够快速安装的预制楼梯,包括楼梯段、分别设置在所述楼梯段上下两端的上部预埋件和下部预埋件;
所述上部预埋件包括嵌在所述楼梯段上端安装面上的“』”型钢板和与所述“』”型钢板相连的预埋在所述楼梯段内部的锚固筋;
所述下部预埋件包括嵌在所述楼梯段下端安装面上的“一”型钢板和与所述“一”型钢板相连的预埋在所述楼梯段内部的锚固筋;
还包括设置在上部楼梯梁安装面上的上部配合件,和设置在下部楼梯梁安装面上的下部配合件;所述上部预埋件与所述上部配合件焊接在一起,实现所述楼梯段与上部楼梯梁的刚性连接,所述下部预埋件放置在所述下部配合件上,实现所述楼梯段与下部楼梯梁的滑动支撑。
优选的,所述上部配合件包括预埋在所述上部楼梯梁两个拐角处的“╔”型钢板;所述上部预埋件的“』”型钢板与两个“╔”型钢板焊接固定在一起,实现所述楼梯段与上部楼梯梁的刚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部配合件包括预埋在所述下部楼梯梁安装面上的“﹁”型钢板;所述下部预埋件的“一”型钢板与所述“﹁”型钢板贴合放置在一起,实现所述楼梯段与下部楼梯梁之间的滑动支撑。
优选的,所述“﹁”型钢板下部连接有预埋在下部楼梯梁内部的锚固筋。
优选的,所述“』”型钢板、“一”型钢板、“╔”型钢板和“﹁”型钢板的厚度均大于1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预制楼梯在安装时,只需要进行吊装、定位、楼梯段上部预埋件与上部楼梯梁上的配合件焊接固定这三个步骤即可,不需要进行二次灌浆或浇筑混凝土,免除了二次灌浆或浇筑混凝土时需要搭建支撑系统、养护、最后拆除支撑系统的步骤,大幅简化了预制楼梯的安装程序,能够实现预制楼梯的快速安装,加快施工速度。同时也避免了安装拆除支撑系统时对现场施工的影响、保证了施工安全。
2.楼梯段上端与上部楼梯梁之间通过预埋件焊接固定在一起,形成刚性连接,楼梯段下端与下部楼梯梁之间可以实现滑动支撑,能够保证预制楼梯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与二次灌浆或浇筑混凝土的安装方式相比,具有同样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楼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楼梯段上端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楼梯段下端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楼梯段,2为“』”型钢板,3、5为锚固筋,4为“一”型钢板,6为上部楼梯梁,7为下部楼梯梁,8、9为“╔”型钢板,10为“﹁”型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下列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能够快速安装的预制楼梯,包括楼梯段1、分别设置在楼梯段1上下两端的上部预埋件和下部预埋件。上部预埋件包括嵌在楼梯段1上端安装面上的“』”型钢板2和与“』”型钢板2相连的预埋在楼梯段1内部的锚固筋3。下部预埋件包括嵌在楼梯段1下端安装面上的“一”型钢板4和与“一”型钢板4相连的预埋在楼梯段1内部的锚固筋5,参见图1。
还包括设置在上部楼梯梁6安装面上的上部配合件,和设置在下部楼梯梁7安装面上的下部配合件。上部楼梯梁6有两个拐角,上部楼梯梁6的安装面呈“」”型,楼梯段1上端的形状与上部楼梯梁6的安装面的形状相匹配。上部配合件包括预埋在上部楼梯梁6两个拐角处的“╔”型钢板8、9;楼梯段1上端放置在上部楼梯梁6的安装面上,上部预埋件的“』”型钢板2的上端与“╔”型钢板8的竖直面焊接固定在一起,“』”型钢板2的下端与“╔”型钢板9的水平面焊接固定在一起,实现了楼梯段1与上部楼梯梁6的刚性连接,参见图2。
下部配合件包括预埋在下部楼梯梁7安装面上的“﹁”型钢板10,“﹁”型钢板10下部也可连接有预埋在下部楼梯梁内部的锚固筋。下部楼梯梁7的安装面为水平面,楼梯段1的下端放置在下部楼梯梁7的安装面上,下部预埋件的“一”型钢板4与“﹁”型钢板10贴合在一起,实现楼梯段1与下部楼梯梁7之间的滑动支撑,参见图3。也可将“一”型钢板4与“﹁”型钢板10焊接固定在一起,增加楼梯段与下部楼梯梁之间的固定连接。
其中,“』”型钢板2、“一”型钢板4、“╔”型钢板8、9和“﹁”型钢板10的厚度均大于10mm。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进行变更或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