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成型瓷件组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7799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挤压成型瓷件组排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运传送设备,尤其是涉及用于挤压机生产的瓷坯件组合排列在烘板上的挤压成型瓷体组排机。



背景技术:

用瓷体制成产品外壳的零件种类很多,如瓷套、瓷环、瓷壳、瓷球、瓷棒等。特别是电子元件工业中,由于一般电子元件体积都小,且数量和型号规格多,因此电子元件的外壳体大都用挤压成型后高温烧制而成的的瓷体。在烧制时,目前大都是将挤压出来的湿坯瓷体通过人工放置排列在烘板上,再将烘板连同湿坯瓷体置入窑炉中烧制。这种由人工在烘板上将瓷体排列放置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人工组合排列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二是排列质量不整齐规范,造成烧成质量不稳定,也不大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挤压湿坯瓷体人工组合排列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制造维护方便,不仅组合排列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且烧成质量稳定的组排机。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挤压成型瓷件组排机包括底板和与底板相对活动设置的面板,所述面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底板上间隔设置有横向导轨,横向导轨上设置有可左右移动的横向导板,横向导板上设置有台车,所述台车上设置烘板,所述烘板随台车移动到开口下方时,烘板可支撑在升降板上并可上升到开口中,当烘板上放置好瓷件后,烘板随台车下降并支撑在滑轮上,所述面板上一端固定设置有托板,面板另一端设置有滑板,滑板与托板对接,所述滑板横截面呈U形,滑板两侧支撑在纵向导板上,纵向导板设置在纵向导轨上,滑板可前后移动将面板上的开口打开和封闭,所述面板上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滑板向后移动使开口打开时,所述滑板上排列的瓷件在挡板作用下可落在位于开口中的烘板上,所述托板上设置有可前后移动的推板,推板一侧设置有内限位板和外限位板,在外限位板相对位置设置有感光器,在内限位板和外限位板之间设置有推杆,所述瓷件可在外限位板上同步移动并直立地落在内限位板和外限位板之间,所述推杆将落在内限位板和外限位板之间的瓷件送至托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由挤压机生产的瓷件并列地进入内限位板和外限位板之间后,在外限位板上圆弧面和感光器作用下,瓷件由水平直卧状变成直立状态,再在推杆作用下移动到托板上,由此在托板上形成一排,而后在推板作用下将该排瓷件向前推动,由此循环,可将瓷件一排排送到滑板上,当滑板上组合排列的瓷件数量与烘板上要放置的数量相同时,滑板向后移动,当滑板上的瓷件移动到面板上开口位置时,最前排瓷件刚好与挡板相接触,滑板继续向后移动,在挡板作用下,滑板上的瓷件全部落在已升到开口中的烘板上,而后烘板下降并支撑在滑轮上,此时滑板向前移动并与托板相接,托板上的瓷件又分排送到滑板上,与此同时,落在滑轮上的烘板在台车推动下向右移动输送到输出皮带上进入窑炉内烧制,台车退回并再放置烘板,如此循环可不断地完成挤压瓷件的排列组合和输出。

本实用新型各部份利用数控协调有序地进行工作,它结构紧凑,使用和维护方便,不仅组合排列效率高,而且排列方正整齐,输送平稳可靠,大大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由原来人工一人一机组排,实现一人四到五机组排,提高工效四至五倍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拆除面板以上部份的C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向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的D-D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所述挤压成型瓷件组排机包括方形的底板28和与底板相对活动设置的面板4,面板可活动地支撑在底板四角上的支承柱29上,面板一端也可通过旋转臂18和转轴16与底板活动相连(面板与旋转臂上端固定相连,旋转臂下端用转轴与底板活动相连),从而可使面板可绕底板旋转,所述面板上设置有开口11,开口形状与烘板3相对应,其尺寸略大于烘板,所述底板上间隔设置有横向导轨21,横向导轨设置有横梁22和垫块27上,横梁22和垫块设置在底板上,底板设置在机架17上,横向导轨上设置有可左右移动的横向导板26,横向导板上设置有台车2,也可采有其它方式来实现台车左右移动,这也包括在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中,所述台车上设置烘板3,所述横向导轨之间设置有横向齿条1,横向齿条两端分别通过间隔设置的悬臂板31和销轴30与台车相连,横向齿条与横向齿轮24相啮合,横向齿轮由同步电机Ⅱ25相连,所述烘板随台车移动到开口下方时,烘板可支撑在升降板20上并可上升到开口11中,当烘板上放置好瓷件10后,烘板随台车下降并支撑在滑轮19上,滑轮间隔设置在支撑板12上,升降板上设置有靠板35,靠板下端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主动齿轮40,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41和驱动齿轮39分别相啮合,从动齿轮41与另一只驱动齿轮39相啮合,两驱动齿轮通过连杆与升降轮42相连,升降轮同步向内或向外运动可使靠板带动升降板在导向杆23作用下上下运动,导向杆可在内支座38中上下运动,所述面板的开口边缘下部设置有外角板36,外角板可通过支撑杆34上下调节,支撑杆设置在外支座37上,所述面板上一端固定设置有托板33,面板另一端设置有滑板13,在托板一侧设置有左限位板43,托板与滑板可平整对接,所述滑板横截面呈U形,滑板两侧设置在纵向导板9上,纵向导板设置在纵向导轨15上,滑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纵向齿条6,纵向齿条与纵向齿轮7相啮合,纵向齿轮与同步电机Ⅰ5相连,同步电机Ⅰ固定在面板上,从而可使滑板可前后(如图2所示的上下)移动,滑板移动可将面板上的开口打开和封闭,所述面板上固定设置有挡板14(但挡板前后位置可用螺丝调节),所述滑板向后移动使开口打开时,所述滑板上排列的瓷件在挡板的作用下可落在位于开口中的烘板上,所述托板上设置有可前后移动的推板32,推板由气缸Ⅰ46驱动,推板一侧设置有内限位板49和外限位板47,在外限位板相对位置设置有感光器50,在内限位板和外限位板之间设置有推杆51,推杆由气缸Ⅱ52驱动,外限位板的出口处设置成圆弧面45,可使瓷件由水平直卧状变成直立状态,再在推杆作用下移动到托板上,所述瓷件可在外限位板上同步移动并直立地落在内限位板和外限位板之间,所述推杆将落在内限位板和外限位板之间的瓷件送至到托板33上,在托板上、内限位板和外限位板上均设有排尘孔44(排渣孔),用于及时清除瓷件上掉落下来的泥料等杂物,确保瓷件运行通畅,在外限位板上还设置有可左右移动并将瓷件上的粉尘和杂物清除的毛刷48,毛刷由气缸Ⅲ53驱动可左右移动,在台车的四角上设置有限位角板8。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