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站混凝土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8361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搅拌站混凝土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搅拌站辅助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搅拌站混凝土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为CN205466756U,公开日为2016年8月17日,公开了一种搅拌站混凝土出料装置,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在平行设置的两根竖立支撑槽钢顶部固定有砼储存斗,所述砼储存斗下方设有弧形斗门,所述弧形斗门安装在斗门支架上,所述斗门支架连接于转轴一端,所述转轴另一端连接于气缸的活塞,所述气缸的缸体连接于所述砼储存斗的外侧;所述转轴的中部固定在所述支撑槽钢上,所述砼储存斗正下方设有接料斗,所述接料斗顶部连接于所述支撑槽钢的底部。

上述现有技术,搅拌主机将成品混凝土放到砼储存斗中,通过砼储存斗下端的开口实现放料,但是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混凝土会附着在砼储存斗的内壁上难以落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站混凝土出料装置,具有防止混凝土附着在砼储存斗的内壁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搅拌站混凝土出料装置,包括固定架,以及固定在固定架上的砼储存斗,所述砼储存斗为竖直设置的上、下端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的回转体,砼储存斗的斗体内设有刮除组件,砼储存斗的上端设有支撑架,所述刮除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砼储存斗的中心轴线处的转轴,所述转轴上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上设有驱动转轴转动的第一电动机,所述转轴上固定有刮刀,所述刮刀的外端与砼储存斗的斗体的内壁贴合,还包括固定在砼储存斗下端的与出口连通的出料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料从砼储存斗的进口进入斗体,第一电动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上固定有刮刀,刮刀的两端与斗体的内壁贴合,通过刮刀对斗体内壁不断的进行刮除,防止混凝土附着在斗体的内壁;同时刮刀对砼储存斗内的混凝土还能起到搅拌作用,进一步的使混凝土搅拌均匀,斗体内的混凝土从出口排入出料组件,通过出料组件控制混凝土的排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具有防止混凝土附着在砼储存斗的内壁难以落下的优点。

进一步,所述刮刀的刀面上设有用于混凝土通过的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刀的刀面上设有通孔,刮刀在对斗体内壁刮除以及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过程中,混凝土可以从通孔内通过,具有减少刮刀运动阻力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通孔的下端面固定有向上弯曲的弧形导流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向上弯曲的弧形导流片,下部的部分混凝土沿弧形导流片向上移动,进一步使得混凝土的搅拌更加均匀。

进一步,所述通孔为长条形孔,所述长条形孔的长边位于下端,且长条形孔的长边自转轴处向上、向外倾斜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条形孔的长边自转轴处向上、向外倾斜设置,进而弧形倒流片也向上、向外倾斜设置;因为在搅拌的过程中,混凝土会沿弧形倒流片向上移动,这样会增大混凝土向上运动的程度,提高搅拌力度,使得搅拌更加均匀。

进一步,所述刮刀的水平截面呈S形,转轴位于S形的中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刀的水平截面呈S形,即刮刀与混凝土接触的面为弧面,弧面比平面具有较大的面积,在阻力一定的条件下,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力更小,提高了刮刀的抗弯折能力。

进一步,所述刮刀的背部设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条形加强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刮刀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过程中需要承受较大的阻力,因而需要刮刀有足够的抗弯折能力,通过在刮刀的背部设置水平条形加强筋,可以提高刮刀的抗弯折能力。

进一步,所述出料组件包括水平筒体,所述水平筒体一端与出口连通,另一端底部设有下料口;所述水平筒体内转动连接有水平绞龙,所述固定架上还固定有驱动所述水平绞龙转动的第二电动机;所述水平筒体上在设有下料口的一端套设有封套,所述封套上设有可与所述下料口连通的出砼口,所述封套外壁固定有齿环,固定架上还固定有驱动封套转动以使出砼口和下料口错位从而封闭下料口的第三电动机,所述第三电动机的转动轴上键连接有与所述齿环啮合的齿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动机驱动水平绞龙转动,从出口落下的混凝土运往下料口,停止第二电动机,水平绞龙停止转动,不再对混凝土进行水平输送,混凝土即被封闭在砼储存斗内;通过设置封套,进一步提高了对混凝土的格挡,启动第三电动机,驱动封套绕水平筒体的中心轴线转动,使得出砼口与下料口连通,混凝土可从出砼口落下,当第三电动机驱动封套转动,使得出砼口与下料口错位,这样封套即封住了下料口。

综上所述,混凝土料从砼储存斗的进口进入斗体,第一电动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上固定有刮刀,刮刀的两端与斗体的内壁贴合,通过刮刀对斗体内壁不断的进行刮除,防止混凝土附着在斗体的内壁;同时刮刀对砼储存斗内的混凝土还能起到搅拌作用,进一步的使混凝土搅拌均匀,斗体内的混凝土从出口排入出料组件,通过出料组件控制混凝土的排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具有防止混凝土附着在砼储存斗的内壁难以落下的优点;同时刮刀能对砼储存斗内的混凝土起到进一步的搅拌作用,使得混凝土的搅拌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砼储存斗及挂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出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固定架;2、砼储存斗;3、进口;4、出口;5、支撑架;6、转轴;7、第一电动机;8、刮刀;9、通孔;10、弧形导流片;11、加强筋;12、水平筒体;13、下料口;14、水平绞龙;15、第二电动机;16、封套;17、出砼口;18、齿环;19、第三电动机;20、齿轮;21、凹面;22、凸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说明。

一种搅拌站混凝土出料装置,参见图1,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上固定有砼储存斗2,砼储存斗2为竖直设置的上、下端分别设有进口3和出口4的回转体,砼储存斗2上端为圆柱体,下端为锥形体,砼储存斗2的出口4固定有出料组件。

参见图2,砼储存斗2的上端焊接有支撑架5,砼储存斗2的斗体内设有刮除组件,刮除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砼储存斗2的中心轴线处的转轴6,转轴6上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架5上,支撑架5上固定有第一电动机7,转轴6的上端固定有涡轮,第一电动机7的转动轴上固定有与涡轮啮合的蜗杆,通过第一电动机7驱动转轴6转动。

转轴6上固定有刮刀8,刮刀8的水平截面呈S形,转轴6位于S形的刮刀8的中部,即刮刀8在转轴6两侧的部分均为弧形,沿刮刀8的转动方向,弧形的凹面21位于凸面22前方,刮刀8的外端与砼储存斗2的斗体的内壁贴合。

刮刀8的刀面上设有用于混凝土通过的四个通孔9,通孔9为长条形孔,长条形孔的长边位于下端,且长条形孔的长边自转轴6处向上、向外倾斜设置。通孔9的下端面固定有向上弯曲的弧形导流片10;弧形导流片10向刮刀8的弧面凸面22的方向延伸。

刮刀8的背部设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条形加强筋11。

参见图3,出料组件包括水平筒体12,水平筒体12为圆柱筒,水平筒体12一端与出口4连通,另一端底部设有下料口13;水平筒体12内转动连接有水平绞龙14,水平筒体12端部固定有第二电动机15,第二电动机15的转动轴与水平绞龙14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水平筒体12上在设有下料口13的一端套设有封套16,封套16上设有可与下料口13连通的出砼口17,封套16外壁固定有齿环18,水平筒体12的侧壁底端固定有第三电动机19,第三电动机19的转动轴上键连接有与齿环18啮合的齿轮20。

工作过程为,搅拌好后的混凝土从进口3进入砼储存斗2内,在砼储存斗2内暂时储存,第一电动机7驱动转轴6转动,通过刮刀8对斗体内壁不断的进行刮除,防止混凝土附着在斗体的内壁;在搅拌的过程中,混凝土会沿弧形倒流片向上移动,对砼储存斗2内的混凝土还能起到搅拌作用。第二电动机15驱动水平绞龙14转动,从出口4落下的混凝土运往下料口13,启动第三电动机19,驱动封套16绕水平筒体12的中心轴线转动,使得出砼口17与下料口13连通,混凝土可从出砼口17落下,从出砼口17可接混凝土;当不需要接混凝土时,第三电动机19驱动封套16转动,使得出砼口17与下料口13错位,这样封套16即封住了下料口13,同时停止第二电动机15,不再对混凝土进行水平输送,混凝土即被封闭在砼储存斗2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