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20kV导线三角形排列变垂直排列单回路耐张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1867阅读:2063来源:国知局
一种220kV导线三角形排列变垂直排列单回路耐张塔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220kV导线三角形排列变垂直排列单回路耐张塔,属架空输电线路杆塔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往城郊、城镇结合部的发展越来越快,农村或城镇结合部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往往设置为三角形排列,而对于城市建设来说,三角形排列的输电线路对中心城市中的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就是线路施工过程中要着重考察的问题,在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况下,需要将城镇结合部连接进来的三角形架空输电线路进行迁改,使其带电的三相导线位于城市道路侧,远离建筑物侧,这样就能够很好的保证三相高压电对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又不会大量占用土地来保证这个安全距离,为城市建设节腾出土地用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将现有三角形排列的三相导线换位到铁塔的同一侧,另一侧(靠近建筑物)无导线,使导线位于城市道路上,远离城市建筑物,能够满足线路安全运行的要求,又能减少城市土地占用的220kV导线三角形排列变垂直排列单回路耐张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220kV导线三角形排列变垂直排列单回路耐张塔,它由塔座板、塔腿、塔身、左地线横担、右地线横担、上导线横担、中导线横担、左下导线横担、右下导线横担和跳线横担构成,其特征在于:塔座板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塔腿,塔腿上固装有塔身,塔身顶部左右两侧通过螺栓分别安装有左地线横担和右地线横担,左地线横担下方的塔身上呈间隔状通过螺栓设置有上导线横担、中导线横担和左下导线横担,左下导线横担对侧的塔身上通过螺栓设置有右下导线横担,左下导线横担根部设置有跳线横担。

所述的塔身为四棱柱形框体,塔身各段间通过螺栓相互连接。

所述的上导线横担处的塔身中间前后对称安装有两个上导线挂线钢板。

所述的左地线横担比右地线横担长2100mm,左地线横担长6600mm。

所述的左下导线横担比右下导线横担长2100mm,左下导线横担长4800mm。

所述的上导线横担长为4800mm,中导线横担长为6100mm。

所述的左地线横担与上导线横担之间的垂直距离为4500mm,上导线横担和中导线横担之间的垂直距离为6800mm,中导线横担和左下导线横担之间的垂直距离为6200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220kV导线三角形排列变垂直排列单回路耐张塔能够解决城乡结合部的线路迁改工程,已有城乡线路与新建城市线路导线排列方式变换问题,将现有城乡结合部220kV线路为三角形排列的三相导线采用本实用新型换位到铁塔的同一侧,另一侧(靠近建筑物)无导线,使导线位于城市道路上,远离城市建筑物,既满足线路安全运行的要求,又减少对城市土地的占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之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之B-B 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挂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塔腿,2、塔身,3、左地线横担,4、右地线横担,5、上导线横担,6、中导线横担,7、左下导线横担,8、右下导线横担,9、跳线横担,10、上导线挂线钢板,11、前端地线B,12、后端地线B,13、前端地线A,14、后端地线A,15、前端线路B相导线,16、后端线路B相导线,17、前端线路A相导线,18、后端线路A相导线,19、前端线路C相导线,20、后端线路C相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220kV导线三角形排列变垂直排列单回路耐张塔由塔座板、塔腿1、塔身2、左地线横担3、右地线横担4、上导线横担5、中导线横担6、左下导线横担7、右下导线横担8和跳线横担9构成,塔座板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塔腿1,塔腿1上固装有塔身2,塔身2为四棱台形框体,塔身2各段间通过螺栓相互连接;塔身2顶部左右两侧通过螺栓分别安装有长6600mm的左地线横担3和右地线横担4,其中左地线横担比右地线横担长2100mm;左地线横担3下方的塔身2上通过螺栓间隔状设置有长为4800mm的上导线横担5、长为6100mm的中导线横担6和长4800mm的左下导线横担7,左下导线横担7对侧的塔身2上设置有右下导线横担8,其中左下导线横担比右下导线横担长2100mm;左下导线横担7根部设置有跳线横担9。

上述横担之间左地线横担3与上导线横担5之间的垂直距离为4500mm,上导线横担5和中导线横担6之间的垂直距离为6800mm,中导线横担6和左下导线横担7之间的垂直距离为6200mm,这样能够保证导线之间的电气间隙安全距离。

当使用该220kV导线三角形排列变垂直排列单回路耐张塔进行导线安装时,前端线路B相导线15通过塔身2中间安装的上导线挂线钢板10设置在塔身2正中间的上端,上导线横担5的后端设置有后端线路B相导线16,前端线路B相导线15和后端线路B相导线16之间通过跳线连接;

由于前端线路(也就是城镇结合部的农村三相线路)在塔身左、右侧各有一相(前端线路A相导线17、前端线路C相导线19)导线,中导线横担6的前端设置有前端线路A相导线17,中导线横担6的后端设置有后端线路A相导线18,前端线路A相导线17与后端线路A相导线18之间设置有跳线;

右下导线横担8的前端设置有前端线路C相导线19,左下导线横担7的后端设置有后端线路C相导线20,前端线路C相导线19和后端线路C相导线20之间通过跳线横担9设置有跳线;

右地线横担4的前端设置前端地线A13,右地线横担4的后端设置后端地线A14,左地线横担3的前端设置前端地线B11,左地线横担的后端设置前后端地线B12。

在城乡结合部的输电线路施工中经过本实用新型的耐张塔后,铁塔前端A、B、C三相导线呈三角形布置(也就是在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地段或者说土地资源丰富的位置),后端A、B、C三相导线皆悬挂于塔身左侧,A、B、C三相导线由上至下垂直布置,这样一来,由农村到城市的三相高压输电线路就有三角形排列变为垂直排列了,使得城市中的三相高压导线都位于塔的左侧,塔右侧只有不带电的后端地线A,这样不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就能保证对塔右侧的建筑物的安全距离,既满足线路安全运行的要求,又减少对城市土地的占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