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8164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架,属于建筑施工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施工架是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一般用于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作业或外围安全网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在建筑领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但是现有的建筑施工架缺乏灵活性,在夜晚作业需要进行照明装置的布置,进而增加了设备投入成本,同时现有的建筑施工架缺乏对施工架下侧施工人员的防护处理。

因此需要发明一种能够对建筑施工架底部施工人员形成有效保护,能够适应夜晚作业的建筑施工架,弥补现有设备存在的不足,有效地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架。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施工架,它包含自锁万向轮、支撑底座、第一级固定柱、防滑纹路、楼梯、警示牌、安全防护网、固定卡槽、固定螺母、承载板、滑动装置、滑槽、滑体、座板、第二级固定柱、照明装置、太阳能发电板、LED照明灯、防护板和吸尘网,自锁万向轮上侧安装有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侧设置有第一级固定柱,支撑底座左端上侧安装有防滑纹路和楼梯,第一级固定柱左侧设置有警示牌,警示牌上侧安装有安全防护网,安全防护网左右两端设置有固定卡槽,固定卡槽左侧安装有固定螺母,安全防护网上侧设置有承载板,承载板上侧安装有滑动装置,滑动装置由滑槽、滑体和座板组成,承载板上侧与第二级固定柱固定连接,第二级固定柱顶端设置有照明装置,照明装置由太阳能发电板和LED照明灯组成,第二级固定柱外侧安装有防护板和吸尘网。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底座与第一级固定柱、第一级固定柱与楼梯、第一级固定柱与承载板、承载板与第二级固定柱和第二级固定柱与防护板之间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这样设置不但能够有效地增加该建筑施工架每个设备结构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地提高施工人员使用该建筑施工架的安全性,而且还能够减少设备结构故障发生率,有效地延长该建筑施工架的使用年限,节省资金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的楼梯为长方体结构,这样设置有利于扩大施工人员踩踏的面积,有效地提高楼梯的承载稳定性,同时还能够与防滑纹路相互配合,进一步地增加楼梯与施工人员脚部之间的摩擦力,有效地保证楼梯的整体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安全防护网设置为钢丝网,吸尘网设置为PVC 网,这样设置既能够保证安全防护网对上侧承载板结构形成有效地防护,可以防止承载板损坏掉落对下侧施工人员造成伤害,又能够有效地发挥吸尘网的作用,对承载板上侧施工人员的施工环境进行吸尘处理,进一步地提高承载板上侧的施工环境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的座板表面设置有海绵体,这样设置可以有效地通过座板上侧的海绵体为施工人员提供休息的设备,进一步地提高施工人员臀部与座板之间的整体舒适度,有利于减缓施工人员的疲劳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建筑施工架具有照明装置,能够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发电提供电源,进一步地保证夜晚作业的照明充足性,保证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而且还能够通过安全防护网对承载板下侧的施工人员进行有效地安全防护,防止施工人员因承载板损坏掉落受到伤害,同时它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外形美观新颖,能够保证使用人员进行便捷的操作和使用,同时既能够降低投入成本节省资金,提高经济效益,又能减少操作失误率,实现高效节能环保,有利于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结构示意图。

1-自锁万向轮;2-支撑底座;3-第一级固定柱;4-防滑纹路;5- 楼梯;6-警示牌;7-安全防护网;8-固定卡槽;9-固定螺母;10-承载板;11-滑动装置;12-滑槽;13-滑体;14-座板;15-第二级固定柱;16-照明装置;17-太阳能发电板;18-LED照明灯;19-防护板; 20-吸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自锁万向轮1、支撑底座2、第一级固定柱3、防滑纹路4、楼梯5、警示牌6、安全防护网7、固定卡槽8、固定螺母9、承载板10、滑动装置11、滑槽12、滑体13、座板14、第二级固定柱15、照明装置16、太阳能发电板17、LED照明灯18、防护板 19和吸尘网20,自锁万向轮1上侧安装有支撑底座2,支撑底座2 上侧设置有第一级固定柱3,支撑底座2左端上侧安装有防滑纹路4 和楼梯5,第一级固定柱3左侧设置有警示牌6,警示牌6上侧安装有安全防护网7,安全防护网7左右两端设置有固定卡槽8,固定卡槽8左侧安装有固定螺母9,安全防护网7上侧设置有承载板10,承载板10上侧安装有滑动装置11,滑动装置11由滑槽12、滑体13和座板14组成,承载板10上侧与第二级固定柱15固定连接,第二级固定柱15顶端设置有照明装置16,照明装置16由太阳能发电板17 和LED照明灯18组成,第二级固定柱15外侧安装有防护板19和吸尘网20。

其中,所述的支撑底座2与第一级固定柱3、第一级固定柱3与楼梯5、第一级固定柱3与承载板10、承载板10与第二级固定柱15 和第二级固定柱15与防护板19之间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这样设置不但能够有效地增加该建筑施工架每个设备结构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地提高施工人员使用该建筑施工架的安全性,而且还能够减少设备结构故障发生率,有效地延长该建筑施工架的使用年限,节省资金成本;所述的楼梯5为长方体结构,这样设置有利于扩大施工人员踩踏的面积,有效地提高楼梯5的承载稳定性,同时还能够与防滑纹路4相互配合,进一步地增加楼梯5与施工人员脚部之间的摩擦力,有效地保证楼梯的整体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所述的安全防护网7设置为钢丝网,吸尘网20设置为PVC网,这样设置既能够保证安全防护网7对上侧承载板10结构形成有效地防护,可以防止承载板10损坏掉落对下侧施工人员造成伤害,又能够有效地发挥吸尘网20的作用,对承载板10上侧施工人员的施工环境进行吸尘处理,进一步地提高承载板10上侧的施工环境质量;所述的座板14表面设置有海绵体,这样设置可以有效地通过座板14上侧的海绵体为施工人员提供休息的设备,进一步地提高施工人员臀部与座板14之间的整体舒适度,有利于减缓施工人员的疲劳感。

本具体实施方式为该建筑施工架底部工作人员通过第一级固定柱3和自锁万向轮1的相互配合工作进行整体设备结构的移动,到达施工地点之后施工人员通过楼梯5到达承载板10处进行作业,而吸尘网20会对承载板10上侧周围的环境进行吸尘处理,有效地提高该建筑施工架承载板10上侧施工环境质量,防护板19会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防护,防止施工人员意外掉落,同时在白天作业的过程中照明装置16会通过太阳能发电板17进行太阳能发电处理,进一步地为 LED照明灯18提供电源,高效稳定的为该建筑施工架夜晚作业提供照明保障,施工人员在承载板10上进行作业过程中出现疲劳感,可以通过座板14进行休息,并且座板14可以通过下侧的滑体13在滑槽12内进行左右的移动,进行有效地作业,这样既能够有效地减少施工人员的疲劳感,又能够进一步地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和质量,节省成本,同时施工人员可以通过警示牌6进行安全警示宣传,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固定卡槽8和固定螺母9对安全防护网7在第一级固定柱3上进行拆卸和安装固定,这样既能够有效地保证该建筑施工架的使用效率和质量,提高灵活性,有利于扩大该施工架的使用范围,又能够有效地发挥安全防护网7的作用,对施工架下侧的移动人员形成有效地防护处理,防止承载板10因损坏掉落而对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有效地节省投入资金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