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护栏网片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弯网片连接用卡扣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折弯网片适大多用于护栏当中,其中网片有横向和纵向设置的金属丝焊接而成;为了增加网片的支撑强度,通常对网片进行一定的折弯处理;护栏大都是有多块折弯网片构成,每块网片之间都需要用连接卡扣进行固定,但折弯网片上大都折有一定的弯度,所以一般的卡扣不易固定。
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折弯网片连接用卡扣结构设计复杂,使用效果差,折弯角度单一,不能根据网片的折弯角度进行调节,并且固定强度不高,所以需要对现有的连接卡扣进行改进和优化。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折弯网片连接用卡扣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弯网片连接用卡扣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结构设计复杂,使用效果差,折弯角度单一,不能根据网片的弯度进行调节,固定强度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折弯网片连接用卡扣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折弯网片连接用卡扣结构,其中,该折弯网片连接用卡扣结构包括有:
卡扣本体、螺丝固定孔、底部连接固定扣、固定槽口、连接合页、上部固定扣和固定螺丝;
所述卡扣本体上设置有两底部连接固定扣;所述两底部连接固定扣之间通过连接合页相连接;所述底部连接固定扣上开设有固定槽口与螺丝固定孔;所述底部连接固定扣上部设置有上部固定扣,且上部固定扣与底部连接固定扣通过固定螺丝相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额,所述底部连接固定扣可通过连接合页进行单项旋转移动。
进一步的额,所述上部固定扣与底部连接固定扣内侧均对应开设有固定槽口。
进一步的额,所述两上部固定扣为分开结构设计。
进一步的额,所述每块底部连接固定扣与上部固定扣均由两个固定螺丝进行固定。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底部连接固定扣可通过连接合页进行单项旋转移动的设置,有利于根据网片折弯的角度进行调节,方便对其进行固定。
2.本实用新型上部固定扣与底部连接固定扣内侧均对应开设有固定槽口的设置,有利于将网片上的金属丝固定于内部,有效的提高固定强度。
3.本实用新型每块底部连接固定扣与上部固定扣均由两个固定螺丝进行固定的设置,使用两点固定方式,有利于提高上部固定扣与底部连接固定扣的加紧强度,使护栏更加的坚固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卡扣本体,2-螺丝固定孔,3-底部连接固定扣,4-固定槽口,5-连接合页,6-上部固定扣,7-固定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实用新型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参见图1至附图2,一种折弯网片连接用卡扣结构,包括有:
卡扣本体1、螺丝固定孔2、底部连接固定扣3、固定槽口4、连接合页5、上部固定扣6和固定螺丝7;
卡扣本体1上设置有两底部连接固定扣3;两底部连接固定扣3之间通过连接合页5相连接;底部连接固定扣3上开设有固定槽口4与螺丝固定孔2;底部连接固定扣3上部设置有上部固定扣6,且上部固定扣6与底部连接固定扣3通过固定螺丝7相连接固定。
如上述所述的折弯网片连接用卡扣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其中,底部连接固定扣3可通过连接合页5进行单项旋转移动,便于根据网片折弯的角度进行调节,方便对其进行固定。
如上述所述的折弯网片连接用卡扣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其中,上部固定扣6与底部连接固定扣3内侧均对应开设有固定槽口4,便于将网片上的金属丝固定于内部,有效的提高固定强度。
如上述所述的折弯网片连接用卡扣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其中,两上部固定扣6为分开结构设计,此设计便于根据底部连接固定扣3的调节角度进行固定,使固定更加的便捷。
如上述所述的折弯网片连接用卡扣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每块底部连接固定扣3与上部固定扣6均由两个固定螺丝7进行固定,使用两点固定方式,便于提高上部固定扣6与底部连接固定扣3的加紧强度,使护栏更加的坚固耐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该折弯网片连接用卡扣结构时,将固定螺丝7打开,将底部连接固定扣3与上部固定扣6分开,然后根据护栏网片的折弯角度,将两底部连接固定扣3通过连接合页5进行调节,使之能与之相匹配,然后将网片上的金属丝固定于固定槽口4当中,然后将上部固定扣6固定于盖于底部连接固定扣3上端,然后在通过固定螺丝7将两者固定起来,以此类推多固定几个,便于更加提高固定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发明人在此不再详述。
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