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砖机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135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砖行业,尤其是一种制砖机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制砖工艺采用多台制砖设备就近放置在一起,每道工序完成后都需要人工搬运至下一道工序,在运输过程中需要轻拿轻放,而且要避免颠簸尽量保持平稳运输,否则极容易造成产品的损坏,现有的制砖工艺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高,生产成本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高,由于存在以上诸多缺陷,导致现有的制砖工艺不能够用于大规模的生产,怎样能够快速、省时、省力的生产出高品质的砖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能够大规模的进行生产,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制砖机生产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制砖机生产系统,解决了原有机器砖坯成型不好的问题,并实现自动控制,节省劳动力,提高了砖坯的成型、外观和产量,减低了电能消耗,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设计合理,自动化操作,配用动力小,占地面积小。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砖机生产系统,是由:支架、水平框架、搅拌机、支撑架、喷油机构、转盘、大齿圈、砖坯模具、中心轴、动力机构、从动轮、小齿圈、皮带、砖坯传输机构构成;长方体支架上方设置水平框架,搅拌机两侧通过支撑架固定于水平框架上方,搅拌机的出料口下方设置转盘,搅拌机下方一侧的侧壁上设置喷油机构,转盘一端的圆周上设置大齿圈,转盘与大齿圈为同心圆,转盘的圆周上均匀分布至少十五个砖坯模具,转盘上方正中位的砖坯模具与搅拌机的出料口对应设置,转盘的中心孔内设置中心轴,转盘通过中心轴固定于支架和水平框架的一侧,转盘以中心轴为中心旋转,水平框架上方一侧设置从动轮和动力机构,从动轮一端外周设置小齿圈,小齿圈的直径大于从动轮的直径,从动轮与动力机构的轴头之间设置皮带,小齿圈与大齿圈啮合设置,转盘下方对应砖坯模具的位置设置砖坯传输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原有机器砖坯成型不好的问题,并实现自动控制,节省劳动力,由原来的7-8人才能完成的机器操作,现在需3-4人就可完成整条生产线的操作,降低生产成本,改变了原有机器的机器设计理念,特别是在砖坯的成型方面,提高了砖坯的成型、外观和产量,减低了电能消耗。

能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效率大幅提高,平均每小时生产砖坯5000块,是单个人生产的6倍,实现了自动化,产品质量高。给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设计合理,自动化操作,配用动力小,占地面积小,总功率需37KW就可带动整条生产线的设备运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1中:支架1、水平框架11、搅拌机12、支撑架13、喷油机构14、转盘2、大齿圈21、砖坯模具22、中心轴23、动力机构3、从动轮31、小齿圈32、皮带33、砖坯传输机构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长方体支架1上方设置水平框架11,搅拌机12两侧通过支撑架13固定于水平框架11上方,搅拌机12的出料口下方设置转盘2,搅拌机12下方一侧的侧壁上设置喷油机构14,转盘2一端的圆周上设置大齿圈21,转盘2与大齿圈21为同心圆,转盘2的圆周上均匀分布至少十五个砖坯模具22,转盘2上方正中位的砖坯模具22与搅拌机12的出料口对应设置,转盘2的中心孔内设置中心轴23,转盘2通过中心轴23固定于支架1和水平框架11的一侧,转盘2以中心轴23为中心旋转,水平框架11上方一侧设置从动轮31和动力机构3,从动轮31一端外周设置小齿圈32,小齿圈32的直径大于从动轮31的直径,从动轮31与动力机构3的轴头之间设置皮带33,小齿圈32与大齿圈21啮合设置,转盘2下方对应砖坯模具22的位置设置砖坯传输机构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