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闭迅速的天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6921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门窗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启闭迅速的天窗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天窗被广泛运用于建筑领域,如阳光房的平屋顶就主要运用天窗进行采光和通风。

随着天窗运用的进一步推广,现有技术中天窗在使用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现有天窗在防水、天窗启闭的启闭速度上均存在一定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天窗的结构设计,无疑能够使得天窗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生产生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提出的进一步优化天窗的结构设计,无疑能够使得天窗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生产生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启闭迅速的天窗结构,该天窗结构防水性能好、启闭迅速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启闭迅速的天窗结构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启闭迅速的天窗结构,包括窗框、窗扇框及安装于窗扇框上的窗扇玻璃,所述窗扇框安装在窗框的上方,所述窗框上端外侧边向窗扇框的投影均落在窗扇框的下端外侧边以内,所述窗扇框的侧面上还设置有向窗框一侧凸出的框沿,所述框沿均位于窗扇框的上端外侧边的外侧,窗框上端外侧的转角处、框沿与窗扇框下表面的相接处均为圆弧形倒角。

以上提出的窗扇框安装在窗框的上方,可通过在窗框与窗扇框之间设置多个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可为气动装置、液动装置、电机驱动装置等,顶升机构绕窗框周向设置多个的实现方式;也可通过窗扇框的某侧与窗框的对应位置铰接连接的连接方式。

本方案中,通过对窗框上端外侧与窗扇框之间位置关系的限定,可使得窗框完全被覆盖在窗扇框以下,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窗扇框边缘向窗框内侧渗水的情况;同时在窗扇框的边缘设置框沿,以上框沿与窗扇框形成盖状结构扣合于窗框之上,这样便于实现通过以上框沿内侧与窗框外侧的关系,通过框沿起到窗框与窗扇框之间的限位作用,同时便于实现窗框的上缘始终处于框沿的下方,这样,可从根本上解决雨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窗框内侧的情况;进一步的,窗框上端外侧的转角处、框沿与窗扇框下表面的相接处均为圆弧形倒角、窗扇框的侧面上还设置有向窗框一侧凸出的框沿旨在实现以下目的:在窗扇呈关闭状态时,框沿的内侧与窗框之间具有间隙,这样,在窗扇需要斜开时,在一定开启范围内框沿与窗扇不接触,这样,在不需要调整窗扇与窗框竖直方向上间距的情况下,即不需要首先向上平推顶升窗扇框的情况下,即可实现窗扇的斜开,这样,便于实现本天窗结构的迅速开启功能;同时,框沿与窗扇框的连接关系旨在实现窗扇内表面变形的平滑过渡,窗框上端外侧的转角处采用圆弧形倒角也旨在实现对应转角处变形平滑过渡,这样,在窗扇与窗框的接触点位于平滑过渡区域时,可有效避免局部应力过大而造成本结构上的型材过快磨损,同时,在窗扇与窗框的接触点位于平滑过渡区域时,可使得可能发生接触的区域被均匀磨损,这样,可使得窗扇开启或关闭动作更为平稳。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为使得本天窗结构在运用于非人力驱动时,其他动力部件或控制部件可实现内嵌式安装,所述窗框内还设置有安装槽。以上安装槽即用于动力部件或控制部件的内嵌式安装。

作为一种具体的便于其他部件安装、便于将安装槽封装为单独的腔体的实现形式,所述安装槽的开口朝向窗框的内侧,还包括与窗框呈可拆卸连接关系的盖板,所述盖板作为安装槽开口端的封板。

为便于窗扇玻璃在窗扇框上的安装,所述窗扇框上还设置有相对于窗扇框上表面凹陷的玻璃槽,所述窗扇玻璃镶嵌于所述玻璃槽内。

为提升窗扇玻璃在窗扇框上安装时两者之间连接的紧凑性,所述窗扇框上还设置有封装槽,所述封装槽与窗扇框的侧面以及玻璃槽均相通。以上封装槽用于充入玻璃胶等,以通过所述玻璃胶等填补窗扇玻璃与安装槽之间的间隙。本结构中,由窗扇框的侧面注入填充物,以上填充物由封装槽的侧面挤入到所述间隙中。

作为一种在窗框上方便安装具有较大顶升和支撑能力的窗扇顶升机构的实现方案,所述窗扇框至少有一侧上设置有滑轨,各滑轨的长度方向与其所在的框边平行。以上滑轨用于安装滑块,这样,可通过在滑块与窗扇框之间安装斜杆,通过滑块沿着滑轨的运动改变斜杆的倾斜程度,同时以上倾斜程度的改变用于顶升或降下窗扇,这样,可达到通过滑块的运动改变窗扇开启状态的目的。而驱动滑块沿着滑轨运动的实现方案简单,可采用电机驱动螺纹转动,螺纹杆与滑块螺纹连接的形式来达到上述目的。

为便于通过上述滑轨的方案实现窗扇整体顶升,所述窗扇框呈中空的矩形状,窗扇框的两条长度边上均设置有滑轨或两条宽度边上均设置有滑轨。同时本方案中,可通过在窗扇顶升机构上设置特定轴线方向的铰接轴,使得窗扇具有多种开启状态。

作为一种在本结构耗材较少的情况下具有理想刚度的形式,所述窗扇框及窗框均由中空的型材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中,通过对窗框上端外侧与窗扇框之间位置关系的限定,可使得窗框完全被覆盖在窗扇框以下,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窗扇框边缘向窗框内侧渗水的情况;同时在窗扇框的边缘设置框沿,以上框沿与窗扇框形成盖状结构扣合于窗框之上,这样便于实现通过以上框沿内侧与窗框外侧的关系,通过框沿起到窗框与窗扇框之间的限位作用,同时便于实现窗框的上缘始终处于框沿的下方,这样,可从根本上解决雨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窗框内侧的情况;进一步的,窗框上端外侧的转角处、框沿与窗扇框下表面的相接处均为圆弧形倒角、窗扇框的侧面上还设置有向窗框一侧凸出的框沿旨在实现以下目的:在窗扇呈关闭状态时,框沿的内侧与窗框之间具有间隙,这样,在窗扇需要斜开时,在一定开启范围内框沿与窗扇不接触,这样,在不需要调整窗扇与窗框竖直方向上间距的情况下,即不需要首先向上平推顶升窗扇框的情况下,即可实现窗扇的斜开,这样,便于实现本天窗结构的迅速开启功能;同时,框沿与窗扇框的连接关系旨在实现窗扇内表面变形的平滑过渡,窗框上端外侧的转角处采用圆弧形倒角也旨在实现对应转角处变形平滑过渡,这样,在窗扇与窗框的接触点位于平滑过渡区域时,可有效避免局部应力过大而造成本结构上的型材过快磨损,同时,在窗扇与窗框的接触点位于平滑过渡区域时,可使得可能发生接触的区域被均匀磨损,这样,可使得窗扇开启或关闭动作更为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启闭迅速的天窗结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依次为:1、窗扇框,11、框沿,2、窗扇玻璃,3、窗框,4、圆弧形倒角,5、安装槽,6、滑轨,7、玻璃槽,8、封装槽,9、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启闭迅速的天窗结构,包括窗框3、窗扇框1及安装于窗扇框1上的窗扇玻璃2,所述窗扇框1安装在窗框3的上方,所述窗框3上端外侧边向窗扇框1的投影均落在窗扇框1的下端外侧边以内,所述窗扇框1的侧面上还设置有向窗框3一侧凸出的框沿11,所述框沿11均位于窗扇框1的上端外侧边的外侧,窗框3上端外侧的转角处、框沿11与窗扇框1下表面的相接处均为圆弧形倒角4。

以上提出的窗扇框1安装在窗框3的上方,可通过在窗框3与窗扇框1之间设置多个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可为气动装置、液动装置、电机驱动装置等,顶升机构绕窗框3周向设置多个的实现方式;也可通过窗扇框1的某侧与窗框3的对应位置铰接连接的连接方式。

本方案中,通过对窗框3上端外侧与窗扇框1之间位置关系的限定,可使得窗框3完全被覆盖在窗扇框1以下,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窗扇框1边缘向窗框3内侧渗水的情况;同时在窗扇框1的边缘设置框沿11,以上框沿11与窗扇框1形成盖状结构扣合于窗框3之上,这样便于实现通过以上框沿11内侧与窗框3外侧的关系,通过框沿11起到窗框3与窗扇框1之间的限位作用,同时便于实现窗框3的上缘始终处于框沿11的下方,这样,可从根本上解决雨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窗框3内侧的情况;进一步的,窗框3上端外侧的转角处、框沿11与窗扇框1下表面的相接处均为圆弧形倒角4、窗扇框1的侧面上还设置有向窗框3一侧凸出的框沿11旨在实现以下目的:在窗扇呈关闭状态时,框沿11的内侧与窗框3之间具有间隙,这样,在窗扇需要斜开时,在一定开启范围内框沿11与窗扇不接触,这样,在不需要调整窗扇与窗框3竖直方向上间距的情况下,即不需要首先向上平推顶升窗扇框1的情况下,即可实现窗扇的斜开,这样,便于实现本天窗结构的迅速开启功能;同时,框沿11与窗扇框1的连接关系旨在实现窗扇内表面变形的平滑过渡,窗框3上端外侧的转角处采用圆弧形倒角4也旨在实现对应转角处变形平滑过渡,这样,在窗扇与窗框3的接触点位于平滑过渡区域时,可有效避免局部应力过大而造成本结构上的型材过快磨损,同时,在窗扇与窗框3的接触点位于平滑过渡区域时,可使得可能发生接触的区域被均匀磨损,这样,可使得窗扇开启或关闭动作更为平稳。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为使得本天窗结构在运用于非人力驱动时,其他动力部件或控制部件可实现内嵌式安装,所述窗框3内还设置有安装槽5。以上安装槽5即用于动力部件或控制部件的内嵌式安装。

作为一种具体的便于其他部件安装、便于将安装槽5封装为单独的腔体的实现形式,所述安装槽5的开口朝向窗框3的内侧,还包括与窗框3呈可拆卸连接关系的盖板9,所述盖板9作为安装槽5开口端的封板。

为便于窗扇玻璃2在窗扇框1上的安装,所述窗扇框1上还设置有相对于窗扇框1上表面凹陷的玻璃槽7,所述窗扇玻璃2镶嵌于所述玻璃槽7内。

为提升窗扇玻璃2在窗扇框1上安装时两者之间连接的紧凑性,所述窗扇框1上还设置有封装槽8,所述封装槽8与窗扇框1的侧面以及玻璃槽7均相通。以上封装槽8用于充入玻璃胶等,以通过所述玻璃胶等填补窗扇玻璃2与安装槽5之间的间隙。本结构中,由窗扇框1的侧面注入填充物,以上填充物由封装槽8的侧面挤入到所述间隙中。

作为一种在窗框3上方便安装具有较大顶升和支撑能力的窗扇顶升机构的实现方案,所述窗扇框1至少有一侧上设置有滑轨6,各滑轨6的长度方向与其所在的框边平行。以上滑轨6用于安装滑块,这样,可通过在滑块与窗扇框1之间安装斜杆,通过滑块沿着滑轨6的运动改变斜杆的倾斜程度,同时以上倾斜程度的改变用于顶升或降下窗扇,这样,可达到通过滑块的运动改变窗扇开启状态的目的。而驱动滑块沿着滑轨6运动的实现方案简单,可采用电机驱动螺纹转动,螺纹杆与滑块螺纹连接的形式来达到上述目的。本实施例中,斜杆的两端分别与滑块及窗扇框铰接连接。

为便于通过上述滑轨6的方案实现窗扇整体顶升,所述窗扇框1呈中空的矩形状,窗扇框1的两条长度边上均设置有滑轨6或两条宽度边上均设置有滑轨6。同时本方案中,可通过在窗扇顶升机构上设置特定轴线方向的铰接轴,使得窗扇具有多种开启状态。

作为一种在本结构耗材较少的情况下具有理想刚度的形式,所述窗扇框1及窗框3均由中空的型材制成。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