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端检测易检修安全电缆杆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8452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远端检测易检修安全电缆杆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领域,具体是一种远端检测易检修安全电缆杆塔。



背景技术:

目前,220kV及以下输电线路的耐张段一般较长,通常在5km左右,经过10-15档线路,下面还经常会有铁路、高速公路、通航河流等跨越,因此电缆发生损坏时完整的更换一根电缆缆通常需要几天时间,而且需要检测损坏电缆的具体位置,特别是如果需要向铁路、公路部门申请跨越的话,时间就更长了,并且一般情况下像220kV及以下的这种重要输电线路是不允许长期停电检修的。因输电线路直线杆塔不能承受两侧不平衡张力,传统的电缆接续是在耐张塔上进行的,受限因素较多。因此,上述技术问题是一直困扰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端检测易检修安全电缆杆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远端检测易检修安全电缆杆塔,包括电缆、电缆耐张金具串、PH型挂环、PD型挂板、连板、U型挂环、预绞丝线夹和接头盒,所述的U型挂环与连板的上端相连,U型挂环在直线杆塔悬垂设置,连板与电缆水平相交的左右适配位置分别与电缆耐张金具串相连,所述的电缆耐张金具串与固定电缆的预绞丝线夹相连接,左右两端的电缆由接头盒联通,连板上通过连接杆与转辊连接,电缆缠绕在转辊上,连板上安装摄像头,摄像头与外部控制中心连接,接头盒上安装除湿器,所述的电缆耐张金具串由金属杆及PD型挂板和PH挂环串联构成,所述的接头盒内安装电流电压检测器和无线电发射器,电流电压检测器的输出通过导线与无线电发射器外接端口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无线电发射器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 R3、电位器W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三极管T1、自感线圈L1,电阻R1一端连接外接端口a,电阻R1另一端同时连接电容C1、自感线圈L1,自感线圈L1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1 集电极,电容C1另一端连接电位器W1中间引脚,电阻R2一端连接外接端口b,电阻R2另一端同时连接电位器W1一侧引脚、三极管T1基极,电位器W1另一侧引脚同时连接电位器 W1中间引脚和外接端口c,电容C2并联在三极管T1发射极、集电极两端,电阻R3与三极管 T1发射极连接,电阻R3另一端与外接端口c连接,电容C3并联在电阻R3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三极管T1型号为高频发射管BE414或2SC335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电缆的远端检测,并能及时通知工作人员检修,同时检修时,此实用新型无须对原运行的直线杆塔结构做任何改动,当电缆发生损坏时,确定电缆具体损坏的位置后,仅需更换受损电缆至最近耐张塔电缆接头盒的几档电缆缆,或仅仅把相邻的直线杆塔电缆更改为悬垂耐张挂线方式更换损坏光缆的那一档电缆,使得直线杆塔两侧受力平衡,地线支架仅承受垂直荷载的重力作用,有效解决耐张段较长的老线路上电缆无法接续的难问题,使得新旧线路的电缆连接位置更具灵活性,摄像头随时查看接头的连接情况,方便检查,除湿器及时除去接线头上的水汽,避免漏电,保证接线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约了人工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远端检测易检修安全电缆杆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远端检测易检修安全电缆杆塔中无线电发射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电缆,2、电缆耐张金具串,3、PH型挂环,4、PD型挂板,5、连板,6、U型挂环,7、预绞丝线夹,8、紧固螺栓,9、接头盒,10、电流电压检测器,11、无线电发射器, 12、摄像头,13、转辊,14、连接杆,15、除湿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远端检测易检修安全电缆杆塔,包括电缆1、电缆耐张金具串2、PH 挂环3、PD挂板4、连板5、U型挂环6、预绞丝线夹7和接头盒9,所述的直线杆塔悬垂的 U型挂环6与连板5的上端相连,连板5与电缆1水平相交的左右适配位置分别与电缆耐张金具串2相连,

连板5上通过连接杆14与转辊13连接,多余的电缆1缠绕在转辊13上,方便连接,

所述的电缆耐张金具串2与固定电缆的预绞丝线夹7相连接,左右两端的电缆1由接头盒9联通,

连板5上安装摄像头12,摄像头12与外部控制中心连接,摄像头12随时查看接头的连接情况,方便检查,接头盒9上安装除湿器15,除湿器15及时除去接线头上的水汽,避免漏电,保证接线的安全性,

所述的电缆耐张金具串2由金属杆及PD型挂板4和PH挂环3串联构成,所述的接头盒 9内安装电流电压检测器10和无线电发射器11,电流电压检测器10的输出通过导线与无线电发射器11外接端口连接,所述的无线电发射器11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位器W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三极管T1、自感线圈L1,电阻R1一端连接外接端口a,电阻R1另一端同时连接电容C1、自感线圈L1,自感线圈L1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1集电极,电容C1另一端连接电位器W1中间引脚,电阻R2一端连接外接端口b,电阻R2另一端同时连接电位器W1一侧引脚、三极管T1基极,电位器W1另一侧引脚同时连接电位器W1 中间引脚和外接端口c,电容C2并联在三极管T1发射极、集电极两端,电阻R3与三极管T1 发射极连接,电阻R3另一端与外接端口c连接,电容C3并联在电阻R3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由接头盒9中的电流电压检测器10检测电缆电流电压的异常,并输出信号给无线电发射器11,无线电发射器11根据此信号由三极管T1发出信号给远程控制端,通知工作人员检修,同时检修时,此实用新型无须对原运行的直线杆塔结构做任何改动,当电缆发生损坏时,确定电缆具体损坏的位置后,仅需更换受损电缆至最近耐张塔电缆接头盒的几档电缆缆,或仅仅把相邻的直线杆塔电缆更改为悬垂耐张挂线方式更换损坏光缆的那一档电缆,使得直线杆塔两侧受力平衡,地线支架仅承受垂直荷载的重力作用,有效解决耐张段较长的老线路上电缆无法接续的难问题,使得新旧线路的电缆连接位置更具灵活性,摄像头随时查看接头的连接情况,方便检查,除湿器及时除去接线头上的水汽,避免漏电,保证接线的安全性。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