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有效便于操作的液体速凝剂投料搅拌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9645发布日期:2018-06-05 20:3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快速有效便于操作的液体速凝剂投料搅拌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有效便于操作的液体速凝剂投料搅拌罐。



背景技术:

速凝剂用于掺入混凝土中能使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的外加剂,传统的速凝剂搅拌罐的出料口多设置在罐体的侧壁上,这样很难将搅拌完成的液体速凝剂从罐体内排干净;现有的速凝剂搅拌罐上料完全依赖人工上料,上料过程不仅工作量大,强度高,且上料时需要操作人员位于高处,危险性高;此外,人工上料的方式也极大限制了速凝剂投料搅拌的效率。为此,我们提出快速有效便于操作的液体速凝剂投料搅拌罐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搅拌罐需要依赖人工上料,操作繁琐、且效率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操作方便,且快速高效的速凝剂投料搅拌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快速有效便于操作的液体速凝剂投料搅拌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通过支架架设底座上,所述罐体的下端呈锥形,且其下端连接有出料管,所述罐体的上端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驱动轴贯穿密封盖并与设置在罐体内部的搅拌器连接;所述底座上还竖直设有两根滑轨,两根所述滑轨中均设有第一滑块,且两个所述第一滑块之间转动连接有上料桶,所述上料桶的一侧设有圆弧形齿条,所述圆弧形齿条的内圈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与转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所述转动电机通过连杆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两根所述滑轨的上端均连接在同一块横板上,所述横板上安装有双轴卷扬电机和两个改向轮,两个所述改向轮对称设置在双轴卷扬电机的两侧,所述双轴卷扬电机的第一绞盘上绕设有两根第一牵引绳,两根所述第一牵引绳分别穿过两个改向轮与两个第一滑块连接,所述双轴卷扬电机的第二绞盘上绕设有第二牵引绳,所述第二牵引绳的下端穿过横板上的开孔并与进料盖连接,所述进料盖设置在密封盖上进料口的上方,所述进料盖的上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横板连接,且弹簧套设在第二牵引绳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管上设连接有闸阀,且出料管的下端设有连接法兰。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桶左右两端侧壁上均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靠近上料桶的上端设置,所述轴承通过转轴与第一滑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桶靠近罐体一侧的上端设有出料嘴。

进一步地,所述圆弧形齿条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度,且圆心位于所述转轴的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盖远离滑轨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的一端位于竖直设置的滑槽中,所述滑槽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横板和密封盖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将罐体架设在底座上,并将罐体的下端设置成锥形,在搅拌完成后,可将罐体内的速凝剂排空,避免出现大量的速凝剂残留;通过在底座设置滑轨,在滑轨设置上料桶,并将上料桶与双轴卷扬电机连接,利用双轴卷扬电机将上料桶提升至罐体上端的进料口处,通过在罐体一侧设置圆弧形齿条,并将其与转动电机连接,利用转动电机可实现上料桶的倒料,完成上料桶内物料向罐体内部的转移;通过在进料口上侧设置密封盖,并将密封盖与双轴卷扬电机第二绞盘连接,在提升上料桶的过程中,可同时将密封盖升起,以便于后续的倒料,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上料搅拌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快速有效便于操作的液体速凝剂投料搅拌罐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快速有效便于操作的液体速凝剂投料搅拌罐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快速有效便于操作的液体速凝剂投料搅拌罐中圆弧形齿条与转动电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支架,3-底座,4-出料管,5-密封盖,6-搅拌电机,7-滑轨,8-第一滑块,9-上料桶,10-圆弧形齿条,11-齿轮,12-转动电机,13-连杆,14-横板,15-双轴卷扬电机,16-第一牵引绳,17-滑槽,18-第二牵引绳,19-进料盖,20-弹簧,21-第二滑块,22-改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3所示,快速有效便于操作的液体速凝剂投料搅拌罐,包括罐体1,罐体1通过支架2架设底座3上,罐体1的下端呈锥形,且其下端连接有出料管4,需要说明的是,出料管4上设连接有闸阀,且出料管4的下端设有连接法兰,以便于抽料泵连接;罐体1的上端设有密封盖5,密封盖5上设有搅拌电机6,搅拌电机6的驱动轴贯穿密封盖5并与设置在罐体1内部的搅拌器连接。

底座3上还竖直设有两根滑轨7,两根滑轨7中均设有第一滑块8,且两个第一滑块8之间转动连接有上料桶9,具体的,上料桶9左右两端侧壁上均安装有轴承,轴承靠近上料桶9的上端设置,轴承通过转轴与第一滑块8连接,且值得一提的是,上料桶9靠近罐体1一侧的上端设有出料嘴,以便于倒料;上料桶9的一侧设有圆弧形齿条10,圆弧形齿条10的内圈啮合有齿轮11,齿轮11与转动电机12的驱动轴连接,转动电机12通过连杆13与第一滑块8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圆弧形齿条10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90度,且圆心位于转轴的轴线上,以保证齿轮11始终与圆弧形齿条10啮合。

两根滑轨7的上端均连接在同一块横板14上,横板14上安装有双轴卷扬电机15和两个改向轮22,双轴卷扬电机15、转动电机12和搅拌电机6今天通过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连接,两个改向轮22对称设置在双轴卷扬电机15的两侧,双轴卷扬电机15的第一绞盘上绕设有两根第一牵引绳16,两根第一牵引绳16分别穿过两个改向轮22与两个第一滑块17连接,双轴卷扬电机15的第二绞盘上绕设有第二牵引绳18,第二牵引绳18的下端穿过横板14上的开孔并与进料盖19连接,进料盖19设置在密封盖5上进料口的上方,进料盖19的上端连接有弹簧20,弹簧20的上端与横板14连接,且弹簧20套设在第二牵引绳18的外侧;作为进一步改进,进料盖19远离滑轨7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滑块21,且第二滑块21的一端位于竖直设置的滑槽17中,滑槽17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横板14和密封盖5连接,以保证进料盖19时候始终沿竖直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罐体1架设在底座3上,并将罐体1的下端设置成锥形,在搅拌完成后,可将罐体1内的速凝剂排空,避免出现大量的速凝剂残留;通过在底座3设置滑轨7,在滑轨7设置上料桶9,并将上料桶9与双轴卷扬电机15连接,利用双轴卷扬电机15将上料桶9提升至罐体1上端的进料口处,通过在罐体1一侧设置圆弧形齿条10,并将其与转动电机12连接,利用转动电机12来实现上料桶9的倒料;通过在进料口上侧设置密封盖5,并将密封盖5与双轴卷扬电机15第二绞盘连接,在提升上料桶9的过程中,可同时将密封盖5升起,以便于后续的倒料。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