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发火防静电耐磨地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4211阅读:56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业用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混凝土地面,尤其涉及一种不发火防静电耐磨地面。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型工业厂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祖国大地,在厂房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地面也提出了更多的功能性需求,而传统的功能性地面基本为单一功能性地面,且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易起砂、出现裂缝、使用寿命短,其中防静电地面的接地金属网铺设复杂,采用铜箔等连接到接地端子,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断裂。鉴于此,如何实现施工一种地面同时兼具不发火、防静电、耐磨等多种功能,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施工,减少起砂、裂缝等常见质量问题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发火防静电耐磨地面,要解决现有技术施工程序复杂,工程造价高的技术问题;并解决现有地面功能较少,耐磨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发火防静电耐磨地面,其特征在于:不发火防静电耐磨地面绝缘底层、导静电层和混凝土密封固化剂面层,所述导静电层是不发火防静电细石混凝土层,所述绝缘底层上铺设有热镀锌扁钢层,所述热镀锌扁钢层由热镀锌扁钢预埋在导静电层内形成,所述混凝土密封固化剂面层上设有伸缩缝,所述伸缩缝深至导静电层,所述伸缩缝内填充导电密封胶;所述混凝土密封固化剂面层由混凝土密封固化剂渗入不发火防静电细石混凝土形成。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不发火防静电细石混凝土层的不发火防静电细石混凝土由水泥、粒径为0.5-1mm的白云石、粒径为1-1.5mm的白云石和导电粉按照65:20:12:3的重量比配比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底层面积小于50㎡,所述热镀锌扁钢层由热镀锌扁钢在绝缘底层外围铺设一个周圈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底层面积大于50㎡小于100㎡,所述热镀锌扁钢层由热镀锌扁钢在绝缘底层外围铺设一个周圈形成,且在绝缘底层中心轴线位置铺设一根通长的热镀锌扁钢。

此外,所述绝缘底层面积大于100㎡,所述热镀锌扁钢层由热镀锌扁钢以6m×6m为间距铺设成井字格形成,热镀锌扁钢搭接处以单面满焊方式连接。

更加优选地,所述导静电层厚度为40-5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同时具备不发火、防静电、耐磨等多种功能,使用热镀锌扁钢代替复杂的接地导电网,简化施工工艺,解决了铜箔等连接至接地端子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断裂的问题;采用切缝的施工方法代替不发火分格嵌缝材料的设置,无需再考虑嵌缝条需设置可靠连接且与房屋主体工程做成可靠等电位连接,简化了施工流程;混凝土密封固化剂与不发火防静电细石混凝土的结合性使用,增加了地面的耐磨性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面层的起砂、开裂,延长了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易燃品仓库、易产生火花的生产区域或易爆工厂、飞机库等防火、耐磨度要求较高的区域地面施工,且施工简便快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适用等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不发火防静电耐磨地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绝缘底层;2-导静电层;3-混凝土密封固化剂面层;4-热镀锌扁钢层;5-导电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不发火防静电耐磨地面,如图1所示,不发火防静电耐磨地面自下而上依次为绝缘底层1、导静电层2和混凝土密封固化剂面层3,导静电层2是不发火防静电细石混凝土层,绝缘底层1上铺设有热镀锌扁钢层4,热镀锌扁钢层4由热镀锌扁钢预埋在导静电层2内形成,混凝土密封固化剂面层3上设有伸缩缝,伸缩缝深至导静电层2,伸缩缝内填充导电密封胶5;混凝土密封固化剂面层3由混凝土密封固化剂渗入不发火防静电细石混凝土形成,不发火防静电细石混凝土层的不发火防静电细石混凝土由水泥、粒径为0.5-1mm的白云石、粒径为1-1.5mm的白云石和导电粉按照65:20:12:3的重量比配比而成。当绝缘底层1面积小于50㎡时,热镀锌扁钢层4由热镀锌扁钢在绝缘底层1外围铺设一个周圈形成。当绝缘底层1面积大于50㎡小于100㎡时,热镀锌扁钢层4由热镀锌扁钢在绝缘底层1外围铺设一个周圈形成,且在绝缘底层1中心轴线位置铺设一根通长的热镀锌扁钢。当绝缘底层1面积大于100㎡时,热镀锌扁钢层4由热镀锌扁钢以6m×6m为间距铺设成井字格形成,热镀锌扁钢搭接处以单面满焊方式连接,导静电层2厚度为40-50mm。

本实用新型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抄平放线

沿墙弹1m标高线,并在地上弹出接地扁钢铺设位置,将接地引出线使用颜色进行标记并做好记录。

2、对绝缘底层进行基层处理

将凝结的碎石、砂浆等清扫干净;钢筋、钢管等突出物切割处理;对照标高线,核查地面基层是否有较高需剔凿处,对不合格位置进行剔凿并清理干净;在下道工序施工前,基层进行一次凿毛处理。

3、接地体铺设

将热镀锌扁钢(规格为40×4mm)铺设在绝缘底层与导静电层之间(即基层之上),面积小于50㎡的房间,离墙200mm围绕铺设一个周圈;面积小于100㎡大于50㎡的房间,除离墙200mm围绕铺设一个周圈外,还应在中心轴线铺设一条通长热镀锌扁钢;大于100㎡的房间,将热镀锌扁钢以6m×6m为间距铺设成井字格,热镀锌扁钢搭接处以单面满焊方式连接;同样,接地引出线与热镀锌扁钢也以单面满焊方式连接。50㎡以内设置一个接地点,50㎡到100㎡需设置两个接地点。大于100㎡的每增加50㎡增加一个接地点。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铺设或接地。

4、打灰饼

使用掺有3%导电粉的砂浆进行打灰饼冲筋。使用抹子将砂浆抹成20mm规格方形灰饼,间距为2m×2m并呈梅花形布置,灰饼顶端为完成面面层标高。

5、不发火防静电混凝土找平层铺设

不发火防静电混凝土由水泥、白云石(0.5-1mm)、白云石(1-1.5mm)、导电粉按照65:20:12:3的配比(重量比)而成。使用搅拌机将上述料物掺水搅拌(一定要严格按照既定的颗粒级配掺入骨料),并在搅拌完成后加入导电粉继续搅拌约5分钟。搅拌均匀后,由小推车运送到所需地面位置,推送距离应尽量短,以不超过3分钟为宜,且运送过程中路面需保证平整,以避免不合理的振荡加速水泥与骨料的沉淀;运输到指定位置后,迅速铺抹到地面基层上,紧接着用混凝土振捣器进行振捣,然后用2m长刮杠顺着标筋刮平,厚度为40mm,平整度控制在2m内允许偏差4mm。

6、表面磨光

用长尺条将混凝土表面的泌水去除,表面出现浮浆,应使用圆盘的机械镘均匀地将混凝土表面的浮浆破坏掉。在混凝土初凝时(或者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3~4小时),用圆盘机械镘将水泥原浆提出至表面。之后养护3天后进行至少2至3次机械镘磨平作业。

第1次:使用60~90号粗金刚石粗磨,边加水边磨边清扫水泥浆。

第2次:待硬化层吸收下面水分后(一般在第一遍磨完之后),再次进行圆盘的机械镘磨平作业,注意让机械镘作业纵横交错进行。

反复进行如第2次镘磨施工,直至地面光滑无划痕、面层整洁无颗粒。

表面磨光作业:硬化耐磨层的最终修饰加工是使用机械镘结合手工镘加工一次完成。反复进行细磨,可达到不同的表面光洁度及防滑要求。

7、切缝、灌缝

在不发火防静电混凝土施工完成后,为防止混凝土基层开裂,一般按柱对柱轴线对切,且切割线不得大于每隔6m×6m一条。切割伸缩缝一般3~5mm宽,不发火防静电混凝土厚度2/3且不低于20mm。若切割线(两柱)相距>6m或切割线(两柱)间面积超过40m2时,应在两线(柱)中间处加切一条伸缩缝,再灌入导电密封胶。

8、面层施工

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无明显灰尘。将单组份混凝土密封固化剂喷洒或滚涂到地面,并进行细磨至少两小时,期间地面需保持湿润,以保证固化剂能够充分渗透。

9、接地安装

将引出线以单面满焊方式与墙面或地面预留接地端子连接。如设计有要求的,按照设计要求将接地引出线与设备或基础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