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式H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1142阅读:1282来源:国知局
自立式H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立式H杆。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基站建设过程中,覆盖农村的站点常用H杆的方式来解决,但是传统的H杆都需要通过拉线来保持塔体的稳定,拉锚之内的占地面积要求较广,一般要达到10m*8m以上,这就增加了选址和谈点的难度,也导致可用面积较小的场景就无法建设这种H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立式H杆,该自立式H杆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实现无需拉线的H杆。

本实用新型自立式H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在地面中的基坑,所述基坑内底部设有基础垫层,所述基础垫层上竖设有H杆的杆体,在H杆的杆体与基坑内壁之间填充有混凝土圆环柱。

进一步的,上述基础垫层中包括有横、纵交错组成的钢筋网。

进一步的,上述混凝土圆环柱内穿设有引下线,所述引下线的下端与设在地面下的接地钢管连接,所述引下线的上端与H杆上的电器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基础垫层上设有一圈C10混凝土圆环。

进一步的,上述H杆的杆体上设有中间支撑钢架,所述中间支撑钢架包括上、下横杆和连接上、下横杆之间的竖直杆。

本实用新型自立式H杆通过设置基坑,在基坑内底部设有基础垫层和在H杆的杆体与基坑内壁之间填充有混凝土圆环柱,从而使H杆的杆体即具有较强的支撑力,确保H杆的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自立式H杆的优点如下:

1.自立式H杆采用混凝土浇筑基础,无需拉线,占地面积小,仅需3m*3m的用地面积。

2.与传统H杆相比,选址更容易,应用范围更广。

3.节省土地占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地面以下部分的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地面以上部分的剖面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包括但不限于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自立式H杆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在地面中的基坑1,所述基坑1内底部设有基础垫层2,所述基础垫层2上竖设有H杆的杆体3,在H杆的杆体3与基坑1内壁之间填充有混凝土圆环柱4。

进一步的,上述基础垫层中包括有横、纵交错组成的钢筋网5。

进一步的,上述混凝土圆环柱4内穿设有引下线6,所述引下线6的下端与设在地面下的接地钢管7连接,所述引下线6的上端与H杆上的电器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基础垫层上设有一圈C10混凝土圆环8。

进一步的,上述H杆的杆体上设有中间支撑钢架9,所述中间支撑钢架9包括上、下横杆901和连接上、下横杆之间的竖直杆902。

H杆的杆体具有锥度,其锥度为2度,其中混凝土圆环柱4为C20混凝土,其中基础垫层2采用C25混凝土,钢筋网5的钢筋采用HPB235级,基础垫层2厚度为200-300毫米,混凝土圆环柱4高为3200毫米,其中深入土中为2800毫米,混凝土圆环柱4外径为1000毫米,内径与H杆的杆体3下端相同。为了增加强度,基础垫层2中的钢筋网5具有两层,两者间距为100 毫米,下一层钢筋网5距离坑底为50毫米,在位于混凝土圆环柱4中的杆体表面缠绕有螺旋形铁丝,铁丝直径为15毫米,从而可增加两者嵌合力。

本实用新型自立式H杆通过设置基坑,在基坑内底部设有基础垫层和在H杆的杆体与基坑内壁之间填充有混凝土圆环柱,从而使H杆的杆体即具有较强的支撑力,确保H杆的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自立式H杆的优点如下:

1.自立式H杆采用混凝土浇筑基础,无需拉线,占地面积小,仅需3m*3m的用地面积。

2.与传统H杆相比,选址更容易,应用范围更广。

3.节省土地占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