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站粉罐的通料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1102阅读:8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搅拌站粉罐的通料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搅拌站粉罐的通料口。



背景技术:

搅拌站主要用于混凝土工程,主要用途为搅拌混合混凝土。搅拌站包括放置水泥粉的粉罐,粉罐底端连接有通料口,通料口底端连接有螺旋输送机构将水泥粉输送至主楼内进行下一步的混合搅拌。然而水泥粉在空气较为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凝结,因此凝结的水泥粉容易对通料口产生堵塞。

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搅拌站粉罐的通料口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1,所述壳体1设置有连通壳体1内部空腔的延伸管2,所述延伸管2呈朝上倾斜设置且延伸管2内部设置有用于封闭延伸管2的球阀3,所述延伸管2设置有控制球阀3启闭的把手4。当通料口发生堵塞现象时,通过把手4控制球阀3打开延伸管2并利用木棍等长管制工具伸入延伸管2并进入壳体1内部空腔,再通过木棍对壳体1内壁来回不断地敲击产生振动并对凝结的水泥粉进行捣碎处理,从而解决通料口堵塞的问题。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能够解决通料口堵塞的问题,但是由于粉罐还连接有依靠重力输送的机构,粉罐会通过支架抬高,如果发生堵塞工作人员就必须通过支架上的梯子上到通料口所在的位置进行疏通,从而在进行上述操作时会加大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进行疏通的一种搅拌站粉罐的通料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搅拌站粉罐的通料口,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底端设置有与壳体内部空腔相连通的连接管,所述壳体与连接管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启闭壳体开口的蝶阀,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不断敲击壳体内壁的振动机构,所述振动机构联动连接有对结块料进行分散的分散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振动机构自动对壳体内壁的敲击不能够将较为输送的结块料振散同时也能够在敲击过程中将一些结块料碾碎,同时通过分散组件进一步增强对结块料的分散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振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执行组件;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壳体外壁的伺服电机以及由伺服电机驱动贯穿壳体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锥齿轮,所述驱动锥齿轮啮合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轴向固定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并贯穿有支撑板,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以转动杆为轴心转动的从动杆;

所述执行组件包括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与从动杆活动端端相固定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沿支撑板长度方向来回移动的滑动块,所述支撑板远离驱动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端面设置有供滑动块滑动的滑动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于壳体外的伺服电机转动转化为滑动块的来回振动,使振动机构在壳体内具有更合理的空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槽侧壁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滑动块设置有与限位槽相匹配的限位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滑动块的活动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振动机构设置有固定于壳体内壁的保护外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保护外壳防止壳体内部的水泥粉对振动机构内部的活动结构产生阻碍,降低了伺服电机的功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的上端延伸并贯穿于保护外壳外侧,所述分散组件包括多个轴向设置于转动杆上端并沿转动杆高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搅拌头,所述伺服电机设置为间隔式正反转驱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一个伺服电机同时带动振动机构和分散组件对结块料的分散处理,且通过伺服电机的间隔式正反转驱动使转动杆和活动杆的不会相互产生影响,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位于壳体的中心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分散组件能够对水泥粉中的结块料更均匀地进行分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中部设置有直径大于连接管且呈球状的扩容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连接管中的水泥粉在扩容管中得到分散,从而使水泥粉更有利于进行后续的输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自动对通料口进行疏通;

2.加强了对结块料的分散作用;

3.更有利于水泥粉后续的输送。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去除部分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去除部分保护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区域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延伸管;3、球阀;4、把手;5、振动机构;6、驱动组件;61、伺服电机;62、转动轴;63、驱动锥齿轮;64、从动锥齿轮;65、转动杆;66、从动杆;7、执行组件;71、连接杆;72、活动杆;73、滑动块;74、限位条;8、分散组件;81、搅拌头;82、刀片;9、连接管;10、保护外壳;11、支撑板;12、固定块;13、滑动槽;14、限位槽;15、支撑块;16、上法兰;17、下法兰;18、螺栓;19、蝶阀;20、限位块;21、扩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搅拌站粉罐的通料口,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1。所述壳体1底端设置有与壳体1内部空腔相连通的连接管9,所述壳体1与连接管9之间设置有用于启闭壳体1开口的蝶阀19。所述壳体1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上法兰16,所述连接管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法兰17,通过螺栓18将上法兰16和下法兰17拧紧进而对蝶阀19进行固定。所述蝶阀19还设置有限位块20,所述螺栓18贯穿限位块20并限制蝶阀19的径向位移。所述连接管9中部还设置有直径大于连接管9且呈球状的扩容管21,从而使连接管9中的水泥粉在扩容管21中能够得以分散。所述壳体1内部还设置有不断敲击壳体1内壁的振动机构5,所述振动机构5联动连接有分散组件8。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振动机构5包括驱动组件6和执行组件7,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固定连接于壳体1并与壳体1形成密闭空腔的保护外壳10,所述振动机构5位于保护外壳10内部从而防止水泥粉对振动机构5产生阻力。

结合图4和图5,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固定于壳体1外壁的伺服电机61以及由伺服电机61驱动并贯穿壳体1位于保护外壳10内的转动轴62,所述伺服电机61设置为间隔式正反转驱动,所述转动轴62的末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锥齿轮63,所述驱动锥齿轮63啮合有从动锥齿轮64,所述从动锥齿轮64轴向固定有贯穿保护外壳10上壁并位于壳体1中心位置的转动杆65,所述转动杆65于保护外壳10内转动套接有固定于壳体1内壁的支撑板11,所述转动杆65于支撑板11的上端面固定套接有以转动杆65为轴心转动的从动杆66。

如图5所示,所述执行组件7包括一端固定连接于从动杆66活动端的连接杆71,所述连接杆71上端转动套接有活动杆72,所述支撑板11固定连接有与活动杆72下端面相抵接的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内设置有沿支撑板11长度方向来回移动并对壳体1内壁进行敲击的滑动块73以及供滑动块73滑动的滑动槽13,所述滑动块73与活动杆7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61的正反转能够避免活动杆72的移动与转动杆65发生抵触。所述滑动槽13的两相对侧壁均设置有限位槽14,所述滑动块73的两侧设置有与限位槽14相匹配的限位条74。所述固定块12的下端面还设置有与保护外壳10底壁相抵接的支撑块15。

如图5所示,所述分散组件8包括沿位于保护外壳10外侧的转动杆65高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搅拌头81,每个所述搅拌头81包括多个沿转动杆65径向均匀分布的刀片82。

运动过程:

伺服电机61驱动转动轴62带动驱动锥齿轮63转动,进而带动驱动锥齿轮63带动与驱动锥齿轮63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64并带动转动杆65周向旋转,转动杆65带动从动杆66以转动杆65为轴心转动,通过固定于从动杆66杆活动端的连接杆71带动活动杆72的一端沿着从动杆66活动端的圆周轨迹移动并带动滑动块73在滑动槽13内来回移动进而对壳体1内壁持续敲击,转动轴62的转动带动转动轴62上的搅拌头81转动并对壳体1内的结块料进行分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