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噪音治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隔声量可调的隔声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家工业的高速发展,用电量日益增大,各类变压器广泛运用于电力行业,变压器产生的噪音污染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经过广泛的调研测试,变压器噪音因其A声级一般低于80dB(A),低频噪声较突出,且易受设备安装影响,辐射频谱差异较大的噪声,且A声级差异通常约3~6dB,从而导致采用固定隔声量的噪声控制措施的治理难度增大,资源浪费也较大。
在现有的变压器噪音控制工程技术中,吸声墙体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也暴露出以下问题,具体表现为:
1、新建工程变压器安装基本与降噪措施同步实施,吸声墙体安装后,隔声量随之固定,不能根据变压器安装因素引起的声源频谱变动进行隔声量调节;
2、变压器本体各面向外辐射的噪声A声级及噪声频谱均有较大差异,而设计时通常根据较大的噪声A声级进行隔声设计,均存在过量设计,不利于控制噪声治理成本;
3、现有变压器噪声控制技术采用的吸声墙体因其隔声量固定,存在互换性差的缺点,可重复利用率较低。
在现有技术中,可变隔声量的设计仅停留在理论阶段,通常采用调整隔声结构内部空腔的真空度实现,但实施起来难度较大,造价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变压器噪声控制中出现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隔声量可调的隔声墙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隔声量可调的隔声墙体结构,包括内部中空的空心墙板,以及设置在空心墙板内的内部吸音层23和中间隔声层22;所述内部吸音层23靠近空心墙板的内侧面固定设置;所述空心墙板的内部设有厚度大于中间隔声层的空腔,所述中间隔声层22平行于内部吸音层23布置在该空腔内,与内部吸音层23之间形成空气层,所述中间隔声层侧边与空心墙板的内壁滑动装配,在中间隔声层22的中心垂直固设有调节螺杆31,所述空心墙板上设有供调节螺杆31穿过的行程调节孔15,所述行程调节孔15内设有与调节螺杆螺接的调节螺母32。
进一步的,所述行程调节孔15设置在空心墙板的内侧面上,并穿过内部吸音层23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墙板内靠近外侧面固定设有内部阻尼层21,所述中间隔声层22可移动地设置在内部阻尼层21和内部吸音层23之间。
优选的,所述内部吸音层23采用100mm~150mm厚的超细玻璃棉,所述超细玻璃棉采用玻纤布包裹定型。
优选的,所述中间隔声层22采用10mm~15mm厚的水泥纤维压力板,密度不低于1700kg/m3。
优选的,所述内部阻尼层21采用10mm~20mm厚的EPDM发泡橡塑板,阻尼系数不低于2.0,采用自粘型结构,粘接于空心墙板的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隔声层22的两平行侧边对称设置若干组移动滚轮34,所述空心墙板的内壁设有若干与移动滚轮34对应的导轨33。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隔声量可调的隔声墙体结构,所述空心墙板采用左侧封板11、上侧封板12、下侧封板13、右侧封板14、吸音孔板16和外侧背板17拼接而成;所述上侧封板12和下侧封板13折弯设置成平行相对的槽型,并与左侧封板11和右侧封板14连接成方形框架,所述吸音孔板16和外侧背板17分别固定在该方形框架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行程调节孔15开设在吸音孔板16上,其上还设有调节孔盖板16。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封板11和右侧封板14上折弯设置成相互嵌合的卯榫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墙板均采用1.5~3mm厚的钢板,所述吸音孔板上的孔径为3mm,穿孔率大于23%。
本实用新型经过大量的测试验证,在内部空心的墙体中增加隔声层,其整体隔声量及各中心频率隔声量与空腔内部隔声层的相对位置密切相关,尤其是针对变压器的噪声控制,不同的隔声层相对位置能取得显著差异的隔声量,在墙体内设计成调节位置的可移动中间隔声层,可以实现不同噪声的治理,根据已安装好的变压器噪声源和各面辐射噪声的实测噪声进行内部隔声层行程调节,从而达到最佳的隔声效果,有效针对噪声的大小进行调节,有利于避免噪声治理的过量设计,节省投资,提高墙体可重复利用率,降低实施难度及造价。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空心墙板,质量轻,隔声量高,易于实现,可替代传统的固定隔声量墙体结构,在隔声量调节范围内,能有效解决变压器安装过程产生的噪声不利因素,设计时避免过量设计,同时提高了墙体结构的可重复利用率,在噪声源安装因素或噪声源各面辐射噪声差异引起的噪声增大时,可弥补固定隔声量墙体结构隔声量不足的缺陷,并且随着墙体结构的使用,当墙体隔声量出现下降时,亦可以调节提高隔声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隔声墙体结构的外部立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的隔声墙体结构的内部示意图,具体为图1中的A向剖视图。
图中标号:
11-左侧封板,12-上侧封板,13-下侧封板,14-右侧封板,15-行程调节孔,16-吸音孔板,17-外侧背板,18-调节孔盖板;
21-内部阻尼层,22-中间隔声层,23-内部吸音层;
31-调节螺杆,32-调节螺母,33-导轨,34-移动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图示中的一种隔声量可调的隔声墙体结构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由左侧封板11、上侧封板12、下侧封板13、右侧封板14、行程调节孔15、吸音孔板16、外侧背板17和调节盖板18拼接成的空心墙板以及依次设置在墙板内的内部阻尼层21、中间隔声层22和内部吸音层23,在空心墙板内由内地至外依次形成吸音层、空气层、隔声层和阻尼层的可调隔声结构,根据已安装好的变压器噪声源和各面辐射噪声的实测噪声进行内部隔声层的行程调节,从而达到最佳的隔声效果。
具体的,实施例隔声墙体可以由单块空心墙板构成,也可由若干标准化制作的空心墙板单体拼合组装,每块空心墙板单体的规格1000mm~3000mm(高)×1000mm(宽),厚度200mm~300mm之间,由上侧封板12和下侧封板13折弯设置成平行相对的槽型,并与左侧封板11和右侧封板14连接成方形框架,然后将吸音孔板16和外侧背板17分别固定在该方形框架的内侧面和外侧面。
其中,左侧封板11、右侧封板14采用1.5~3mm厚钢板折成凹凸的卯榫结构,用于相邻两块空心墙板单体拼合时相互嵌合,方便横向的两块空心墙板单体相互横向连接,上侧封板12、下侧封板13则折弯成相对的槽型结构,并在折弯的侧边上预埋螺母,方便空心墙板单体的上下侧固定于建筑框架的安装钢结构上,实现隔声墙体结构的稳固。
空心墙板单体的外侧背板17采用1.5mm厚钢板,内侧的吸音孔板16采用金属孔板,其上设置的孔的孔径为3mm,穿孔率大于23%,外侧背板17和吸音孔板16的四周侧边均采用铆钉与四周的封板连接,生产时采用专业铆接生产线,保证铆钉分布均匀,整体布局美观。
本实施例将中间隔声层的行程调节孔15开设在内侧的吸音孔板16上,行程调节孔15的筒体结构穿过紧贴吸音孔板16的内部吸音层23设置,其外侧还设有调节孔盖板16,在内侧的吸音孔板16中心位置设置50mm×50mm的内凹圆筒板作为行程调节孔,孔深100mm,确保行程调节时调节螺杆不超出孔板平面,在行程调节孔外侧设置调节孔盖板16,调节完毕后进行调节孔遮盖,确保整个吸音孔板内侧的内饰面美观。
本实施例的内部吸音层23靠近空心墙板的内侧面,紧贴吸音孔板6固定设置;在空心墙板的内部设有厚度大于中间隔声层的空腔,中间隔声层22平行于内部吸音层23布置在该空腔内,与内部吸音层23之间形成空气层,保证内部空气层的可调行程50mm~100mm。中间隔声层22的侧边与空心墙板的内壁滑动装配,在中间隔声层22的中心垂直固设有调节螺杆31,调节螺杆31另一端同轴穿过行程调节孔15,在行程调节孔15内设有与调节螺杆螺接的调节螺母32,调节螺母32轴向定位在行程调节孔15内,并且调节螺母的最大外径应当小于行程调节孔15,确保能够通过向行程调节孔内插入套筒对调节螺母进行周向旋转操作,通过螺纹传动调节中间隔声层22进行滑移。
本实施例在上侧封板12和下侧封板13的槽内焊接垂直于空心墙板墙面的钢制导轨33,导轨采用1.5mm钢板折成,并设置挡板,并在中间隔声层22的上、下侧边各设置三组移动滚轮34,确保滚动摩擦力小于15N,确保隔声量调节时,隔声层的移动严格按设计方向进行
本实施例的内部吸音层23厚度为100mm~150mm,吸音材料采用容重48kg/m3的超细玻璃棉,耐火等级B1难燃,吸音材料采用玻纤布包裹,防止玻璃棉外露。
本实施例的中间隔声层22采用10mm~15mm厚的水泥纤维压力板,密度不低于1700kg/m3,水泥纤维压力板中心位置开孔,固定安装调节螺杆。
本实施例在空心墙板内靠近外侧面设有内部阻尼层21,内部阻尼层21采用10mm~20mm厚的EPDM发泡橡塑板,阻尼系数不低于2.0,采用自粘型结构,粘接于外侧背板17的内侧面。
本实施例在调节隔声量时,打开调节孔盖板18,采用套筒旋转调节螺母32,通过螺纹传动控制中间隔声层22滑移,根据墙外设置的噪声监测仪实时反馈隔声后的噪音分贝,达到最大隔声量时,停止调节,盖上调节孔盖板18,然后重复以上步骤,调节其他的空心墙板单体,最后形成具有最佳隔声量的整体墙体结构。
以上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