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楼板钢筋定位的移动式支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4038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楼板钢筋定位的移动式支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楼板钢筋定位的移动式支架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楼板钢筋的保护层控制,多采用固定式钢筋支架,采用固定式支架的缺点是钢筋支架是一次性投入,直接浇筑在混凝土中,使钢筋的投入及损耗量增大。另外钢筋支架的架脚要用胶带包裹防止生锈,给施工增加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楼板钢筋定位的移动式支架机构,该移动式支架机构施工操作方便可重复使用,结构简单新颖,实用性高,大大节约了钢筋的用量。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楼板钢筋定位的移动式支架机构,包括外管、内管、支腿杆和撑杆,内管位于外管内,内管的上端连接有把手,外管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外管槽口,撑杆穿过外管槽口与内管连接,支腿杆的一端与外管槽口上端的外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管为两端开口的圆管,内管为两端封闭的圆管,内管的长度大于外管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外管槽口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撑杆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

优选的,所述内管的外壁上开有第一内管孔和第二内管孔,第一内管孔内侧的内管内横向垂直连接有第一定位管,第二内管孔内侧的内管内横向垂直连接有第二定位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撑杆穿过第一槽口和第一内管孔与第一定位管螺纹连接,第二撑杆穿过第一槽口和第二内管孔与第二定位管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腿杆有三个,三个支腿杆呈三角架状连接在外管的外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用于楼板钢筋定位的移动式支架机构,使用时将移动支架机构放在混凝土模板上,然后转动把手,把手通过内管带动撑杆转动,撑杆转动到槽口的一端时停止转动,然后将需要定位的上下两层楼板钢筋放在多个依次排列的移动式支架机构的撑杆上,楼板钢筋实现定位以此控制钢筋的保护层的位置,当混凝土模板的建模完成后,此时楼板钢筋已被初步定位。拆除支架机构时,只要将扭转把手,撑杆转动,撑杆脱离上下层钢筋,将整体的移动式支架机构提起即可。拆除移动式支架机构时可控制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即可,这样钢筋之架可重复使用,达到快捷、方便、节约钢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移动式支架机构施工操作方便可重复使用,结构简单新颖,实用性高,大大节约了钢筋的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楼板钢筋定位的移动式支架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内管和撑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内管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至图3,一种用于楼板钢筋定位的移动式支架机构,包括外管1、内管2、支腿杆3和撑杆4,内管2位于外管1内,内管2的上端连接有把手5,外管1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外管槽口11,撑杆4穿过外管槽口11与内管2连接,支腿杆3的一端与外管槽口11上端的外管1的外壁连接。

外管1为两端开口的圆管,外管1的上端两端开口,可以防止混凝土进入到外管1中后堵塞外管1。内管2为两端封闭的圆管,内管2的长度大于外管1的长度。

为保证支架机构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保证支架机构具有固定钢筋的足够的支撑力。外管槽口11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槽口111和第二槽口112;撑杆4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撑杆41和第二撑杆42。内管2的外壁上开有第一内管孔和第二内管孔,第一内管孔内侧的内管2内横向垂直连接有第一定位管21,第二内管孔内侧的内管2内横向垂直连接有第二定位管22。

第一撑杆41穿过第一槽口111和第一内管孔与第一定位管21螺纹连接,第二撑杆41穿过第一槽口112和第二内管孔与第二定位管22螺纹连接。支腿杆3有三个,三个支腿杆3呈三角架状连接在外管1的外端。

上述用于楼板钢筋定位的移动式支架机构,使用时将移动支架机构放在混凝土模板上,然后转动把手5,把手5通过内管2带动撑杆4转动,撑杆4转动到槽口11的一端时停止转动,然后将需要定位的上下两层楼板钢筋放在多个依次排列的移动式支架机构的撑杆4上,楼板钢筋实现定位以此控制钢筋的保护层的位置,当混凝土模板的建模完成后,此时楼板钢筋已被初步定位,拆除支架机构时,只要将扭转把手5,撑杆4转动,撑杆4脱离上下层钢筋,将整体的移动式支架机构提起即可。拆除移动式支架机构时可控制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即可,这样钢筋之架可重复使用,达到快捷、方便、节约钢筋的目的。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