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管廊装配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2026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综合管廊装配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管廊装配式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投料口和监测系统,是一种现代化、集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根据综合管廊布置特点,同时为保障管线运行安全,电力电缆、通讯线缆一般安装在支架上。

针对现浇混凝土结构,传统的支架技术为在混凝土结构内预埋铁件,然后在预埋铁件上焊接支架。该方式安装效率较低,安装线型、安装精度均较难控制,且支架安装后很难再进行位置调整,后期维护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装配式支架,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综合管廊装配式支架安装结构,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精准控制支架安装线型,且支架为可拆卸移动式,在后期调整维护中也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减支架数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综合管廊装配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支架包括预埋结构和组合支架;

预埋结构包括预制并固结在综合管廊混凝土壁内表面的预埋槽道,预埋槽道背部焊接固定有锚栓并固结于混凝土浇筑体中;

组合支架包括支架杆,支架杆由支撑杆和支撑杆一端垂直焊接固定的固定板构成,固定板通过螺栓与预埋槽道连接固定。

所述螺栓的头部为T形结构。

所述预埋槽道为有折边的凹槽,预埋槽道有多组并沿综合管廊壁竖直布置。

所述螺栓头部T形结构的两端与凹槽的折边张紧固定。

所述综合管廊混凝土壁内预埋固结有纵向和横向布置的钢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预埋槽道和装配式支架结合的安装结构方式,具有较好的可固定性和可移动性,实现灵活可调。在综合管廊受限空间内,结合采用红外线测量定位,安装线型及安装精度均易控制。本实用新型支架结构稳定、可靠,安装仅需几个步骤即可完成,采用的工具少,且工具易于获取,不仅节约了设备成本,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还避免了焊接等工艺可能产生的污染、噪音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式支架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式支架结构俯视示意图。

其中,1是预埋槽道,2是锚栓,3是钢筋,4是支架杆,5是螺栓,6是螺帽,7是综合管廊外壁,8是综合管廊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本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也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附图。

综合管廊装配式支架,装配式支架包括预埋结构和组合支架;

预埋结构包括预制并固结在综合管廊混凝土壁内表面的预埋槽道1,预埋槽道1背部焊接固定有锚栓2并固结于混凝土浇筑体中;

组合支架包括支架杆4,支架杆4由支撑杆和支撑杆一端垂直焊接固定的固定板构成,固定板通过螺栓5与预埋槽道1连接固定。

螺栓5的头部为T形结构。

预埋槽道1为有折边的凹槽,预埋槽道1有多组并沿综合管廊壁竖直布置。

螺栓5头部T形结构的两端与凹槽的折边张紧固定。

综合管廊混凝土壁内预埋固结有纵向和横向布置的钢筋3。

安装施工包括预埋槽道的安装和装配式支架安装。

预埋槽道的安装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放线

综合管廊底板浇筑完成、侧墙钢筋3制安完成后进行预埋槽道1的定位,两端预埋槽道1应距离变形缝25cm,预埋槽道1水平间距1.5m,利用钢卷尺按照设计间距准确的定出预埋槽道1的水平位置,并在底板上做标记,然后从底板用钢卷尺量出预埋槽道1的底部竖直位置,并在钢筋3上做标记

(2)槽道安装

将预埋槽道1用铁丝临时固定在设计位置上,并在顶部设置铅垂线,调整预埋槽道1保证竖直,且使预埋槽道1表面与综合管廊内侧混凝土面齐平,然后将预埋槽道1固定好的自带的锚栓2与主体结构钢筋3进行点焊固定,焊接上部和下部两个点即可。

(3)模板安装

预埋槽道1安装完成后,进行模板的安装,要求预埋槽道紧贴内壁模板。为避免混凝土浇筑时预埋槽道1发生错位,模板安装时,在预埋槽道1背面加一根钢筋支撑。

(4)混凝土浇筑

综合管廊主体混凝土采用汽车泵泵送入仓,入仓时将泵管接近仓面,缓慢下料,浇筑时采用软轴式振捣棒及时进行振捣,振捣时严禁触碰模板及预埋槽道1,混凝土浇筑至顶面后,进行收面养护。

(5)拆模、清理槽道

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模板拆除按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进行。模板拆除后,人工用小刀或小钢片将预埋槽道1内部填塞的环保低密度聚乙烯密封条剔除,保证槽内清洁、无杂物。

装配式支架的安装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放线

采用红外线、钢卷尺进行支架4安装的定位放线,先用钢卷尺,测出本段管廊首尾端最底部支架4位置,将红外线装置放置在管廊的一侧,调整红外线装置的高度和角度,使红外线穿过首尾两点。

(2)支架安装

测量定位完成后,人工安装底层支架杆4。根据红外线所定的位置,人工先将带齿的T形螺栓5放进预埋槽道1内,然后将支架杆4放置在设计位置处,将T形螺栓5旋转90°,使螺栓5卡在预埋槽道1的折边内并安装螺帽6,然后根据红外线微调支架杆4位置,调整好位置后,拧紧螺帽6。底部支架杆4安装完成后,按照设计间距用钢尺进行上层的支架杆4定位,安装方法相同。

(3)检查验收

支架杆4安装完成后,调整红外线装置的高度,逐层检查支架安装位置是否准确,若有偏差,及时进行调整。

本发明采用预埋槽道和装配式支架结合的安装方式,具有较好的可固定性和可移动性,达到灵活可调;在综合管廊受限空间内,支架安装采用红外线测量定位,安装线型及安装精度均较易控制;针对支架的安装,仅需几个步骤即可完成,采用的工具少,且工具易于获取,不仅节约了设备成本,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还避免了焊接等工艺可能产生的污染、噪音等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