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8680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试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模。



背景技术:

试模,又称工程试模,是建筑工地和各院校实验室经常用到的一种建筑仪器附件,按其材质主要包括铸铁和塑料模具两类。在建筑施工领域,试模被用来制备混凝土试块。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650107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试模,包括塑料制成的模体。所述模体内设置有待拔模锥度的混凝土模块腔,模体的外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把手,模体的底部具有通气孔。在使用时,将混凝土填充进模体的混凝土模块腔内,制成试验用的混凝土块,在需要脱模时,可用手握住两个把手,提起模体再将混凝凸块腔中的混凝土块倒出来。

但是,混凝土密度大,制作成较大的混凝土试块后重量大,通过把手提起模体再将混凝土试块倒出的脱模方式比较费劲,且容易因抓握不紧,造成模体脱落,容易砸伤作业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模,其具有脱模方便、安全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试模,包括底板和试模本体,所述试模本体包括定框架和动框架,所述定框架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动框架与定框架相互插接连接形成顶部有开口的试模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与试模腔的正投影形状相同,所述动框架安装后垫板被卡嵌在试模腔内;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固定动框架的限位机构;所述试模还包括用于驱动定框架和动框架靠拢插接或者背离分开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动框架安装在底板上使定框架和动框架插接形成试模腔,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动框架向定框架方向靠拢,然后利用限位机构对动框架进行限位固定。定框架和动框架卡嵌在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垫板上,使得动框架不会在底板上左右移动。安装好动框架后,将混凝土注入试模腔内,待混凝土凝结干固后。解除限位机构对动框架的限位作用,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动框架向远离定框架的方向移动,动框架与混凝土试块分离,可以方便地取出混凝土试块。脱模过程操作方便且不易损坏混凝土试块,无需搬动较重的试模进行脱模,提升了脱模操作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贯穿定框架的侧板设置的若干根转轴;所述转轴一端从定框架的侧板与动框架插接的一侧伸出,且其端部设置有螺纹;所述动框架的侧板上与定框架插接的侧面设置有供转轴端部插入的螺孔;所述定框架远离动框架的侧板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转轴远离动框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主动齿轮转动的控制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控制件可以驱动主动齿轮转动,通过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之间的传动,转轴转动。安装动框架时,转轴的螺纹端旋入动框架上的螺孔,使动框架向定框架方向移动靠拢;脱模时,通过控制件驱动主动齿轮反向转动,转轴的螺纹端反向转动解旋,动框架向远离定框架的方向移动,使动框架与混凝土试块分离,方便了取出混凝土试块。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件为铰接设置在所述主动齿轮上的转动手柄,所述转动手柄包括一端铰接在主动齿轮上的手柄轴和套设在所述手柄轴上的套筒,所述套筒可以在手柄轴上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转动主动齿轮时,先转动转动手柄使其垂直于齿轮平面,然后摇动转动手柄可以驱动主动齿轮转动。套筒可以在手柄轴上转动,方便了转动主动齿轮时使用。完成操作后,转动转动手柄使其折叠收放,减少了占用的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上设置有增摩凸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摩凸纹增大了摇动转动手柄时的握持力,利于驱动主动齿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试模还包括保护盒,所述驱动机构位于保护盒内,所述保护盒包括边框和铰接设置在底板上的活动盖,所述活动盖上设置有锁固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保护盒可以将驱动机构保护在保护盒内,避免灌注混凝土时,混凝土溅落在驱动机构上影响驱动机构的传动。活动盖铰接设置,需要转动主动齿轮时,接触锁固件的锁固,转动打开活动盖即可,操作完成后盖合活动盖通过锁固件可以将其锁固。

进一步地,所述锁固件为贯穿活动盖厚度设置的插销,所述边框上设置有供插销插入的插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打开活动盖时,拔出插销即可解除对活动板的锁固作用;盖合活动盖后,使插销插入边框上的插孔可以将活动盖锁固。

进一步地,所述定框架朝向动框架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动框架朝向定框架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供所述凸块插入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框架与定框架插接时,定框架上的凸块插入到动框架上的凹槽内,使得定框架和动框架的插接处不留间隙,增加了密封性,在浇灌混凝土时不易出现渗漏。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的设置,进一步提升了定框架与动框架插接处的密封性,起到了防渗漏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一共设置有两块且分别位于动框架的两侧,所述限位块远离定框架的一端铰接设置有卡块,转动所述卡块能使卡块与限位块一起构成L形的限位机构卡嵌在动框架的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动框架与定框架完全插接后,转动限位块端部的卡块使卡块与限位块一起形成L形的限位机构卡固在动框架的端部,使其在底板上不会移动,提升了动框架安装的稳固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定框架和动框架插接形成试模腔,在脱模时利用驱动机构可以驱动动框架与定框架分离,便于取出试模腔内的混凝土试块,脱模方便、安全;

2、利用转动手柄驱动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齿轮和转轴转动,可以使转轴的螺纹端插入或退出动框架上的螺孔,从而使得动框架向定框架方向靠拢或远离,以安装动框架或进行脱模;

3、凸块、凹槽和密封垫的配合提升了定框架与动框架插接的密封性,具有防渗漏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试模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实施例中试模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中试模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实施例中试模的爆炸图;

图8为图7中D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试模本体;11、定框架;111、凸块;12、动框架;121、凹槽;122、螺孔;123、密封垫;13、试模腔;2、底板;3、转轴;31、螺纹;32、从动齿轮;4、主动齿轮;5、保护盒;51、边框;511、插孔;52、活动盖;521、插销;7、转动手柄;71、手柄轴;72、套筒;721、增摩凸纹;8、限位块;81、卡块;9、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试模,参照图1,其包括底板2,底板2上设置有试模本体1。试模本体1由动框架12和固定设置在底板2上的定框架11拼接而成,定框架11和动框架12围成顶部有开口的试模腔13。往试模腔13内注入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脱模,可以制得混凝土试块。

参照图1,底板2上固定设置有两块限位块8,限位块8分别为定框架11的两侧,限位块8远离定框架11的一端铰接有卡块81。安装动框架12前,转动卡块81使其垂直于底板2,使动框架12卡嵌在两限位块8之间。动框架12与定框架11插接后,转动卡块81使其卡嵌在动框架12的端部,对动框架12进行限位,使得动框架12在底板2上不会移动。

参照图2和图3,底板2上设置有保护盒5,保护盒5设置在定框架11的端部。保护盒5由矩形的边框51和活动盖52构成,活动盖52的一边铰接在底板2上,可以向上转动活动盖52使其盖合在边框51上。活动盖52远离顶板一侧的边缘处设置有贯穿活动盖52的插销521,边框51上设置有供插销521插入的插孔511。盖合活动盖52后使插销521插入边框51上的插孔511内,可以将活动盖52固定。需要打开活动盖52时,拔出插销521即可。

参照图3,定框架11两侧的侧板内贯穿侧板设置有转轴3,转轴3一端从定框架11与动框架12插接的侧面伸出,另一端伸入到保护盒5(如图2所示)内。转轴3位于保护盒5内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32,位于保护盒5内的定框架11的侧板上设置有主动齿轮4。主动齿轮4与所有的从动齿轮32相啮合,驱动主动齿轮4转动可以使从动齿轮32随之转动,并带动转轴3转动。

参照图5,主动齿轮4上铰接有转动手柄7,转动手柄7由手柄轴71和套筒72组成。手柄轴71一端铰接在主动齿轮4上,套筒72可以在手柄轴71上转动且套筒72上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增摩凸纹721。转动转动手柄7使其垂直于主动齿轮4,摇动转动手柄7,可以驱动主动齿轮4转动。

参照图6,转轴3从定框架11与动框架12插接的侧面伸出的一端设置有螺纹31,动框架12与定框架11插接的侧面设置有螺孔122。安装动框架12时,转轴3转动插入动框架12上的螺孔122内,使定框架11向动框架12方向移动,插接形成完整的试模本体1。脱模时,转轴3反向转动,螺纹31解旋,动框架12向远离定框架11方向移动,定框架11与动框架12分离。

参照图7和图8,定框架11与动框架12插接的侧面设置有凸块111,动框架12与定框架11插接的侧面设置有供凸块111插入的凹槽121,凹槽121内设置有密封垫123。动框架12与定框架11插接时,定框架11上的凸块111插入到动框架12上的凹槽121内,转轴3的端部旋入螺孔122,使得定框架11与动框架12的插接处不留间隙,浇灌混凝土时不易出现渗漏。密封垫123起到了增强密封性的作用。

参照图7,底板2上设置有垫板9,垫板9的形状与试模腔13(如图4所示)的正投影形状相同。动框架12与定框架11拼接后,垫板9被卡嵌在试模腔13内,由于垫板9固定设置在底板2上,限制了动框架12的移动,使得动框架12安装后不易出现滑动,且脱模时,动框架12只能朝远离定框架11的方向移动。

工作原理如下:

浇灌混凝土前,先进行试模本体1的拼接。将卡块81转动至垂直于底板2的状态,使动框架12对准定框架11。利用转动手柄7驱使主动齿轮4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齿轮32和转轴3转动。转轴3的螺纹端旋转插入动框架12上的螺孔122内。定框架11上的凸块111插入到动框架12上的凹槽121内,转动卡块81使其垂直于限位块8对动框架12进行卡固,完成试模本体1的拼接。转动盖合活动盖52,利用插销521将活动盖52固定。

完成试模本体1的拼接合后,往试模腔13内灌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完全干固后,进行脱模。脱模前,转动卡块81解除其对动框架12的卡固作用。拔出插销521,打开活动盖52,利用转动手柄7反向转动主动齿轮4,带动从动齿轮32和转轴3反向转动,螺纹31解旋使得动框架12向远离定框架11方向移动。定框架11与动框架12分开,此时可以方便地取出混凝土试块。

根据需要,在灌注混凝土前可以在试模腔13的内壁上涂抹润滑油脂,以使得脱模时,容易取出混凝土试块。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