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重结构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3621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承重结构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承重结构连接件。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对仿古建筑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由于木结构的局限性致使混凝土与木结构的组合在仿古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仿古建筑中主体承重结构为混凝土柱,为建筑效果美观,梁、枋等上部构件均采用木材,因此混凝土柱与木梁、枋的连接安全性对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阶段仿古建筑的连接中很少采用传统的榫卯结构进行连接,多数采用预埋榫头的形式,这就要求连接彼此的卯口以及榫头要符合相关工程项目的质量检验标准,对施工水平及技术人员的要求相对严格,而如果采用整体现浇梁柱的连接形式,则基线校准难度大,模板的需求量也会有所提高,容易给施工进度造成严重的阻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承重结构连接件,旨在解决现有仿古建筑中混凝土柱与木梁连接方法老旧、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承重结构连接件,用于连接混凝土柱和木梁,包括腹板、设置于腹板上方的第一连接板和设置于腹板下方的第二连接板,所述腹板的板面平行于所述混凝土柱的中轴,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混凝土柱的中轴,所述腹板以及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后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后端均与所述混凝土柱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前端均突出于所述腹板,并形成用于夹持所述木梁的夹持空间,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前端设有用于与木梁相连的螺栓孔。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腹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后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后端预埋于所述混凝土柱内部。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镜像对称设置于所述腹板的上下两侧。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第一连接板包括用于与木梁上表面贴合的第一木梁部和预埋于混凝土柱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木梁部后侧的第一混凝土部,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用于与木梁下表面贴合的第二木梁部和预埋于混凝土柱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二木梁部后侧的第二混凝土部,所述第一木梁部和第二木梁部之间形成所述夹持空间。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第一混凝土部和第二混凝土部为燕尾形。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第一木梁部和第一混凝土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木梁部和第二混凝土部一体成型。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腹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混凝土部和第二混凝土部板面上中心线的位置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第一混凝土部和第二混凝土部预埋入所述混凝土柱中的长度大于所述混凝土柱的半径。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在垂直于所述混凝土柱中轴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木梁部和第二木梁部的长度大于350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结单,改善了混凝土-木组合结构中木梁与混凝土柱的连接点薄弱的现状,对仿古建筑的风格无影响,提高了仿古建筑的外观效果,降低了施工难度,优化了施工过程,提高了施工速度,具有性能安全、施工简捷的特点,提高了木梁与混凝土柱之间的连接强度,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承重结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承重结构连接件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腹板;200、第一连接板;210、第一木梁部;220、第一混凝土部;300、第二连接板310、第二木梁部;320、第二混凝土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承重结构连接件进行说明。所述承重结构连接件,用于连接混凝土柱和木梁,其特征在于:包括腹板100、设置于腹板100上方的第一连接板200和设置于腹板100下方的第二连接板300,所述腹板100的板面平行于所述混凝土柱的中轴,所述第一连接板200和第二连接板300的板面垂直于所述混凝土柱的中轴,所述腹板100以及所述第一连接板200的后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板300的后端均与所述混凝土柱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200和所述第二连接板300的前端均突出于所述腹板100,并形成用于夹持所述木梁的夹持空间,所述第一连接板200和所述第二连接板300的前端设有用于与木梁相连的螺栓孔。腹板100用于连接位于其上方的第一连接板200和位于其下方的第二连接板300,同时三者之间还可以形成稳定的工字钢结构,预埋在混凝土柱中,且与混凝土柱中的钢筋进行焊接,能够有效地保证连接件的一端和混凝土柱的整体性,同时第一连接板200和第二连接板300另一端形成的夹持空间可用于容纳方形的木梁,且通过螺栓孔与木梁之间形成稳定的连接,螺栓孔的设置应该在垂直于前后方向上设置至少两列,同时在平行于前后方向上设置有最少三排的形式,进一步保证连接件与木梁的连接效果,从而使连接件和木梁形成稳定牢固的连接,至此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和木梁以及混凝土形成连接,保证了连接效果,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承重结构连接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结单,改善了混凝土-木组合结构中木梁与混凝土柱的连接点薄弱的现状,对仿古建筑的风格无影响,提高了仿古建筑的外观效果,降低了施工难度,优化了施工过程,提高了施工速度,具有性能安全、施工简捷的特点,提高了木梁与混凝土柱之间的连接强度,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承重结构连接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腹板100、所述第一连接板200的后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板300的后端预埋于所述混凝土柱内部。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承重结构连接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连接板200与所述第二连接板300镜像对称设置于所述腹板100的上下两侧。第一连接板200与所述第二连接板300的外形尺寸一致,且分别位于腹板100的上下两侧,与木梁连接的一端能够形成与木梁高度一致的夹持空间,与混凝土连接的一端能够形成类似工字钢的结构,预埋在混凝土柱中,且与混凝土柱中的钢筋焊接为一体,保证了连接件与混凝土的连接效果。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承重结构连接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连接板200包括用于与木梁上表面贴合的第一木梁部210和预埋于混凝土柱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木梁部210后侧的第一混凝土部220,所述第二连接板300包括用于与木梁下表面贴合的第二木梁部310和预埋于混凝土柱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二木梁部310后侧的第二混凝土部320,所述第一木梁部210和第二木梁部310之间形成所述夹持空间。第一木梁部210和第二木梁部310分别与木梁的上下表面形成接触,同时通过螺纹孔与木梁进行连接,保证良好的连接效果,第一木梁部210和第二木梁部310之间形成的用于容纳木梁的夹持空间的高度与木梁高度一致,可以使外观不至于受到过多影响。第一混凝土部220与第二混凝土部320通过腹板100相连,能够形成类似工字钢的结构,保证混凝土柱浇筑过程中以及成型后的连接稳定性。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承重结构连接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混凝土部220和第二混凝土部320为燕尾形。燕尾形设置使第一混凝土部220和第二混凝土部320伸入混凝土中的部分容易与混凝土形成良好的握紧力,避免连接件从混凝土中脱出,保证了良好的连接强度。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承重结构连接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木梁部210和第一混凝土部220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木梁部310和第二混凝土部320一体成型。一体成型可以保证连接件具有整体强度,实现木梁与混凝土柱之间的稳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承重结构连接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腹板10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混凝土部220和第二混凝土部320板面上中心线的位置连接。腹板100位于第一混凝土部220和第二混凝土部320的板面的中心线上能够使该处近似于工字钢的结构更加稳定,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承重结构连接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混凝土部220和第二混凝土部320预埋入所述混凝土柱中的长度大于所述混凝土柱的半径。预埋在混凝土柱中的第一混凝土部220和第二混凝土部320在混凝土柱的横截面上应尽量占有较大的面积,而燕尾形的第一混凝土部220和第二混凝土部320伸入混凝土中的长度在大于混凝土柱横截面的半径时,该连接较为可靠,所以限定该尺寸关系。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承重结构连接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垂直于所述混凝土柱中轴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木梁部210和第二木梁部310的长度大于350mm。为了保证与木梁连接的稳定性,在木梁与连接件的搭接尺寸上需要保证一定值,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为大于350mm的标准,以实现连接件与木梁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施工方法:

1、将第一混凝土部220、腹板100和第二混凝土部320一同预埋在混凝土柱中,混凝土柱浇筑前需将上述部件与混凝土柱中的钢筋进行焊接,浇筑混凝土后并振捣养护,使连接件稳定的位于混凝土柱中,第一混凝土部220和第二混凝土部320的燕尾形结构难以从混凝土柱中拔出,安全性更高;

2、木梁安装前需进行预钻螺栓孔的操作,如果是与混凝土圆柱进行连接,还需要进行木梁端部的弧度处理,使其端部具有和混凝土圆柱外表面一致的弧形凹槽,保证木梁与混凝土圆柱之间的无缝连接;

3、将处理后的木梁送入第一木梁部210和第二木梁部310形成的夹持空间中,放置到相应位置后,使用螺栓对其进行锚固,即完成木梁与混凝土柱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改善了混凝土-木组合结构中木梁与混凝土柱的连接点薄弱的现状,对仿古建筑的风格无影响,提高了仿古建筑的外观效果,降低了施工难度,优化了施工过程,提高了施工速度,具有性能安全、施工简捷的特点,提高了木梁与混凝土柱之间的连接强度,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