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承板以及组合式楼承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8669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楼承板以及组合式楼承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楼承板以及组合式楼承板。



背景技术:

楼承板又叫做组合楼板、楼层板或钢承板,万承组合楼板,压型钢板.楼承板为钢结构建筑重要配套产品,主要分为开口式楼承板,闭口式楼承板,缩口燕尾式楼承板,钢筋桁架楼承板。

现有技术的普通楼承板在使用的时候,由于经常需要经受高强度的重力或者其他压力,且厚度不够的情况下,经常会出现断裂的问题,若一味增加楼承板的厚度,则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以及运输时候的困难。

鉴于此,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增加自身重量的情况下增强结构强度的楼承板显得尤为重要。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承板,以解决现有情况下,普通楼承板在使用的时候,由于经常需要经受高强度的重力或者其他压力,且厚度不够的情况下,经常会发生断裂,若一味增加楼承板的厚度,则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以及运输时候的困难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楼承板,包括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两端的第一搭接边和第二搭接边;

所述底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部;

所述第一搭接边,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一钩回部,所述第一弯折部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方且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钝角,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底板平行设置且向背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钩回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一延伸部之间形成锐角;

所述第二搭接边,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弯折部、第二延伸部以及第二钩回部,所述第二弯折部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方且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钝角,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底板平行设置且向背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钩回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形成锐角;

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以及凸起部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弯折部连接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的角度和所述第二弯折部连接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的角度相同。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钩回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之间形成的角度和所述第二钩回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形成的角度相同。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采用钢板压制而成。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厚度为0.7cm-1.5cm。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三组加强筋。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两组加强筋。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凸起部的底部设置有一组加强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楼承板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楼承板,包括: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两端的第一搭接边和第二搭接边;所述底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部;所述第一搭接边,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一钩回部,所述第一弯折部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方且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钝角,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底板平行设置且向背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钩回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一延伸部之间形成锐角;所述第二搭接边,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弯折部、第二延伸部以及第二钩回部,所述第二弯折部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方且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钝角,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底板平行设置且向背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钩回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形成锐角;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以及凸起部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

其中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楼承板,由于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筋,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以及凸起部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不但提高了底板的强度,增大了底板的抗压性能,而且提高了两个楼承板连接处的抗压强度,防止连接处断裂;

同时,本实用新型并未增加底板、第一搭接边和第二搭接边的厚度,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质量轻,便于运输和安装,由于未耗费过多的板材,从而也降低了楼承板的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楼承板,以解决现有情况下,普通楼承板在使用的时候,由于经常需要经受高强度的重力或者其他压力,且厚度不够的情况下,经常会发生断裂,若一味增加楼承板的厚度,则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以及运输时候的困难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楼承板,包括多个所述的楼承板;

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底板的第一钩回部和第二钩回部相互钩接,形成组合式楼承板。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弯折部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高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式楼承板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楼承板,包括多个所述的楼承板;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底板的第一钩回部和第二钩回部相互钩接,形成组合式楼承板;

其中需要着重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组合式楼承板,包括上述的楼承板,因此具有楼承板的所有优点,此外,第一钩回部和第二钩回部相互钩接,使得楼承板之间的结合简单,且方便搭接和拆卸,搭接后,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底部的加强筋也能够提高整个组合式楼承板的连接强度,防止连接处的断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的放大图;

图3为基于图1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强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基于图1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楼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底板;110-凸起部;200-第一搭接边;210-第一弯折部;220-第一延伸部;230-第一钩回部;300-第二搭接边;310-第二弯折部;320-第二延伸部;330-第二钩回部;400-加强筋;410-加强底板;420-侧翼板;430-翻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结构请参考图1-4所示: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的放大图;

图3为基于图1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强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基于图1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楼承板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楼承板,包括:底板100以及位于底板100两端的第一搭接边200和第二搭接边300;底板100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部110;第一搭接边2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210、第一延伸部220以及第一钩回部230,第一弯折部210连接在底板100上方且与底板100之间形成钝角,第一延伸部220与底板100平行设置且向背离底板100的方向延伸,第一钩回部230连接在第一延伸部220的上方且与第一延伸部220之间形成锐角;第二搭接边3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弯折部310、第二延伸部320以及第二钩回部330,第二弯折部310连接在底板100上方且与底板100之间形成钝角,第二延伸部320与底板100平行设置且向背离底板100的方向延伸,第二钩回部330连接在第二延伸部320的下方且与第二延伸部320之间形成锐角;第一弯折部210和第二弯折部310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筋400,第一延伸部220、第二延伸部320以及凸起部110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400。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的楼承板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施例提供的楼承板,由于第一弯折部210和第二弯折部310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筋400,第一延伸部220、第二延伸部320以及凸起部110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400,不但提高了底板100的强度,增大了底板100的抗压性能,而且提高了两个楼承板连接处的抗压强度,防止连接处断裂;

同时,本实施例并未增加底板100、第一搭接边200和第二搭接边300的厚度,使得本实施例的质量轻,便于运输和安装,由于未耗费过多的板材,从而也降低了楼承板的制作成本。

具体地,下面针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楼承板的其他结构做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弯折部210连接与底板100之间形成的角度和第二弯折部310连接与底板100之间形成的角度相同。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钩回部230与第一延伸部220之间形成的角度和第二钩回部330与第二延伸部320之间形成的角度相同。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底板100采用钢板压制而成。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底板100的厚度为0.7cm-1.5cm。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弯折部210和第二弯折部310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三组加强筋400。

其中,第一弯折部210和第二弯折部310的加强筋400平行于底板100设置,提高第一弯折部210和第二弯折部310的抗压性能。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延伸部220和第二延伸部320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两组加强筋400。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每个凸起部110的底部设置有一组加强筋400。

其中,该凸起部110底部的加强筋400沿底板100的长度设置,能够提高底板100的抗压性能,第一延伸部220和第二延伸部320的加强筋400与凸起部110底部的加强筋400为平行设置。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加强筋400的数量仅为举例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该加强筋400采用U型加强筋400,其主要包括加强底板410、两个侧翼板420和两个翻折边430,两个侧翼板420分别设置在加强底板410两边,两个侧翼板420的顶端分别向外延伸有翻折边430,侧翼板420的横截面厚度从其与加强底板410的结合处开始向上至其与翻折边430的结合处逐渐缩小。

需要指出的是,U型加强筋400的侧翼板420向上逐渐减少厚度,在不影响其截面模量以及强度的情况下,可以节约材料且抗疲劳性能优良,且翻折边430与第一弯折部210、第二弯折部310、第一延伸部220、第二延伸部320以及凸起部110的接触面积大,结合牢固,不易失稳。

安装时,凸起部110的底部两个侧边分别安装U型加强筋400的两个翻折边430;第一延伸部220和第二延伸部320的底面安装U型加强筋400的两个翻折边430;第一弯折部210和第二弯折部310的两侧分别安装U型加强筋400的两个翻折边430。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式楼承板,包括多个的楼承板;任意相邻的两个底板100的第一钩回部230和第二钩回部330相互钩接,形成组合式楼承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楼承板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组合式楼承板,包括上述的楼承板,因此具有楼承板的所有优点,此外,第一钩回部230和第二钩回部330相互钩接,使得楼承板之间的结合简单,且方便搭接和拆卸,搭接后,第一延伸部220、第二延伸部320底部的加强筋400也能够提高整个组合式楼承板的连接强度,防止连接处的断裂。

具体地,下面针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楼承板的其他结构做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弯折部210的高度低于第二弯折部310的高度。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弯折部210的高度低于第二弯折部310的高度,才能在组装的时候,保证第一钩回部230和第二钩回部330顺利的匹配,保证结构的完整性且组装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