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度可调节的建筑用抹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8490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弧度可调节的建筑用抹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弧度可调节的建筑用抹子。



背景技术:

抹子在建筑领域是一种常见的工具,常用于涂抹灰泥、混凝土浇筑整平、收光等,在许多建筑施工场合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前抹子结构大多为抹板四角为平角,只可用于平面涂抹,对于墙角、转角处或要设计成圆弧的平面,无法抹出规范的阴角,且对于墙角凹直角线的加工,容易出现误差导致墙角线不直、直角不完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弧度可调节的建筑用抹子,以此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弧度可调节的建筑用抹子,由抹板、挂环I、钢丝绳、支撑装置和手持装置构成,所述支撑装置包含底座、竖直管和水平管,所述手持装置包含手柄、法兰盖、垫圈、蝶形螺母、六角螺栓和挂环II;所述挂环I焊接于抹板前端,所述支撑装置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抹板中部;所述钢丝绳两端通过国标型号的钢丝绳套固定于挂环I和挂环II;所述支撑装置与手持装置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竖直管、水平管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所述水平管通过焊接方式与手柄固定连接。

所述手柄与法兰盖的配合方式为过渡配合。

所述垫圈设置于法兰盖和蝶形螺母中间。

所述挂环II焊接于六角螺栓头部,蝶形螺母与六角螺栓的螺纹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蝶形螺母控制六角螺栓在手柄内腔的位置来带动钢丝绳,以此改变抹板的弧度,实现弧度可调节。

2、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多种弧度的墙角、转角和圆弧平面,一板多用,既减少了设备成本,又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方向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抹板,2、挂环I,3、钢丝绳,4、底座,5、竖直管,6、水平管,7、手柄,8、法兰盖,9、垫圈,10、蝶形螺母,11、六角螺栓,12、挂环II。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抹板1、挂环I2、钢丝绳3、支撑装置和手持装置构成,所述支撑装置包含底座4、竖直管5和水平管6,所述手持装置包含手柄7、法兰盖8、垫圈9、蝶形螺母10、六角螺栓11和挂环II12;所述挂环I2焊接于抹板1前端,所述支撑装置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抹板1中部;所述钢丝绳3两端通过国标型号的钢丝绳套固定于挂环I2和挂环II12;所述支撑装置与手持装置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所述钢丝绳3一端通过挂环I2与抹板1前端相连,另一端穿过水平管6通过挂环II12与手持装置的六角螺栓11相连接。

所述底座为方形不锈钢板,所述竖直管和水平管均为带通孔的圆管;所述底座4、竖直管5、水平管6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所述水平管6通过焊接方式与手柄7固定连接。

所述手柄7与法兰盖8的配合方式为过渡配合。

所述垫圈9设置于法兰盖8和蝶形螺母10中间。

所述挂环II12焊接于六角螺栓11头部,蝶形螺母10与六角螺栓11的螺纹相连接。

所述抹板为不锈钢薄板。

所述蝶形螺母和垫圈均为国标型号。

所述手柄内腔截面为正六边形,与六角螺栓头部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

所述手柄内腔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与六角螺栓头部配合,可保证六角螺栓移动而不旋转,以减少对钢丝绳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蝶形螺母控制六角螺栓在手柄内腔的位置来带动钢丝绳,以此改变抹板的弧度,实现弧度可调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