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钢板的预制剪力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6181发布日期:2018-09-07 22:01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钢板的预制剪力墙。



背景技术:

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是指以工厂生产的经济钢型材构件作为承重骨架,以新型轻质、保温、隔热、高强的墙体材料作为围护结构而构成的居住类建筑。由于应用钢材作承重结构,用新型建筑材料作围护结构,一般用钢结构建造的住宅重量是钢筋混凝土住宅的二分之一左右,减小了房屋自重,从而降低了基础工程造价。由于竖向受力构件所占的建筑面积相对较小,因而可以增加住宅的使用面积。同时由于钢结构住宅采用了大开间、大进深的柱网,为住户提供了可以灵活分隔的大空间,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钢结构建筑中较多得采用钢板剪力墙作为墙体,但其现有技术中常规做法是现场进行拼装,其工序较为繁琐,严重影响施工进度。未来趋势是对剪力墙进行预制,直接在工厂完成绝大部分的加工工序,然后直接运送至现场进行搭建焊接。然而,由于钢板剪力墙上需要铺设加劲肋、填充砌体等墙体构件,如何布设这些构件需要经过精心设计,方能满足结构安全和施工效率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一种带钢板的预制剪力墙。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需要指出的是各实现方式中的技术特征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均可进行相互组合,不构成限制。

带钢板的预制剪力墙,包括钢板和钢梁,钢梁的下缘与钢板的一边固定,钢板的其余三边分别在边缘预留一定宽度作为焊接缝;三条焊接缝以及钢梁下翼缘所包围的钢板区域中,分别在钢板两侧焊接固定有若干加劲肋;在钢板两侧均填充有填充物层,且加劲肋的顶部均不露出填充物层顶部;钢板两侧的填充物层外部分别设置外敷板材。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敷板材外表面与钢梁的侧面边缘平齐。

作为优选,所述的钢梁为H型钢梁、矩形钢梁或圆管钢梁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敷板材为CCA板、硅酸钙板、防火板、纤维水泥板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的填充物为预制轻质混凝土、泡沫混凝土、陶粒混凝土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的加劲肋为凹型、L型、条形中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的焊接缝在焊接完毕后,在焊接缝所在位置的钢板两侧分别后补覆盖填充物和外敷板材。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对钢板剪力墙中的加劲肋、钢梁、填充物和外敷板进行合理的布局,使其不仅满足结构性能也同时便于装配,大大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工序,提高了现场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带钢板的预制剪力墙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B-B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实施例的技术特征在没有相互冲突的前提下,均可进行相应组合。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带钢板预制剪力墙,包括单钢板和工字型钢梁。钢梁的下翼缘与钢板的一边通过焊接固定,钢板为了提高其强度,需要在两侧焊接多排水平或者垂直的加劲肋,具体加劲肋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凹型、L型或条形。考虑到现场拼接的方便,钢板除了与钢梁连接一侧之外,其余三侧均需要预留一定的宽度,不铺设其他构件,作为与相邻钢板或者钢梁连焊接的焊接缝。为了包裹住凸起的加劲肋,以利于其他板材的铺设,需要在钢板两侧填充预制轻质混凝土、泡沫混凝土、陶粒混凝土等填充物料,该填充层高度不能低于加劲肋高度,需要将加劲肋包裹于填充物中。填充层表面抹平,然后铺设CCA板、硅酸钙板、防火板、纤维水泥板等外敷板材,外敷板材的外表面最好与钢梁下翼缘侧面平齐。

在工厂将上述预制剪力墙成型后,可直接运输至施工现场,然后根据布局需要,将多面墙体吊装至相应位置,然后通过焊接缝进行相互焊接拼装。焊接完成后,焊接缝所在位置的钢板两侧分别后补覆盖填充物层和外敷板材。由此,大大减少了现场瓶装所需的工序,可加快拼装式钢结构建筑的施工进度。

上述实施例中,钢梁为H型钢梁,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矩形钢梁或圆管钢梁等,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