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用组合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5296阅读:687来源:国知局
建筑设计用组合墙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设计用组合墙板。



背景技术:

建筑物的室内设计是装修的重要基础,很多室内户型结构都无法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导致在装饰时需要增加分隔墙面,由于增加的墙面为砖墙结构,拆装不方便,更不能移动,因此,室内的建筑设计在装修后很难再改动,也给以后的居住和使用带来不便。现有技术的分隔墙面的尺寸都是固定的,需要通过固定胶等拼接,固定胶等化学物质可能产生甲醛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物质,使用不方便且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建筑设计用组合墙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设计用组合墙板,包括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多块固定底座及一对插接底座;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为矩形平面板状结构,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的一端边缘处分别设有第一凸条,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的另一端边缘处分别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凸条及第一凹槽分别沿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的高度方向竖直设置;所述的第一凸条与所述的第一凹槽相适配,使所述的多块组合墙板主体分别通过所述的第一凸条及第一凹槽依次拼接成墙面结构;所述的第一定位柱及第二定位柱分别为方形柱体结构,所述的第一定位柱及第二定位柱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墙面结构的两侧端,所述的第一定位柱的内侧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的第一凹槽相适配的第二凸条,使所述的第一定位柱拼接在所述的墙面结构的另一端边缘处;所述的第二定位柱的内侧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的第一凸条相适配的第二凹槽,使所述的第二定位柱拼接在所述的墙面结构的一端边缘处;所述的多块固定底座分别为“L”形结构,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的底部间隔设有多个预留孔位,所述的多块固定底座的上端分别通过螺栓经所述的多个预留孔位固定在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的底部,使所述的多块固定底座及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的底部贴合在地面上;所述的一对插接底座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定位柱及第二定位柱的底部,所述的一对插接底座的内侧端分别设有插接口,使所述的墙面结构的两端底部分别适配插接在所述的一对插接底座内。

上述的建筑设计用组合墙板,其中,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的底部分别设有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沿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的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的底部边缘处。

上述的建筑设计用组合墙板,其中,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的顶部设有胶黏剂槽,所述的胶黏剂槽沿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的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的顶部边缘处。

上述的建筑设计用组合墙板,其中,所述的一对插接底座的底部分别设有防滑垫,所述的一对插接底座分别通过所述的防滑垫与地面接触连接。

上述的建筑设计用组合墙板,其中,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内分别嵌装有隔音板,位于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的中间部位。

上述的建筑设计用组合墙板,其中,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覆盖有光滑层,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与所述的光滑层为一体结构。

上述的建筑设计用组合墙板,其中,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多块固定底座及一对插接底座分别为木质或塑料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可任意拼接成墙面结构,拆装方便,外形美观,稳定性高,使用安全,便于建筑设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建筑设计用组合墙板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建筑设计用组合墙板的组合墙板主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建筑设计用组合墙板,包括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1、第一定位柱2、第二定位柱3、多块固定底座4及一对插接底座5;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1为矩形平面板状结构,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1的一端边缘处分别设有第一凸条11,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1的另一端边缘处分别设有第一凹槽12,所述的第一凸条11及第一凹槽12分别沿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1 的高度方向竖直设置;所述的第一凸条11与所述的第一凹槽12相适配,使所述的多块组合墙板主体1分别通过所述的第一凸条11及第一凹槽12 依次拼接成墙面结构;所述的第一定位柱2及第二定位柱3分别为方形柱体结构,所述的第一定位柱2及第二定位柱3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墙面结构的两侧端,所述的第一定位柱2的内侧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的第一凹槽 12相适配的第二凸条21,使所述的第一定位柱2拼接在所述的墙面结构的另一端边缘处;所述的第二定位柱3的内侧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的第一凸条11相适配的第二凹槽31,使所述的第二定位柱3拼接在所述的墙面结构的一端边缘处;所述的多块固定底座4分别为“L”形结构,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1的底部间隔设有多个预留孔位13,所述的多块固定底座4的上端分别通过螺栓经所述的多个预留孔位13固定在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1的底部,使所述的多块固定底座4及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1的底部贴合在地面上;所述的一对插接底座5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定位柱2及第二定位柱3的底部,所述的一对插接底座5 的内侧端分别设有插接口51,使所述的墙面结构的两端底部分别适配插接在所述的一对插接底座5内。

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1的底部分别设有加强筋14,所述的加强筋14沿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1的底部边缘处,可提高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1的强度,降低重心,避免倒塌。

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1的顶部设有胶黏剂槽15,所述的胶黏剂槽15沿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1的顶部边缘处,可通过胶黏剂贴合在天花板上,有利于墙面结构的进一步固定。

所述的一对插接底座5的底部分别设有防滑垫52,所述的一对插接底座5分别通过所述的防滑垫52与地面接触连接,可提高一对插接底座5 的置放稳定性。

请参见附图2所示,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1内分别嵌装有隔音板16,位于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1的中间部位,可起到隔音的作用,隔音板16的两个端面通过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1保护,避免损坏。

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1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覆盖有光滑层 17,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1与所述的光滑层17为一体结构,表面光滑美观,便于清洁,也可在墙面上做各种修饰、装饰。

所述的一块或多块组合墙板主体1、第一定位柱2、第二定位柱3、多块固定底座4及一对插接底座5分别为木质或塑料材质制成,成本低,强度高,质量轻,安装方便。

使用时,根据尺寸大小选择合适数量的组合墙板主体1,将多块组合墙板主体1通过第一凸条11和第二凸条12适配拼接,构成墙面结构,若组合墙板主体1较高,可锯开;多块固定底座4的一端通过螺栓经预留孔位13固定在组合墙板主体1的底部,多块固定底座4的另一端可通过螺栓或胶水等固定在地面上,起到固定的作用,使墙面结构保持竖直稳定;第一定位柱2、第二定位柱3通过第二凸条21和第二凹槽31拼接在墙面结构的两侧,起到加固和装饰的作用,一对插接底座5位于第一定位柱2、第二定位柱3的底部并插接在墙面结构上,可起到进一步固定的作用,一对插接底座5可通过螺栓或胶水等方式固定在地面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任意拼接成墙面结构,拆装方便,外形美观,稳定性高,使用安全,便于建筑设计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