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陶瓷罐类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5558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陶瓷罐类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陶瓷罐类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陶瓷,英语:china。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国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在陶瓷生产中,罐类陶瓷又是最重要的种类,而在罐状陶瓷生产结束后,罐内往往因为本身特殊形状,而难以清理内部灰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陶瓷罐类除尘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陶瓷罐类除尘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陶瓷罐类除尘装置,包括主轴筒、第一圆筒、弹性卡梢、节杆、卡槽、第二圆筒、风机、集尘箱、转轴、机箱、电动机和软毛刷,所述主轴筒外设有第一圆筒,所述第一圆筒内侧固定连接弹性卡梢,所述弹性卡梢活动连接节杆,所述节杆上均匀分布卡槽,所述第一圆筒外侧设有第二圆筒,所述第二圆筒与第一圆筒形成吸尘层,所述第二圆筒固定连接风机,所述第二圆筒活动连接集尘箱,所述主轴筒转动连接转轴,所述转轴上方设有机箱,所述机箱内部固定连接电动机,所述节杆底端固定连接软毛刷。

进一步地,所述节杆顶端设有手压柄。

进一步地,所述机箱固定连接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机箱上端固定连接手提。

进一步地,所述集尘箱可抽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新型陶瓷罐类除尘装置优点在于可以清洁各种大小的陶瓷罐,通过设置的主轴带动整个装置的转动,同时带动节杆毛刷的转动,便于清洁,通过设置的节杆及卡槽弹性卡梢,便于推动节杆,调节节杆的长度及毛刷伸出的宽度,进行除尘,通过设置在外层的吸尘层,便于用风机吸收毛刷清洁下的灰尘,使陶瓷罐内保持干净,通过设置的集尘箱,便于储存灰尘,通过设置在机箱上的提手,便于操作整个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巧妙,能有效清洁陶瓷罐类灰尘,操作简单,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陶瓷罐类除尘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陶瓷罐类除尘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轴筒;2、第一圆筒;3、弹性卡梢;4、节杆;5、卡槽;6、手压柄;7、第二圆筒;8、风机;9、集尘箱;10、转轴;11、机箱;12、电动机;13、手提;14、软毛刷;15、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陶瓷罐类除尘装置,包括主轴筒1、第一圆筒2、弹性卡梢3、节杆4、卡槽5、第二圆筒7、风机8、集尘箱9、转轴10、机箱11、电动机12和软毛刷14,所述主轴筒1外设有第一圆筒2,所述第一圆筒2内侧固定连接弹性卡梢3,所述弹性卡梢3活动连接节杆4,所述节杆4上均匀分布卡槽5,所述第一圆筒2外侧设有第二圆筒7,所述第二圆筒7与第一圆筒2形成吸尘层,所述第二圆筒7固定连接风机8,所述第二圆筒7活动连接集尘箱9,所述主轴筒1转动连接转轴10,所述转轴10上方设有机箱11,所述机箱11内部固定连接电动机12,所述节杆4底端固定连接软毛刷。

其中,所述节杆4顶端设有手压柄6。

其中,所述机箱11固定连接开关15。

其中,所述机箱11上端固定连接手提13。

其中,所述集尘箱9可抽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陶瓷罐类除尘装置,工作时,优点在于可以清洁各种大小的陶瓷罐,通过设置的主轴带动整个装置的转动,同时带动节杆毛刷的转动,便于清洁,通过设置的节杆及卡槽弹性卡梢,便于推动节杆,调节节杆的长度及毛刷伸出的宽度,进行除尘,通过设置在外层的吸尘层,便于用风机吸收毛刷清洁下的灰尘,使陶瓷罐内保持干净,通过设置的集尘箱,便于储存灰尘,通过设置在机箱上的提手,便于操作整个装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