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衣槽收集系统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4648发布日期:2018-08-10 19:09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衣槽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衣槽收集系统管道。



背景技术:

污衣槽装置为不锈钢筒体,垃圾从每层楼内投入,垃圾通过重力作用下落至地下层或者底层泄放口,最终输送到污衣暂存间或者洗衣间,是快捷、卫生和经济的运送污衣至洗衣房的设施,广泛应用于酒店、医院和学校,通过污衣槽收集、处理污衣,不仅能快捷运送污衣至洗衣房、减少运送过程中衣物再次受到污染,还能降低人力投入、运送成本,高效、经济和卫生地解决了酒店、医院和学校每天面临的污衣运送难题。

目前,污衣槽的管道普遍附在或者预埋在建筑物上,每节管道之间通过焊接或者法兰与螺栓组件固定的连接方式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安装、维护和拆卸过程还极其繁琐,焊接或者法兰连接还会导致筒体变形,使其内壁产生毛刺或角边,容易刮坏衣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衣槽收集系统管道,以解决传统污衣槽收集系统管道中每节管道之间通过焊接或者法兰与螺栓等连接方式安装、维护和拆卸过程繁琐、产生毛刺或角边易刮坏衣物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污衣槽收集系统管道,包括管道和管箍,所述管道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设有朝外翻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第一管道之间圆滑过渡,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设有朝外翻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与第二管道之间圆滑过渡;

所述管箍箍紧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此时,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管箍内侧设有容置第一翻边及第二翻边的第一U形凹槽,所述管箍的两端均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U形凹槽向管箍两端延伸并贯穿压板,压板上形成第二U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管箍为塑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管箍包括第一管箍和第二管箍,所述第一管箍与第二管箍均呈半圆弧形且内侧设有第一U形凹槽,所述第一管箍的两端及第二管箍的两端均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U形凹槽向第一管箍及第二管箍的两端延伸并贯穿压板,压板上形成第二U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箍和第二管箍均为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翻边与第一管道成90°夹角,所述第二翻边与第二管道成90°夹角;

组装时,所述第一管箍及第二管箍均通过其内侧的第一U形凹槽容置第一翻边及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管箍的一端与第二管箍的一端螺栓连接,所述第一管箍的另一端与第二管箍的另一端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靠近第一管箍及第二管箍中部的一面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平行于管道的轴向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分别设于第二U形凹槽的两侧。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污衣槽收集系统管道,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的一端设有朝外翻的第一翻边,第一翻边与第一管道之间圆滑过渡;第二管道的一端设有朝外翻的第二翻边,第二翻边与第二管道之间圆滑过渡;通过管箍箍紧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由此,实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的连接,连接方式简单,方便安装和拆卸管箍,工作效率高、强度小,而且管道之间的连接紧密,不易出现脱连接的情况。另外,由于第一翻边与第一管道之间圆滑过渡,第二翻边与第二管道之间圆滑过渡,管道不会出现变形,管道内壁也不会产生毛刺或角边,能够防止衣物刮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污衣槽收集系统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管箍拆卸时的内弧面视图;

图4为图3所示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污衣槽收集系统管道的横截面图;

图6为图5所示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5所示第一管箍的内弧面视图;

图8为图7所示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1、第一管道;111、第一翻边;12、第二管道;121、第二翻边;2、管箍;21、第一U形凹槽;22、压板;221、螺栓通孔;222、第二U形凹槽;223、加强筋;231、第一管箍;232、第二管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2所示,为污衣槽收集系统管道;图3-4所示,为呈弧形的管箍2的内弧面视图。

如图1-2所示,该污衣槽收集系统管道包括管道和管箍2,管道包括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第一管道11的下端设有朝外翻的第一翻边111,第一翻边111与第一管道11之间圆滑过渡,第二管道12的上端同样设有朝外翻的第二翻边121,第二翻边121与第二管道12之间圆滑过渡。管箍2箍紧第一翻边111和第二翻边121,由此,将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紧固连接在一起。通过管箍2将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连接在一起,安装过程简单、工作强度相对较小,当需要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时,也方便将管箍2拆卸下来,从而使得第一管道11与第二管道12脱连接,连接紧固且管箍2不容易引起第一管道11与第二管道12变形,有利于保护管道内输送的衣物,衣物也不会因管道变形、内部坑洼或者内壁产生毛刺或角边而受到损坏。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翻边111与第一管道11成90°夹角,由此,第一翻边111的末端成水平状态,第二翻边121与第二管道12成90°夹角,由此,第二翻边121的末端同样设置成水平状态,方便通过管箍2夹紧第一翻边111及第二翻边121的末端,确保第一管道11与第二管道12之间紧固连接,保证了第一翻边111与第一管道11之间圆滑过渡,以及第二翻边121与第二管道12之间圆滑过渡,方便衣物顺利滑下,不至于停留在管道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4所示,管箍2内侧还设有容置第一翻边111及第二翻边121的第一U形凹槽21,管箍2的两端均设有压板22,压板22上均设有螺栓通孔221。组装时,将第一翻边111及第二翻边121容置于第一U形凹槽21,通过第一U形凹槽21将第一管道11与第二管道12套接在一起,再通过螺栓穿过管箍2两端的螺栓通孔221,由此,管箍2合围成一个环形管箍,将第一管道11与第二管道12紧固连接在一起,当需要拆卸时,也方便卸下螺栓,从而解开管箍2,第一管道11与第二管道12脱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U形凹槽21向管箍2两端延伸并贯穿压板22,压板22上形成第二U形凹槽222。由此,第一U形凹槽21与第二U形凹槽222贯穿,组装时,可以通过位于管箍2中部的管箍2和位于两端压板22处的第二U形凹槽222,使得整个管箍2(包括两端的压板22)完全贴合第一翻边111及第二翻边121,保证了第一翻边111及第二翻边121能够呈360°嵌入第一U形凹槽21及第二U形凹槽222中,确保整体管道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管箍2为塑性材料制成,具体塑性材料可以是金属合金、塑胶等等。通过塑性材料制成管箍2具有相当的可塑性,组装时,可以将可塑的管箍2绕成环形管箍,便于第一翻边111及第二翻边121嵌入管箍2的第一U形凹槽21中,方便组装和连接;当不使用时,也能将管箍2拉伸成直条状,方便运输和收纳。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总体结构相同,不同点在于管箍2的结构不同。

图5-6为管箍2的水平横截面图,图7-8为呈半圆形的第一管箍231的内弧面视图。

实施例2中,如图5-8所示,管箍2包括第一管箍231和第二管箍232,第一管箍231和第二管箍232实质上相同,第一管箍231与第二管箍232均呈半圆弧形且内侧设有第一U形凹槽21,第一管箍231的两端及第二管箍232的两端均设有压板22,压板22上均设有螺栓通孔221。组装时,第一翻边111及第二翻边121嵌入第一U形凹槽21中,实现将第一管道11与第二管道12卡接在一起,再通过第一管箍231两端的螺栓通孔221与第二管箍232两端的螺栓通孔221螺栓连接,由此,两个半圆弧形合围成圆形管箍,将第一管道11与第二管道12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当需要维修或者更换时,也方便拆卸,不容易引起管道内壁变形,起到保护管道内部输送的衣物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箍231及第二管箍232均为金属材质制成,借助于金属材质的光滑表面、耐磨损性能,有助于保护管道内运送的衣物不受损伤且管道持久耐用,另外,金属材质具有较好的韧性,安装时,也能通过适当的弯折使管箍2与管道之间贴合更紧密。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U形凹槽21向第一管箍231及第二管箍232的两端延伸并贯穿压板22,压板22上形成第二U形凹槽222。由此,第一U形凹槽21与第二U形凹槽222贯穿,组装时,可以使得整个管箍2(包括两端的压板22)完全贴合第一翻边111及第二翻边121,保证了第一翻边111及第二翻边121能够呈360°嵌入第一U形凹槽21及第二U形凹槽222中,确保整体管道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翻边111与第一管道11成90°夹角,由此第一翻边111的末端呈水平状态;第二翻边121与第二管道12成90°夹角,同样,第二翻边121的末端呈水平状态。组装时,方便将第一翻边111的水平末端及第二翻边121的水平末端均嵌入到第一管箍231及第二管箍232两者内侧的第一U形凹槽21内,由此,实现紧固连接第一管道11与第二管道12,再将第一管箍231的一端与第二管箍232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第一管箍231的另一端与第二管箍232的另一端螺栓连接,合围成的圆形管箍能够很好地固定整个污衣槽收集系统管道,方便安装,当需要维修或者更换时,也能快速进行拆卸,降低劳动强度,加快管道安装工作的进度。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压板22靠近第一管箍231及第二管箍232中部的一面上设有加强筋223,加强筋223平行于管道的轴向方向。由此,平行于管道轴向方向的加强筋223能够起到保护压板22的作用,防止压板22受到强大张力时出现弯折。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加强筋223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分别设于第二U形凹槽222的两侧。当第二U形凹槽222受到第一翻边111、第二翻边121强大的反向张力时,加强筋223能够防止压板22向上下两侧(即第二U形凹槽222的两侧)弯折,进一步加强了加强筋223的保护作用。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