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非电扩声功能的走班制大教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0862发布日期:2018-09-07 22:52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非电扩声功能的走班制大教室。



背景技术: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推进,高中课堂走班制、选课制成为必然,大班额教室也将成为日常教学的主阵地。可容纳200人的大班额教室后排学生的可闻度就比较差了。特别是随着高中学生课程难度增加,坐在后排的学生听不清老师讲课,会开小差,成绩下降,出现厌学情绪;加上高中课堂师生互动交流、自主合作探究的上课模式必须要求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全班学生都可以听的很清楚。老师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清楚的听课,通常有两个办法,一是提高嗓门,尽最大的声音讲课,然而老师这样用嗓过度时间长了很容易引发慢性咽炎,据报道慢性咽炎位居教师职业病首位,患病比例高达80%以上,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一线教师;二是配带扩声设备如小蜜蜂。带扩声设备虽然后排学生听清楚了,但是存在的问题是通过扩声设备发出的声音没有原声那么亲切自然,学生一天八节课都在这种环境下听课会很疲惫,扩声设备声场不均匀,尤其是前排学生又觉得声音太大受不了,而且声音太大会影响隔壁教室上课,造成校园环境声污染。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后排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和前排学生听不清楚,也需要提高音量或者需要用到话筒,很不方便。如何能在教师不借助电扩音设备的前提下,使教室达到老师上课、学生问答,全班同学都可以听的很清楚,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非电扩声功能的走班制大教室,以解决不借助电扩音设备,无法实现老师上课、学生问答,全班同学都可以听得清楚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非电扩声功能的走班制大教室,包括讲台、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声反射板,所述声反射板为长边拼接在一起的第一细长方形板和第二细长方形板,所述第一细长方形板和第二细长方形板呈120°-179°夹角;所述声反射板横向固定在所述走班制大教室讲台上方,所述第一细长方形板的长边水平固定在前墙面上,所述第一细长方形板与前墙面形成50°至70°夹角,固定位置距离地面3.5米以上;所述第二细长方形板的长边水平固定在所述水平吊顶上,所述第二细长方形板与所述水平吊顶夹角呈锐角;所述声反射板的第一细长方形板和第二细长方形板相接形成的棱脊凸向所述走班制大教室的前墙面与所述水平吊顶形成的墙角;所述第一细长方形板宽度为1.5-2米,所述第二细长方形板宽度为0.3-0.6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细长方形板和第二细长方形板的夹角为140°-17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细长方形板和所述前墙面的夹角为60°。

进一步地,所述声反射板为40-60mm厚度的木板,长度与所述走班制大教室内部宽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走班制大教室长为16-18m,所述讲台高度为0.4-0.6m;学生座位逐排抬高,所述学生座位不超过15排,第3排至第15排逐排抬高0.1m至0.14m。

进一步地,所述讲台高度为0.45m,所述学生座位14排;第3排至第11排逐排抬高0.12m;第12排、13排及第14排逐排抬高0.125m、0.13m、0.135m。

进一步地,水平吊顶采用40-60mm厚度的木板。

进一步地,所述走班制大教室的四周墙壁为光滑的石灰反射面,墙裙为瓷砖,地面为水磨石,窗户为普通玻璃,门为木门。

进一步地,椅子座位高0.35-0.45m、座面内宽0.45-0.5m、座面内深0.3-0.4m、扶手高度0.55-0.65m。

进一步地,椅子座位高0.4m、座面内宽0.475m、座面内深0.38m、扶手高度0.61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充分迎合了新课改中学课堂强调师生互动、自主探究模式的要求,解决了老师讲课,所有学生能听清,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老师和其他学生也能听清的重要问题;

(2)针对中学走班制、选课制大教室,上课学生人数不固定,人多和人少都应该有相同的音质效果的问题,采取了相应措施,减少了人数变化对音质产生的影响;

(3)通过对教室台阶、讲台、墙壁、天花板、座椅、地板、窗户的整体设计,达到了教室声音声压级、声场均匀度、混响时间的和谐统一,达到了单一设计不能达到效果,产生了1+1+1>3的新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走班制大教室结构尺寸及座位设计图;

图2是一种声反射板的位置示意图;

图3是一种声反射板安装位置局部放大图;

图4是一种走班制大教室的整体设计后的声音作用效果图;

图5是一种走班制大教室的座椅效果图。

附图说明:1、第一细长方形板;2、第二细长方形板;3、讲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一种走班制大教室结构尺寸及座位设计图;图2是一种声反射板的位置示意图;图3是一种声反射板安装位置局部放大图;图4是一种走班制大教室的整体设计后的声音作用效果图;图5是一种走班制大教室的座椅效果图。

本实施例中走班制大教室如图1所示,是标准矩形200座大教室,长16.7米,宽13.2米,高5.35米,面积为214.5平方米。取老师的平均发声点高度为1.65m,同学坐着听课时听声面高度为1.20m,讲台高度为0.45m,前两排座椅(两侧为第一排座椅)不需要抬高,第三排到倒数第四排逐层抬高0.12m,倒数第三排应抬高0.125m,倒数第二排应抬高0.13m,倒数第一排应抬高0.135m。

声反射板为拼接在一起的第一细长方形板和第二细长方形板,长为13米。所述第一细长方形板和第二细长方形板呈179°夹角;所述声反射板横向置于所述走班制大教室讲台上方,所述第一细长方形板的长边固定在的前墙面上,并与所述前墙面形成60°夹角,固定高度距离地面3.6米;所述第二细长方形板的长边固定在所述水平吊顶上;所述声反射板的第一细长方形板和第二细长方形板相接形成的棱脊凸向所述走班制大教室的前墙面与所述水平吊顶形成的墙角;所述第一细长方形板宽度为1.83米,所述第二细长方形板宽度为0.56米,声反射板安装示意图如图2、图3所示。水平吊顶和声反射板均采用50mm厚木板,并保证平整,更利于声音的反射;走班制大教室的四周墙壁为光滑的石灰反射面,墙裙为瓷砖,地面为水磨石,窗户为普通玻璃,门为木门。整体声反射效果如图4所示。

此外,综合考虑人体工程学与中学桌椅设计规范对座椅进行设计,椅子尺寸座位高0.4米、座面0.475×0.38米、扶手高度0.61米。如下图5,根据吸声量公式a=sα,计算得出坐垫面积加靠背面积为0.404平方米,采用软座垫椅。

经测试,老师讲课时,增加了后排学生的声压级,教室前后排声场均匀度很好;学生问答时,其他学生和老师的声压级也增大了25分贝左右,教室内混响时间处于期望值0.83s左右,教室的听闻环境效果较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