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预制式钢砼组合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2253发布日期:2018-09-04 21:03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厂预制式钢砼组合管。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可以在工厂实现产业化的生产,构件就相当于标准的产品,而运到现场就可以直接进行安装,可以说是既方便,又快捷,在争分多秒抢工期的建筑领域,有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构件在工厂进行标准化生产,质量比在现场生产更有保证,更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构件的高标准的机械化程度,减少了现场人员的配备,在用工成本和安全生产方面都有帮助。

现有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防火性能较差;2、防腐蚀性能较差3、现场施工时工序繁杂,施工进度缓慢;4、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防火、防腐蚀性、结构耐久性能强、施工进度快且成本较低的工厂预制式钢砼组合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工厂预制式钢砼组合管,包括由钢板和/型钢制作成的矩形筒状结构,矩形筒状结构的两条长边所在的平面分别为矩形筒状结构的内侧面和外侧面,矩形筒状结构的两条短边所在的平面分别为矩形筒状结构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矩形筒状结构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对应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布置的圆孔,圆孔内插设有拉结筋,拉结筋与矩形筒状结构之间连接为一体,拉结筋的内端和外端分别向两侧伸出矩形筒状结构,在矩形筒状结构的外部四周设置有横截面呈矩形结构的钢筋骨架,钢筋骨架与矩形筒状结构之间具有间隙,钢筋骨架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固定连接在拉结筋的内端和外端,钢筋骨架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通过栓钉与矩形筒状结构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在矩形筒状结构的外部四周分别浇筑混凝土将钢筋骨架凝结;混凝土、钢筋骨架通过拉结筋与矩形筒状结构组成钢砼组合管。

进一步的,矩形筒状结构采用带肋钢板折弯后焊接而成,带肋钢板表面压制有若干条肋筋,肋筋横断面呈半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梯形。

进一步的,每条肋筋均沿钢砼组合管的垂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设置,所有的肋筋沿钢砼组合管的周向方向和/或垂直方向均匀布置。

进一步的,矩形筒状结构采用压型钢板折弯后焊接而成,压型钢板的横断面呈三角形、梯形、弧形、波浪线或折线形。

进一步的,钢筋骨架采用钢筋网片、竖向钢筋加箍筋或竖向钢筋加抗裂纤维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矩形筒状结构由带肋钢板或压型钢板折弯后焊接而成,带肋钢板和压型钢板均在工厂压制成型,钢板带肋筋不仅增加了钢板的强度,也可根据承载力减小钢板的厚度,同时增大了混凝土与钢板的粘结力,提高了矩形筒状结构的强度及抗变形能力,达到了降低钢材用量节省资源的目的。

利用带肋钢板或压型钢板与拉结筋、栓钉、钢筋骨架、外部包裹的混凝土之间的互相约束作用来增加构件的抗拉及抗压强度,在安装阶段利用未浇筑管内混凝土的钢砼组合管来承担施工荷载与风荷载,从而降低了单个构件的重量,大大降低了运输及吊装作业的成本。

本发明在施工时,可以在工厂中预制为─型、├型、┘型、┼型或□型等多种形式,并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现场浇筑钢砼组合管内部空腔中的混凝土,形成了钢砼组合剪力墙结构。混凝土与钢筋骨架通过拉结筋与内侧的带肋筋的钢板组成整体,利用内外砼约束作用增强钢板壁的几何稳定性,改变了带肋钢板或压型钢板的失稳模态,避免或延缓矩形筒状结构发生局部屈曲,同时整体结构利用预制矩形筒状结构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使混凝土的强度得以提高,塑性、韧性性能大为改善,抗压强度和延性也大大提高。这种钢砼组合剪力墙装配式结构保证了所有墙体材料性能的充分发挥。

本发明使得剪力墙的施工工序变得简单,进而提高了施工进度,钢砼组合剪力墙的外侧壁采用带肋筋的钢板,通过拉结筋增加钢与砼接触面积增强钢砼组合剪力墙的整体性,矩形筒状结构的四周外侧设置有与矩形筒状结构外侧壁不接触的钢筋网片,使得矩形筒状结构外侧包裹的混凝土与矩形筒状结构的结合更加牢固,进而提高钢砼组合剪力墙的抗变性能,由于矩形筒状结构的内外侧均包裹有混凝土,所以钢砼组合剪力墙可以防火、防腐蚀,结构耐久性得到大大提升。

综上所述,在工厂预制混凝土、钢筋骨架通过拉结筋与矩形筒状结构组成整体钢砼组合管,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使混凝土的延性和抗压强度大幅度提高,整体钢砼组合剪力墙结构的塑性和韧性性能大为改善,大大提高了剪力墙的抗变形能力和抗压强度,同时因矩形筒状结构包裹在混凝土里边,钢结构建筑的防火防腐蚀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矩形筒状结构采用带肋钢板时的水平断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矩形筒状结构采用压型钢板时的水平断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垂直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工厂预制式钢砼组合管,包括矩形筒状结构1,矩形筒状结构1的两条长边所在的平面分别为矩形筒状结构1的内侧面和外侧面,矩形筒状结构1的两条短边所在的平面分别为矩形筒状结构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矩形筒状结构1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对应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布置的圆孔,圆孔内插设有拉结筋2,拉结筋2与矩形筒状结构1之间连接为一体,拉结筋2的内端和外端分别向两侧伸出矩形筒状结构1,在矩形筒状结构1的外部四周设置有横截面呈矩形结构的钢筋骨架3,钢筋骨架3与矩形筒状结构1之间具有间隙,钢筋骨架3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固定连接在拉结筋2的内端和外端,钢筋骨架3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通过栓钉4与矩形筒状结构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在矩形筒状结构1的外部四周分别浇筑混凝土6将钢筋骨架3凝结;混凝土6、钢筋骨架3通过拉结筋2与矩形筒状结构1组成钢砼组合管。

矩形筒状结构1采用带肋钢板折弯后焊接而成,带肋钢板表面压制有若干条肋筋7,肋筋7横断面呈半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梯形。

每条肋筋7均沿钢砼组合管的垂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设置,所有的肋筋7沿钢砼组合管的周向方向和/或垂直方向均匀布置。

钢筋骨架3采用钢筋网片、竖向钢筋加箍筋或竖向钢筋加抗裂纤维制成。

矩形筒状结构1由带肋钢板折弯后焊接而成,带肋钢板在工厂压制成型,钢板带肋筋7不仅增加了钢板的强度,也可根据承载力减小钢板的厚度,同时增大了混凝土6与钢板的粘结力,提高了矩形筒状结构1的强度及抗变形能力,达到了降低钢材用量节省资源的目的。

利用带肋钢板与拉结筋2、栓钉4、钢筋骨架3、外部包裹的混凝土6之间的互相约束作用来增加构件的抗拉及抗压强度,在安装阶段利用未浇筑管内混凝土6的钢砼组合管来承担施工荷载与风荷载,从而降低了单个构件的重量,大大降低了运输及吊装作业的成本。

本发明在施工时,可以在工厂中预制为─型、├型、┘型、┼型或□型等多种形式,并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现场浇筑钢砼组合管内部空腔中的混凝土,形成了钢砼组合剪力墙结构。其混凝土与钢筋骨架3通过拉结筋2与内侧的带肋筋7的钢板组成整体,利用内外砼约束作用增强钢板壁的几何稳定性,改变了带肋钢板的失稳模态,避免或延缓矩形筒状结构1发生局部屈曲,同时整体结构利用预制矩形筒状结构1对混凝土6的约束作用使混凝土6的强度得以提高,塑性、韧性性能大为改善,抗压强度和延性也大大提高。这种钢砼组合剪力墙装配式结构保证了所有墙体材料性能的充分发挥。

本发明使得剪力墙的施工工序变得简单,进而提高了施工进度,钢砼组合剪力墙的外侧壁采用带肋筋7的钢板,通过拉结筋2增加钢与砼接触面积增强钢砼组合剪力墙的整体性,矩形筒状结构1的四周外侧设置有与矩形筒状结构1外侧壁不接触的钢筋网片,使得矩形筒状结构1外侧包裹的混凝土6与矩形筒状结构1的结合更加牢固,进而提高钢砼组合剪力墙的抗变性能,由于矩形筒状结构1的内外侧均包裹有混凝土6,所以钢砼组合剪力墙可以防火、防腐蚀,结构耐久性得到大大提升。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矩形筒状结构1采用压型钢板折弯后并焊接而成,压型钢板的横断面呈三角形、梯形、弧形、波浪线或折线形。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