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对自动抹墙机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人们提出了多种结构形式的自动抹墙机,现有技术中具有代表性的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5月8日公告的一份名为“一种新型自动抹墙机”、申请号为“201721034624.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此类抹墙机工作时先通过“传送装置”将水泥铺设在墙面上,再通过“收料斗”将水泥抹平,并对多余的水泥进行收集。
然而,人们在实际使用后发现,一方面,此类设备依然需由人工将水泥铲到传送装置上,当传送装置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将给操作人员的劳动负荷带来巨量的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此类设备中用于抹平水泥面的收料斗始终固定连接在传送装置下方,因此,将无法有效对墙根和墙顶的水泥进行铺设,这其中,操作人员对墙顶的水泥铺设又尤为不便。
综上所述,此类自动抹墙机只能降低操作人员在铺设墙面中部的水泥时的作业时间,并不能显著降低劳动强度;同时,此类设备无法铺设墙面顶部顶的水泥的缺陷,也将进一步的增加操作人员的劳动负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对水泥的铺设效果好、无需操作人员手动加料且在墙面顶部也可进行水泥的铺设、抹平,从而在真正意义上起到显著降低劳动强度、缩短作业时间的自动抹墙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基体、铺料组件、送料组件、刮平组件和一对联动组件,所述基体包括顶板、底座和一对立柱,两所述立柱竖直设置,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在两所述立柱的顶端,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两所述立柱的低端;
所述刮平组件包括水平滑板、集料斗和直线驱动机构,所述水平滑板的两侧开设有与所述立柱相适配的滑孔,使得水平滑板的两侧套接两所述立柱,所述集料斗固定连接在水平滑板的顶面上,所述直线驱动机构连接在立柱上、且用于驱动水平滑板做直线升降运动;
所述铺料组件包括固定架、固定框、铺料带和一对铺料辊,所述固定架位于水平滑板的上方、且两所述立柱均穿设所述固定架,所述固定框的底部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的顶面上、且固定框位于两立柱之间,一对铺料辊的两端均铰接在固定框中,所述铺料带呈环形绕设在一对铺料辊上;
一对所述联动组件分别位于一对立柱的后侧,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接触板、螺杆、压簧、连杆和铰接座,所述螺杆的下部穿设所述水平滑板、且与水平滑板滑动连接,所述螺杆的中部穿设所述固定架、且与固定架螺纹连接,所述压簧套接所述螺杆、且抵在固定架和水平滑板之间,所述接触板铰接在螺杆的顶端,所述铰接座固定连接在固定框的后侧,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接触板相铰接、且另一端与铰接座相铰接。
所述固定框包括框底板和一对框侧板,所述固定架的顶面上开设有一对截面呈l字形的滑槽,一对所述框侧板的底部呈l字形、且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中,所述铺料辊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一对框侧板上,所述框底板固定连接在两框侧板之间。
所述送料组件包括送料软管、送料座、挡料板和至少一弹簧,所述送料座呈空心状、且固定连接在铺料带的上方,所述送料软管的一端伸入送料座中、且另一端与水泥源相连通,所述送料座的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挡料板插接于所述通槽中,所述弹簧抵在所述通槽的槽底和挡料板之间。
所述挡料板的端面上开设有竖直滑槽,所述通槽的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竖直滑槽相适配的竖直滑块。
本发明使用时,操作人员可将水泥倾倒在铺料带上,并在开启铺料辊使得铺料带运行的同时,开启直线驱动机构使得集料斗和固定框同步缓慢上升;从而使得水泥可在铺料带的作用下由下而上逐步铺设在墙面上,并在集料斗的作用下将铺设后的水泥进行刮平。
至接触板与顶板接触后,水平滑板和集料斗将持续的做缓慢的上升运动,而固定框和铺料带则将边上升边在连杆的作用下朝向立柱的后侧水平滑移,让出集料斗上行的空间;待固定框和铺料带上升至极限位置后,直线驱动机构的持续运行将进一步压缩压簧,使得集料板最终上行到顶。即有效解决了传统抹墙机无法铺设墙面顶部顶的水泥,更无法自动对墙面顶部顶的水泥进行刮平的缺陷。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对水泥的铺设效果好且在墙面顶部也可自动进行水泥的铺设、抹平,从而在真正意义上起到显著降低劳动强度、缩短作业时间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案中铺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本案中刮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6是本案中送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a-a处局部剖视图,
图8是本案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一,
图9是本案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二,
图10是本案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三;
图中11是顶板,12是底座,13是立柱;
21是水平滑板,210是滑孔,22是集料斗;
31是固定架,32是固定框,321是框底板,322是框侧板,33是铺料带,34是铺料辊;
41是接触板,42是螺杆,43是压簧,44是连杆,45是铰接座;
51是送料软管,52是送料座,53是挡料板,54是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图1-10所示,包括基体、铺料组件、送料组件、刮平组件和一对联动组件,所述基体包括顶板11、底座12和一对立柱13,两所述立柱13竖直设置,所述顶板11固定连接在两所述立柱13的顶端,所述底座12固定连接在两所述立柱13的低端;
所述刮平组件包括水平滑板21、集料斗22和直线驱动机构,所述水平滑板21的两侧开设有与所述立柱相适配的滑孔210,使得水平滑板21的两侧套接两所述立柱13,所述集料斗22固定连接在水平滑板21的顶面上,所述直线驱动机构连接在立柱上、且用于驱动水平滑板21做直线升降运动;这样,开启直线驱动机构后,即可驱动水平滑板沿一对立柱做直线升降运动;
其中,由于直线驱动机构的形式有很多,可以是液压缸、气动杆、电动螺杆等,也可以是类似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一种新型自动抹墙机”中的驱动形式,因此,本案中对直线驱动机构不再赘述;
所述铺料组件包括固定架31、固定框32、铺料带33和一对铺料辊34(其中一铺料辊内设有旋转电机,从而使得其中一铺料辊可主动旋转,从而最终带动铺料带运行),所述固定架31位于水平滑板21的上方、且两所述立柱13均穿设所述固定架31,所述固定框32的底部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31的顶面上、且固定框32位于两立柱13之间,一对铺料辊34的两端均铰接在固定框32中,所述铺料带33呈环形绕设在一对铺料辊34上;
一对所述联动组件分别位于一对立柱13的后侧,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接触板41、螺杆42、压簧43、连杆44和铰接座45,所述螺杆42的下部穿设所述水平滑板21、且与水平滑板21滑动连接,所述螺杆42的中部穿设所述固定架31、且与固定架31螺纹连接,所述压簧43套接所述螺杆42、且抵在固定架31和水平滑板21之间,所述接触板41铰接在螺杆42的顶端,所述铰接座45固定连接在固定框32的后侧,所述连杆44的一端与接触板41相铰接、且另一端与铰接座45相铰接。其中,受压簧作用力影响,当螺杆不受其他外力时,其与固定架将保持“咬合”状态,从而使得固定架和固定框在无外力影响时可保持稳定,避免了二者之间出现沿水平方向上的意外窜动。而当螺杆与固定架被迫产生相对运动时,螺杆边旋转边与固定架做直线相对运动,同时,将在连杆的作用下,拉拽固定框,使得固定框相对于固定架做水平方向上的直线相对运动,即固定框与螺杆竖直方向上的相对运动将在连杆的作用下转化为固定框与固定架水平方向上的相对运动。
当本案对墙面中部的水泥进行铺设时,操作人员可将水泥倾倒在铺料带上,并在开启铺料辊使得铺料带运行的同时,开启直线驱动机构使得集料斗和固定框同步缓慢上升;从而使得水泥可在铺料带的作用下由下而上逐步铺设在墙面上,并在集料斗的作用下将铺设后的水泥进行刮平。
而当本案中刮平组件、铺料组件、联动组件的逐步上行,直至接触板与顶板接触后,如图8-9所示,水平滑板和集料斗将持续的做缓慢的上升运动,而固定框和铺料带则将边上升边在连杆的作用下朝向立柱的后侧水平滑移,让出集料斗上行的空间,直至固定框和铺料带上升至极限位置(即到顶与顶板接触),此后,如图9-10所示,直线驱动机构的持续运行将进一步压缩压簧,使得集料板最终上行到顶。即有效解决了传统抹墙机无法铺设墙面顶部顶的水泥,更无法自动对墙面顶部顶的水泥进行刮平的缺陷。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对水泥的铺设效果好且在墙面顶部也可自动进行水泥的铺设、抹平,从而在真正意义上起到显著降低劳动强度、缩短作业时间的优点。
所述固定框32包括框底板321和一对框侧板322,所述固定架31的顶面上开设有一对截面呈l字形的滑槽,一对所述框侧板322的底部呈l字形、且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中,所述铺料辊34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一对框侧板322上,所述框底板321固定连接在两框侧板322之间。从而使得固定框可且仅可与固定架做水平方向上的相对运动,从而进一步的提升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所述送料组件包括送料软管51、送料座52、挡料板53和至少一弹簧54,所述送料座52呈空心状、且固定连接在铺料带33的上方,所述送料软管51的一端伸入送料座52中、且另一端与水泥源相连通,所述送料座52的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挡料板53插接于所述通槽中,所述弹簧54抵在所述通槽的槽底和挡料板53之间。这样,铺料装置上行到极限位置后,挡料板也将同时与顶板相接触,从而克服弹簧的作用力下行,堵住送料座,并在固定框平移的过程中,始终在顶板的影响下阻挡水泥进入铺料带上,从而起到了自动阻断物料的作用。这样,本案在增设了送料组件后,使得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操作人员无需再手动填充水泥,进一步降低劳动强度、缩短作业时间。
所述挡料板的端面上开设有竖直滑槽,所述通槽的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竖直滑槽相适配的竖直滑块。从而使得挡料板的运动更为稳定、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