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梁柱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预制梁柱压接节点钢筋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好的建造方式。从受力方面和施工便利性方面来看,装配式结构的节点构造都是关键的影响因素。目前,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多采用节点区现浇的做法,该做法需要处理节点区梁柱钢筋的避让问题、湿作业工作量大、施工效率不高。
另外一种梁柱节点的压接做法可较好的避免以上缺点,其构造上利用贯穿于预制柱和预制梁的预应力钢铰线将梁柱节点压接在一起,避免了节点区钢筋的冲突,同时避免了大量的混凝土浇注作业,施工效率高,经济效益好。但是,这种预制梁柱压接节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梁柱节点钢筋连接采用钢筋续接器,由于预制梁加密区范围内的外伸封闭箍筋距离钢筋续接器较近,经常会限制连接钢筋的操作空间,不能保证钢筋拧入续接器的深度甚至根本无法拧入,直接影响到钢筋连接的质量和框架结构的安全。另外,为了解决梁柱节点区钢筋避让较难的问题,采用预应力钢筋将梁柱节点压接在一起,但是这种压接方式存在预应力钢筋过早压屈,节点延性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预应力装配式梁柱节点梁端焊接箍筋构造及安装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预制梁加密区范围内的外伸封闭箍筋距离钢筋续接器较近,经常会限制连接钢筋的操作空间,不能保证钢筋拧入续接器的深度甚至根本无法拧入,影响钢筋连接的质量和框架结构的安全;采用钢绞线将梁柱节点压接的方式导致预应力钢筋过早压屈,节点延性不好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应力装配式梁柱节点梁端焊接箍筋构造,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预制混凝土柱和预制混凝土叠合梁,所述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包括预制混凝土梁和梁后浇层,所述预制混凝土梁通过水平设置的后张预应力束连接在预制混凝土柱上,所述梁后浇层的顶部预埋有叠合梁顶纵筋,所述叠合梁顶纵筋穿过预埋在预制混凝土柱内的钢筋续接器,进而与预埋在预制混凝土柱内的柱内锚固钢筋连接;
所述预制混凝土梁包括有预制混凝土梁体、上端伸出预制混凝土梁体的普通外伸封闭箍筋和梁端外伸开口箍筋,以及预埋在预制混凝土梁体中的叠合梁底纵筋,所述普通外伸封闭箍筋将叠合梁底纵筋和叠合梁顶纵筋箍在一起,所述梁端外伸开口箍筋的两个开口端相互搭接、单面焊接形成封闭箍筋,进而将叠合梁顶纵筋和叠合梁底纵筋箍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叠合梁顶纵筋和叠合梁底纵筋对应设置,梁端外伸开口箍筋包括将外圈的叠合梁顶纵筋和外圈的叠合梁底纵筋箍在一起的梁端外伸开口外圈箍筋,以及将内圈的叠合梁顶纵筋和内圈的叠合梁底纵筋箍在一起的梁端外伸开口内圈箍筋。
优选地,预制混凝土柱和预制混凝土梁的边节点处,预制混凝土柱为边柱,预制混凝土梁体沿长度方向通长设置有梁预应力孔道,预制混凝土柱内水平设置有与梁预应力孔道配合的柱预应力孔道,后张预应力束依次穿过梁预应力孔道和柱预应力孔道,进而通过预应力筋外锚头固定。
优选地,预制混凝土柱和预制混凝土梁的中节点处,预制混凝土柱为中柱,预制混凝土梁体沿长度方向通长设置有梁预应力孔道,预制混凝土柱内水平设置有与梁预应力孔道配合的柱预应力孔道,后张预应力束穿在梁预应力孔道和柱预应力孔道中。
优选地,叠合梁顶纵筋靠近预制混凝土柱的一端还设置有套管,所述叠合梁顶纵筋依次穿过套管和预埋在预制混凝土柱内的钢筋续接器,进而与预埋在预制混凝土柱内的柱内锚固钢筋连接。
优选地,所述套管内的叠合梁顶纵筋包括颈缩段和非颈缩段,非颈缩段为靠近钢筋续接器的一段,颈缩段为远离钢筋续接器的一段,所述非颈缩段的长度为叠合梁顶纵筋的直径的1~3倍,所述颈缩段的截面积为叠合梁顶纵筋截面积的50%~90%。
优选地,所述套管的长度为叠合梁顶纵筋的直径的4~23倍。
优选地,所述预制混凝土梁体和预制混凝土柱之间的接缝处填筑有纤维灌浆材料。
优选地,所述预制混凝土梁体的底部与预制混凝土柱的连接处设置有临时支撑。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预应力装配式梁柱节点梁端焊接箍筋构造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工厂制作预制混凝土柱、预制混凝土梁体和叠合梁顶纵筋,预制混凝土梁体内预留梁预应力孔道,在预制混凝土柱预留柱预应力孔道,预制混凝土柱内预埋柱内锚固钢筋和钢筋续接器;
步骤二:预制混凝土梁体出厂前,将叠合梁顶纵筋和梁端外伸开口箍筋预固定,根据钢筋续接器的型号对叠合梁顶纵筋的端部进行车丝处理,叠合梁顶纵筋的端部回缩;
步骤三:在预制混凝土柱上安装临时支撑,调整预制混凝土柱的垂直度,将预制混凝土梁体吊装至临时支撑上,固定预制混凝土梁体;
步骤四:在梁预应力孔道和柱预应力孔道内铺设后张预应力束,在预制混凝土梁体和预制混凝土柱之间的接缝处填筑纤维灌浆材料,张拉后张预应力束进行固定;
步骤五:放松叠合梁顶纵筋,叠合梁顶纵筋的一端伸入钢筋续接器并与柱内锚固钢筋连接固定,当叠合梁顶纵筋与钢筋续接器对不上时,微调梁端外伸开口箍筋,使叠合梁顶纵筋和钢筋续接器连接固定,满足钢筋续接器的连接深度要求;
步骤六:将梁端外伸开口箍筋的两个开口端相互搭接、单面焊接形成封闭箍筋;
步骤七:浇筑混凝土,形成梁后浇层,完成构造施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特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预应力装配式梁柱节点梁端焊接箍筋构造采用梁端外伸开口箍筋和普通外伸封闭箍筋相结合,预制梁上方的靠近预制柱端预埋梁端外伸开口箍筋,远离预制柱端预埋普通外伸封闭箍筋,通过调整梁端外伸开口箍筋,给叠合梁顶纵筋和钢筋续接器的连接提供了充足的操作调整空间,很好的保证了钢筋连接质量。
(2)本发明的预应力装配式梁柱节点梁端焊接箍筋构造中叠合梁顶纵筋的一端伸入钢筋续接器,并且与柱内锚固钢筋连接,叠合梁顶纵筋靠近钢筋续接器的一端外面套有套管,套管内的叠合梁顶纵筋包括颈缩段和非颈缩段,有效防止了叠合梁顶纵筋压屈,增强结构的抗震性能。
(3)本发明的预应力装配式梁柱节点梁端焊接箍筋构造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安装高效,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预应力装配式梁柱节点梁端焊接箍筋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预制混凝土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预制混凝土梁和钢筋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预制混凝土梁靠近预制混凝土柱端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预制混凝土梁远离预制混凝土柱端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边节点处预制混凝土柱和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第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7为中节点处预制混凝土柱和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第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8为边节点处预制混凝土柱和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第二种连接示意图。
图9为中节点处预制混凝土柱和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第二种连接示意图。
图10为图8或图9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预制混凝土柱、11-钢筋续接器、12-柱内锚固钢筋、21-预制混凝土梁、212-普通外伸封闭箍筋、213-梁端外伸开口箍筋、2131-梁端外伸开口外圈箍筋、2132-梁端外伸开口内圈箍筋、22-梁后浇层、23-叠合梁顶纵筋、25-套管、261-颈缩段、262-非颈缩段、3-临时支撑、4-后张预应力束、41-柱预应力孔道、42-梁预应力孔道、43-预应力筋外锚头、5-纤维灌浆材料、6-叠合梁底纵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发明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实施方式及本发明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如图1~5所示,预应力装配式梁柱节点梁端焊接箍筋构造,包括有预制混凝土柱(1)和预制混凝土叠合梁,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包括预制混凝土梁(21)和梁后浇层(22),预制混凝土梁(21)通过水平设置的后张预应力束(4)连接在预制混凝土柱(1)上,梁后浇层(22)的顶部预埋有叠合梁顶纵筋(23),叠合梁顶纵筋(23)穿过预埋在预制混凝土柱(1)内的钢筋续接器(11),进而与预埋在预制混凝土柱(1)内的柱内锚固钢筋(12)连接。预制混凝土梁体的底部与预制混凝土柱(1)的连接处设置有临时支撑(3)。
预制混凝土梁(21)包括有预制混凝土梁体、上端伸出预制混凝土梁体的普通外伸封闭箍筋(212)和梁端外伸开口箍筋(213),以及预埋在预制混凝土梁体中的叠合梁底纵筋(6),普通外伸封闭箍筋(212)将叠合梁底纵筋(6)和叠合梁顶纵筋(23)箍在一起,梁端外伸开口箍筋(213)的两个开口端相互搭接、单面焊接形成封闭箍筋,进而将叠合梁顶纵筋(23)和叠合梁底纵筋(6)箍在一起。开口端在同一标高相互错开搭接,并且搭接长度不小于叠合梁顶纵筋(23)的直径的10倍。梁端外伸开口箍筋(213)设置在距离预制混凝土梁体靠近预制混凝土柱(1)一端的300~500mm的范围内,其余部位采用普通外伸封闭箍筋(212)。
叠合梁顶纵筋(23)和叠合梁底纵筋(6)对应设置,梁端外伸开口箍筋(213)包括将外圈的叠合梁顶纵筋(23)和外圈的叠合梁底纵筋(6)箍在一起的梁端外伸开口外圈箍筋(2131),以及将内圈的叠合梁顶纵筋(23)和内圈的叠合梁底纵筋(6)箍在一起的梁端外伸开口内圈箍筋(2132)。每组普通外伸封闭箍筋(212)包括将外圈的叠合梁顶纵筋(23)和外圈的叠合梁底纵筋(6)箍在一起的普通外伸封闭外圈箍筋,以及将内圈的叠合梁顶纵筋(23)和内圈的叠合梁底纵筋(6)箍在一起的普通外伸封闭内圈箍筋。
如图6所示,预制混凝土柱(1)和预制混凝土梁(21)的边节点处,预制混凝土柱(1)为边柱,预制混凝土梁体沿长度方向通长设置有梁预应力孔道(42),预制混凝土柱(1)内水平设置有与梁预应力孔道(42)配合的柱预应力孔道(41),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柱预应力孔道(41)在柱高度方向上交错设置,后张预应力束(4)依次穿过梁预应力孔道(42)和柱预应力孔道(41),进而通过预应力筋外锚头(43)固定。预制混凝土柱(1)和预制混凝土梁体之间留有10~30mm的接缝,接缝处填筑有纤维灌浆材料(5)。
如图7所示,预制混凝土柱(1)和预制混凝土梁(21)的中节点处,预制混凝土柱(1)为中柱,预制混凝土梁体沿长度方向通长设置有梁预应力孔道(42),预制混凝土柱(1)内水平设置有与梁预应力孔道(42)配合的柱预应力孔道(41),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柱预应力孔道(41)在柱高度方向上交错设置,后张预应力束(4)穿在梁预应力孔道(42)和柱预应力孔道(41)中。预制混凝土柱(1)和预制混凝土梁体之间留有10~30mm的接缝,接缝处填筑有纤维灌浆材料(5)。
如图8和9所示,更加优选地,叠合梁顶纵筋(23)靠近预制混凝土柱(1)的一端还设置有套管(25),叠合梁顶纵筋(23)依次穿过套管(25)和预埋在预制混凝土柱(1)内的钢筋续接器(11),进而与预埋在预制混凝土柱(1)内的柱内锚固钢筋(12)连接。套管(25)的长度为叠合梁顶纵筋(23)的直径的4~23倍。梁端外伸开口箍筋(213)箍在套管(25)外,以保证该段叠合梁顶纵筋(23)的稳定性,增强结构的抗震性能。
如图10所示,套管(25)内的叠合梁顶纵筋(23)包括颈缩段(261)和非颈缩段(262),非颈缩段(262)为靠近钢筋续接器(11)的一段,颈缩段(261)为远离钢筋续接器(11)的一段,通过截面削弱处理得到。非颈缩段(262)的长度为叠合梁顶纵筋(23)的直径的1~3倍,颈缩段(261)的截面积为叠合梁顶纵筋(23)截面积的50%~90%。
上述预应力装配式梁柱节点梁端焊接箍筋构造的安装方法为:
步骤一:在工厂制作预制混凝土柱(1)、预制混凝土梁体和叠合梁顶纵筋(23),预制混凝土梁体内预留梁预应力孔道(42),在预制混凝土柱(1)预留柱预应力孔道(41),预制混凝土柱(1)内预埋柱内锚固钢筋(12)和钢筋续接器(11)。
步骤二:预制混凝土梁体出厂前,将叠合梁顶纵筋(23)和梁端外伸开口箍筋(213)预固定,根据钢筋续接器(11)的型号对叠合梁顶纵筋(23)的端部进行车丝处理,叠合梁顶纵筋(23)的端部回缩。
步骤三:在预制混凝土柱(1)上安装临时支撑(3),通过调整预制混凝土柱(1)的斜撑,调整预制混凝土柱(1)的垂直度,将预制混凝土梁体吊装至临时支撑(3)上,固定预制混凝土梁体。
步骤四:在梁预应力孔道(42)和柱预应力孔道(41)内铺设后张预应力束(4),在预制混凝土梁体和预制混凝土柱(1)之间的接缝处填筑纤维灌浆材料(5),张拉后张预应力束(4)进行固定。
步骤五:放松叠合梁顶纵筋(23),叠合梁顶纵筋(23)的一端伸入钢筋续接器(11)并与柱内锚固钢筋(12)连接固定,当叠合梁顶纵筋(23)与钢筋续接器(11)对不上时,微调梁端外伸开口箍筋(213),使叠合梁顶纵筋(23)和钢筋续接器(11)连接固定,满足钢筋续接器(11)的连接深度要求。
步骤六:将梁端外伸开口箍筋(213)的两个开口端相互搭接、单面焊接形成封闭箍筋,开口端在同一标高相互错开搭接,并且搭接长度不小于叠合梁顶纵筋(23)的直径的10倍。
步骤七:浇筑混凝土,形成梁后浇层(22),完成构造施工。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说明书内容可以想到的其他替代手段,均应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