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可拆小轿车停车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7042发布日期:2018-11-07 11:09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可拆小轿车停车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立体停车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体可拆小轿车停车场。

背景技术

对于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庞大,使得大都数的城市内的停车场供不应求,进而不得不在道路上规划停车区,因此极大的影响了城市交通,而且容易导致车辆之间的碰撞,以及道路堵塞的情况。与此同时,城市内的各个小区的停车位也极为紧张,随意在路边停车的情况随处可见,给居民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同时给物业的管理带来许多困难。

然而现有的立体停车库许多都是大型性、固定式,因此并不适用类似小区、小型空地的建设,导致现有的立体停车场对于场地要求较高,而对于现有的城市的规划而言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立体可拆小轿车停车场,用以解决现有城市内停车位供不应求,以及现有立体停车场建设场地要求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立体可拆小轿车停车场,包括立体车库模块、停放车模块和升降装置;所述立体车库模块包括固定柱架和单元停车架,单元停车架设置有多个,固定柱架为扇环形结构设置,单元停车架设置在固定柱架的柱体与柱体之间;停放车模块包括升降固定架、旋转固定架、转动单元、停车台、锁固机构、滑轨、动力单元和驱动单元,动力单元设置在旋转固定架上,转动单元与动力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设置,转动单元的固定端设置在升降固定架上,驱动单元设置在旋转固定架的顶面上,驱动单元的输出轴设置在停车台的底端上,滑轨设置在旋转固定架上,停车台设置在滑轨上,锁固机构设置在停车台的中部;所述升降固定架的支脚端设置有滑轮,所述固定柱架的侧面设置有升降滑轨,滑轮设置在升降滑轨内;所述升降装置设置有多个,多个升降装置圆周阵列设置在固定柱架的顶端上,升降装置用于带动停放车模块进行升降作业。

进一步地,所述停车台包括载车轮板和调节滑轨,所述调节滑轨设置在载车轮板的中部,且调节滑轨的平行于载车轮板的长边侧面设置,锁固机构设置在调节滑轨上,驱动单元设置在旋转固定架的顶面上,驱动单元的输出轴设置在调节滑轨的底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锁固机构包括第一端头调杆、第二端头调杆、连接调节杆、前轮锁固单元和后轮锁固单元,第一端头调杆的一端设置在调节滑轨的一端的横杆上,第一端头调杆的另一端设置在前轮锁固单元的一端上,连接调节杆一端设置在前轮锁固单元的另一端上,连接调节杆的另一端设置在后轮锁固单元的一端上,第二端头调杆的一端设置在调节滑轨的另一端横杆上,第二端头调杆的另一端设置在后轮锁固单元的另一端上,前轮锁固单元与后轮锁固单元结构相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前轮锁固单元包括第一夹棍机构和第二夹棍机构,第一夹棍机构的两侧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设置在调节滑轨上,第一夹棍机构包括气缸、左端夹棍、右端夹棍、滑动固定座和齿条,齿条设置在气缸的输出轴上,滑动固定座的端面中部设置有倒t字型滑槽,齿条的滑块设置在倒t字型滑槽内,气缸设置在滑动固定座的一端上,左端夹棍设置有驱动头、传动齿和轴承,滑动固定座的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位于倒t字型滑槽对称设置,传动齿设置在驱动头的中部,轴承套接设置在驱动头的一端上,左端夹棍垂直于驱动头设置在驱动头的另一端上,轴承设置在第一凹槽内,传动齿与齿条相啮合设置,右端夹棍与左端夹棍相同结构设置,右端夹棍的轴承设置在第二凹槽内,第二夹棍机构与第一夹棍机构相同结构设置,第二夹棍机构的滑轮设置在调节滑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单元包括旋转筒和旋转齿,旋转齿设置在旋转筒的一端外侧面上,旋转筒的一端设置在升降固定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固定架包括旋转架、第一防护架和第二防护架,旋转架的中部设置有旋转套筒,旋转套筒套设于旋转筒的另一端内,动力单元设置在旋转架上,动力单元的传动齿与旋转齿相啮合设置,第一防护架设置在旋转架的一侧,第二防护架设置在旋转架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引导轮、牵引绳和牵引动力单元,引导轮设置在升降固定架的一端上,牵引动力单元设置在固定柱架的顶端,牵引绳设置在牵引动力单元与引导轮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动力单元包括牵引电机和牵引轮,牵引电机设置在固定柱架的顶面上,牵引轮设置在牵引电机的输出轴上,牵引绳设置在牵引轮与引导轮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柱架的柱体上设置有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上固定杆与下固定杆设置有多个,上固定杆与下固定杆用于固定单元停车架在固定柱架上,上固定杆与下固定杆线性阵列设置在固定柱架的柱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单元停车架包括框架、放置槽杆、固定槽杆和停车固定载板,放置槽杆和固定槽杆设置有多根,多根放置槽杆等间距设置在框架的底面上,放置槽杆设置在下固定杆上,多根固定槽杆设置在框架的顶面上,固定槽杆设置在上固定杆上,停车固定载板设置在框架内的底面上,停车固定载板与停车台相适配设置。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停放车模块放置小轿车,再使用升降模块对停放车模块进行升降,继而将小轿车放置到立体车库模块内。具体的,在将小轿车停于停车台上,再通过升降装置带动升降固定架向上移动,并移至空置的单元停车架上,采用旋转固定架带动停车台转动,使得小轿车与单元停车库的入口对准,进而通过驱动单元推动停车台在滑轨上滑动,并将小轿车放置于单元停车架内,达到停放小轿车的目的。而固定柱架和单元停车架可以通过拼接的方式建设,例如单元停车架一一层固定在固定柱架上,可以建设三层、四层或五层等等,扇环形的范围可从单列停车场到整个圆环的十列停车场,因此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建设不同扇环形的立体停车场,达到任意拼接可拆的效果,提高停车场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立体可拆小轿车停车场的正视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立体可拆小轿车停车场的整体框架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立体可拆小轿车停车场的俯视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立体可拆小轿车停车场的停放车模块的示意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立体可拆小轿车停车场的停放车模块的局部结构图;

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立体可拆小轿车停车场的前轮锁固单元的结构图;

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立体可拆小轿车停车场的局部爆炸图;

图8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立体可拆小轿车停车场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立体车库模块;

11、固定柱架;111、上固定杆;112、下固定杆;

12、单元停车架;121、框架;122、放置槽杆;123、固定槽杆;

124、停车固定载板;

20、停放车模块;21、升降固定架;

22、旋转固定架;221、旋转架;222、第一防护架;

223、第二防护架;

23、转动单元;231、旋转筒;232、旋转齿;

24、停车台;241、载车轮板;242、调节滑轨;

25、锁固机构;251、第一端头调杆;252、第二端头调杆;

253、连接调节杆;254、前轮锁固单元;255、后轮锁固单元;

2541、第一夹棍机构;2542、第二夹棍机构;25411、气缸;

25412、左端夹棍;25413、右端夹棍;25414、滑动固定座;

25415、齿条;25416、倒t字型滑槽;25417、驱动头;

25418、传动齿;25419、轴承;

26、滑轨;27、动力单元;28、驱动单元;

30、升降装置;31、引导轮;32、牵引绳;33、牵引动力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可拆小轿车停车场,包括立体车库模块10、停放车模块20和升降装置30;所述立体车库模块包括固定柱架11和单元停车架12,单元停车架设置有多个,固定柱架为扇环形结构设置,单元停车架设置在固定柱架的柱体与柱体之间;单元停车架可多层的安装在固定柱架上,层数可以根据停车场的求进行设置;停放车模块包括升降固定架21、旋转固定架22、转动单元23、停车台24、锁固机构25、滑轨26、动力单元27和驱动单元28,动力单元可以为伺服电机,驱动单元可以为气缸、液压缸或直线电机,动力单元设置在旋转固定架上,转动单元与动力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设置,转动单元的固定端设置在升降固定架上,驱动单元设置在旋转固定架的顶面上,驱动单元的输出轴设置在停车台的底端上,滑轨设置在旋转固定架上,停车台设置在滑轨上,锁固机构设置在停车台的中部;所述升降装置设置有多个,多个升降装置圆周阵列设置在固定柱架的顶端上,升降装置用于对停放车模块进行升降作业。

本实施例中通过停放车模块放置小轿车,再使用升降模块对停放车模块进行升降,继而将小轿车放置到立体车库模块内,达到取放小轿车的目的。具体的,通过固定柱架在空地上建设一个扇环形的骨架,再将单元停车架一一安装在固定柱架上,而且固定柱架的扇环弧度大小可以根据空地的面积调整,而层数则可以根据需求建设,例如:两列三层、三列三层或四列两层等等建设,极大提高了停车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本实施例中以完整的扇环形的三层立体车库为实施例进行阐述说明。在立体车库模块的固定柱架之间会预留出一个小轿车入口和出口,在立体车库模块的环内安装停放车模块,使得小轿车可以通过小轿车入口驶入,并停放与停车台上,此时驾驶员熄火下车,并由立体车库模块的出口离去。当小轿车停于停车台上后,使用锁固机构将小轿车的前后四个车轮夹紧固定,再开启升降装置带动停放车模块整体向上移动,并停于空置的单元停车架的层数上,例如三层的第一列单元停车库。当停放车模块移动至三层后,再采用旋转固定架带动停车台转动,使得小轿车与三层第一列的单元停车库的入口对准,进而通过驱动单元推动停车台在滑轨上滑动,使得停车台与单元停车架的停车固定载板相卡合,再松开锁固机构,将小轿车放置于该单元停车架上,达到停放小轿车的目的。在完成停放小轿车后,停放车模块会返回至第一层,且第一层的底面上会开设一个凹槽,使得停放车模块的停车台与地面平齐,在便于驾驶员停放车的同时,也便于驾驶员行走,提高停车场的实用性。当需要进行取车时,其过程与停放车的原理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停车台包括载车轮板241和调节滑轨242,所述调节滑轨设置在载车轮板的中部,且调节滑轨的两端分别朝向载车轮板的两端,锁固机构设置在调节滑轨上,驱动单元设置在旋转固定架的顶面上,驱动单元的输出轴设置在调节滑轨的底面上。所述锁固机构包括第一端头调杆251、第二端头调杆252、连接调节杆253、前轮锁固单元254和后轮锁固单元255,第一端头调杆的一端设置在调节滑轨的一端的横杆上,第一端头调杆的另一端设置在前轮锁固单元的一端上,连接调节杆一端设置在前轮锁固单元的另一端上,连接调节杆的另一端设置在后轮锁固单元的一端上,第二端头调杆的一端设置在调节滑轨的另一端横杆上,第二端头调杆的另一端设置在后轮锁固单元的另一端上,前轮锁固单元与后轮锁固单元结构相同设置。载车轮板的断面图为凹字型,调节滑轨为一个长方形框架,在长方形的长边框的内侧面开设滑轨,使得锁固机构可以在调节滑轨上移动,进而调节锁固机构至小轿车的车轮处位置,即将前轮锁固单元移至调节滑轨的一端,而后轮锁固单元则移至调节滑轨的另一端,进而通过第一端头调杆与连接调节杆对前轮锁固机构进行固定,而第二端头调杆与连接调节杆对后轮锁固单元进行固定,使得前、后轮锁固单元位于小轿车的车轮处,当有小轿车停放在停车台时,可以对小轿车的四个车轮进行固定,便于停放小轿车。

本实施例中前轮锁固单元包括第一夹棍机构2541和第二夹棍机构2542,第一夹棍机构的两侧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设置在调节滑轨上,第一夹棍机构包括气缸25411、左端夹棍25412、右端夹棍25413、滑动固定座25414和齿条25415,齿条设置在气缸的输出轴上,滑动固定座的端面中部设置有倒t字型滑槽25416,齿条的滑块设置在倒t字型滑槽内,气缸设置在滑动固定座的一端上,左端夹棍设置有驱动头25417、传动齿25418和轴承25419,滑动固定座的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位于倒t字型滑槽对称设置,传动齿设置在驱动头的中部,轴承套接设置在驱动头的一端上,左端夹棍垂直于驱动头设置在驱动头的另一端上,轴承设置在第一凹槽内,传动齿与齿条相啮合设置,右端夹棍与左端夹棍相同结构设置,右端夹棍的轴承设置在第二凹槽内,第二夹棍机构与第一夹棍机构相同结构设置,第二夹棍机构的滑轮设置在调节滑轨上。

具体的,前轮锁固单元可以通过滑轮在调节滑轨扇上滑动,因此便于人们移动调节前轮锁固单元,同理后轮锁固单元也可以通过其滑轮调节位置。当小轿车停放与载车轮板上时,启动气缸带动第一夹棍机构的齿条在滑动固定座上移动,进而带动传动齿转动,传动齿则跟随驱动头绕着轴承在第一凹槽内转动,进而使得传动齿带动左、右端夹棍转动,使得左端夹棍顶靠在小轿车左前轮的一侧,而右端夹棍顶靠在小轿车右前轮的一侧;同时第二夹棍机构在其气缸带动下,使得其左端夹棍顶靠在小轿车左前轮的另一侧上,而其右端夹棍顶靠在小轿车右前轮的另一侧上,达到对小轿车前面的两车轮的固定。同理,小轿车的后面两车轮,则通过后轮锁固单元进行锁固,进而达到对小轿车时车轮固定的目的。其中,齿条的两侧长边上都设置有齿,因此当齿条沿倒t字型滑槽移动时,可以同时带动左、右端夹棍同时转动,而且齿条与传动齿上的齿都可以为矩形齿,使得齿条传动的力矩较大,提高锁固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转动单元包括旋转筒231和旋转齿232,旋转齿设置在旋转筒的一端外侧面上,旋转筒的一端设置在升降固定架上。所述旋转固定架包括旋转架221、第一防护架222和第二防护架223,旋转架的中部设置有旋转套筒,旋转套筒套设于旋转筒内,动力单元设置在旋转架上,动力单元的传动齿与旋转齿相啮合设置,第一防护架设置在旋转架的一侧,第二防护架设置在旋转架的另一侧。在转动旋转固定架时,通过旋转套筒与旋转架之间通过滑轨的配合,动力单元固定在旋转架上,通过动力单元的输出轴上的齿与旋转齿配合,使得通过动力单元带动旋转架绕着旋转筒转动,进而带动停车台在转动,将第一防护架和第二防护架安装在旋转架的两侧上,本实施例的立体车库模块采用扇环形结构举例,因此旋转架、第一防护架和第二防护架拼接组成一个圆形旋转固定架,旋转固定架与旋转固定架的中心轴线上采用轴杆连接,进而体高旋转固定架旋动的稳定性,同时通过第一防护架与第二防护架可以便于驾驶的停放车时行走。

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包括引导轮31、牵引绳32和牵引动力单元33,引导轮设置在升降固定架的一端上,牵引动力单元设置在固定柱架的顶端,固定柱架的顶端可以安装一层防护层板和密封间,进而可以将牵引动力单元安装与密封间内。牵引绳设置在牵引动力单元与引导轮之间。所述牵引动力单元包括牵引电机和牵引轮,牵引电机设置在固定柱架的顶面上,牵引轮设置在牵引电机的输出轴上,牵引绳设置在牵引轮与引导轮之间。在升降固定架上可以安装多个升降装置,并且多个升降状等间距的设置在升降固定架上,进而提高停放车模块升降的稳定性。牵引电机可以为直流串励电动机,并采用钢丝绳将引导轮和牵引轮之间缠绕连接,因此当牵引电机带动牵引轮转动时,牵引绳会将牵引绳缠绕在牵引轮上,还可以通过配重块与牵引绳连接,使得通过牵引电机带动停放车模块升降更加快速。该升降方式与升降电梯的升降原理相同,因此不在进行详细赘述。

本实施例中固定柱架的柱体上设置有上固定杆111和下固定杆112,上固定杆与下固定杆设置有多个,上固定杆与下固定杆用于固定单元停车架在固定柱架上,上固定杆与下固定杆线性阵列设置在固定柱架的柱体上。所述单元停车架包括框架121、放置槽杆122、固定槽杆123和停车固定载板124,放置槽杆和固定槽杆设置有多根,多根放置槽杆等间距设置在框架的底面上,放置槽杆设置在下固定杆上,多根固定槽杆设置在框架的顶面上,固定槽杆设置在上固定杆上,停车固定载板设置在框架内的底面上,停车固定载板与停车台相适配设置。

单元停车架的整体为一个长方体框架,在单元停车架的底面上安装两条放置槽杆,放置槽杆的底面具有凹槽,通过凹槽可以将放置槽杆卡合在下固定杆上,再使用螺栓将放置槽杆与下固定杆锁合,达到将单元停车架放置于固定柱架上。为提高稳固性,在框架的顶部通过固定槽杆与上固定杆配合锁固,达到将框架锁固与固定柱架上,最后将停车固定载板安装固定与框架内的底面上即可,完成对单个单元停车架安装的目的。因此,采用上述的固定方式将单元停车架一个个安装到固定柱架上,达到拼接安装的目的。

停车固定载板可以为两块载板,两块载板用于放置并固定小轿车的四个车轮。当停车台与停车固定载板对齐进行停车时,通过驱动单元推动调节滑轨滑动,而调节滑轨内的固锁机构则将小轿车的四个车轮夹紧,进而在滑动过程中带动小轿车移动,而调节滑轨则滑行到两块载板之间,进而使得小轿车的四个车轮放置于停车固定载板上,进而松开锁固机构,并将调节滑轨往回滑动至原处,通过停车固定载板将小轿车进行固定停放,达到停放小轿车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