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面墙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78133发布日期:2018-09-29 06:02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饰面墙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撑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

现在的石材幕墙在安装的过程中采用幕墙专用钢转接件与主体结构中的钢板埋件焊接、钢横梁与钢立柱焊接。但是在安装的时候,由于石材幕墙与墙体之间预留的间隙非常窄,从而在安装的过程中,安装工具很难伸入到石材幕墙与墙体之间,从而使石材幕墙的安装非常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饰面墙的安装结构,其具有在安装的时候加大石材幕墙与安装面之间的间距,从而方便将操作工具伸入到石材幕墙与安装面之间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装饰面墙的安装结构,包括墙体以及通过支撑体系固定在墙体上的石材幕墙,墙体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阵列排放的钢板,钢板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体上,钢板背离墙体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由若干竖直的立柱以及横向的横梁组件拼接而成,立柱通过夹紧件与钢板固定相连,夹紧件与立柱通过螺栓螺母组件固定相连,立柱与横梁组件之间通过螺栓螺母组件固定相连,安装支架背离墙体的一侧设置有与墙体平行的安装板,安装板背离墙体的一侧设置有与安装板平行的安装梁,安装梁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伸缩架,伸缩架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螺母组件与安装板以及安装梁相连,安装梁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将安装梁与安装板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的卡扣组件,卡扣组件包括固定在安装板上的卡接座以及固定在安装梁上的与卡接座相配合的卡接头,石材幕墙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安装梁上,固定杆一端与石材幕墙固定相连,固定件的另一端穿过安装梁并从安装梁背离石材幕墙的一侧露出,固定件穿过安装梁的一端带有外螺纹,外螺纹上旋有固定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板与安装梁之间设置伸缩架,在将将石材幕墙安装到安装梁上的时候,将伸缩架拉至最大拉开量处,从而加大安装板与安装梁之间的间距,从而方便安装人员将工具伸入到安装板与安装梁之间,从而对固定螺母进行安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固定件包括带有通长外螺纹的定位销以及套装在定位销上的扩胀套,定位销的两端分别从扩胀套的两端伸出,定位销的一端设置有一体成型的撑起部,撑起部自连接定位销的一端向另一端直径逐渐增大,撑起部的最大直径相较于扩胀套的内径大,扩胀套靠近撑起部的一端端头圆周方向上开设有若干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豁口,从而使扩胀套上形成与豁口数量相匹配的弹片,定位销远离撑起部的一端旋有锁紧螺母,所述石材幕墙的背面开设有供固定件上扩胀套伸入的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定位销,使撑起部向扩胀套的内部方向移动,通过撑起部将弹片撑起,从而将扩胀套固定在石材幕墙上的安装孔中,从而将固定件隐藏在石材幕墙的背面。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锁紧螺母与扩胀套之间设置有垫片,垫片套装在定位销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垫片,避免锁紧螺母在长期使用后发生松动,从而造成固定件与石材幕墙脱离,出现石材幕墙脱落的情况。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扩胀套的外部套装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抗震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抗震套来减缓固定件所受到的力,从而避免固定件长期受力下,造成锁紧螺母与定位销之间发生松动,从而出现石材幕墙与固定件分离的情况。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卡接头包括镜像相对的卡接杆,卡接杆为截面呈半圆柱形的杆体,相对的卡接杆之间焊接固定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圆柱体,卡接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开设有径向的阶梯孔,阶梯孔截面较大的一端相对接,阶梯孔内分别滑动连接有伸出阶梯孔的相对的插杆,插杆位于阶梯孔截面较大的一段内部的一端设置有避免插杆从阶梯孔中脱离的凸缘,相对的插杆之间设置有伸缩弹簧,伸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相对的插杆上的凸缘相抵触;卡接座相对卡接头的表面开设有锥形孔,锥形孔的最大直径相较于相对的插杆伸出阶梯孔的两端之间的间距大,锥形孔的最小直径相较于相对的插杆的总长以及伸缩弹簧被完全压缩状态下的长度的总和长,锥形孔相对的壁板上开设有供卡接头伸入到锥形孔后,供插杆伸入的插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插杆伸入到锥形孔中,当插杆相对插孔时,通过伸缩弹簧的弹力推动插杆,使插杆伸入到插孔中,从而将卡接座与卡接头快速相连。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伸缩架包括平行相对设置的后支撑座和前支撑座,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之间设置有中心交叉铰接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一端铰接在后支撑座长度方向的一端,另一端与前支撑座滑动连接;第二支撑臂一端铰接在前支撑座长度方向的一端,另一端与后支撑座滑动连接,第一支撑臂与后支撑座的铰接点和第二支撑臂与前支撑座的交接点位于同一水平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以及中心交叉铰接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与后支撑座的铰接点和第二支撑臂与前支撑座的交接点位于同一水平上,从而使前支撑座在相对后支撑座发生移动时,前支撑座沿着后支撑座表面的垂线方向进行移动,避免前支撑座方向偏移。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后支撑座和前支撑座相对的表面伸出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长度方向分别与后支撑座和前支撑座的长度相同,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分别通过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与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滑杆与第二滑槽的配合;第二滑杆与第一滑槽的配合,从而使第一支撑臂与前支撑座滑动相连,第二支撑臂与后支撑座滑动相连。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第一滑杆远离第一支撑臂的一端穿过第二滑槽露出,第一滑杆穿过第二滑槽露出的一端可拆卸固定有第一挡块;第二滑杆远离第二支撑臂的一端穿过第一滑槽露出,第二滑杆穿过第一滑槽露出的一端可拆卸固定有第二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从而避免第一滑杆与第二滑槽之间发生脱离,第二滑杆与第一滑槽之间发生脱离。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墙体的表面铺设有一层防火保温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墙体的表面设置防火保温层,从而增加墙体的保温性以及防火性。

一种装饰面墙的安装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s1、将焊接固定有夹紧件的钢板阵列排布安装到墙体上,并通过膨胀螺栓进行固定;

s2、将立柱竖直设置放置到夹紧件中,并通过螺栓螺母组件将立柱与夹紧件固定连接在一起;

s3、在立柱背离墙体的一侧安装横梁组件、将横梁组件与立柱通过螺栓螺母组件进行固定从而使立柱与横梁组件形成一个网状的安装支架;

s4、在安装支架背离墙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板,安装板通过螺栓螺母组件与安装支架固定相连,在安装好的安装板的表面安装伸缩架以及卡接头;

s5、将伸缩架拉至最大的拉开量;

s6、在安装梁朝向安装板的一侧相对的卡接头的位置固定卡接座,并在安装梁的表面预先打出用于固定件穿过的通孔,再将安装梁与伸缩架远离安装板的一端通过螺栓螺母组件固定相连;

s7、将背面安装好固定件的石材幕墙与安装梁固定在一起;待石材幕墙与安装梁固定好后,推动石材幕墙,使伸缩架收起,直至卡接头与卡接座相配合,将安装梁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对石材幕墙进行安装的时候,首先增大安装梁与安装板之间的间距,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对石材幕墙进行安装,在安装好石材幕墙后,推动石材幕墙,使安装梁上的卡接座与安装板上的卡接头相对接,从而安装梁与安装板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安装板与安装梁之间设置伸缩架,在将将石材幕墙安装到安装梁上的时候,将伸缩架拉至最大拉开量处,从而加大安装板与安装梁之间的间距,从而方便安装人员将工具伸入到安装板与安装梁之间,从而对固定螺母进行安装;

2、通过将卡接头上的插杆伸入到卡接座的锥形孔中,当插杆相对插孔时,通过伸缩弹簧的弹力推动插杆,使插杆伸入到插孔中,从而将卡接座与卡接头快速相连;

3、通过后支撑座、前支撑座以及中心交叉铰接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从而在前支撑座相对后支撑座移动时,前支撑座沿着后支撑座表面的垂线方向进行移动,避免前支撑座方向偏移;

4、第一支撑臂通过第一滑杆与前支撑座滑动连接,第二支撑臂通过第二滑杆与后支撑座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杆以及第二滑杆上分别设置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从而避免第一滑杆与前支撑座之间发生脱离,第二滑杆与后支撑座之间发生脱离;

5、通过在墙体的表面设置防火保温层,从而增加墙体的保温性以及防火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石材幕墙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立柱与钢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卡接头与卡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伸缩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固定件与石材幕墙连接处的剖视图;

图6是固定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墙体;11、防火保温层;2、钢板;3、夹紧件;31、夹紧板;4、立柱;5、横梁组件;51、第一横梁;52、第二横梁;6、安装板;7、伸缩架;71、后支撑座;711、第一凸块;7111、第一滑槽;72、前支撑座;721、第二凸块;7211、第二滑槽;73、第一支撑臂;731、第一滑杆;7311、第一挡块;74、第二支撑臂;741、第二滑杆;7411、第二挡块;8、卡扣组件;81、卡接头;811、卡接杆;812、阶梯孔;813、插杆;8131、凸缘;814、伸缩弹簧;82、卡接座;821、锥形孔;822、插孔;9、安装梁;10、石材幕墙;101、固定件;1011、定位销;10111、撑起部;1012、扩胀套;10121、豁口;10122、弹片;1013、抗震套;1014、垫片;1015、锁紧螺母;1016、固定螺母;102、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装饰面墙的安装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墙体1以及通过支撑体系固定在墙体表面的石材幕墙10。支撑体系包括矩形阵列排放在墙体1表面上的若干矩形钢板2,钢板2的四角位置通过膨胀螺栓与墙体固定相连。在钢板2与墙体1之间,设置有防火保温层11,防火保温层采用保温墙贴,保温墙贴粘贴在墙体1的表面。

在钢板2背离墙体1的一侧,设置有竖直放置的立柱4。在钢板2的表面,固定有用于固定立柱4的夹紧件3。立柱4通过竖向排列的钢板2上的夹紧件3固定从而使立柱4与墙体1的表面呈平行设置。

如图2所示,夹紧件3包括平行相对的夹紧板31,夹紧板31的截面呈“l”形,相对的夹紧板31靠近钢板2的一端与钢板2焊接固定相连。相对的夹紧板31之间的间距相较于立柱4的宽度宽,从而将立柱4放置到相对的夹紧板31之间。立柱4与相对的夹紧板31通过穿过立柱4以及相对的夹紧板31的螺栓螺母组件固定在一起。

如图1所示,在立柱4背离墙体1的一侧,设置有横向放置的若干排横梁组件5,横梁组件5与立柱4之间通过螺栓螺母组件固定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网状的安装支架。

横梁组件5包括第一横梁51和第二横梁52,第一横梁51和第二横梁52的截面均呈“l”形。第一横梁51和第二横梁52的其中一边贴合在一起,另一边互相平行从而使横梁组件拼接成形似“z”形的结构。第一横梁51和第二横梁52相贴合的一边通过螺栓螺母组件进行固定。

在安装支架背离墙体1的一侧,设置有与墙体1平行的安装板6,安装板6通过螺栓螺母组件与横梁组件5固定相连。横梁组件5中第一横梁51和第二横梁52互相平行的两边,其中一边与立柱4通过螺栓螺母组件相连,另一边与安装板通过螺栓螺母组件相连。

如图1、图3所示,在安装板6背离墙体1的一侧,设置有竖直设置的与安装板6平行相对的安装梁9,安装梁9的横截面呈“u”形且安装梁9的开口朝向背离安装板6的一侧。在安装梁9余安装板6之间,设置有伸缩架7,伸缩架7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梁9以及安装板6通过螺栓螺母组件进行固定。在安装板6与安装梁9相对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将安装板6以及安装梁9相对位置进行固定的卡扣组件8,卡扣组件8包括相互配合的卡接头81以及卡接座82,其中卡接头固定在安装板6上,卡接座82固定在安装梁9上。

如图4所示,伸缩架7包括平行相对的后支撑座71以及前支撑座72,后支撑座71与安装板6相连,前支撑座72与安装梁9相连。在前支撑座72和后支撑座71之间,设置有中心交叉铰接的第一支撑臂73和第二支撑臂74,第一支撑臂73和第二支撑臂74的两端分别与前支撑座72和后支撑座71相连。

在后支撑座71和前支撑座72长度方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向前支撑座72和后支撑座71之间位置伸出的第一凸块711和第二凸块721,第一凸块711和第二凸块721分别与后支撑座71和前支撑座72焊接固定。在第一凸块711和第二凸块721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7111和第二滑槽7211,第一滑槽7111和第二滑槽7211的长度方向与前支撑座72和后支撑座71的长度方向相同。

第一支撑臂73一端铰接在后支撑座71上与第一凸块711相对的一端端头,另一端伸向前支撑座72上的第二凸块721方向并通过第一滑杆731与第二凸块721上的第二滑槽7211滑动连接,第一滑杆731与第一支撑臂73焊接固定相连。第二支撑臂74一端铰接在前支撑座72上与第二凸块721相对的一端端头,另一端伸向后支撑座71上的第一凸块711方向并通过第二滑杆741与第一凸块711上的第一滑槽7111滑动连接,第二滑杆741与第二支撑臂74焊接固定相连。第一支撑臂73与后支撑座71的铰接点和第二支撑臂74与前支撑座72的交接点位于同一水平上。

第一滑杆731远离第一支撑臂73的一端穿过第二凸块721上的第二滑槽7211露出,在第一滑杆731穿过第二滑槽7211的一端可拆卸固定有第一挡块7311。在第一滑杆731穿过第二滑槽7211的一端端头开设有外螺纹,在第一挡块7311上开设有与其相配合的螺纹孔,从而将第一挡块7311固定在第一滑杆731上。第二滑杆741远离第二支撑臂74的一端穿过第一凸块711上的第一滑槽7111露出,在第二滑杆741穿过第一滑槽7111的一端可拆卸固定有第二挡块7411,在第二滑杆741穿过第一滑槽7111的一端端头开设有外螺纹,在第二挡块7411上开设有与其相配合的螺纹孔,从而将第二挡块7411固定在第二滑杆741上。

如图3所示,卡接头81包括镜像相对的的卡接杆811,卡接杆811为截面呈半圆形的杆体。相对的卡接杆811之间焊接固定在一起,通过相对的卡接杆811从而使卡接头81形成一个圆柱体。在卡接杆811远离安装板6的一端开设有径向的阶梯孔812,其中阶梯孔812截面较大的一端相对接。在相对的阶梯孔812中,分别滑动连接有伸出阶梯孔812的插杆813。

插杆813的直径与阶梯孔812中截面较小的一段的孔径相匹配,在插杆813伸入到阶梯孔812中截面较大的一段内部的一端,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圆盘状的凸缘8131。在相对的插杆813之间,设置有伸缩弹簧814,伸缩弹簧814的两端分别相对的插杆813上的凸缘8131相抵触。通过伸缩弹簧814的弹力,从而推动插杆813,使插杆813伸出阶梯孔812露出。

卡接座82呈圆柱状且相对卡接头81的表面开设有锥形孔821,锥形孔821的最大直径相较于相对的插杆伸出阶梯孔812的两端之间的间距大。锥形孔821的最小直径相较于相对的插杆813的总长加上伸缩弹簧814被完全压缩状态下长度的总和长。在锥形孔821内部相对的壁板上,开设有相对的插孔822,其中插孔822的轴线与插杆813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互相平行,插孔822的直径与插杆813的直径相匹配。

随着将安装梁9向安装板6方向移动,从而使卡接座82向卡接头81方向移动,病史卡接头81伸入到卡接座82的锥形孔821中。通过锥形孔821的斜面,从而使相对的插杆813向阶梯孔812中移动并压迫伸缩弹簧814。随着卡接头81的不断伸入,直至插杆813达到插孔822的位置,插杆813受到伸缩弹簧814的弹力,从而伸入到插孔822的内部,完成卡接头81与卡接座82的卡扣连接。

如图5、图6所示,在安装梁9背离安装板6的一侧,设置有与安装板6的表面平行的石材幕墙10,石材幕墙10通过若干固定件101固定在安装梁9上。

固定件101包括带有通长外螺纹的定位销1011以及套设在定位销1011外部的不锈钢材质的扩胀套1012。定位销1011的两端分别从扩胀套1012的两端伸出。定位销1011的一端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圆柱状的撑起部10111,撑起部10111自连接定位销1011的一端向远离定位销1011的一端直径逐渐增大。撑起部10111的最大直径相较于扩胀套1012的内孔直径大。

扩胀套1012靠近定位销1011上撑起部10111的一端,扩胀套1012的侧壁上,其圆周方向上开设有若干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豁口10121,从而使扩胀套1012靠近撑起部10111的一端端头形成与豁口10121数量相匹配的弹片10122。在扩胀套1012的外部,套设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抗震套1013。

定位销1011远离撑起部10111的一端,定位销1011上套装有垫片1014。在垫片1014背离扩胀套1012的一侧,定位销1011上旋有锁紧螺母1015。

在将固定件101安装到石材幕墙10上时,在石材幕墙10的背面开设有安装孔102,安装孔102的直径与抗震套1013的外圈直径相匹配。将套装好扩胀套1012以及抗震套1013的定位销1011塞入到安装孔102中,其中定位销1011的撑起部10111位于安装孔102的内部。转动锁紧螺母1015,从而使定位销1011上的撑起部10111向扩胀套1012的内部移动,直至推动弹片10122将抗震套撑起,从而将固定件101安装到石材幕墙10上。

定位销1011远离撑起部10111的一端位于石材幕墙10的外部。将定位销1011远离撑起部10111的一端穿过安装梁9并从安装梁9背离石材幕墙10的一面伸出,在定位销1011穿过安装梁9的一端,旋有固定螺母1016,从而将石材幕墙10固定在安装梁9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装饰面墙的安装方法,其步骤为:

s1、将焊接固定有夹紧件3的钢板2阵列排布安装到墙体1上,并通过膨胀螺栓进行固定;

s2、将立柱4竖直设置放置到夹紧件3中,并通过螺栓螺母组件将立柱4与夹紧件3固定连接在一起;

s3、在立柱背离墙体的一侧安装横梁组件5、将横梁组件5与立柱4通过螺栓螺母组件进行固定从而使立柱4与横梁组件5形成一个网状的安装支架;

s4、在安装支架背离墙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板6,安装板通过螺栓螺母组件与安装支架固定相连,在安装好的安装板6的表面安装伸缩架7以及卡接头81;

s5、将伸缩架7拉至最大的拉开量;

s6、在安装梁9朝向安装板6的一侧相对的卡接头81的位置固定卡接座82,并在安装梁9的表面预先打出用于固定件101穿过的通孔,再将安装梁9与伸缩架7远离安装板6的一端通过螺栓螺母组件固定相连;

s7、将背面安装好固定件101的石材幕墙10与安装梁9固定在一起;待石材幕墙10与安装梁9固定好后,推动石材幕墙10,使伸缩架7收起,直至卡接头81与卡接座82相配合,将安装梁9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