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坡向移位与水平移位的转换装置及转换方法,属于建筑物移位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建设和规划改造中,许多建筑物需要通过整体移位进行保留,其中相当一部分建筑物新旧位置存在高差,且新旧址之间存在障碍物,不能一次到达预定地点,需要多次转换移位路线。这种情况下的移位组合路线有两种,一种是顶升或垂直下降与平移(包括水平旋转)组合路线,一种是坡向移位与平移(包括水平旋转)组合路线。
顶升与平移组合路线中,不管是先顶升再平移,还是先平移再顶升,当第一阶段移位就位后,第二阶段的轨道、移动支座往往需要大规模改造,施工繁琐,工期长,成本高。坡向移位与平移组合路线可以避免坡向移位后的托换结构加固改造,施工简便,可靠度高,节省工期和成本。
中国专利cn201610695054.3公开的一种建筑物移位爬坡抬升转向方法中,当建筑物到达转向位置前一定距离时在每段建筑物柱或墙与转向位置之间的轨道上铺设台阶,在转向后混凝土托换梁下方摆放滚轴,将转向前托换梁下的滚轴取出,并将转向前后的轨道交叉点处的钢板制作的台阶移除,在转向后轨道上继续移位到预定位置。该方法在爬坡和转向结合处,出现台阶型托换结构,平移时受力复杂,存在稳定隐患,且施工复杂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建筑物坡向移位与水平移位的转换装置及转换方法,具有施工简便,可靠度高,节省工期和成本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建筑物坡向移位与水平移位的转换装置,包括:
梯形托换梁系,用于建筑物的坡向移位,梯形托换梁系的上表面与建筑物整体固定连接,梯形托换梁系具有倾斜下表面;
坡向移位的坡道上设置坡向轨道梁,坡向轨道梁的上部通过坡向移位支座和梯形托换梁系的倾斜下表面滑动支撑连接;
所述梯形托换梁系的倾斜下表面的斜度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当建筑物连同梯形托换梁系整体通过坡向移位支座滑动支撑在坡向轨道梁上时,建筑物能够保持水平不倾斜;
梯形局部轨道梁系,位于坡向移位的坡道末端的水平道上,用于实现建筑物从坡向移位到水平移位之间的转换,梯形局部轨道梁系具有倾斜上表面和水平下表面,
梯形局部轨道梁系的倾斜上表面和梯形托换梁系的倾斜下表面之间通过转换连接锚固装置相互固定连接;梯形局部轨道梁系的水平下表面通过水平移位支座滑动支撑连接在水平轨道梁上;
所述梯形局部轨道梁系的倾斜上表面的斜度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当建筑物连同梯形托换梁系整体转换至梯形局部轨道梁系上后,建筑物能够保持水平不倾斜。
所述梯形托换梁系包括多个结构相同且相互平行布置的梯形托换梁,各梯形托换梁之间通过连梁连接。
每个梯形托换梁的坡度不大于5%,每个梯形托换梁的前端最薄处的厚度尺寸不小于300mm。
所述梯形局部轨道梁系包括多个结构相同且相互平行布置的梯形局部轨道梁,各梯形局部轨道梁之间通过连梁连接。
一种如所述用于建筑物坡向移位与水平移位的转换装置的转换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建筑物坡向移位前,在建筑物坡向移位路径上设置坡向轨道梁;
步骤2、将建筑物柱或建筑物墙与地面基础截断,将待移位建筑物通过梯形托换梁系和坡向移位支座传递到坡向轨道梁上,建筑物连同梯形托换梁系通过坡向移位支座沿坡向轨道梁进行坡向移位;
步骤3、到达结构转换的梯形局部轨道梁系后,用转换连接锚固装置将梯形局部轨道梁系和梯形托换梁系连接锚固,连接后的组合体成为水平移位的组合托换结构;
步骤4、在建筑物水平移位路径上铺设水平轨道梁,水平移位的组合托换结构沿水平轨道梁进行水平移位。
所述步骤3中,转换连接锚固装置选用多块厚度不小于16mm的钢板,多块钢板之间平行布置,每两块钢板之间的间隔距离范围是0.5m~2m,每根钢板的上端通过锚栓和梯形托换梁系固定连接,每根钢板的下端通过锚栓和梯形局部轨道梁系固定连接。
所述步骤3中,当转换连接锚固装置不能够满足水平抗剪强度时,将坡向移位支座取出,中间缝隙填充早强型灌浆料;当转换连接锚固装置能够满足水平抗剪强度时,坡向移位支座不取出,可不填充。
本发明的有益效益是:该技术方法实现了坡向移位和水平移位的连续施工,避免了坡向移位后的托换结构加固改造,施工简便,可靠度高,节省工期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坡向移位的建筑物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坡向移位的建筑物剖面图详图。
图3是本发明局部轨道与上部托换结构转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水平移位的建筑物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转换连接锚固装置示意图;
图6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轨道间连梁平面图;
1-梯形托换梁系;2-坡向移位支座;3-梯形局部轨道梁;4-水平轨道梁;5-水平移位支座;6-转换连接锚固装置;7-填充材料;8-坡向轨道梁;9-竖向分离线;10-连梁;11-锚固连接钢板;12-锚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转换结构包括:梯形托换梁系1、坡向移位支座2、梯形局部轨道梁系3、用于水平移位的下轨道4、水平移位支座5、转换连接锚固装置6、填充材料7、坡向轨道梁8。
梯形托换梁系1,梯形托换梁系1的上表面与建筑物整体固定连接,梯形托换梁系1具有倾斜下表面;
坡向轨道梁8,设置在坡向移位的坡道上,坡向轨道梁8的上部通过坡向移位支座2和梯形托换梁系1的倾斜下表面滑动支撑连接;
所述梯形托换梁系1的倾斜下表面的斜度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当建筑物连同梯形托换梁系整体通过坡向移位支座2滑动支撑在坡向轨道梁上时,建筑物能够保持水平不倾斜,梯形托换梁前端尺寸不小于300mm,坡度不大于5%;
如图4~图5所示,梯形局部轨道梁系,位于坡向移位的坡道末端的水平道上,用于实现建筑物从坡向移位到水平移位之间的转换,梯形局部轨道梁系具有倾斜上表面和水平下表面,梯形局部轨道梁系的倾斜上表面和梯形托换梁系的倾斜下表面之间通过转换连接锚固装置相互固定连接;梯形局部轨道梁系的水平下表面通过水平移位支座滑动支撑连接在水平轨道梁上;
所述梯形局部轨道梁系的倾斜上表面的斜度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当建筑物连同梯形托换梁系整体转换至梯形局部轨道梁系上后,建筑物能够保持水平不倾斜。
如图6所示,所述梯形局部轨道梁系3包括多个结构相同且相互平行布置的梯形局部轨道梁,各梯形局部轨道梁之间通过连梁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如所述用于建筑物坡向移位与水平移位的转换装置的转换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建筑物坡向移位前,在建筑物坡向移位路径上设置坡向轨道梁;
步骤2、将建筑物柱或建筑物墙与地面基础截断,将待移位建筑物通过梯形托换梁系和坡向移位支座传递到坡向轨道梁上,建筑物连同梯形托换梁系通过坡向移位支座沿坡向轨道梁进行坡向移位;
步骤3、到达结构转换的梯形局部轨道梁系后,将建筑物连同梯形托换梁系整体移动至梯形局部轨道梁系正上方,然后用转换连接锚固装置将梯形局部轨道梁系和梯形托换梁系连接锚固,连接后的组合体成为水平移位的组合托换结构;
步骤4、在建筑物水平移位路径上沿下轨道进行水平移位。
所述步骤3中,转换连接锚固装置选用多块厚度不小于16mm的钢板,多块钢板之间平行布置,每两块钢板之间的间隔距离范围是0.5m~2m,每根钢板的上端通过锚栓和梯形托换梁系固定连接,每根钢板的下端通过锚栓和梯形局部轨道梁系固定连接。
转换施工时,坡向移位支座可取出,中间缝隙填充,填充材料使用早强型灌浆料。当转换连接锚固装置具有足够的水平抗剪强度时,坡向移位支座不取出,可不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