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泛水施工方法及搬运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81281发布日期:2018-12-22 09:30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泛水施工方法及搬运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泛水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泛水施工方法及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泛水,即屋面防水层与突出结构之间的防水构造。突出于屋面之上的女儿墙、烟囱、楼梯间、变形缝、检修孔、立管等壁面与屋顶的交接处,将屋面防水层延伸到这些垂直面上,形成立铺的防水层,称为泛水。泛水是建筑上的一种防水工艺,通俗地说其实就是在墙与屋面,也就是在所有需要防水处理的平立面相交处进行的防水处理,说白了就是用防水材料把墙角包住。和散水不同,泛水为防止水平楼面或水平屋面与垂直墙面接缝处的渗漏,由水平面沿垂直面向上翻起的防水构造。

在泛水施工中,一般会在最上层设置一层地砖,有利于防水,同时提高了美观性,在施工工程中,需要对地砖进行切割工作,泛水施工后,现场存在块状的地砖等建筑垃圾,目前采用手推车将这些建筑垃圾进行清理,但是清理过程费时费力,会出现扬尘现象,而且手推车输送建筑垃圾不稳定,手推车会行驶到刚施工完成的泛水上,影响泛水完成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泛水施工方法及搬运装置,施工过程中增加保温层在泛水基层上的贴合力度,提高施工后的泛水的防水效果;在铺设地砖前,先安装搬运装置,安装过程中先安装第二固定面板,再安装第一固定面板,方便安装导轨和搬运框,而且能够调整导轨的倾斜度,安装后的搬运装置能对建筑垃圾快速输送,省时省力,而且输送过程在空中完成,避免出现扬尘现象,减少对施工后的泛水的影响,提高泛水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泛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清理及修整泛水基层表面;

(b)测量放线;

(c)设置穿出设施及排水口:先在泛水基层表面喷涂处理剂,在墙体处设置附加层,再根据水平线在泛水基层处使用电锤打孔,孔的深度控制在100mm,相邻两个孔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2m,接着在打好的孔中设置穿出设施,然后用细石混凝土封堵穿出设施与孔之间的间隙,然后在泛水基层表面拉出墙体的垂线,并在垂线的0.8m处设置排水口;

(d)铺设保温层:按设计坡度及流水方向,找出屋面坡度走向,确定保温层的铺设厚度,再在墙体和屋面的转角处浇筑水泥石灰砂浆,水泥石灰砂浆中混入1.5%麻刀,然后沿着水泥石灰砂浆分层铺设保温层,穿出设施穿入保温层,然后压实保温层;

(e)铺设防水层:先用滚刷将处理剂均匀涂刷到保温层表面,再铺设卷材,卷材收头直接压入墙体凹槽内,并对卷材收头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压,接着在卷材搭接处用喷枪加热,然后对完工的防水层进行检查;

(f)设置保护层;

(g)安装搬运装置:施工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在泛水施工位置侧边确定第二固定面板的固定位置,先安装第二固定面板,安装过程保证第二固定面板垂直地面,再在第二固定面板上弹出钢条安装水平线,相邻两条钢条安装水平线之间的距离控制在30~40cm,接着根据钢条安装水平线采用固定螺栓固定钢条,然后将两根固定板平行焊接到钢条上,再将导轨固定到固定板上,然后将定位装置滑入到滑槽中,再将锁扣设置到滑槽中,将定位装置固定住,再通过牵引绳将搬运框设置到定位装置底部的定滑轮上,然后将导轨放置到支撑架上,通过卷尺确定第一固定面板设置位置,然后安装第一固定面板,安装过程保证第一固定面板垂直地面,然后在导轨的一端套入套管,调整导轨的倾斜度,再将套管焊接到第一固定面板上,接着将锁扣取出,并将定位装置调整到导轨最低处;

(h)铺设地砖:对泛水层面进行地砖排布,然后采用切割机对地砖进行切割,分段对泛水层面进行铺设地砖;

(i)清理建筑垃圾:施工人员将搬运框拉至泛水施工区域,再通过牵引绳下方搬运框,并将建筑垃圾放入到搬运框中,然后升起搬运框,再将牵引绳系在搬运框上,然后推动搬运框,搬运框滑落到导轨低处,施工人员取下搬运框,并将搬运框中的建筑垃圾统一堆放到指定位置,完成清理建筑垃圾工作;

(j)拆除搬运装置;

(k)检验及养护。

一种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面板和第二固定面板,第一固定面板设有套管,第二固定面板设有至少两块钢条,钢条上焊接有两块固定板,单块固定板设有导轨,导轨的一端通入到套管中,导轨中设有滑槽,滑槽中滑动连接定位装置,定位装置的底部设有两块角钢,两块角钢沿着定位装置的中线对称设置,单块角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的一端设有定滑轮,定滑轮上设有牵引绳,牵引绳连接有搬运框。

进一步,导轨设于套管处的垂直高度小于导轨设于固定板处的垂直高度,使得装好建筑垃圾的搬运框能从高处自动滑落到低处,方便将泛水施工处的建筑垃圾送至建筑垃圾统一堆放处。

进一步,导轨与钢条之间设有斜杆,斜杆的一端焊接于导轨的顶部,斜杆的另一端焊接于钢条的底部,斜杆的设置能将导轨上受到的一部分力分担到钢条上,增加导轨与钢条之间的稳定性。

进一步,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和连接杆,连接杆焊接于定位板之间,定位板滑动连接于滑槽中,通过连接杆长度的调整,使得定位板基本设置在整个滑槽中,防止定位装置在输送建筑垃圾的时候从导轨中掉落,提高定位装置在导轨上滑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定位装置顶部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有挡水板,当遇到雨天作业时,挡水板能挡住部分雨水进入到搬运框中,减少雨水带给搬运框的整体重量,提高定位装置在导轨上滑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固定架包括u型钢、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u型钢与角钢固定连接,第二固定轴与定滑轮固定连接,便于固定架的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搬运框的顶部设有两个限位件,牵引绳系于限位件上,方便将牵引绳设置到限位件上。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施工过程中在泛水基层处进行打孔,孔的深度控制在100mm,相邻两个孔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2m,目的在于在打好的孔中设置穿出设施,并用细石混凝土封堵穿出设施与孔之间的间隙,在铺设保温层时,将保温层设置到穿出设施中,穿出设施对保温层进行限制作用,不会出现翻起,能增加保温层在泛水基层上的贴合力度,使得防水层能很好地与保温层相互结合,提高施工后的泛水的防水效果,加快泛水施工速度;

在铺设地砖前,先安装搬运装置,安装过程中先安装第二固定面板,安装过程保证第二固定面板垂直地面,防止后续安装步骤出现偏差,再安装第一固定面板,安装过程保证第一固定面板垂直地面,方便安装导轨和搬运框;在对导轨安装时,先安装钢条,相邻两条钢条安装水平线之间的距离控制在30~40cm,保证钢条之间相互平行,然后按照实际情况,调整固定板在钢条上的位置,再进行焊接,这样就可将导轨的一端固定到固定板上,确定导轨的一端的高度位置,通过支撑架调整导轨的倾斜度,并将导轨的另一端套入到套管中,安装后的搬运装置能对建筑垃圾快速输送,将搬运框中的建筑垃圾统一堆放到指定位置,省时省力,而且输送过程在空中完成,避免出现扬尘现象,减少对施工后的泛水的影响,提高泛水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导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定位装置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定位装置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搬运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搬运装置在泛水施工中安装位置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施工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根据本发明特点绘制图纸及编制技术交底。

2、劳动力准备:根据工程量及施工内容要求合理安排施工人员进场,并做好岗前安全技术工作,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泛水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清理及修整泛水基层表面:检查泛水基层b质量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并加以清扫,出现缺陷应及时进行修补工作。

(b)测量放线:安装施工图纸在墙体a上弹出坡度线和水平线,坡度线和水平线采用墨汁进行弹出。

(c)设置穿出设施及排水口:先在泛水基层b表面喷涂处理剂,再在墙体a处设置附加层。

根据水平线在泛水基层b处使用电锤打孔,孔的深度控制在100mm,相邻两个孔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2m,接着在打好的孔中设置穿出设施,穿出设施露出泛水基层b的长度控制在100mm之内,然后用细石混凝土封堵穿出设施与孔之间的间隙。然后在泛水基层b表面拉出墙体a的垂线,并在垂线的0.8m处设置排水口,有利于向下排水。

(d)铺设保温层:按设计坡度及流水方向,找出屋面坡度走向,确定保温层的铺设厚度,再在墙体a和屋面的转角处浇筑水泥石灰砂浆,水泥石灰砂浆中混入1.5%麻刀,然后沿着水泥石灰砂浆分层铺设保温层,穿出设施穿入保温层,然后压实保温层。

(e)铺设防水层:先用滚刷将处理剂均匀涂刷到保温层表面,再铺设卷材,卷材收头直接压入墙体a凹槽内,并对卷材收头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压,接着在卷材搭接处用喷枪加热,然后对完工的防水层进行检查。

(f)设置保护层:在防水层上设置水泥砂浆保护层。

(g)安装搬运装置:施工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在泛水施工位置侧边确定第二固定面板的固定位置,先安装第二固定面板,安装过程保证第二固定面板垂直地面,再在第二固定面板上弹出钢条安装水平线,相邻两条钢条安装水平线之间的距离控制在30~40cm,接着根据钢条安装水平线采用固定螺栓固定钢条,然后将两根固定板平行焊接到钢条上,再将导轨固定到固定板上,然后将定位装置滑入到滑槽中,再将锁扣设置到滑槽中,将定位装置固定住,再通过牵引绳将搬运框设置到定位装置底部的定滑轮上,然后将导轨放置到支撑架上,通过卷尺确定第一固定面板设置位置,然后安装第一固定面板,安装过程保证第一固定面板垂直地面,然后在导轨的一端套入套管,调整导轨的倾斜度,再将套管焊接到第一固定面板上,接着将锁扣取出,并将定位装置调整到导轨最低处。

搬运框从第二固定面板输送到第一固定面板处,靠搬运框重力及惯性;将搬运框从第一固定面板输送到第二固定面板处,可手动在牵引绳处施力,也可电动在牵引绳处施力。

(h)铺设地砖:对泛水层面进行地砖排布,然后采用切割机对地砖进行切割,分段对泛水层面进行铺设地砖。

(i)清理建筑垃圾:施工人员将搬运框拉至泛水施工区域,再通过牵引绳下方搬运框,并将建筑垃圾放入到搬运框中,然后升起搬运框,再将牵引绳系在搬运框上,然后推动搬运框,搬运框滑落到导轨低处,施工人员取下搬运框,并将搬运框中的建筑垃圾统一堆放到建筑垃圾堆放区域c,完成清理建筑垃圾工作。

(j)拆除搬运装置。

(k)检验及养护。

一种搬运装置,包括第一固定面板1和第二固定面板2,第一固定面板1设有套管3,第二固定面板2设有至少两块钢条4,钢条4上焊接有两块固定板5。单块固定板5设有导轨6,导轨6与钢条4之间设有斜杆14,斜杆14的一端焊接于导轨6的顶部,斜杆14的另一端焊接于钢条4的底部,斜杆14的设置能将导轨6上受到的一部分力分担到钢条4上,增加导轨6与钢条4之间的稳定性。导轨6的一端通入到套管3中,导轨6中设有滑槽7,滑槽7中滑动连接定位装置8,定位装置8的底部设有两块角钢9,两块角钢9沿着定位装置8的中线对称设置,单块角钢9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0,固定架10的一端设有定滑轮11。固定架10包括u型钢19、第一固定轴20和第二固定轴21,u型钢19与角钢9固定连接,第二固定轴21与定滑轮11固定连接,便于固定架10的安装和拆卸。定滑轮11上设有牵引绳12,牵引绳12连接有搬运框13。搬运框13的顶部设有两个限位件22,牵引绳12系于限位件22上,方便将牵引绳12设置到限位件22上。定位装置8包括定位板15和连接杆16,连接杆16焊接于定位板15之间,定位板15滑动连接于滑槽7中,通过连接杆16长度的调整,使得定位板15基本设置在整个滑槽7中,防止定位装置8在输送建筑垃圾的时候从导轨6中掉落,提高定位装置8在导轨6上滑动的稳定性。定位装置8顶部设有支撑杆17,支撑杆17上设有挡水板18,当遇到雨天作业时,挡水板18能挡住部分雨水进入到搬运框13中,减少雨水带给搬运框13的整体重量,提高定位装置8在导轨6上滑动的稳定性。

导轨6设于套管3处的垂直高度小于导轨6设于固定板5处的垂直高度,使得装好建筑垃圾的搬运框13能从高处自动滑落到低处,方便将泛水施工处的建筑垃圾送至建筑垃圾统一堆放处。

本发明施工过程中在泛水基层b处进行打孔,孔的深度控制在100mm,相邻两个孔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2m,目的在于在打好的孔中设置穿出设施,并用细石混凝土封堵穿出设施与孔之间的间隙,在铺设保温层时,将保温层设置到穿出设施中,穿出设施对保温层进行限制作用,不会出现翻起,能增加保温层在泛水基层b上的贴合力度,使得防水层能很好地与保温层相互结合,提高施工后的泛水的防水效果,加快泛水施工速度;

在铺设地砖前,先安装搬运装置,安装过程中先安装第二固定面板2,安装过程保证第二固定面板2垂直地面,防止后续安装步骤出现偏差,再安装第一固定面板1,安装过程保证第一固定面板1垂直地面,方便安装导轨6和搬运框13;在对导轨6安装时,先安装钢条4,相邻两条钢条4安装水平线之间的距离控制在30~40cm,保证钢条4之间相互平行,然后按照实际情况,调整固定板5在钢条4上的位置,再进行焊接,这样就可将导轨6的一端固定到固定板5上,确定导轨6的一端的高度位置,通过支撑架调整导轨6的倾斜度,并将导轨6的另一端套入到套管3中,安装后的搬运装置能对建筑垃圾快速输送,将搬运框13中的建筑垃圾统一堆放到指定位置,省时省力,而且输送过程在空中完成,避免出现扬尘现象,减少对施工后的泛水的影响,提高泛水质量。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