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旋转钢筋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0527发布日期:2019-01-05 09:56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旋转钢筋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具领域,具体的说,是指一种自旋转钢筋钩。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种楼房、隧道、桥梁的建筑施工中,各种施工材料需要钉入钢钉来固定,目前在各种楼房、隧道、桥梁的建筑施工中,钢筋的捆扎及混凝土的浇筑是一项庞大的主体工程,浇灌前首先要把各种型号规格的钢筋设成各种主体骨架,用铁丝捆扎成型,目前钢筋绑扎的常规施工方法是采用一端为轴承手柄,另一端为钩头的钢筋绑扎钩,通过钩头钩住扎丝,转动钢筋绑扎钩,扎丝即可将钢筋绑扎牢固,建筑工人单靠手工旋转劳动强度相当大,握绑扎钩的手反复重复同一动作,工人易疲劳,并且操作工程复杂,旋转时间慢,造成扎丝的工作效率低下,相应的让建筑工程进度变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自旋转钢筋钩,本发明的一种自旋转钢筋钩使用方便、稳定性好、节省人力物力。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旋转钢筋钩,包括:下端连接有转动钩的下杆体;

与下杆体上端套接、且可相对下杆体作直线伸缩位移的上杆体;

固定的设置于上杆体内、且与上杆体作同步升降位移的驱动件,驱动件纵向贯穿致动件,当驱动件作升降运动时,其螺旋形作用面带动致动件进行旋转;

致动件的顶部设置有主动啮合部件;

下杆体的上端口固定的设置有用于容纳致动件的卡合件,卡合件内腔的顶部设置有从动啮合部件;

随着致动件在卡合件内升降,致动件的主动啮合部件与卡合件的从动啮合部件构成离合结构,使致动件单向带动卡合件旋转。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致动件在卡合件中的升降行程大于致动件的主动啮合部件与卡合件的从动啮合部件之间的啮合高度。

上述的致动件的主动啮合部件是沿其顶面圆周方向分布设置、向上伸出的主动棘齿,卡合件的从动啮合部件是沿其内腔顶部圆周方向分布设置、向下伸出、且与致动件的主动棘齿构成可离合啮合结构的从动棘齿,主动棘齿的上表面和从动棘齿的下表面为斜坡状。

上述的卡合件的侧壁外部靠近上端形成有一圈凸缘体,凸缘体的下边搭接在下杆体的顶端开口处,凸缘体的上边沿上设置环体,环体的外径大于下杆体的外径,小于上杆体的内径。

上述的卡合件的底部设置一固定盖,固定盖具有圆盘形盖体和从该圆盘形盖体向上凸出的凸柱,圆盘形盖体具有供驱动件穿过的中心通孔,凸柱的侧壁上形成环形凸肋,环形凸肋与卡合件的内壁形成过盈配合。

上述的驱动件的底部设置一个缓冲环以及一个定位件,缓冲环为具有通孔的圆柱体,通孔能使驱动件穿过,定位件是具有长条开口的片状体,长条开口使驱动件穿过并固定在其末端。

上述的驱动件通过其顶端的固定块卡固在上杆体的上端管内。

上述的下杆体上套设有护套,护套与上杆体下端连接。

上述的上杆体顶端设置有护盖,护盖上设置有套索。

上述的上杆体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套。

本发明的一种自旋转钢筋钩,包括:下端连接有转动钩的下杆体;与下杆体上端套接、且可相对下杆体作直线伸缩位移的上杆体;固定的设置于上杆体内、且与上杆体作同步升降位移的驱动件,驱动件纵向贯穿致动件,当驱动件作升降运动时,其螺旋形作用面带动致动件进行旋转;致动件的顶部设置有主动啮合部件;下杆体的上端口固定的设置有用于容纳致动件的卡合件,卡合件内腔的顶部设置有从动啮合部件;随着致动件在卡合件内升降,致动件的主动啮合部件与卡合件的从动啮合部件构成离合结构,使致动件单向带动卡合件旋转,使用方便、稳定性好、节省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致动件与卡合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主要部件组装后的内部构造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至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转动钩1、下杆体2、上杆体3、橡胶套31、驱动件4、缓冲环41、定位件42、固定块43、致动件5、主动啮合部件51、主动棘齿52、卡合件6、从动啮合部件61、从动棘齿62、凸缘体63、环体64、固定盖7、凸柱71、中心通孔72、环形凸肋73、护套8、护盖9、套索91。

图1至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自旋转钢筋钩,包括:

下端连接有转动钩1的下杆体2,转动钩1的钩头钩住扎丝,转动钢筋绑扎钩,扎丝即可将钢筋绑扎牢固;

与下杆体2上端套接、且可相对下杆体2作直线伸缩位移的上杆体3,上杆体3供使用者手持,上杆体3与下杆体2都由中空圆杆构成,其材质可以是金属或非金属,如铝管或塑胶管体,上杆体3的内径略大于下杆体2的外径,从而,使用者握持上杆体3沿下杆体2的外周升降;

固定的设置于上杆体3内、且与上杆体3作同步升降位移的驱动件4,驱动件4为长条形螺旋片,驱动件4纵向贯穿致动件5,当驱动件4作升降运动时,其螺旋形作用面带动致动件5进行旋转,致动件5呈带中心通孔的圆柱形状,驱动件4能够穿过致动件5,并将驱动件4的直线移动转换为致动件5的旋转运动,在致动件5的顶端开有长条形开口,供驱动件4的螺旋形作用面与致动件5的长条形开口边缘之间产生力的作用,驱动件4在随着上杆体3向下或向上移动时就会带动致动件5旋转,当上杆体3向下直线位移或者向上直线位移时,驱动件4带动致动件5逆时针或者顺时针转动;

致动件5的顶部设置有主动啮合部件51;

下杆体2的上端口固定的设置有用于容纳致动件5的卡合件6,卡合件6的下端过盈配合固定在下杆体2的上端口内,这样卡合件6就可以带动下杆体2做同步旋转,卡合件6为中空长筒状,其下端具有开口,供致动件5进入卡合件6的中空内腔,卡合件6内腔的顶部设置有从动啮合部件61,卡合件6的顶部具有开孔,用于驱动件4穿过;

随着致动件5在卡合件6内升降,致动件5的主动啮合部件51与卡合件6的从动啮合部件61构成离合结构,使致动件5单向带动卡合件6旋转。

实施例中,致动件5在卡合件6中的升降行程大于致动件5的主动啮合部件51与卡合件6的从动啮合部件61之间的啮合高度。

实施例中,致动件5的主动啮合部件51是沿其顶面圆周方向分布设置、向上伸出的主动棘齿52,卡合件6的从动啮合部件61是沿其内腔顶部圆周方向分布设置、向下伸出、且与致动件5的主动棘齿52构成可离合啮合结构的从动棘齿62,主动棘齿52的上表面和从动棘齿62的下表面为斜坡状。

实施例中,卡合件6的侧壁外部靠近上端形成有一圈凸缘体63,凸缘体63的下边搭接在下杆体2的顶端开口处,凸缘体63的上边沿上设置环体64,环体64的外径大于下杆体2的外径,小于上杆体3的内径,环体64的外表面打磨光滑,填充在下杆体2与上杆体3之间的间隙,起到导向作用,有助于减少下杆体2与上杆体3之间的晃动,并不会阻塞下杆体2与上杆体3之间的旋转。

实施例中,卡合件6的底部设置一固定盖7,固定盖7具有圆盘形盖体和从该圆盘形盖体向上凸出的凸柱71,圆盘形盖体具有供驱动件4穿过的中心通孔72,凸柱71的侧壁上形成环形凸肋73,环形凸肋73与卡合件6的内壁形成过盈配合,在向下按压驱动件4时,致动件5不会从卡合件6中脱离出来。

实施例中,驱动件4的底部设置一个缓冲环41以及一个定位件42,缓冲环41为具有通孔的圆柱体,通孔能使驱动件4穿过,定位件42是具有长条开口的片状体,长条开口使驱动件4穿过并固定在其末端,当缓冲环41碰到卡合件6的下端时,能够阻碍驱动件4进一步向上移动。

实施例中,驱动件4通过其顶端的固定块43卡固在上杆体3的上端管内。

实施例中,下杆体2上套设有护套8,护套8与上杆体3下端连接,护套8为塑料制成,防止灰尘从上杆体3与下杆体2间隙内进入杆腔内。

实施例中,上杆体3顶端设置有护盖9,护盖9上设置有套索91,使用者将套索91套置在手腕上,防止自旋转钢筋钩从手中滑落。

实施例中,上杆体3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套31,便于握持。

卡合件6内部的高度大于致动件5的高度,当致动件5放入卡合件6内部,盖上固定盖7后,致动件5的底部与固定盖7之间有供致动件5移动的升降行程,升降行程的高度略大于致动件5的主动棘齿52和卡合件6的从动棘齿62之间的啮合高度,从而使致动件5随着驱动件4下降时,从动棘齿62与主动棘齿52脱离啮合。

在对钢筋绑扎固定时,向上提动上杆体3,带动驱动件4向上移动,致动件5受到驱动,进行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时,致动件5的主动棘齿52与卡合件6的从动棘齿62相互啮合,从而致动件5同步带动卡合件6顺时针方向旋转,卡合件6带动下杆体2顺时针方向旋转,下杆体2下端的转动钩1将扎丝拧紧;相反,向下按压上杆体3,带动驱动件4下移,致动件5随着驱动件4向下移动,致动件5的主动棘齿52与卡合件6的从动棘齿62脱离啮合,此时,驱动件4带动致动件5逆时针旋转,使得驱动件4得以恢复到原位,使用方便、稳定性好、节省人力物力。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