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防水卷材一体化铺设底面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38739发布日期:2018-11-24 10:17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vc防水卷材一体化铺设底面方法。

背景技术

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防水卷材不断被应用到各种建筑中。而防水卷材的防水性能除了要看防水卷材的材质外还需要考虑到防水卷材铺设方法,不同的铺设方法得到的防水性能各尽不同。如专利cn201510614921.1,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底板与防水卷材一体化施工方法及防水结构,该防水结构是在地下室底板垫层的水平面上铺贴有预铺式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其结构阴阳角位置铺贴有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预铺式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与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搭接部位涂覆有水泥粘结剂,地下室底板浇筑在预铺式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与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之上,形成一体式防水层。该方式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但是最后需要用到水泥浇灌的方式,这样成本会上升,不利于大规模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平面以及平面与立面交界处漏水的pvc防水卷材一体化铺设底面与立面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vc防水卷材一体化铺设底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所述防水卷材包括与底面边缘相接触的外围防水卷材,所述外围防水卷材包括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与底面边缘对齐,所述第二边缘与另一张防水卷材搭接,从底面的一边开始,将外围防水卷材的第一边缘对齐底面边缘,然后用压条固定外围防水卷材,所述压条设置在第一边缘上,接着依次将外围防水卷材铺设在底面之上,使得相邻的外围防水卷材的第二边缘互相搭接形成第一搭接边;

s2:所述防水卷材还包括不与底面边缘相接触的内部防水卷材,所述内部防水卷材包括第二边缘,然后,依次将内部防水卷材铺设在底面上,使得内部防水卷材与相邻的内部防水卷材和/或外围防水卷材的第二边缘互相搭接形成第一搭接边;

s3:采用固定件将内部防水卷材和/或外围防水卷材固定在底面上,所述固定件设置在第一搭接边内且位于最下层的内部防水卷材或外围防水卷材的上方;

s4:将垫片放置在第一搭接边的两端部且位于相邻的内部防水卷材和/或外围防水卷材的缝隙间,运用焊接小车将相邻的内部防水卷材和/或外围防水卷材焊接在一起;

s5:采用焊枪通过手动焊接的方式将内部防水卷材和/或外围防水卷材的边角相互焊接在一起。优选地,在步骤s3中,所述固定件中设有开孔,通过螺栓结构将固定件以及防水卷材固定在底面上。所述第一搭接边为外围防水卷材的第二边缘互相搭接重叠处或为内部防水卷材与相邻的内部防水卷材或外围防水卷材的第二边缘互相搭接重叠处,所述第一搭接边的最外端为处于上层的防水卷材的边缘,所述第一搭接边的最内端为处于下层的防水卷材的边缘。

所述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皆为长方形形状。

本方法通过固定件将防水卷材固定在底面上,避免采用水泥浇灌的方式,一方面减少整个方案的实行成本,另一方面减少工作的强度以及耗时。而在底面边缘上采用压条固定,主要考虑到在底面边缘,焊接小车没有施展的空间,难以完成焊接。而由于焊接小车在焊接第一搭接边的两端部时,人们没有办法固定和压实其两端(由于该位置已经在防水卷材的角落),使得防水卷材在焊接时容易向上翘起,所以当焊接小车焊接时容易出现虚焊(即无法完全焊接,部分位置还没有焊死,雨水还能穿过该位置。)。因此,人们需要采用手动焊接的方式将防水卷材的边角相互焊接在一起。

优选地,在步骤s5中,需要不断清洗打理焊头。

由于在焊接后焊头上会有部分的粘合胶,当其在高温下与空气接触时间过久就会失效,失去粘合的能力,所以需要不断用齐刷清洗焊头,避免用失效的粘合剂粘接防水卷材导致出现虚焊。

优选地,在步骤s5中,包括以下步骤:

s51:对防水卷材进行一次预焊,预焊位置处于第一搭接边内且距离第一搭接边的最外端8-15cm;

s52:对防水卷材进行一次实焊,实焊位置处于第一搭接边内且距离第一搭接边的最外端0-8cm。

本方法通过两次焊接,使得防水卷材之间焊接位置更大,拥有更好的防水性能,而且首先通过预焊固定住防水卷材的粘接位置,再通过实焊确保防水卷材边缘完全焊接在相邻的防水卷材上。

优选地,在步骤s5中,手动焊接时,焊枪与内部防水卷材或外围防水卷材之间夹角为30-60°,焊头插入到内部防水卷材或外围防水卷材后,焊枪沿内部防水卷材或外围防水卷材边缘延伸方向平移,压辊跟随在焊枪后面,用于将焊接处压实。

优选地,在步骤s2中,相邻的纵向排列的第一搭接边的距离不小于30cm,相邻的横向排列的第一搭接边的距离不小于30cm。

由于雨水会沿着第一搭接边流走,而本方案中通过加大相邻的第一搭接边的距离,使得雨水从一块防水卷材流动到另一块防水卷材的距离增加,减少雨水流入到搭接缝隙的可能性。

优选地,在步骤s2中,当相邻的内部防水卷材和/或外围防水卷材搭接后,把第一搭接边的拐角位置剪为圆角。

由于本方法中需要采用手动焊来焊接防水卷材,所以需要将防水卷材的拐角剪为圆角,方便焊接拐角处时,师傅操控焊枪沿着拐角处转弯,避免由于拐角为直角时转弯的不便,引起焊接不牢的情况出现。

优选地,在步骤s1中,首先用压条固定下方的外围防水卷材,然后,在压条与外围防水卷材连接处涂上粘胶,用于压紧外围防水卷材。优选地,在步骤s4中,所述压条设有开孔,通过螺栓结构将压条以及外围防水卷材固定在底面上。

由于第一边缘处于防水卷材与立面的交界处,立面上的水分很容易通过第一边缘与底面接触,导致雨水渗透,严重影响建筑的寿命,所以本方法中除了使用压条将外围防水卷材固定在底面外,粘胶不仅将压条粘连在外围防水卷材上,而且还能将外围防水卷材压紧,避免雨水从第一边缘处通过。

优选地,在步骤s1中,在压条与外围防水卷材之间设有用于垫高压条的预制垫条。

为了避免压条的锋利的边缘会刮破防水卷材,导致防水性能减弱,因此,本方法通过在压条与防水卷材之间设置预制垫条。

更加优选地,所述预制垫条设置在压条的两个端部,设置在端部是考虑到压条在制备时是通过切割机切割而成,两个端部都会有较为锋利的边缘,因此通过在两个端部下面垫有预制垫条,避免压条在外围防水卷材上压出或刮出裂缝。

优选地,在步骤s3中,固定件的位置距离第一搭接边的最外端8-20cm。相邻固定件的距离为10-20cm。

由于固定件有一定的高度,会使得上层的防水卷材无法平铺在下层的防水卷材上,为了避免固定件影响到第一搭接边的焊接,导致出现缝隙,因此,本方法通过将固定件放置在靠内侧的位置,减少固定件带来的影响,减少虚焊的可能。而第一搭接边宽度的设置是考虑到需要减少固定件的影响,避免固定件占用过多的位置导致能够用来焊接的位置减少,防水卷材之间焊接不牢。

优选地,在步骤s4中,垫片长度为5-10cm。

由于手动焊的复杂程度是比用焊接小车焊的时间长的,而垫片过长会增加手动焊的时间,导致人们操作变得复杂,耗时更久,不利于大规模铺设,而垫片过短,不方便焊接小车固定以及压实防水卷材。

优选地,在步骤s1之前,还有一个步骤s0清理底面,保证底面干净、干燥、没有凸起。

为了避免底面有凹凸不平的情况,本发明首先对底面进行清理,保证防水卷材能平铺在底面上。

优选地,在步骤s5中:首先从焊接小车焊接好的地方开始焊接,然后拿着焊枪沿着防水卷材的边缘一直向角落平移,防水卷材的另一边也是采用同样的方式,最后在焊接角落处的地方。

由于本方案通过从里到外的方式焊接,使得空气只能从里向外排出,不会残留在防水卷材内部,有效避免空气残留在防水卷材中,使得防水卷材无法由于多余的空气而产生凸起,降低其观赏价值以及容易被刮破。

优选的,所述铺设底面方法还包括步骤s6,检查第一搭接边是否存在缝隙,如果有,则通过手动焊接的方式将防水卷材焊实。更加优选地,在步骤s6中,人们将检测件放在第一搭接边外侧,沿着第一搭接边外侧移动,如果检测件能插入到第一搭接边中,则证明存在有缝隙,如果不能,则证明没有缝隙。

优选地,在步骤s4中,需要在预备的防水卷材上进行试焊,以确保在给底面上的防水卷材焊接时不会出现虚焊。

由于不同的防水卷材焊接时需要的温度以及压力都是不同的,而且还会根据湿度与温度产生变化,所以为了避免在实际操作中出现虚焊,导致不得不重新撕掉在焊接一次的情况出现,在步骤s4中,人们会首先截取两块预备的防水卷材,通过焊接预备的防水卷材,调节焊接小车的最佳温度与压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搭接边的宽度为8-30cm。

有益效果为:

本方法通过固定件将防水卷材固定在底面上,避免采用水泥浇灌的方式,一方面减少整个方案的实行成本,另一方面减少工作的强度以及耗时。加之,在手动焊时,采用两次焊接,使得防水卷材之间焊接位置更大,拥有更好的防水性能。而且,本方法中将压条粘连在防水卷材上,压紧防水卷材,避免雨水从第一边缘处通过。

附图说明

图1为两个内部防水卷材搭接时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组件后的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标识:1、外围防水卷材;2、内部防水卷材;3、第一边缘;4、第二边缘;5、底面;6、压条;7、固定件;a、第一搭接边的最外端;b、第一搭接边的最内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一种pvc防水卷材一体化铺设底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所述防水卷材包括与底面边缘相接触的外围防水卷材1,所述外围防水卷材1包括第一边缘3与第二边缘4,所述第一边缘3与底面5边缘对齐,所述第二边缘4与另一张防水卷材搭接,从底面5的一边开始,将外围防水卷材1的第一边缘3对齐底面5边缘,然后用压条6固定外围防水卷材1,所述压条6设置在第一边缘3上,接着依次将外围防水卷材1铺设在底面5之上并且新铺设的外围防水卷材1统一设置在上一张刚铺设的外围防水卷材1的上方或者下方,使得相邻的外围防水卷材1的第二边缘4互相搭接形成第一搭接边。

s2:所述防水卷材还包括不与底面5边缘相接触的内部防水卷材2,所述内部防水卷材2包括第二边缘4,首先,依次将内部防水卷材2铺设在底面5上并且新铺设的内部防水卷材2统一设置在上一张刚铺设的内部防水卷材2的上方或下方,使得相邻的内部防水卷材2的第二边缘4互相搭接形成第一搭接边;与外围防水卷材1相邻的内部防水卷材2统一设置在外围防水卷材1的上方或者下方,使得相邻的内部防水卷材2与外围防水卷材1的第二边缘4互相搭接形成第一搭接边。在步骤s2中,让新铺设的内部防水卷材2统一设置在上一张刚铺设的内部防水卷材2的上方或下方,使得铺设好后的防水卷材整体排列有序,更加美观。

s3:采用固定件7将防水卷材固定在底面5上,所述固定件7设置在第一搭接边内且位于最下层的内部防水卷材2或外围防水卷材1的上方;

s4:将垫片放置在第一搭接边的两端部且位于相邻的防水卷材的缝隙间,运用焊接小车将相邻的防水卷材焊接在一起,所述防水卷材为长方形,所以其第一搭接边分为长边与短边,在焊接时,首先焊接防水卷材的长边,然后再焊接防水卷材的短边;

s5:采用焊枪通过手动焊接的方式将防水卷材的边角相互焊接在一起。优选地,在步骤s3中,所述固定件7中设有开孔,通过螺栓结构将固定件7以及内部防水卷材2和外围防水卷材1固定在底面5上。

本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上述所说,接下来会对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方案进行阐述。

所述内部防水卷材2和外围防水卷材1的最上层为防紫外线层,所述防紫外线层可以由超细氧化锌粒子、防紫外线纤维、二氧化钛等防紫外线材料构成。

所述第一搭接边的最外端a为处于上层的防水卷材的边缘,所述第一搭接边的最内端b为处于下层的防水卷材的边缘。

优选地,在步骤s5中,需要不断用齐刷清洗打理焊头,除掉焊头上的粘合胶。

优选地,在步骤s5中,包括以下步骤:

s51:对防水卷材进行一次预焊,预焊位置处于第一搭接边内且距离第一搭接边的最外端a2-10cm,该数值受到焊头大小的影响。

s52:对防水卷材进行一次实焊,实焊位置处于第一搭接边内且距离第一搭接边的最外端a0-5cm,该数值受到焊头大小的影响。

优选地,在步骤s5中,手动焊接时,焊枪与内部防水卷材2或外围防水卷材1之间夹角为30-60°,焊头插入到内部防水卷材2或外围防水卷材1后,焊枪沿防水卷材边缘延伸方向平移,压辊跟随在焊枪后面,用于将焊接处压实,应理解为了让压辊更好地压实防水卷材,压辊与焊头平行且在实焊时,压辊应沿焊头排气口平行的方向在距焊嘴20-40mm处平行移动,优选为30mm。

优选地,在步骤s2中,相邻的纵向的第一搭接边的距离不小于30cm,相邻的横向的第一搭接边的距离不小于30cm,使得3张防水卷材在拐角处重叠在一起形成一个搭接拐角结构;

优选地,在步骤s2中,当相邻的防水卷材搭接后,把防水卷材的第一搭接边的拐角位置剪为圆角。

优选地,在步骤s1中,首先用压条6固定下方的外围防水卷材1,然后,在压条6与外围防水卷材1连接处涂上粘胶,用于压紧外围防水卷材1。优选地,在步骤s4中,所述压条6设有开孔,通过螺栓结构将压条6以及外围防水卷材1固定在底面5上。

优选地,在步骤s1中,在压条6与外围防水卷材1之间设有用于垫高压条6的预制垫条。

更加优选地,所述预制垫条设置在压条6的两个端部,设置在端部是考虑到压条6在制备时是通过切割机切割而成,两个端部都会有较为锋利的边缘,因此通过在两个端部下面垫有预制垫条,避免压条6在外围防水卷材1上刮出裂缝,降低本方法的防水性能。

优选地,在步骤s3中,固定件7的位置距离防水卷材的最外端8-20cm。相邻固定件7的距离为5-20cm。所述固定件7为螺栓结构。

优选地,在步骤s4中,垫片长度为5-10cm。

优选地,所述第一搭接边的宽度为8-30cm。

应理解,搭接边的宽度优选为8cm;在机械固定系统中,要覆盖固定件时,搭接边宽度为12cm。

优选地,在步骤s1之前,还有一个步骤s0清理底面5,保证底面5干净、干燥、没有凸起。

优选地,在步骤s5中:首先从焊接小车焊接好的地方开始焊接,然后拿着焊枪沿着防水卷材的边缘一直向角落平移,防水卷材的另一边也是采用同样的方式,最后在焊接角落处没有焊接好的地方。

优选的,所述铺设底面方法还包括步骤s6,检查第一搭接边是否存在缝隙,如果有,则通过手动焊接的方式将防水卷材焊实。更加优选地,在步骤s6中,人们将检测件放在第一搭接边外侧,沿着第一搭接边外侧移动,如果检测件能插入到第一搭接边中,则证明存在有缝隙,如果不能,则证明没有缝隙。

优选地,在步骤s4中,需要在预备的防水卷材上进行试焊,以确保在给底面5上的防水卷材焊接时不能出现虚焊。

所述搭接小车包括把手、电焊头、行动轮以及滚压轮,人们在使用搭接小车时,首先将滚压轮放在垫片上,电焊头插入到第一搭接边的缝隙中,然后使用把手推动小车沿着第一搭接边的边缘移动,直至达到另一个拐角处。

所述铺设底面5方法主要应用在屋顶顶面上,给予屋面一个防水以及防晒保护,提高屋面的耐久度。

优选地,所述防水卷材的厚度为1-3mm,更加优选为1.5-2mm。

优选地,所述防水卷材可以为均质pvc防水卷材、带纤维背衬pvc防水卷材、织物内增强pvc防水卷材、玻璃纤维内增强pvc防水卷材以及玻璃纤维内增强带纤维背衬pvc防水卷材。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