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层间隔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52137发布日期:2019-04-09 21:1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层间隔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层间隔震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作为工业化建筑最重要的体系,具有质量优良、工期较短、能耗较低和绿色施工等优点。因此,对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具有广阔的研发空间和重要的社会价值。

然而,现有的装配式结构层间进行连接时为通过混凝土进行浇筑在一起,该方式存在连接处抗侧移能力差而且容易产生开裂而导致连接失效的部足,为克服上述问题则改为了通过连接座支撑在层间,连接座通过螺栓同上下层连接在一起,该连接方式虽然克服了混凝土粘结方式所存在的抗侧移效果差的部足,但是存在螺栓裸露在外容易锈蚀而损坏从而导致使用寿命短。无论那种方式都存在部能够进行层间隔振的部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层间隔震方法,解决了现有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层间之间的隔振效果差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层间隔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在上混凝土立柱的下端面上设置上连接孔,所述上连接孔的开口上设有上孔部内翻边而形成上收口,在下混凝土立柱的上端面上设置下连接孔,所述下连接孔的开口上设有下孔部内翻边而形成下收口,制作橡胶隔振柱,所述橡胶隔振柱的上端铰接有若干上固定爪、下端铰接有若干下固定爪;第二步、将所述橡胶隔振柱的下端穿设到所述下收口内;第三步、通过支撑结构将上混凝土立柱可升降地固定在下混凝土立柱上方;第四步、将所述橡胶隔振柱的上端穿设到所述上收口内;第五步、调整上混凝土立柱和下混凝土立柱之间的间隙到所述下固定爪搭接在下孔部内翻边上和所述上固定爪搭接在上孔部内翻边上;第六步、在所述上连接孔内浇筑混凝土而将所述上固定爪同上混凝土立柱固定在一起从而使得上固定爪保持钩接在所述上孔部内翻边上,在所述下连接孔内浇筑混凝土而将所述下固定爪同下混凝土立柱固定在一起从而使得下固定爪保持钩接在所述下孔部内翻边上;第七步、当上连接孔内的混凝土和下连接孔内的混凝土都固化后将所述支撑结构拆除。该方法由于在上混凝土立柱和下混凝土立柱之间通过橡胶隔振柱连接而且设置有间隙,从而使得层间具有隔振效果。该方式中设置上下固定爪而而且上下固定爪为铰接的,既能够方便插入右能够保证可靠的固定而阻止上下运动,橡胶隔振垫为穿设在上下立柱内的能够有效防止平移。固定转浇筑在混凝土内,使得即使为金属也部会锈蚀,从而起到延长使用寿命的作用。

作为优选,第一步中还在所述上固定爪上设置上限位头,在所述橡胶隔振柱的上端面上设置上竖定位杆,所述上固定爪钩接在所述上孔部内翻边上时所述上限位头位于上固定爪远离上孔部内翻边的一侧上,所述上固定爪竖起到上限位头抵接在所述上竖定位杆上时所述上固定爪朝下倾斜而产生朝下转动的力矩且上固定爪朝下的投影都位于所述橡胶隔振柱上,第四步中通过使所有的上固定抓合拢到上限位头抵接到上竖定位杆上而将上固定爪经上收口穿设到上连接孔内;第五步中上固定爪在自重的作用下产生转动而搭接到上孔部内翻边上。将橡胶隔振柱同上混凝土立柱装配在一起时的方便性好。上固定爪能够在伸入上连接孔后自动倒下。

作为优选,第一步中还在所述橡胶隔振柱的上端面上设置上金属板上,通过将所述上固定爪铰接在所述上金属板上而实现同所述橡胶隔振柱铰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上竖限位杆也连接在所述上金属板上,所述上竖限位杆、上固定爪和上限位头都为金属结构,从而使得上固定爪和上限位头构成在第六步中注入上连接孔内的混凝土的筋。连接强度好。解决了在上连接孔内形成钢筋混凝土的问题。

作为优选,在所述上连接孔的孔壁内设置上孔壁部钢筋骨架和在所述上孔部内翻边内设置上翻边部钢筋骨架以提高上连接孔的孔壁和上孔部内翻边的结构强度;在所述下连接孔的孔壁内设置下孔壁部钢筋骨架和在所述下孔部内翻边内设置下翻边部钢筋骨架以提高下连接孔的孔壁和下孔部内翻边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第一步中还在所述下固定爪上设置下限位头,在所述橡胶隔振柱的下端面上设置下竖定位杆,所述下固定爪钩接在所述下孔部内翻边上时所述下限位头位于下固定爪远离下孔部内翻边的一侧上;所述下固定爪转动到下限位头抵接在所述下竖定位杆上时,所述下固定爪的重心位于经过下固定爪同橡胶隔振柱的铰轴的竖平面的远离下竖定位杆的一侧、下固定爪向上的投影都位于所述橡胶隔振柱上;所述下固定爪为铁磁体,所述下孔部内翻边上设有磁铁环;第二步中通过使所有的下固定抓合拢到下限位头抵接到下竖定位杆上而将下固定抓经下收口穿设到下连接孔内;第五步中上固定爪在所述磁铁环的吸附作用下产生转动从而搭接到下孔部内翻边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层间隔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还在所述橡胶隔振柱的下端面上设置下金属板,所述下固定爪铰接在所述下金属板上而实现同所述橡胶隔振柱铰接在一起。将橡胶隔振柱同下混凝土立柱装配在一起时的方便性好。下固定爪能够在伸入上连接孔后自动倒下到下孔部内翻边上。

作为优选,所述上竖限位杆也连接在所述上金属板上,所述上竖限位杆和上限位头都为金属结构,从而使得上固定爪和上限位头构成在第六步中注入下连接孔内的混凝土的筋。能够提高连接强度,解决了在下连接孔内形成钢筋混凝土的问题。

作为优选,第一步中在所述上连接孔上设有上注浆孔和上排气孔,在所述下连接孔上设有下注浆孔和下排气孔;第六部中通过上注浆孔给上连接孔内注入混凝土,通过下注浆孔给下连接孔内注入混凝土。

作为优选,所述橡胶隔振柱同所述上收口之间为过盈配合,所述橡胶隔振柱同所述下收口之间为过盈配合,从而防止第六步中注入上连接孔内的混凝土从上收口内漏出和注入下连接孔内的混凝土从下收口内漏出。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实现了层间的隔振连接;提高了层间的抗侧移能力好;实现了金属件浇筑在混凝土内,从而避免金属件裸露而产生锈蚀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对层间进行隔振时的一个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对层间进行隔振时的另一个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通过本发明制作出的层间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上混凝土立柱1、上连接孔11、上孔部内翻边12、上收口13、上孔壁部钢筋骨架14、上翻边部钢筋骨架15、上注浆孔16、上排气孔17、想混凝土立柱2、下连接孔21、下孔部内翻边22、下收口23、下孔壁部钢筋骨架24、下翻边部钢筋骨架25、下注浆孔26、下排气孔27、橡胶隔振柱3、上金属板31、上竖限位杆311、上固定爪32、上铰接销321、上限位头322、下金属板33、下竖限位杆331、下固定爪34、下铰接销341、下限位头342、经过下固定爪同橡胶隔振柱的铰轴的竖平面s1、磁铁环35、上部混凝土36、下部混凝土37、间隙s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层间隔震方法,

第一步、在上混凝土立柱1的下端面上设置上连接孔11,上连接孔的开口上设有上孔部内翻边12而形成上收口13,上连接孔的孔壁内设有上孔壁部钢筋骨架14和上孔部内翻边内设有上翻边部钢筋骨架15,以提高上连接孔的孔壁和上孔部内翻边的结构强度。上连接孔设有上注浆孔16和上排气孔17。在下混凝土立柱2的上端面上设置下连接孔21,下连接孔的开口上设有下孔部内翻边22而形成下收口23。下连接孔的孔壁内设有下孔壁部钢筋骨架24和下孔部内翻边内设有下翻边部钢筋骨架25,以提高下连接孔的孔壁和下孔部内翻边的结构强度。下连接孔设有下注浆孔26和下排气孔27。制作橡胶隔振柱3,橡胶隔振柱3的上端面上硫化固定有上金属板31上。上金属板的中心上设有上竖限位杆311。上竖限位杆311为金属结构。上金属板上设有若干个沿上金属板周向分布的上固定爪32。上固定爪通过上铰接销321铰接在上金属板上而同橡胶隔振柱铰接在一起。上固定爪为金属结构。上固定爪上设有上限位头322。上限位头为金属结构。上固定爪钩接在上孔部内翻边上时(即图2中的状态时)上限位头位于上固定爪远离上孔部内翻边的一侧上。上固定爪竖起到上限位头抵接在上竖定位杆上时(即图1中的状态时)上固定爪朝下倾斜且上固定爪朝下的投影都位于所述橡胶隔振柱上。橡胶隔振柱3的下端面上硫化固定有下金属板33上。下金属板的中心上设有下竖限位杆331。下竖限位杆331为金属结构。下金属板上设有若干个沿下金属板周向分布的下固定爪34。下固定爪通过下铰接销341铰接在下金属板上而同橡胶隔振柱铰接在一起。下固定爪为金属结构中的铁磁铁材料制作而成。下固定爪上设有下限位头342。下限位头为金属结构。下固定爪搭接在上孔部内翻边上时(即图2中的状态时)下限位头位于下固定爪远离上孔部内翻边的一侧上。下固定爪竖起到上限位头抵接在下竖定位杆上时(即图1中的状态时)下固定爪的重心位于经过下固定爪同橡胶隔振柱的铰轴的竖平面s1的远离下竖定位杆的一侧、下固定爪朝上的投影都位于橡胶隔振柱上。下孔部内翻边上设有磁铁环35。

第二步、通过使所有的下固定抓合拢到下限位头抵接到下竖定位杆上后将下固定抓经下收口穿设到下连接孔内从而将橡胶隔振柱的下端穿设到所述下收口内。橡胶隔振柱和下收口之间为过盈配合。

第三步、通过支撑结构将上混凝土立柱可升降地固定在下混凝土立柱上方,具体体通过千斤顶进行支撑。

第四步、通过使所有的上固定抓合拢到上限位头抵接到上竖定位杆上后将上固定抓经上收口穿设到上连接孔内从而将橡胶隔振柱的上端穿设到上收口内。橡胶隔振柱同上收口之间为过盈配合。

第五步、调整上混凝土立柱和下混凝土立柱之间的间隙到所述下固定爪搭接在下孔部内翻边上和所述上固定爪搭接在上孔部内翻边上。上固定爪在重力的作用下翻转而搭接到上孔部内翻边上。下固定爪在磁铁环的吸附作用下产生转动从而搭接到下孔部内翻边上。

第六步、经上浇筑孔在上连接孔内浇筑混凝土而将上固定爪同上混凝土立柱固定在一起从而使得上固定爪保持钩接在所述上孔部内翻边上。经下浇筑孔在下连接孔内浇筑混凝土而将下固定爪同下混凝土立柱固定在一起从而使得下固定爪保持钩接在所述下孔部内翻边上。

第七步、当上连接孔内的混凝土和下连接孔内的混凝土都固化后将支撑结构拆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