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综合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4750发布日期:2018-08-31 20:48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屋顶综合梁。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将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可以实现建筑墙体部件化,所生产的产品可以根据建筑墙体需要,在工厂里加工成墙体部件,制成整体墙板、梁、柱、楼板,并可在构件内预埋好电气件、水暖用件、窗户,还可根据需要在生产工厂将墙体装饰材料制作完成。装配式建筑构件工厂生产,使产品精度高,产品更加标准化、规范化、集成化,技术标准易于统一。由于装配式建筑构件标准化、工厂化生产,运送到工地后可进行装配,每道工序可以像设备安装一样进行现场安装,实现了建筑工业化生产。

如图7所示,装配式建筑在完成底部地基、底部楼板和周围墙板安装后,需要在周围墙板上安装上部楼板,如果直接在楼板横梁和纵梁上直接安装上部楼板,则当两个相对的墙板之间距离过大时,可能会出现没有有效支撑而导致楼板中部弯曲变形,影响装配式建筑的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屋顶综合梁,结构简单、重量轻,可以有效保证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屋顶综合梁,所述屋顶综合梁包括第一C型钢、第二C型钢和上连接板,所述第一C型钢和第二C型钢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C型钢和第二C型钢的腹板相互平行,所述上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C型钢和第二C型钢的上方,并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C型钢和第二C型钢。

优选地,所述上连接板为一块长条形钢板。

优选地,所述上连接板包括多块矩形钢板,相邻的两块矩形钢板之间存在间距。

优选地,所述屋顶综合梁还包括下连接件,所述下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C型钢和第二C型钢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下连接件包括多根连接杆,相邻的两根连接杆之间相互平行。

优选地,所述屋顶综合梁还包括梁端连接件,所述梁端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C型钢和第二C型钢固定连接,所述梁端连接件的另一端能够固定在楼板横梁上。

优选地,所述梁端连接件包括用于卡接在所述楼板横梁上的第一U形件和用于连接所述第一C型钢和第二C型钢的第一条形板,所述第一U形件向下开口,所述第一条形板为两根,两根第一条形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条形板的一端与第一U形件固定连接,第一条形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C型钢或第二C型钢的腹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条形板伸入所述第一C型钢和第二C型钢之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屋顶综合梁,适于装配式建筑内的隔墙不宜开槽的工况,所述屋顶综合梁包括梁间连接件和通过所述梁间连接件连接的多根短梁,每根所述短梁均包括第一C型钢、第二C型钢和上连接板,所述第一C型钢和第二C型钢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C型钢和第二C型钢的腹板相互平行,所述上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C型钢和第二C型钢的上方,并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C型钢和第二C型钢,所述梁间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端部相对的短梁的第一C型钢和第二C型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梁间连接件包括用于卡接在所述楼板横梁上的第二U形件、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二条形板和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三条形板,所述第二U形件向下开口,所述第二条形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U形件的一端和一根短梁的第一C型钢或第二C型钢的腹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条形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U形件的另一端和另一根短梁的所述第一C型钢或第二C型钢的腹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顶综合梁通过设置第一C型钢、第二C型钢和上连接板,并且第一C型钢和第二C型钢相对设置,使得屋顶综合梁整体呈中空的矩形,不仅可以使得屋顶综合梁具有壁薄自重轻的特点,而且其承受压力的性能优良,将其安装在楼板横梁之间,可以避免楼板中部弯曲的情况。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顶综合梁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强度高的特点,可以有效保证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屋顶综合梁的结构示意图(局部);

图2是图1所示的屋顶综合梁的主视图;

图3是梁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梁端连接件安装在第一C型钢和第二C型钢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屋顶综合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梁间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顶综合梁安装在装配式建筑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C型钢;2-第二C型钢;3-上连接板;4-下连接件;5-梁端连接件;51-第一U形件;52-第一条形板;6-梁间连接件;61-第二U形件;62-第二条形板;63-第三条形板;7-楼板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中限定了一些方位词,在未作出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是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顶综合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定义的,并与附图1中所示的上下方向一致。“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零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这些方位词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采用的,因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零部件被称为“固定”在另一个零部件上,它可以直接固定在另一个零部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零部件。当一个零部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零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零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零部件。

适当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本实施方式的屋顶综合梁包括第一C型钢1、第二C型钢2和上连接板3,所述第一C型钢1和第二C型钢2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C型钢1和第二C型钢2的腹板相互平行,所述上连接板3位于所述第一C型钢1和第二C型钢2的上方,并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C型钢1和第二C型钢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顶综合梁通过设置相对的第一C型钢1、第二C型钢2,并通过上连接板3固定连接第一C型钢1和第二C型钢2,使得屋顶综合梁整体呈中空的矩形结构,不仅可以使得屋顶综合梁具有壁薄自重轻的特点,而且其承受压力的性能优良,将其安装在楼板横梁7之间,可以避免楼板中部弯曲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上连接板3可以为一块长条形钢板。该长条形板的宽度等于第一C型钢1和第二C型钢2的腹板之间的距离,即长条形板可以与第一C型钢1和第二C型钢2的上侧部分贴合,从而增加连接的牢固性。长条形板和第一C型钢1、第二C型钢2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连接方式连接,例如,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将三者固定连接在一起;或者,可以通过铆接的方式连接,当使用铆钉连接时,优选在长条形板上部设置台阶孔,以使得铆钉不露出长条形板的上表面,从而可以更好地与上部楼板连接。

如图5所示,所述上连接板3也可以包括多块矩形钢板,相邻的两块矩形钢板之间存在间距。矩形钢板的宽度与第一C型钢1和第二C型钢2的腹板之间的距离相等,相邻的两块矩形钢板之间的距离可以略大于矩形钢板的长度。通过采用多块矩形钢板连接第一C型钢1和第二C型钢2,可以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减轻屋顶综合梁的自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图2所示,所述屋顶综合梁还包括下连接件4,所述下连接件4连接所述第一C型钢1和第二C型钢2的下部。通过设置下连接件4,可以进一步提高屋顶综合梁的连接强度。

其中所述下连接件4可以采用各种连接结构,例如条形板。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下连接件4包括多根连接杆,相邻的两根连接杆之间相互平行。通过将下连接件4设置为多根连接杆,可以在不明显增加屋顶综合梁的重量的同时提高其结构强度,同时,连接杆也可以作为装配式建筑的室内安装吊顶等各种结构的悬挂基础。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方便地与楼板横梁7连接,所述屋顶综合梁还包括梁端连接件5,所述梁端连接件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C型钢1和第二C型钢2固定连接,所述梁端连接件5的另一端能够固定在楼板横梁7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4所示,所述梁端连接件5可以包括用于卡接在所述楼板横梁7上的第一U形件51和用于连接所述第一C型钢1和第二C型钢的第一条形板52,所述第一U形件51向下开口,所述第一条形板52为两根,两根第一条形板52相互平行,两根所述第一条形板52的一端与第一U形件51固定连接,其中一根第一条形板5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C型钢1的腹板固定连接,其中另一根第一条形板52的另一端与第二C型钢2的腹板固定连接。

上述的梁端连接件5可以通过钢板弯折形成,以降低生产成本。参考图7所示,其中所述第一U形件51设置为向下开口的U形,可以方便地安装牢固地在楼板横梁7上。

为了使得第一条形板52更好地与所述第一C型钢1或第二C型钢2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条形板52伸入所述第一C型钢1和第二C型钢2之间,即第一U形件51与第一C型钢1或第二C型钢2基本接触,此时,其中的一个第一条形板52与第一C型钢1通过螺栓连接,另一个第一条形板52与第二C型钢2也通过螺栓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需要,所述第一条形板52也可以设置在第一C型钢1和第二C型钢2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提供了另一种屋顶综合梁,所述屋顶综合梁包括梁间连接件6和通过所述梁间连接件6连接的多根短梁,每根所述短梁均包括第一C型钢1、第二C型钢2和上连接板3,所述第一C型钢1和第二C型钢2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C型钢1和第二C型钢2的腹板相互平行,所述上连接板3位于所述第一C型钢1和第二C型钢2的上方,并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C型钢1和第二C型钢2,所述梁间连接件6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端部相对的短梁的第一C型钢1和第二C型钢2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梁间连接件6可以采用各种连接结构,优选地,参考图6所示,所述梁间连接件6包括用于卡接在所述楼板横梁7上的第二U形件61、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二条形板62和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三条形板63,第二条形板62和第三条形板63分别位于第二U形件61的两侧。所述第二U形件61向下开口,所述第二条形板6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U形件61的一端和一根短梁的第一C型钢1或第二C型钢2的腹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条形板6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U形件61的另一端和另一根短梁的所述第一C型钢1或第二C型钢2的腹板固定连接。

当安装上述结构的屋顶综合梁时,可以先将第二U形件61固定卡接在内墙壁上的楼板横梁7上,然后再将短梁与梁间连接件6的第二条形板62或第三条形板63连接。其中第二条形板62、第三条形板63与第一C型钢1或第二C型钢2的连接方式可以和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条形板52与第一C型钢1或第二C型钢2的连接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梁间连接件6,不仅可以方便地将两根短梁牢固地连接在一起,而且便于屋顶综合梁与楼板横梁7的连接。

以上实施方式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方式的优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