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库制作用复合型冷库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5225发布日期:2018-10-26 18:36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库制作用复合型冷库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冷库制作用复合型冷库板,属于冷库制作领域。



背景技术:

冷库主要用作对食品、乳制品、肉类、水产、化工、医药、育苗、科学试验等的恒温贮藏冷气设备,冷库实际上是一种低温冷库(冷藏库)也属于制冷设备的一种与冰箱相比较,其制冷面积要大很多,但他们有相通的制冷原理,现有的冷库制作用冷库板,一般只设置单层保温材料,且不具备较为良好的隔音降噪功能,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冷库制作用复合型冷库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冷库制作用复合型冷库板,通过设置外保护板和内保护板,该外保护板和内保护板为高密度的纤维水泥板,具备较为良好的隔热性能的同时,具备一定的隔音性能和防火性能,可有效的保证冷库不被火灾等事故损毁,通过设置保温绝缘层,可有效的阻隔温度的传递,进一步加强该冷库板的保温性能,通过设置隔音板,可有效的阻隔噪音传递,进一步加强冷库板的隔音性能,设置的外结构板和内结构板在固定保温绝缘层的同时,可起到稳定结构的作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库制作用复合型冷库板,包括外保护板、阻燃板、外结构板、保温绝缘层、内结构板、隔音板和内保护板,所述外结构板和内结构板分别设置于保温绝缘层的前侧和后侧,所述外结构板和内结构板之间通过设置的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外结构板前侧固定设置有阻燃板,所述阻燃板前侧固定设置有外保护板,所述内结构板后侧固定设置有隔音板,所述隔音板前侧设有内保护板,所述隔音板与内保护板之间通过粘结层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温绝缘层为保温海绵板,其厚度在5-8cm之间。

优选的,所述外结构板和内结构板以及连接杆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外保护板和内保护板均为纤维水泥板。

优选的,所述隔音板为隔音石膏板,其厚度在2-4cm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外保护板和内保护板,该外保护板和内保护板为高密度的纤维水泥板,具备较为良好的隔热性能的同时,具备一定的隔音性能和防火性能,可有效的保证冷库不被火灾等事故损毁,通过设置保温绝缘层,可有效的阻隔温度的传递,进一步加强该冷库板的保温性能,通过设置隔音板,可有效的阻隔噪音传递,进一步加强冷库板的隔音性能,设置的外结构板和内结构板在固定保温绝缘层的同时,可起到稳定结构的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冷库制作用复合型冷库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冷库制作用复合型冷库板外结构板及内结构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外保护板;2、阻燃板;3、外结构板;4、保温绝热层;5、内结构板;6、隔音板;7、粘结层;8、内保护板;9、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库制作用复合型冷库板,包括外保护板1、阻燃板2、外结构板3、保温绝缘层4、内结构板5、隔音板6和内保护板8,外结构板3和内结构板5分别设置于保温绝缘层4的前侧和后侧,外结构板3和内结构板5之间通过设置的连接杆9固定连接,外结构板3前侧固定设置有阻燃板2,阻燃板2前侧固定设置有外保护板1,内结构板5后侧固定设置有隔音板6,隔音板6前侧设有内保护板8,隔音板6与内保护板8之间通过粘结层7固定连接。

进一步,保温绝缘层4为保温海绵板,其厚度在5-8cm之间。

进一步,外结构板3和内结构板5以及连接杆9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外保护板1和内保护板8均为纤维水泥板。

进一步,隔音板6为隔音石膏板,其厚度在2-4cm之间。

使用时:通过设置外保护板和内保护板,该外保护板和内保护板为高密度的纤维水泥板,具备较为良好的隔热性能的同时,具备一定的隔音性能和防火性能,可有效的保证冷库不被火灾等事故损毁,通过设置保温绝缘层,可有效的阻隔温度的传递,进一步加强该冷库板的保温性能,通过设置隔音板,可有效的阻隔噪音传递,进一步加强冷库板的隔音性能,设置的外结构板和内结构板在固定保温绝缘层的同时,可起到稳定结构的作用,适宜推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