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集成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4547发布日期:2018-09-05 01:34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墙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集成板。



背景技术:

集成墙是在2010年新推出一种新型纳米墙面装修材料,采用国外进口高分子纳米技术,原生态竹木纤维合成,高档时尚装饰膜,环保时尚。表面除了拥有墙纸,涂料所拥有的彩色图案,还有其最大特色就是立体感很强,拥有凹凸感的表面。

集成墙安装主要是安装集成板,现有的集成板功能单一,其降噪和抗震等功能并不是特别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集成墙的集成板降噪等功能弱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集成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功能集成板,包括集成板,所述集成板的内部开设空腔,空腔内安装菱形框架,所述菱形框架的四个顶点与集成板的空腔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菱形框架的内部安装消音板,消音板呈菱形结构,且消音板与菱形框架的内部契合固定,所述菱形框架外侧与集成板的内腔侧壁之间形成三角空腔,菱形框架上方的三角空腔内安装保温板,菱形框架下方的三角空腔内安装防火板。

进一步的,所述集成板的板体两侧开设通槽,通槽内对称设置隔板。

进一步的,所述菱形框架为钢框架,菱形框架胶合固定消音板、保温板和防火板。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板和防火板与集成板的空腔侧壁胶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新型多功能集成板,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通过改进集成板的结构,开设通槽,设置菱形框架、消音板、保温板和防火板,板体之间固定牢固,集成板整体功能增加,具有抗震、降噪音、保温、防火和装饰的功能,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功能集成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集成板;2-菱形框架;3-消音板;4-保温板;5-防火板;6-通槽;7-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可知:一种新型多功能集成板,包括集成板1,所述集成板1的内部开设空腔,空腔内安装菱形框架2,所述菱形框架2的四个顶点与集成板1的空腔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菱形框架2的内部安装消音板3,消音板3呈菱形结构,且消音板3与菱形框架2的内部契合固定,所述菱形框架2外侧与集成板1的内腔侧壁之间形成三角空腔,菱形框架2上方的三角空腔内安装保温板4,菱形框架2下方的三角空腔内安装防火板5。

所述集成板1的板体两侧开设通槽6,通槽6内对称设置隔板7,便于开槽安装;所述菱形框架2为钢框架,菱形框架2胶合固定消音板3、保温板4和防火板5,使得集成板抗震功能增强,方便固定菱形框架2与消音板3、保温板4和防火板5;所述保温板4和防火板5与集成板1的空腔侧壁胶合固定,便于生产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优点:使用时,在集成板1内部安装菱形框架2,然后在菱形框架2的内部安装消音板3,在菱形框架2上方的三角空腔内安装保温板4,在菱形框架2下方的三角空腔内安装防火板5,按照这种组合方式,消音板3自成一层,保温板4、防火板5与集成板1的内腔接触面积最大,使用效果好,最大程度的利用了集成板1的内腔空间,可安装多种功能的板体,并且增加集成板1的抗震功能,而且板体的面积趋于一致,相互接触面积大,不易脱开,安装的时候,集成板1的侧边开槽,露出隔板7之间的通槽6,便于安装,需要注意,因为菱形框架2的存在,使得集成板体不能弯曲,本专利的集成板体使用前需要按照尺寸进行定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